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我叫段琛,是大晏朝的太子。
      其实,这并不是我最初的身份。
      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父皇,只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在皇爷爷的众多儿子中,他是那个最郁郁寡欢的。
      其实,在做太子之前,我的生活是快乐的,那时的我,有疼爱自己的父亲,有温柔如水的母亲,还有金陵城里的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这其中,我又与许将军的大公子私交最密。
      许将军与我的父亲,也是至交好友。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都有着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
      因为,在波诡云谲,派系林立的朝廷纷争中,只有我的父亲,心中想的,是天下百姓。所以,公允正直的许将军才会站到父亲的这一边。
      一个是将门公子,一个是王孙贵族,这就是我和许公子最初的相遇。
      我向来自负,不会轻易向其他人低头,不会轻易承认别人比我更加优秀。可是,在许公子的面前,我却不得不承认,我们二人,确实不分伯仲。
      论剑术,我们不分上下;论骑术,我们同时抵达终点;论才华,先生对我们俩的评价都是文采斐然;论其他,我弹琴,他吹箫,我们俩没有一样是可以完完全全的把对方比下去的。
      许烨是这么的优秀,可以温润如玉,也可以飒爽英姿。以至于当时的我完全没有想象得到,将来,他会有一个那么跳脱,那么灵动,那么上天入地不在话下的妹妹。
      我们是这么的相像,从对方身上,我们似乎都可以找到另外的一个自己。
      而且,我们年龄相仿。
      这种种原因综合下来,我们自然成了最好的朋友,是那种至交好友。
      我们互相把对方引为知己。
      我们可以一起吟诗作赋,一起抚琴吹箫,一起纵马驰骋。那时,金陵城的人都说,我们二人,看起来才像是兄弟。
      我们曾经约好,他日,要一起上战场,捍卫我大晏朝的尊严。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少年时的情谊是可以记一辈子的。它永远都藏在记忆的深处,无可替代。
      那就是我的少年时代,无忧无虑,不用随时察言观色,谨小慎微。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那个午后,那场喋血的宫廷政变。一夕之间,风云变幻,我的皇伯皇叔们全都成了阶下囚,父亲从那个不得志的皇子一跃而成为大晏朝的太子。

      再后来,父亲成了大晏朝的皇帝。
      可是,登基之后,父皇却没有着急立太子。
      不过,母亲早已被封了皇后,我已经是嫡长子了。
      那个时候,母亲再次怀孕了。
      这是父皇登基之后孕育的第一个生命,他自然很高兴,把这视为天降祥瑞。
      可是,好景不长,身体羸弱的母亲分娩时难产,血崩而亡。
      弟弟出生后不久,夭折,未序齿。
      父皇大恸,大病一场。
      后来,我被父皇立为太子。
      人们都说,父亲之所以把我立为太子,一方面,是因为我是他的长子,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实在太爱母亲了。
      这是对母亲的补偿。
      人们都说,我是子以母贵了。
      父皇与母后青梅竹马,后来结发,那样深厚的感情,自然是旁人比不了的。
      都说年少夫妻老来伴,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变老,其中一个却已经撒手人寰。
      父皇很爱母后,因为爱屋及乌,所以,也爱我。
      现在,我是母后留在这世上的唯一血脉。
      其实,之前,我已经有两个弟弟了,二弟和三弟。这两个弟弟,都是父皇还是皇子的时候在潜邸的侧妃所生的。
      他们比我小不了几岁。
      父皇虽然爱极了母后,但是,身为皇子,他却不能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位侧妃,在母后去世以后,顺理成章地被父皇立为皇后。毕竟,在她的背后,是极为显赫的母族的势力,她的父亲是当朝丞相,朝中好多文官,都出自他父亲的门下。
      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如果母后活着,如果真的要在内宫展开一场争斗,温柔善良,毫无心计的母后也一定斗不过她。
      毕竟,如果要说资本的话,母后唯一的资本,就是和父皇的伉俪情深。
      他们年少结发,一路从平凡走向人间至尊,这一路相扶相持,其中的情感,自是别人不能体会的。
      母后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任何人都不可能取代。
      母亲是一个那样温婉善良而又才华横溢的女子。她不仅是父皇生活中的好伴侣,也可以在父皇身心俱疲,在父皇迷惘时给他出谋划策。
      他们曾经是那样的幸福。
      他们相识于微时,他们的愿望,就是相伴一生。
      可是,或许,在这深宫之中,母亲平凡的出身就是她的原罪。

