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
-
1986年是让人振奋的一年,中国“过热”的经济得到了缓解,国民经济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生产建设的发展。
电视台一天到晚播放香港的武打片,什么《射雕英雄传》《霍元甲》《陈真》等等,每个中国人好象都成为了武林高手,有事没事的都喜欢摆弄几下。
到处都在传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孩子,这是你的家》,以至于班里只要有个人哼一声:“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下面就是一片“啊……啊……啊……”的呼应声,让人荡气回肠,豪气直冲云天。
这年,一共有五个幸运儿从芦北小学考入东干中学。
周云其是其中的一个,也是五个人中最大的黑马。
周云其在芦北小学是有名的“笨大头”,学习成绩一直都在下游,得知他考上东干中学后,周围的人都说他吃了狗屎运,要不就是考卷被弄错了。
收到通知书后,爸爸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妈妈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大把的糖给周云其吃,还说当年为了几颗糖暴打他真是不应该。
周云其知道爸妈高兴的原因。
考入东干中学,就有很大机会考入浙江省重点中学武义一中,而考入武义一中,又有很大机会考入大学。
如果能考入大学,用当时芦北村老人的话说,那就是以前的“中举”了,鲤鱼跳过龙门,以后飞黄腾达升官发财,前途不可限量。
在当时的芦北村,考入大学的可是凤毛麟角,那是件非常荣耀的事,四乡八邻都会传开,说谁谁谁家的孩子真有出息,爸妈就特别有面子,也难怪他们那么高兴了。
可是周云其现在考入的是东干中学,离大学还有十万八千里,那个遥远的大学虽然让周云其振奋,却也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东干中学在武义到永康的大路边上,靠近东干村。
那时候东干村是桐琴镇的镇政府所在地,三条大路交汇,是武义东部的繁华之地,镇上有医院、电影院、菜市场,有各种商店,还有一条有着十几家破旧店铺的老街。
那些店铺在一排灰旧土房的前面,临街是厚重的木板门,也有些店铺就在街边摆上一些小摊子,把架子搭在粗壮的梧桐树上,行人走过时,商家会大声的吆喝。
东干中学离东干村有些距离,用现在的概念来说,就是郊区了,但周围环境很好。
学校门口就是一座长长的石拱桥,桥下是一条叫做清溪的小河,小河清澈到底,沿河往上游走,是清溪大片大片的河滩。
清溪两边种满了桑树,春天来临的时候,满眼的碧绿。
过了桑树林,绕过一个河湾,就是低矮错落却又连绵不断的群山了。
可以说,东干中学是真正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周云其所有读过的学校中最美丽的一个。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周云其的中学故事从一次惊天动地的争吵后开始了。
东干中学是个混合制的中学,有初中,也有高中。
在初中生的眼里,那些高中生就象流氓恶霸,他们总是想着法儿欺负初中生,从不把初中生当一回事。他们看初中生的眼神就跟初中生看小学生的眼神一样,在他们眼里,初中生都是懦弱的无知的胆小的,是学校里一群喜欢上窜下跳却又成不了气候的小老鼠。
偏偏学校很看重高中生。
除了教学外,几乎把所有的管理任务都交给了高中生,什么维持秩序啦、晚上查夜啦、组织活动啦。唉,在当时的东干中学,初中生真是没什么地位的。
东干中学的学生寝室也很奇怪,竟然有混合的寝室。
一个寝室里,有几十张上下铺,不同班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都会住在一起,非常莫名其妙。
很不幸的是,周云其就被安排在混合寝室。
周云其后来才知道,他考入东干中学时的成绩是班里倒数第三。班里五十四名学生,一般前面四十名的,都有十二人一间的寝室住,一个班的基本住一起。四十名以后的,没办法,只能住混合寝室了。
不过混合寝室有一点好,边上就是初中女生的寝室。
尽管这些初中女生大多刚刚开始发育,一个个张牙舞爪如狼似虎吱吱歪歪的,跟文静秀气优雅漂亮的高中女生比,实在有些距离,但她们毕竟是女生,男生们一样当她们是宝贝。所以大家也并不觉得住混合寝室是受到了歧视和虐待。
学校给周云其安排的床铺在混合寝室门口边的下铺,那是离女生寝室最近的一个铺位。
墙的另一边就是女生寝室,晚上,将耳朵贴在墙上,可以听到女生们的谈笑声。
这对发育期的初中男生来说,那是相当大的诱惑。
这铺位还有另一个好处,无论是跑食堂吃饭,还是跑教室上课,总能快人一步,能抢先好多人。
当然,周云其一开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还嫌太近门口了,学生们进进出出,碍着他了。
寝室里还住进了让人看不惯的几个高中生,他们不做别的,就是想办法霸占寝室里最好的铺位。初中生和高中生有着天生的敌视心态,所以高中生提出和周云其换铺位时,周云其断然拒绝了。
高中生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们就找茬。
晚上睡觉时,他们会频繁的上厕所,几分钟上一次,故意把门开着,要周云其起来关门。推门时,故意把门撞得咚咚响,影响门口的周云其,让他睡不着觉。打开水后,也会故意把开水滴在周云其的床上。种种恶行,让周云其无法忍受。
那会儿,周云其已经长得有点气势了,不象小学时那么矮小甘受人欺负。
相反,几个高中生里有个还没发育好,长得象小学时的周云其。
柿子捡软的捏,周云其就逮牢他。
学校里每天在晚饭前都有一些空余时间,那会儿东干中学流行打乒乓球,寝室门口做了几张水泥桌,学生们就用自备的土乒乓球拍大战。
那天,小高中生到周云其的上铺拿乒乓球拍,鞋子也不脱,直接踩在周云其的床上,在席子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周云其就在边上看着,等他下来了,就堵牢他,让他把脚印擦掉。
