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一梦重生,黛玉改变(修) ...

  •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氏黛玉幼时母亡,长而父丧,亲绝家散,带着残衣几仆,孑然一身投寄舅家公府。至以后外事不知俗务不理,一生困于公府深院,只着眼于那眼观不到手触不及的诗情爱意,紧攥着自身仅存的一腔孤高心性与空幻梦想,最后终于是在月影移墙、凉风拂竹梢之时,一缕香魂随风消逝,结束了自己尚且十七八岁的美好芳龄。
      当真是应了冷月葬花魂的下场啊哈哈哈!
      不知道我林黛玉坟前的墓志铭将如何填写,是否会写尽这悲惨而又可笑的短暂一生,供过客后人感凄凉而道可怜,最后图洒几滴眼泪,搅浑我的忘川河,玷/污我的轮回路。
      叹完这一声,慢慢地,弥留之际似有还无的鼓乐之声渐绝于耳,身畔寥寥姊妹的泣哭哀容亦于脑中模糊。
      才以为林黛玉的人生已经结束,下一刻却再度睁眼。
      周遭温暖静谧,浅浅的天光从窗纱透入,如梦幻泡影般的记忆混杂在脑中,从被窝中伸出手看了看,竟然真的是四岁女孩的手。
      重生了!
      她林黛玉又回到了自己幼时,一切尚未开始的时候。
      哈哈哈,一朝梦醒,千般恩情万般爱意皆在前尘与这场眼泪中流尽,如今还剩下的,只有黛玉的自尊和不甘的心。
      朦胧中,四岁的姑娘泪流满面,却唇角带笑。
      往今两厢情泪绝,一朝梦醒还初心。
      前世人生,让黛玉知道了,诗文愁思与孤掷情爱都是没有用的,甚至是外祖亲缘,亦有分高低,于前途利益面前更是不值一提。
      永远都只有自己才最可靠。
      那孤芳自赏、缠绵病榻的林妹妹,黛玉再不会做。
      重获一世,绝不能重蹈覆辙。

      几日后,虚无缥缈的前世才如记忆的蜒河,渐渐平顺飘零,迷离不清。
      此时乃晴朝成康五十三年初冬,黛玉与前世一般四岁上,然今生有很大一处不同便是林父林海并未早赴扬州,至今仍留于京都顺天府,官至正四品右佥都御史①。
      因住在京都,遂黛玉常被林母贾氏待到贾家荣国府玩耍,竟是早已见过贾宝玉、贾迎春等人了。
      不过总的来说,此乃好事,反正如今皆尚年幼,整不出幺蛾子。
      此时,黛玉却尚有别事。
      林宅中,黛玉正在急步而行。
      “姑娘,您仔细着慢点!王妈妈可是着紧,若见您如此还怎得了?”成年的大丫头云馨手脚伶俐,小心随护于姑娘的左右。
      她浅粉细绳挽成双丫髻系蝴蝶结,穿着鹅卵青棉织边黄鞠竖领大襟短窄袄,黛紫色鞠横滚宽底棉襕裙,乃是林府丫鬟惯有的装束。
      前方黛玉短短的双腿迈得可是得劲儿,闻言便扬声道:“她倒颐指气使,只派你来跟着我。”小小年纪,奶声奶语,吐字却清晰有理,语调意味委婉。
      再看其眉眼,灵气十足,五官精致,清丽可人,身着玉色绸方胜暗纹织宽袖衫,桃红缎缂丝镶边绣百花飞蝶对襟方领短比甲②,水绿妆缎云纹暗花百褶裙,丱发分梢髻垂在胸前,簪几多鲜色绒花,颈挂长命锁银圈璎珞,外罩牙白貂鼠脑袋四合如意式披肩,更衬得,肤如凝脂白玉。
      甫一重生,黛玉心情混沌复杂,但决定了不再重蹈覆辙,她便不会再悲伤犹豫。
      遂此时的黛玉灵台清明,心智见长,于外人看来是愈发聪慧懂事了。
      “……王妈妈到底是奶您长大的。”
      “可罢了吧,奶我至今便要爬到我头上?再使不得的,赶明儿回了娘,直接打发了她去。”
