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一章 滑族 ...
-
楚天一觉睡到了第二天巳时,迷迷糊糊醒来,只觉脑袋似有千金重,翻了个身,囔囔着说:“头疼……难受……”
梅长苏伸手按在她头两侧揉了揉,“起来吃点东西吧,不然胃受不住。”
楚天猛地睁开眼,就见梅长苏坐在自己床边,凝目看着她。
楚天这才想起自己昨天做的荒唐事,她竟然在秦般若的红袖招喝了个酩酊大醉,真是悔不当初啊。楚天一手慢慢支坐起身子,低头咬着嘴唇,眼眸中尽是悔恨之色,许久才开口道:“我错了……”
梅长苏盯着楚天看了许久,“是我不对。”
啊?楚天惊讶地抬头。
梅长苏继续说:“那天我说的都是伤心话,我不是真心要赶你走的。”
楚天想起那天的事,鼻头又有些发酸,看着梅长苏。
梅长苏握住楚天的手,“原谅我这一次,好吗?”
楚天点头,“那你以后再也不许赶我了。”
“好。”
楚天伸手拉住梅长苏的衣袖,目光笃笃地看着他:“我是说真的,你要是再赶我,我可是会做出很严重的事情的。”
梅长苏眉毛一挑,“哦?那你会做出什么事?”
楚天一拍床铺,“我就潜进大梁皇宫,把皇帝老儿的脑袋摘了。”
梅长苏不禁低头开怀一笑,点点头,“你做的出来。”
“我有点渴,你帮我倒杯水吧。”楚天说。
梅长苏点点头,起身到桌前倒了一杯水,端过来递给楚天。
楚天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说:“秦般若昨天有意试探你与靖王的关系,还问及你为何会选择誉王。”
“你都糊弄过去了?”
“那当然。”楚天颇为自豪地说。
梅长苏倒是对楚天说的事情无所谓,“太子被废,景琰也被封五珠亲王,朝堂之上景琰与誉王相抗的局面已经形成。麒麟才子选择靖王为主的事实早晚是纸包不住火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足以抗衡的实力,秦般若她想试探就试探吧。但你也要离她远一点,我相信你,但难免我会担心。”楚天从小在青木宫长大,被保护得太好,也没有经历过什么人心险恶,这是楚天难得的地方,也会是楚天致命的缺点。
“好,听你的。”楚天倚上梅长苏肩头,她本来也不喜欢跟秦般若相处的感觉。
“一念智即般若生,一念愚即般若绝”,般若,本是无上智慧的意思。既然璇玑公主能给她取这个名字,又把滑族的复国大计交给她,就说明秦般若还是有一定计谋的。
当年,赤焰军平复滑国叛乱后,璇玑公主被俘。一介女流,能在掖幽庭隐忍偷生,联同滑族遗民创立红袖招,在朝臣间甚至在皇宫□□中建立复杂的情报网。虽然之后,璇玑公主就离世了,但凭她如此智谋,又对复国有如此大的执念,恐怕在逝世之前,就已经布好了之后的局。只是,在滑族降而复叛之后,梁帝一怒之下,屠杀了滑族所有的男子,璇玑公主这国是想从何复起呢?
“在想什么?”梅长苏见楚天在发呆,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问。
“我在想秦般若为什么选择辅佐誉王。”楚天没有见过废太子,但从他能跟誉王相争这么多年的情况来看,两个人半斤八两。如果只是想控制储君为己所用的话,看太子因沉迷声色被废,他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如果璇玑公主看到复国无望,只是想推一个昏君上位,断掉大梁的气数,那太子和誉王有什么分别呢?“是因为谢玉选择了太子,秦般若才选择了誉王吗?她不想被一个侯爷制衡?”
梅长苏抱着楚天,缓缓说道:“谢玉为人谨慎,若不是在庆国公的案子上露出马脚,我也不会发现他竟然是太子阵营的人。我们都没有察觉,秦般若也未必知道。我也想了很久,为什么滑族会选择誉王的阵营,却没有任何线索。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也许连秦般若都不知道为何要选择誉王的阵营。”
“连秦般若都不知道为何?”楚天重复着梅长苏说的话。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何,别人便更无迹可寻。但如果秦般若都不知道为何辅佐誉王,那这步棋一定是璇玑公主在世时布下的。楚天突然瞪大了眼睛:“你是怀疑真正执行璇玑公主复国计划的另有其人?”
梅长苏没有说话,右手在衣袖里用力捻着衣角,算是默认。
楚天抬头看着他,“那你怀疑这个人是谁?可有线索?”
“当年滑族灭国,璇玑公主被俘掖幽庭,是夏江的妻子寒氏带她出了掖幽庭,之后一直生活在悬镜司中。谢玉下狱,没有即可问斩,估计也是夏江的缘故。”
“悬镜司首尊夏江。”楚天认真地想着,“夏江跟赤焰一案有关系,这个是之前你就知道的。如果夏江也跟璇玑公主有关系,夏江又有可能是璇玑公主复国计划真正的执行者,那夏江会不会就是赤焰一案的主使者呢?”