小高中生根本不当一回事,两个人于是开吵。
打架,两个人都不敢,东干中学校规很严的,打架要么记过要么开除。
吵些什么都忘了,反正肯定是很无聊的,两个人一个说是你踩的,一个人说不是我踩的,反反复复就是这个,一会儿门口就围了一大圈的人。
学生们乒乓球都不打了,看吵架更有趣。
再一会儿,有老师来了,吵下去再没意义。
老师惯用的手法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小高中生受到了严厉批评,但周云其也得负部份责任,说是看着他踩却没有阻止,是诱导犯罪,最后还是要周云其自己端水把脚印擦了。
端水回来时,周云其感到特别的委屈。
这时,他看到女生寝室门口站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生,扎着小长发,穿着白色的短袖衬衫,手里拿着一本杂志,看着他,露着浅浅的笑,笑里满是安慰和鼓励。
她的笑容在弱弱的斜阳里显得特别温暖。
周云其也笑了。
周云其认识这个隔壁班的初一女生。
她叫王瑜华,是个安静秀气的女孩子,写得一手的好文章。
初中是阴盛阳衰的时代。
女生们继承了小学时代的光荣传统,象一只初生的小老虎,把书本当作了唯一的食粮,一天到晚就知道抱着书本在啃,而男生们总是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东瞅瞅西瞧瞧,一天到晚地瞎玩,不务正业,女生们的学习成绩就远胜过男生。
班里成绩排名前十位的大多是女生。
班长理所当然是女生,团支部书记是女生,学习委员、文娱委员、组织委员都是女生,只有劳动委员是男生,在学校里大扫除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个年龄的女生,还不知道男生的好。
在她们眼里,男生就是一块万能的抹布,一个超级灭火筒,一只替罪羊,仿佛男生就是专门干坏事的,哪里出什么乱子了,有什么差错了,都是埋怨男生。
绝不象高中的女生,把男生当作遮风挡雨的衣服,当作惺惺相惜的知心人,象宝贝一样地珍惜着。
学校里永远只有两种学生受到尊重,一种是学习成绩好的,一种是有专业特长的。比如体育很好,能为学校在各种比赛中争得荣誉,比如写得一手的好文章,语文老师会把你的作文拿到各个班级里当作范文宣读讲解。
可惜周云其并不是这两种人。本来男生在班里就不受重视,周云其又是男生中最差的那一批,其不受重视的程度更胜一筹。
周云其感到特别特别的失落。
东干中学门口过石拱桥,是一个叫金丝村的大村子。
在马路边的村口,有一个很大的代销店,门口摆着两个台球桌,放学的时候,很多有钱的学生就在这里打台球。
代销店里还有一台电视机,那个时候放《恐龙特急克塞号》,片中每到危急关头,就会在“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人间大炮发射!”的咒语中,出现一个超人,拯救恐龙于危难之中。
可能是这个超人给了人们太多的幻想,学生们都很爱看这个片子,一吃完晚饭,就在电视机前密匝匝地排好队,看到人间大炮出来把怪物消灭了,学生们才心满意足地回去晚自修。
有时候晚自修的时间到了,而人间大炮还没出来,学生们就焦急地跺着脚,恨恨地依依不舍地跑回学校。
周云其意外地发现,王瑜华竟然也特别喜欢看这个片子,而且她总是最后一个走。
那天,上课铃快响了,学生们都着急着走,可是人间大炮还没出来,学生们没办法,一边骂一边不甘心地往学校跑。
周云其看见王瑜华还在那聚精会神地看,他也站着,从背后注意着王瑜华。
一会儿,周云其听到上课铃响了。“铃铃铃铃”的响声特别让人揪心,最后一批学生拿出百米冲刺的劲头箭一般冲向学校,争取在30秒的上课铃声结束前冲进教室,尽管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只是梦想。
可是王瑜华好像浑不在意,仍在津津有味地看着。
学生们跑后,周围一片安静,周云其就站在她的身边,心不在电视上,而在王瑜华上。
紧急关头,在“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人间大炮发射!”的口诀中,人间大炮轰然出世,打败了每集必来的怪物,恐龙们又回到了安全的世界,等待着下一个怪物的降临。
王瑜华意犹未尽地回过身,看到了周云其,吓了一跳,说:“周云其,你还没跑?”
周云其笑着,说:“我看你还在,都忘跑了。”
王瑜华有些不好意思,也笑了。
这是周云其第一次和王瑜华说话,尽管有些紧张,但还算表现良好。
可是王瑜华好象不爱说话,两个人往学校走时,周云其说:“王瑜华,我们跑吧?”
王瑜华说:“再怎么跑也抓不住铃声了。”
说得好像很深沉似的,嘴角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笑。
两个人于是就慢慢地走回教室。
周云其没忘拍下王瑜华的马屁,说她的文章写得真好。
王瑜华又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
周云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这么光明正大毫无惧色地迟到,在全班同学诧异的目光里坦然地走到位子上坐好。
多年后,周云其看到一个词:色胆包天。周云其觉得这个词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周云其是在一篇《上课的铃声》作文里认识王瑜华的。
在这篇作文里,王瑜华说她最喜欢踩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老师就说她这“踩着上课的铃声”用得好,说一般人是写不出来的。
王瑜华的作文于是成为了东干中学的范文,在各个班级的作文课上传诵,王瑜华也成为了有名的才女。
至于王瑜华是怎么认识他的,周云其并不知道,也许是他睡在混合寝室的门口,也许是他有一次帮王瑜华打过开水,也许是其它的他并不知道的原因。
总之,不管怎么说,王瑜华认识他,还对他不经意地笑过,这说明王瑜华对他是有意思的。周云其自作聪明地这么想着,尽管事实证明这纯粹是周云其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