      黛玉临世时林母便派了她的陪房王妈妈来,然这个出身荣国府的王姓妈妈黛玉是不敢信了。
      云馨低声劝道:“王妈妈原是夫人身边的,此时却是不便说这些的。”
      林母贾氏出身不凡,出嫁后多年无子,好不容易怀胎十月却诞下一个姑娘,俗话说先开花后结果,再接再厉再得一子亦尚能接受,却不想只月余后便得知府中有一位姨娘有孕了。
      嫡长女自是得宠,然再如何得宠亦比不上能传宗接代的亲儿子啊。
      遂贾氏十分焦虑,等不及养好身子,便频繁用药,急不可耐地再度有孕。
      身子负荷雪上加霜之下可想而知,早产加难产,幸好当时有著名的妇科圣手在场,才勉强保住了大人的性命。
      而那个被母亲梦寐以求的男孩还是未能降世,连带贾氏自个儿的身子亦元气大伤,再难有孕。
      自知自己无法诞子后,贾氏便郁结于心,常不开怀,长年体弱多病,离不了药罐子。
      说到母亲贾氏,黛玉很是无奈。
      自从三年前庶子平安出生她却不能再孕之事后,贾氏的性子便有些犯拗。
      身体不好贾氏也不安心休养,只一味巴紧黛玉学习各种诗书礼仪,还常常带她去贾家,极尽笑言。
      原四岁黛玉当然没有异议,可如今黛玉重生,不立即与贾家撇清关系已是忍耐,还要她去巴结讨好,那更是不可能的。
      遂近日来,黛玉劝贾氏不住,便只每每晨昏定省,母女俩一疼爱一恭孝,亦算和谐平静。
      这不,前不久换季入冬,吹了些风贾氏便又病倒床榻。
      此时她于后宅之事多力有不逮,府中人亦心照不宣地不拿烦心事去扰她。
      遂遣退王妈妈之事尚要再议。
      前世情断心碎、眼泪流尽的悲剧收场是她自己愚昧无知,改变还要待看以后,只是孤苦无依的处境与恹恹病体却是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的。
      近来,不再敏感多思,辅以食补温养,黛玉原本娇弱多病、弱不禁风的身子渐渐有了起色,林父见女儿康健亦心宽不少。
      贾氏却长年病体难以根治,又不配合,黛玉无法。
      后只余林家唯一的少爷,那个较黛玉小一岁的庶弟——林澄瑾。
      林宅后院只两位姨娘,皆乃往年跟着林海的通房丫头,在林家时日不短,并无外家。
      而林澄瑾便是其中之一何氏所出,甫一出生时其亲姨娘便走了,后交由另一位赵姨娘抚养,去岁赵姨娘亦因病而逝了。
      林老爷公务繁忙难以上心,便有几分精力亦全投注于了可爱的长女身上。
      又因把控后院的当家主母的不喜,林澄瑾的日子过得略显惨淡,这不,天气乍寒,小孩子娇弱,便有些伤风发热。
      黛玉才去省过贾氏,此时便正往探视幼弟,“现如今要紧的是二弟,快点走。”
      至于那个心大的王妈妈,自有时间收拾她。
      林宅乃林家于京都的老宅,经几代修筑打磨,如今已是占地颇广的大花园四进大院。
      林澄瑾却住于较为偏远的后罩房清竹院,而黛玉原本跟着贾氏住于正房东耳房,现搬至三进院的东厢房,二人的待遇怎么看怎么差别大。
      甫一穿过竹林,便见屋前檐下有两个小丫头聚着低头私语,“……这夫人本就病了,鹿茸、人参什么的所费不少,偏此时二少爷又来凑热闹,明明是个庶出,还要折腾个嫡出的样儿不成?”
      “好啊你们两个丫头!竟敢背地里乱议主子!”黛玉一听此言当即横眉怒道,她以前乃至如今最讨厌得便是背后乱嚼舌根的人,何况是下人非议主子,若让小弟听到此些话岂不是诛心!此种行为当真令人深恶痛绝!
      “云馨!立即去找刘苏氏来,就说本姑娘的意思,即刻把这两个乱嚼舌根、不敬主子的丫头变卖出府,充入贱籍!”
