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碎片/拾肆】 ...
-
01)
初遇严阳,是2003年8月,那大概是尹舒能想到的最好的夏天,好像连同吹过的风都不再有黏腻的热意。
有多好呢?甚至让往后的每一次回想都难掩唇角扬起的笑意。
2003年的尹舒还是个平凡的女孩子,和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擅长将自己隐匿在人群里,不言不语,把一天重复上365次,她就是这样长大的。
南方的夏天带着它独有的湿热,连在南方长大的尹舒都没能适应,从家到学校之间短短的距离都足够让人汗流浃背,沿路所有的树荫和屋檐下的阴影成了她的遮阳伞,巧的是,每一次她都和一个男生一前一后走在这条路上。
这个男生,尹舒是认得的,他叫严阳,总是坐在教室的后排,背靠着墙,而她则紧靠着窗子坐,同班的一年里他们鲜少有交集,只是在这一条不长不短的路上她躲在他的影子里,他们都把步子放得很慢。
一样炎热的午后,尽管内心抗拒把自己暴露在炎炎烈日之下,但尹舒还是像往常一样出了家门跟在严阳身后,今天好像比昨天更热了一些。
“我要化了。”尹舒扯着书包的带子,喃喃自语道。
前面的人低低的笑了一声,然后停下了脚步,不意外地,尹舒一头撞了上去,抬着头捂着鼻子呆呆地望着眼前的人,一时忘了把“你怎么走路的”这句话问出口。
严阳先开口说:“同学,你怎么总跟着我啊。”语气里带着随意和一丝调侃。
这是严阳同她说的第一句话,像偶像剧的开场白,这句话就成了所有故事的开始。
“路上这么多人在走,你怎么知道我是跟着你?”尹舒摸了摸鼻子问了这么一句。
“只有你每天都要说一遍自己要化掉了呀。”
严阳的语气里是嘲笑吗?尹舒不知道。
这是他们第一次交谈,在她跟在他身后的第二十一天,书里写的“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
那之后每次,严阳都会刻意放慢步调,并排走在尹舒右侧,他说:“这样就不算你尾随我啦。”
她听过只是红着脸低下头,她总爱低着头,去看两个人投在路上的影子。
看吧,青春期的好感来的这么容易。
02)
“放学后等着我,我带你去个地方。”
到学校之前,严阳神神秘秘的在尹舒耳边说了一句。
那是一个用石块堆砌的矮墙,这里有一条溪流,附近长着不知名的植物,处于学校后山,这么看倒像是繁华世间的一处静谧。
“奇怪的是,这么美的事物居然很少有人能发现它。”
尹舒以为严阳是在说这条溪,就把目光转向那清可见底的水面,但她没有注意到他说这句话时并没有看向那条溪。
等她回过神时,他递来了一盒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尹舒疑惑的接过,在严阳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打开。
那天晚上尹舒坐在窗台上,南方的九月还带着燥热。
尹舒抱着严阳给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用彩色糖纸包好的糖果,她自己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反应。
她想,有了他之后,这个夏天好像少了很多本该有的狼狈,该早一点认识他吧,比如路过他的时候把说话声音提高一些,或者直接告诉他,她要和他做朋友。
她想,严阳是第一个看见她,会对她好的人了,他送来这一整盒糖果,是因为记得她会在每一个忘记吃早餐的早上昏昏沉沉的趴在桌上吗?
或许早认识一点会不一样吧,起码多听到一点他的故事也是好的,思绪经常这样,会在某一个她不设防备的时候被严阳无限拉长。
尹舒就这么抱着盒子,轻轻地问着:“我是喜欢他的,他呢?会喜欢这样的我吗?”
少女孤单的心事被风吹散,什么都没有留下。
03)
是什么时候知道严阳喜欢自己的呢?
尹舒也不记得了,好像是他们认识的第三个夏天吧。
高考,这一道谁都躲不过的催命符,逼着尹舒只能一头扎进去。
某个周末的早晨,他们一起坐在622的最后一排,那一趟会经过图书馆和学校的公交车,严阳打开车窗,风吹动了尹舒额前的刘海,他伸手将她垂下的一缕发别到耳后,随后便摇摇晃晃的像是睡着了,车经过一个弯道,他顺势倚在她的肩膀,她只偷偷的看了一眼被阳光镀了一层光晕的严阳,只这一眼就够了,以至于她错过了他嘴角勾起的笑。
公交到站了,但尹舒没有叫醒严阳,他们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坐到了终点,等他醒来的时候,她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告诉他错过了就错过了吧。
只有尹舒自己知道,她喜欢极了这段莫名其妙多出来的路程。
也只有严阳自己知道,为了这段多出来的路程,他装的有多辛苦。
高考结束的那个晚上,在他们两个的秘密基地。
严阳玩笑似的问尹舒:“你说,我们一直在一起,好不好?”