      曾经,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我本本分分的当自己太子,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敬父母,下宽兄弟,便可以兄友弟恭。
      可是,慢慢的,我才发现,我错了。
      因为,有些事情,不是你不想就可以不做的。
      因为,有些事情,别人的做法,已经宣告了战争的开始。你别无选择,只能应战。否则,迎接自己的,只有死亡和接下来的身败名裂。
      因为,有些事情,别人的选择,已经决定了自己的立场。
      我被一股洪流裹挟着,身不由己,逼不得已。
      身在皇家,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无可奈何。
      我被迫卷入了这场争储的风波。
      二弟和三弟仗着他们的亲生母亲已经封后,早已对我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而当时,我根本没想这么多。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连连受挫。平时从不犯错的我,那段时间却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错误被父皇责骂。那段时间,不论我干什么事情,总是有纰漏。
      我非常自责,觉得自己深深地辜负了父皇对我的信任,辜负了父皇对我的重托。
      那时的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皇后和二弟三弟暗中策划的。
      他们做这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父皇废掉我,改立新的太子。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不得不出手反击。
      就此,我真正地卷入了这场争储的漩涡,再也拔不出来。
      有些事情,尽管并非我所愿,但我真的做了。

      身处高位,我很孤独。
      我的身边,没有真的可以谈话的人。
      如果说,现在,真的有什么人懂我的话,只有我手下的金吾将军,祁连。他和他手下的羽林郎,对我忠心耿耿。这支军事力量,在日后,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我所有的心事,他都知道。他,绝对值得我完全的信赖。

      有的时候,我好想许烨,他在塞外的北境过得怎么样?
      父皇登基之后,许将军因功被封为宁王,因塞外动荡,于是被派往北疆,镇守北境。就此,许将军也成为了本朝第一位异性藩王。
      这本是极大的殊荣。
      可是,那天,在朝堂之上,我看到许将军诚惶诚恐地跪下,坚辞不受。
      我知道,他是对的。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即使,许将军从来没有那样的心思。但是,有时候,君王在乎的,不是你有没有那样的心思,而是,你有没有那样的实力。
      我不知道,父皇为什么要这么做。施恩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偏要选择给许将军带来非议最多的这一种。
      或许,是许将军手上的军权,让父皇忌惮了。
      可是,我知道,我了解,许将军从来都不敢居功自傲,许氏一门的人品,我是清楚的。
      那样丰神俊逸的公子,性情疏阔,卓荦不群,又岂是一般的人家可以培养得出的,他的父亲,又岂是蝇营狗苟之人。
      许将军只想谨小慎微,勤勤恳恳地为人臣子,忠于君王。
      这个宁王的头衔,他一直都没有接受。
      怎奈,皇上金口玉言,天子说过的话,哪有收回的道理?最终,不管许将军如何推辞,父皇愣是把这个宁王的名头塞给了许将军,不容他再有一丝一毫的推辞。
      也许,许氏一门危亡的种子,在这一刻,已经埋下了。
      我总觉得事情有哪里不对劲,但是究竟如何,我也说不出来。
      我知道的是,许烨,我们日后,再也不能常常见面,像之前一样纵马驰骋了。
      许将军顶着这刚刚封的宁王的名头,举家北上,离开了这他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的金陵,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远赴塞外,镇守北境。
      这场告别,该来的总是会来。
      许将军走的那一天,我特地到城门相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别离,我们二人都显得那么的依依不舍。
      这一别,究竟何时才能再见。
      共同的志趣爱好,共同的疏阔人品,因为看见了另外一个自己,我们心心相惜。我们可以一起骑马练剑,可以一起抚琴品茗。
      而今天,我们就要这样,在城门,经历一场告别。
      我们约定,日后,一定要再次相见。
      可是,当时的我们一定想不到,日后,我们就见过两次。
      第一次,是我被父皇派遣,到西境平叛。那时,我是太子,他是宁王世子,是平叛前锋。
      第二次,同样是我被父皇派遣,到东境平叛。那时,我是太子,他是联合东境反叛的乱臣贼子。
      然后,我眼睁睁地看着他跌落悬崖,生死未卜。
      我的至交好友,我的知己,就这样在我的面前坠落。
      原来,这就是人生,可嘘可叹。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 7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