      林家仆婢多是家生子,而刘康乃林宅的总管家,他的老妻苏氏分管着内宅人事。
      林老爷娶妻多年却一直未有子嗣,直至嫡长女出生,紧接着便有儿子,遂黛玉于家中是受尽宠爱,地位颇高,兼之她又肖父般聪颖早慧,如今虽只四岁,府中上下却无人敢轻视慢怠。
      遂黛玉此时所出之言便与家主林海所说无甚差别,众人必得遵守。
      “姑娘饶命!婢子等知错了!姑娘饶命啊……”于官第林宅为婢可比不知什么混乱之地的贱奴好太多了啊,两个丫头亦有自知之明,连忙跪下不断磕头,。
      一番动静闹得不小,清竹院服侍之人皆赶出来跪了一地,战战兢兢的,唯恐姑娘迁怒。
      “发生何事了?”恰时院中走进一中年男子,身形略显消瘦,素骨簪束发未带冠,面目俊秀儒雅,身着黛蓝圆领盘补衫,云雁双飞,素花暗带束腰,举止自有不怒自威的官场气势。
      原是林府当家家主林海,字如海,年近不惑,“是谁惹我们姑娘生气了?”
      晴朝规定六品以上之官必要上朝,凡京都在职官员皆可奏事。
      而近年来成康帝年纪渐长,于政务上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今日已是时隔十二日的上朝日了。
      遂林海此时乃刚下朝,才换上常服,便闻小儿子久病未愈女儿前去探望之事,这就寻了来。
      前世病逝将女儿托付外祖家的林父若得知前世自己的下场,以他的爱女之心,不知将会如何捶胸顿足。
      得其两世疼爱,黛玉对林父很是爱戴。
      “爹爹,”黛玉声音雀跃,一本正经地理理自己的衣裙,乖巧地上前牵住父亲的手,并不多言。
      随侍左右的云馨只得开口解释一番。
      “原是这般,哪值得黛儿生气。”原来女儿是有了爱幼之心,林海俯身安抚地摸摸她的头,又直起身,负手而立,对着跪了一地的下人脸色沉沉道,“刘康,看来府中最近是散漫了啊。”
      跟在林海身后的刘康连忙唯诺告罪。
      “行了,便照姑娘说的办,以后若有人敢慢待二少爷,我决不轻饶!”
      众仆如何恩谢许诺无需赘述,只道那处理杂务疾言厉色的林海,转头对着自家爱女又是一副和颜悦色。
      黛玉心下满意,笑靥如花道:“走吧,黛儿带爹爹进去看弟弟。”
      林海大手握小手,从善如流地跟着。
      主屋内一眼可窥,干冷空气中充斥着浓浓的药香,一深褐布衣的老嬷嬷正坐于角隅用小炉煎着药。
      男童安安静静地躺于床上,盖着几层薄棉被,额头微微汗湿,双颊晕红,眉间微蹙显然睡得不甚安稳。
      父女俩见此情景不约而同地皱了皱眉。
      “老爷、姑娘!怎的至此?”老嬷嬷见到来人急忙起身行礼,惊讶道,又忽恐煎药火烟呛了体质同样不佳的俩主子,忙要灭火。
      “且慢,嬷嬷怎的于屋中煎药?”黛玉放开父亲,阻止道,步履轻轻往前迈上脚踏,坐于床沿,搭了搭林澄瑾滚烫的额头,眉头紧蹙,转头对着父亲轻轻唤道:“爹爹。”
      林海平时虽见不了儿子几面,心中却亦是不失疼爱的,遂赶紧道:“我即刻让刘康赵安去安排。庄妈妈,你怎的在澄儿这院子里?”
      原来这庄嬷嬷乃曾经伺候先林老夫人的,一生未嫁,算是由林海赡养着。
      “回老爷姑娘,二少爷出生时老奴便来伺候了。”庄妈妈顿了顿又道,“二少爷病了有些时候,瞧了大夫开了方子,老奴看那药今儿一碗明儿一碗的,见效慢,便于屋中多煎几次。”
      “药一日几次方子上岂会不道明?我记得庄妈妈于先母身边是识字的。”林海负手而立,面无表情直接道。
      “这还有何不明白,”今日所见种种才让黛玉了解何谓真实的后院,自己以前当真是一叶障目,“必是那些年轻婢女躲懒,庄嬷嬷欲自己行事又唯恐弟弟无人照料,便只得于屋中煎药两相兼顾了。”
      庄嬷嬷脸色淡淡无有驳斥,想来黛玉所言不差。
      唉,府中何时有这许多腌臜事了,竟还被自己才四岁的稚龄爱女看见并一语道破,平白污人耳目。林海心中叹道,只沉默着去吩咐下人,暗定以后要对儿子多加看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1.一梦重生,黛玉改变(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