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8-19 ...

  •   (16)
      直到陆念一的荔枝干快吃光了,圣墓山的小雪转成鹅毛纷纷,唐如晤的下一封信才姗姗而至。
      迫不及待地展开,唐如晤说自己已回了唐门,接下来足有半篇在讲他师弟唐轻。
      唐如晤说唐轻是自己从小带大的师弟,原本感情笃好,因为误会生了嫌隙,现在天各一方,使人甚为感怀。
      陆念一默默看下去,没来由地,心里有些发酸。
      他后知后觉地回想起唐如晤的屋子里,确实处处都残余着另一个人生活过的痕迹:床榻有两张,茶盏也是成双的;就连院子里的演武木桩,他见唐如晤每每只操练其中一个,而另一个上面深浅交错的刃痕,显然不是唐如晤的手笔。
      唐如晤之前没有提过自己的事,却也并未刻意去隐瞒什么。这些都是大喇喇放在明面上的,陆念一当时如若细心些,早该注意到的。
      但陆念一只顾着看唐如晤,何曾将这些琐碎过脑。
      陆念一拈着信,呆立片刻,慢慢抚上自己的心口,他分辨不出自己此刻的悸动,是出于对唐轻的羡慕,嫉妒,还是旁的什么。
      不由得有些气闷。唐如晤用词很委婉,但陆念一仍是从那克制的字里行间,敏感地体察到唐如晤因为这个师弟伤心得不轻。
      他还没见过唐如晤为着什么事犯难的样子。即使陆念一要求以后都以小字称呼对方,甚至于更无理取闹地提出和唐如晤同榻而眠,那人总是露出些宽宥的笑意,似乎自信能保持住很好的耐心去捋平所有躁动。
      唯一一次的波动是那日清晨,收到那封调令时。
      外面雪下得更大了,月色泠泠。陆念一将自己整个儿埋进被子里。说也奇怪,认识唐如晤之后,他再没有像之前那样噩梦频发。即使只是纸上的只言片语,想到是出自那人之手,似也有让人心安的力量。
      北风正紧,地上早覆了一层厚厚的积雪。玉门关外,冬日总是太长。
      陆念一想起唐如晤庭前那棵老梅,他曾替它修过枝桠。不知此时是否正凌寒香绽,那花与叶又该是怎样的色泽。
      转念间,陆念一又觉得自己或许该高兴。唐如晤和他曾经最亲爱的师弟闹翻了,但还愿意将这兄弟间龃龉的桩桩件件告诉自己。
      何况那信的后半截,可是分明在关心陆念一的近况。想来......唐如晤也是有点在意自己的吧?
      于是陆念一轻轻将信折好,揣进怀里,同心跳贴在一处。复又伸手将窗推开一线,借着冷月和被风挟进来的雪粒,去冷自己那滚烫的脸。

      (17)
      陆念一和唐如晤的通信维持了两载。陆念一越发确认了自己的心意,措辞也日渐大胆直白。
      这期间,陆念一的师兄娶了那个带回来的女子,他新嫁的嫂嫂出身江南,旁人都唤她云姑娘。
      云晏一搦身材,着淡粉色纱裙,像白沙大漠间一罥轻软的烟;讲吴侬软语,性子也似她修的云裳心经一般春风化雨,是在唐如晤之后,唯二对他温柔的人。
      陆念一有时候会想这样妙人,怎生看上了自己那个冷心冷面的师兄,也是怪哉。
      云晏会给他带来淮扬的甜点,两人坐在檐上并肩吃得高兴时,云晏瞧出他那点少年怀春的小心思,好心教他:在中原,对自己心悦的人,可称卿卿。
      陆念一受教,于是那信的开头,便成了卿卿如晤。

      唐如晤拆了信时,看见陆念一一板一眼写下的称呼,心下一哂。这猫崽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从岭南归蜀这两年,唐如晤回了唐家堡住。还是独自出任务,偶然休息三五天,也会受托抽空教习一下年幼的小辈。
      师父常年不在,师姐比他更忙,好在唐寄寒并没有再为难他。
      他不再往岭南寄信,偶从旁人口中听到关于唐轻的只言片语,也只是贯耳即过,不去深究。去年元月,此间事毕,曲笙笙也随着师父回了五毒。
      唐如晤没什么期翼,只当是自己大梦十年也罢了。误会,或者闹剧。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
      堡内人多,但各人都有自己的事务。身处那纷乱的,于己无关的热闹之外,唐如晤有时会生出些冷寂之感,这是从前所没有过的。
      或许只有收到圣墓山的来信时,那点空虚才有了些着落。
      相较于前两年,陆念一的汉文倒是写得越来越好了,想来已不用誊写,笔锋间颇有些潇洒恣意的韵致。可见熟能生巧,此话不假。
      唐如晤强自不去细思那过于狎昵的称呼,接着读下去:
      陆念一仍是话多,兴致勃勃讲嫂嫂人好,同春楼的桂花糕也是甜的,但并比不过唐如晤的果脯合他口味;
      他央着云姑娘将师兄的秘籍偷出来看,明尊心法没有参透,但朝圣言一式,他学了个十成十;
      他听闻江南胜景,烟雨茫茫,小桥流水人家般般入画;又有河海汤汤,千帆竞举,是另一番波澜壮阔;若有朝一日,他都想亲眼看看,和唐如晤一起。

