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人生第一桶金 ...
-
这几天稍微闲下来,小麦跟王博士讨论数据的事情,她恳求地说:“王博士,我想学大数据算法,感觉数据处理能力限制了我对架构的思维能力。”
王博士看了她一眼,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小麦有点心虚,赶紧补充:“其实,我大学是数学系的,高中拿过全国数据竞赛一等奖,我数学还算可以的”。
王博士笑了笑:“我没有怀疑你的基础,只是,我觉得你的天赋在架构设计上。不过你想学也没问题,这两天我在搭建一个预测模型,你有兴趣可以一起看看。其实大数据主要还真的是数据基础,编程能力你现在完全够用。”
得到王博士的口头应允,小麦貌似找到了在学校的感觉。
不过公司就是公司,哪里会有学校那么“和谐”呢,小麦初来乍到,就那么锋芒毕露,难免会有一些树大招风。其实个别同事表面和颜悦色,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嫉妒这种“天选之子”的幸运。同组的另外一个做架构的崔老师,以前是大学老师,教计算机的,按年龄算,都快是小麦的年龄乘2了,对小麦就没那么客气。昨天小麦在改脚本的时候,他过来看了看,说:“这段代码你都改了一下午了,还没有什么进展,是不是不上心啊?效率有点低啊。
小麦入职快两周了,第一次听到这种有点刺耳的沟通,她最讨厌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了,还真是第一次有人说自己效率低。
小麦有点委屈,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王博士看了这个崔老师遗言,说:“你看不出来她是在优化么?之前的这段代码的逻辑有点绕,不优化以后不好迭代。”
王博士没有说完,崔老师转身就走了,他没有想到王博士真为徒弟说话。崔老师,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架构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
王博士小声对木小麦说:“我徒弟,要教训也是我自己来,他就是什么都要插一手!”
小麦才依稀感觉到,同事们,原来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友好。开始有点明白离家的时候,妈妈多说的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每天都很充实,工作很多,要学习的也很多。爽儿一个电话让她有点措手不及,爽儿告诉她快开学了,到时候她的新室友们报道,估计小麦不能住学校宿舍了。爽儿说:你得着手租房了。
小麦:“啊,那么快么?”
爽儿:“你不要再逃避了,早晚要自己寻找住处”
小麦:“我,应该怎么选呢?”
爽儿:“你工资那么高,当然是租高级公寓,大床房,大客厅,为我们周末提供娱乐场所啊”
小麦:“我害怕自己住,我要跟人合租”
爽儿:“跟一个陌生人合租?你确定?小心遇人不淑,被陷害”
小麦:“啊?那怎么办?”
小麦早就知道毕业要租房子,但是一点都不想离开学校,哪怕开始上班了,走在校园里也能感觉自己还是个学生。突然要搬离,不是搬到哪里的问题,是离开学校的问题,她是难过的。
用爽儿的话说,她的时间比房租贵多了,所以千万要租一个跟公司不近,走路上班的公寓。至少,不用花时间在路上。她没办法,只能找了中介了。
中介刚接到电话就给她推荐了五处房源,希望她在周末就能下定金,这样也节省她的时间。但是都好贵,基本都是两居室,便宜的1万块钱1个月,跟别人合租可以5000,但是她不想跟陌生人合租。
中介解释,这一片都是大公司,房子都好租,所以价格就贵。小麦想想,虽然她挣得多,但是花那么多钱租房,真的超出她的预算,第一个周末没有下定决心租下来。她想,要不稍微远点吧。
说来也巧,周一上班遇到梁唅,寒暄了几句,梁唅问她住哪里,她垂头丧气地把目前的境遇描述了一遍,梁唅突然开心起来:“真的么?我最近也想搬过来,加班太久了,感觉路上时间有点浪费,要不咱俩合租吧,我也快被博士宿舍赶出来了。”
命好大概是说小麦这种吧,她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活的像被安排好了一样。
周一下班,她俩就去找中介小哥签合同了,下周一可以入住,租了一个11000/月的两居室,因为在28层,顶层,房价还稍微便宜了一些。房子98平米,两个房间一南一北,大小相当,放得下一张双人床,一个大衣柜和一个小书桌。客厅还算大,20来平米,一个三人座的长沙发,两张单人沙发,一个60寸的电视,其余的家电应有尽有。厨房不大,但是无所谓,小麦哪里有时间做饭呢。
房子的事情解决了,爽儿和瑶瑶提前了两天回来,帮小麦搬家。搬完家后,一个个累得不想说话,三人横躺床上几乎动不了。小麦说:“晚上咱们去吃牛排吧,贵的那种,我都没吃过。”
咽了咽口水接着说:“周末刚发工资,感觉能吃顿好的。”拿了人生第一桶金,当热要跟闺蜜分享。她俩也没有客气,想吃什么随便点。在饭桌上,小麦说,公司的通讯录上,紧急联系人我写的是你俩,要是我出了什么事儿,告诉我妈只能徒增她的烦恼,比如我要是殉职了,你们帮我善后就行。