梅长苏看着楚天瞪着自己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自己,突然“噗嗤”一笑:“之前怎么没看出你有这么聪明?”
“怎么就看不出了?”楚天挪到梅长苏身边,掰过他的脸强迫让他看向自己。梅长苏看着她的眼神温柔而又深情,四目相对的一瞬,楚天似触电一般偏过头去,羞红了脸。
梅长苏将想从自己怀里逃走的楚天按住,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
京郊往北有一座小山,春日里山上的雪水消融,慢慢地在山下积了一湾湖水。这里依山傍水,土质肥沃,几年前是一片良田,后来说是被朝堂上的哪个有权有势官占了去,改成了一处别院。再后来京官倒台了,他的这处别院却几经流转就到了誉王的手里。
自从誉王确定梅长苏选定的人竟是萧景琰,又借自己与废太子的矛盾为萧景琰铺好上位之路,深觉被梅长苏耍得不轻。江左盟在江湖上的势力确实不容小觑,静妃在后宫受到再多的针对也隐忍承受,思来想去,杀人诛心,若想一击毁掉萧景琰这一年多来建立的在朝堂上的势力,就必须往他心里最痛的地方戳去。
北风卷着落叶瑟瑟,誉王闭目坐在内室中,秦般若坐在一旁。火盆里的炭火烧得霹雳作响,算起他已经在这里等了近半个时辰,耐心消磨殆尽,誉王睁开眼睛:“你确定夏江会来吗?”
“殿下召见,夏江自然会来。”比起誉王内心的焦虑,秦般若的语气却十分平静。
“且不说夏江与你师父究竟是什么关系,若不是为了对付靖王,悬镜司怎么肯与争储中的皇子有私下来往?”誉王低声说,想当初,他拥有半壁朝堂,三部任他差遣。现如今,他也只能向外向利益相关的势力寻求帮助。这一切,都是梅长苏一手造成的,誉王在心里隐隐发恨。
院内传来稳健的脚步声,誉王闻声起身,去屋外亲自迎接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可能是翻盘的唯一机会。
“我今日既然奉召前来,愿与殿下联手,自然手里得有些东西才行。虽不能掀起十三年前那样的风暴,但若发挥得宜,也足以打靖王一个措手不及,让他重新跌入谷底。”
夏江一句话正合了誉王的心意,誉王立即追问说:“夏首尊既然如此有信心,可见手中掌握的不是件小事,还请赐详情。”
“殿下可记得,当年赤焰林府的少帅林殊吗?”夏江已年逾四十,但经年习武,身力强健,也中气十足。
“怎么可能忘得掉,当年京城之中,还有谁能盖过那个天才少年,林家小殊的风头。他最后有那般结局,可见还是张扬太过。”岂止是赤焰林府的天才少年,就连他那个被誉为一代贤王的长兄萧景禹最终死于狱中,也都是太过张扬的缘故。
“林殊身边有两个副将,殿下可记得?”夏江没有在意誉王陷入了何种思虑之中,继续问说。
“两个副将?”赤焰一案时誉王也只有十八岁,刚被封为双珠亲王,对朝堂上的一切都还不甚熟悉。再说赤焰军十数万人,就单只主帅林燮营帐下就有十八名将官,参将以上品级的人少说也有二十个,他又怎会对少帅的两个副将有印象?“当年赤焰逆军在梅岭被剿灭,无论是林殊还是他的副将,应该都已经伏法了吧。”
“当年我奉圣旨剿灭赤焰叛军,惨烈的情况至今我都历历在目。赤焰军十数万人,几乎算得上是全军覆没,大火一连烧了几个时辰,所有的尸身都损毁严重,很难辨认,有些人连赤焰手环都没有找到。”夏江语调平稳的,就像叙述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
誉王突然瞪大了眼睛,“夏首尊是觉得,赤焰军还有余孽存活在世,我们可以从这些人身上下手?”
“并不是我个人认为,而是我已经找到了赤焰余孽的踪迹,而且在当年的赤焰军中也是属于有影响力的人物。”
“好,好。”这下绝对能将萧景琰至于死地,让他再也翻不了身,想到这里,誉王激动地不由拍了一下案板,“逆犯不死,重掀旧案,真是天助我也!”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南海闭关,虽说对朝堂上的事也一直有所了解,但确实并未与梅长苏有过正面交锋。在殿下看来,梅长苏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为何放着誉王和废太子两大争储阵营不选,偏偏选了最不受宠当初只是郡王的靖王萧景琰呢?
提起梅长苏,誉王刚舒展开的眉头又再次皱了起来,“这个琅琊榜上的麒麟才子,行事完全不按
常理,他费尽心思搅入金陵这趟水之中,卖弄自己的才能,一年间把金陵城的局势搅了个天翻地覆。”
“我听般若说,梅长苏身边有一个医女?”
“是的,据说她来自北燕的,是寒医荀珍的弟子。怎么,夏首尊觉得这个女子有什么不妥吗?”细细想来,他之所以完全信任梅长苏,跟这个女子在苏宅跟他说的那些话有很大的关系。
“我只是问一下,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