      “和自己一起。”
      唐如晤想当他是童言无忌,但又忆起陆念一并不小了。再迟钝些的人,也能读得出那思卿若渴的爱意。
      淡淡的檀香分明已经渺远了,当此刻又萦上心头,犹未散尽。唐如晤发觉自己的心也跳得快了。

      (18)
      唐如晤还没来得及厘清自己对陆念一的感觉,问道坡桃花又盛时,天字榜更新了。
      他成了榜九。
      往上看时,大多是往日熟悉的名字。师姐是榜二,而榜三,陆念一。
      回想这两年,唐如晤自问没有懈怠。兢兢业业做事,勤勤恳恳练功,做下的单子也只多不少。
      唐如晤确曾听闻近年西域出了个刀客,是个明教少年。武林的后起之秀,传闻谁一旦成为他的目标,就休想从日月双轮下逃脱。
      从龙门荒漠到昆仑绝境,行商利来利往,各门各派间,江湖恩怨也多。
      怪就怪在,这个明教出道以来,只接西域境内的生意。
      做杀手,虽意味着以身犯险,但也获利颇丰。当此世道,任谁都想来分这一杯羹,是以这个行当中高手频现,并不稀奇。
      既是不会碰面,唐如晤便没放在心上。何况那异族人的名姓太长,他听过也就忘了。

      唐如晤心情有些复杂。陆念一的来信上仍是一片春光洋溢,只讲自己的生活琐碎,又附上一些痴语,却没提过半点血光剑影。
      唐如晤才发现自己同陆念一相识三载,多有书信往来,却连对方的本名都不知道。
      但偏偏那榜上挂着的,是他所认得的那三个字,陆念一。

      白日苦长,独自凭栏,唐如晤被暖风熏得恍惚,手边削断的弩箭随意散落,不知凡几。一旁的机关小猪似乎都发出些吱吱呜呜的抗议。
      随手关掉了小猪的机巧,一时周遭静默。饮露峡是个背人处,无事来扰。只遥闻流水潺潺,间或有鸟鸣深涧。
      有些焦躁地将手上的断茬撇开,白羽落了泥灰,也不去管它。唐如晤摸不清自己在烦闷些什么,似乎也不全是为了那个不进反退的排名。
      他对那大猫的印象还停留在三年前的最后一面。
      那日,唐如晤临走前,送陆念一去广都驿,后者一壁红着眼尾盯着自己的脸,一壁将爪子依依不舍拽着他的袖口不放,泪眼汪汪,险些将他里衣勾坏了。
      这样的陆念一,竟然悄没声也来做这一朝失了手,立时三刻就会掉脑袋的营生。
      这可不就是,胡闹么。

      (19)
      陆念一见了榜时,心里亦是忐忑。而今他年及弱冠,师父终于肯放他出去,但只许他接近边的任务。
      虽然走得不远,但一开始,对于他这个初出茅庐的杀手来说,很多单子并不轻松。偶失了察备,几有生死一线的时刻。好在明尊庇佑,受的都是些皮肉伤,只增长了经验,幸而未搭进过性命。
      陆念一于是变得更谨慎。他也理解了师父的担忧。
      这一来二去倒是闯出些江湖名声。
      然而他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每次出任务回来,陆念一会先处理好身上的尘沙和血迹,再迫不及待展开信纸,将这阵子积攒的思念都说与那人听。
      陆念一不是刻意隐瞒,他只觉得自己还尚不能够与唐如晤比肩时,说出来也只是班门弄斧,徒惹人厌。更何况,唐如晤对他这样温柔,他也只愿同那人分享美好又柔软的物事,光风霁月,或者自己的心跳。至于那些狼狈又残酷的,留给自己就好。
      陆念一两年间交过手的人愈多,也愈增进了武境。但天字榜三,倒是未曾预料过的成果。
      不知几时,他也成了一柄利刃,曾经追随的身影此刻似乎近在眼前。
      陆念一不想再等了。他决定去见唐如晤。
      许是见徒儿在榜上的成绩斐然,师父没有再拦他。
      临出发前,陆念一给唐如晤寄了最后一封信:
      如晤,关外已然回暖,想必你那边此时繁花正茂。
      我生长大漠,还未曾见过蜀地春色,不知会是怎样一番胜景;是否正像云晏在曲子词里唱的: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向日你在信中的描述,很是令人神往,但这次,我更想亲眼去看看。
      也很期待,见你。

      未知自己和飞鸽,会是哪个先到他身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