瑶瑶:“什么鬼话,殉职这种事儿不是警察叔叔才可能遇到么。”
爽儿:“那你的赔偿什么的,是不是给我们就行。”
小麦一听,好像有道理,认真道:“如果真的殉职了,公司肯定会联系我的紧急联系人,到时候你们就说没有家里的联系方式,有什么事情你们处理。如果真的有赔偿,你们定期寄给我妈妈,就说我出国培训了,要去几年不知道,不方便跟家里联系,但是每个月会寄钱给弟弟妹妹上学。反正就是不要让我妈知道就行。”
瑶瑶:“说的跟演电视似的,你不做编剧真实可惜了。”
服务员来她们点菜,小麦要了一个十分熟的牛排,她看着瑶瑶那个血淋淋的五分熟,就觉得非常凶残。
小麦的智能日记面世了,用户指标数据,活跃、留存都还行,算中等偏上。当然也有一些问题,用户反馈此日记的互动模式不灵活、关键词不能满足、历史记录浏览不方便等等,这些也是产品更新换代需要去解决的问题,研究院可以不参与了。
公司对新产品都有专门的专利奖,只要产品成功面试,无论有无利润,都有30万的专利奖金,用于鼓励大家研究新产品。这款智能日记,算是成功发布,所以公司给木小麦发了一个“创新奖”,奖金30万。
小麦有点慌了,没见过那么多钱,她跟部门经理说,这个不是我一个人做的,还有王博士和小李学长,就是那个被叫进来帮忙赶工期的同事。他跟小麦是一个学校的,不过他是研究生毕业,比小麦高几届,所以小麦亲切地称呼他“小李学长”。
部门经理跟小麦说:“这个“创新奖“只奖励发明者,其他参与的人,都有项目奖金,项目奖金你也会有份的,只要努力,公司不会亏待每一个人的。”
她真没想到,刚毕业不到三个月,像是走了狗屎运,有点不真实。她打电话回家,跟妈妈讲了公司给她发了奖金,30万。
妈妈:“多少?”
小麦:“30万!”
妈妈:“小麦,你是不是收了别人贿赂啊?为什么给你那么多钱?”
小麦:“我发明了一个产品。”
妈妈:“什么产品能给你那么多钱?你问清楚啊”
小麦想给妈妈解释自己做的是什么,发现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妈妈继续说:“你还是把你领导电话给我吧,我问问。我怕你拿了不该拿的钱。”
小麦在电话这头笑了半天。跟妈妈说:“我们领导那么大的官,电话怎么能随便给别人呢,我都不知道他电话。”
妈妈:“30万不是小数目啊,你舅舅教书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攒下这么多钱,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妥,你再问问你们领导啊,这个钱合不合法。”
小麦:“妈,我知道你是担心我犯法,放心吧,这个钱就是给我的奖金。”
听妈妈那头没有说话,她说:“明天我把钱转给你,我平时也不花钱,你放家里花,或者存起来等弟弟妹妹上大学的时候,有的是花钱的地方呢。”
妈妈既开心又担心,还有点惭愧,心想:孩子,你才19岁啊,要靠你养活这个家,妈妈是该开心,还是为你感到委屈呢。都是你爸走得早,妈妈又没有本事。
这些话妈妈不敢说给小麦听,她也怕小麦担心。
周末小麦找了个银行,把钱转给妈妈。她以为扣税了之后,奖金应该没有30万那么多,结果账上真的有30万,扣税是单位负担的。真是没见过那么多钱。她给妈妈转了20万,留着10万,一方面不让妈妈担心,一方面她有计划。
首先她要想给发小转1万,发小叫小鱼,与小麦同村,家庭条件比较艰难,爸妈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初中毕业就让她出去打工,后来在村支书的劝说下,允许小鱼上完高中。用小鱼爸爸的话说:女儿终究是要嫁到别人家,最后孝敬的是别人的父母,自己还得靠儿子,所以希望她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学。但是她不愿意,小鱼真是倔强又坚强,今年考上了大学。上学不用家里一分钱,学费靠助学贷款,生活费靠平时打工。小麦很支持她的作法,鼓励她坚持下去。现在她手上宽裕了,想着能帮她减轻点压力。不过小麦了解小鱼,她不会随便要她的钱,小麦跟小鱼说:“我借给你的啊,别有压力”
小鱼从小打心底里崇拜小麦,什么都听小麦的,在她心理,小麦说什么都对,做什么都有道理。记得小时候,小麦跳级,被同班比她大的男生欺负,小鱼二话没说,揪着男生就打,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勇气。电话那头的小鱼抹了抹眼泪说:“你放心,我没那么脆弱,饿不死自己。不过既然你都给了,那我就笑纳了,等我发家致富,翻倍还给你。“
小麦笑着跟她说:“我记性很好的。”电话那头小鱼笑得很真诚。
其次,小麦要给自己买个顶配的电脑,这是她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
第二天王博士提醒她:“你要不要请大家吃个饭。”王博士知道小麦肯定意识不到需要打点同事关系,小麦确实不懂。
王博士补了一句:“一般同事拿了奖金,都会请大家一起庆祝,热闹热闹。”
小麦面露难色:“我没有请那么多人吃过饭,是一个人一个人去邀请么?原因就说获奖么?”
王博士哈哈哈大笑:“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你智商是高,情商上确实有待修炼。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事情等你学。”
说完教小麦:“不用一个人一个人邀请,你一会儿就在大家的□□群里发一个消息,艾特所有人就行。”
小麦有礼貌地微笑了一下:“那就按照王博士说的办吧。”
她约了周五晚上,在公司旁边的一家湘菜馆,她叫上室友梁唅一起,反正大家都认识。部门经理在餐桌上感叹:“真是后生可畏啊,19岁,咱们大部分人都还在上大一吧,小麦就获奖了。”
小李学长:“你那么小,为什么不多读几年书,你这种脑子应该贡献给国家啊,搞科研,加快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
小麦很诚恳地说:“早点工作就能早点挣钱啊,家里穷。”
崔老师笑小麦:“能说家里穷的,都没穷过,真的穷是很怕启齿的”。小麦心里呵呵一下。
梁唅不小心吃到了一个朝天辣,辣的眼泪都出来了,狂咳嗽。坐她旁边的小李学长,又是递纸巾,又是倒水,还给她轻轻地拍了后背,这一切都被这桌上的“老人”们看在眼里。放眼望去,梁唅和小李,年纪相仿,小李比梁唅大1岁,从面相上可谓男才女貌,俊男靓女,身高可以算十分登对,小李学长179cm,梁唅比小麦矮13cm,166cm;女生博士男生硕士,也很般配。关键的关键是,他们都是单身。
崔老师,这个有点沉不住气的大叔,问小李:“小李啊,今年多大了?”
小李:“29了,崔老师怎么突然想到问我年龄了?”
崔老师:“我就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在你这个年纪,我孩子都快1岁了。”
崔老师博士没毕业就结的婚,结婚1年不到就生孩子了,也算是人生赢家啊。
王博士补了一句:“年代不一样了,现在年轻人都追求单身的快乐,才不会像咱们那时候早早进入婚姻的束缚中。”
小李尴尬地笑了笑:“也不是,婚姻也讲究缘分,我命苦,还没有遇到呗。”
部门经理也是看出了点什么端倪,问梁唅:“梁唅你们都是同龄人吧,你呢?对结婚是什么看法?”
梁唅刚平息没多久,嗓子都咳哑了,她喝了口水清清嗓子,回答道:“我觉得,能找到一个人适合的人,相濡以沫,相伴走一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像你们,已经找到的人都是幸运的,上天的眷顾。”
崔老师:“所以梁唅你也单身啊?那么漂亮那么有气质,还单身,你们学校的男博士都瞎了么?”
梁唅:“崔老师过奖了”
感觉天要聊死了,王博士赶紧地招呼小麦:“小麦,你说下你毕业时,怎么就想起来搞一个智能日记了?”回到今天吃饭的主题上,王博士问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大概晚上10点多,大家才尽兴地离场,听说小麦和梁唅就住在附近,走路15分钟,部门经理安排小李学长送她们回去。
沿路大家没说话,气氛有点尴尬,小李学长问了一句:“你们从来不喝酒么?”
梁唅:“很少喝,我喝酒会酒精过敏,起疹子。”
小李学长:“你们平时周末都干什么呀?两个人住有伴”
梁唅:“小麦一般都加班,不知道是加班还是自己捣鼓什么,反正就是抱着电脑码代码,我就看看书,有时候熬点粥,煲个汤养活我们两个。”
小李学长:“那我周末要是不加班,约你们出去玩,出来晒晒太阳也好。”
梁唅:“好啊。”
他们俩隔着中间的小麦,聊得水生火热的,小麦自己并不觉得奇怪,反正她也不怎么说话,听她们聊天挺好的。
走到楼下,他俩还有没聊完,不过太晚了,也不好邀请男生上楼,小李在楼下就道别了:“你们到了,那我走了,早点休息啊。”
梁唅:“谢谢你送我们回来,你回去路上小心。”
电梯里,小麦说:“我这个学长可热心了,上次智能日记本的项目,还是他帮我们赶的进度,技术水平高出我不是一两个段位,是个人才。”
梁唅:“是吗,看着就很优秀。”
上次评估会上梁唅发言,小李就注意到她了,今天得知她单身,好像是自己走了什么大运似的,浑身上下血流速度都加快了。
而梁唅,今天饭桌上,被小李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她是放在心上了,单身久了的人,得到一点点关爱,都很敏感。梁唅洗漱完躺下,脑子里还在回味小李那句:“我周末找你们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