尹舒愣了两秒,平静地开口说道:“我们一直在一起啊,从认识的那天起。”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看着尹舒没什么表情的脸,严阳好像有些紧张,“我在说——你愿不愿意和我在一起?”
“严阳,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像我这样的女孩子,也没有人会想和像我这样的女孩子在一起,所以我从来不说喜欢你,我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会有多可笑。”尹舒低着头玩自己的手指。
“尹舒,你从来都不是你自己想的那样普通。”严阳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是那样的认真且坚定。
那时的严阳就是尹舒枝头的月光,是透过窗镀在他身上的光,是那个夏夜笼在他周身的光,也是第一次看到他时尹舒自己眼里的光。
04)
那年除夕夜,在尹舒的回忆里很美,美到让人心疼,那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五年。
“小舒,晚一些我来接你,我们去放烟花。”
“好啊好啊!”尹舒语气里都透露着期待和兴奋。
随后就是一阵翻箱倒柜,尹舒希望和严阳一起走进新的一年的自己是最好看的自己,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尹舒最像小女孩的时刻。
收拾完自己,便哼着歌去赴严阳的约。
那天晚上漫天的烟火是尹舒从小到大看的最认真的一场烟火,不然怎么会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天发生的每一处细节。
看着天边绽开的烟花,尹舒捂着耳朵躲在严阳的怀里,她喜欢严阳怀里的温度。
和她怎么都捂不热的手不一样,严阳从来都是温暖的。
“严阳,明年我们也要好好的在一起。”
尹舒感觉到严阳环抱着她的手顿了一下,还没等那句“是不是冷了”问出口,空中又炸开了一朵绚烂,以至于她没听清叶枫说的话,只是看见他张了又合的嘴。
尹舒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严阳牵过她捂着耳朵的手,环上自己的腰,而后自己又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在她耳边说:“小舒,我要走了,去国外。”
“是你自己的选择吗?”尹舒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冷静地说着。
“是。”
“那国外的风景是不是会更好看?”
“也许吧。”
“好。”这是尹舒最后说的。
严阳离开的那天尹舒没有去送行,尹舒讨厌面对分别,那会让她充满悲伤,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她只给他发了一条简讯:“望自珍重。”
他回:“好。”
谁都没有说出“分手”两个字,但他们就是分开了,这就是成年人的心照不宣。
05)
那个时候的尹舒总觉得这不该是他们的结局,也许有一天他们还会在某个拐角处遇见,互道一声“好久不见”。
事实上,他们的故事确实未完待续。
被学生们吵闹了一天,想着终于能好好的回家瘫在床上的尹舒,已经提不起一丝精神去看自家楼下路灯旁倚靠着的身影,到底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于是径直走向单元门,那叫一个目不斜视。
那个人从背后抱住了她,他在她的耳边说:“我好想你。”
那个声音,这几年来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她的梦里,挥之不去,这幅场景让她一度以为自己在做梦,但她清楚的感受到,熟悉的气息喷洒在她的皮肤上,刷卡的手停在了半空。
“回来了?”
“嗯。”
她承认,她忘不了也放不下,她总觉得她可以彻底放下他了,就算直面他也可以很平静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就像一个表面愈合的伤口,表面看起来愈合的完好无损,但实际上碰到还是会疼,因为里面一点都没有愈合,只能尽量避免不去触碰它,但这伤口好像是在很重要的位置,就算小心翼翼,终究还是会不可避免的碰到。
严阳住进了尹舒的小公寓,他会送她去上班,会接她下班,一起去逛超市,一起研究食物,窝在一起分别做自己的事情,和从前一样,就好像什么都不曾改变。
谁都没有提分开的那几年,但尹舒知道,他还是会离开,他应该得到更好的。他们也从来没有讨论过未来,因为他们约定过只要过好当下,不需要承诺,不需要责任,只需要当下走的每一步。
严阳回来的第一个晚上,他做了噩梦,他好像哭了,他紧紧地把尹舒抱在怀里,他说:“别不要我。”
严阳回来的第五天,那天是尹舒人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严阳牵着尹舒的手从红毯的这头走到了红毯那头,他把尹舒牵上了小圆台,自己站在距离尹舒几步的位置,拿过了司仪的话筒。
他说:“这场求婚和婚礼让你等的太久,我也等了太久。从前总说等你长大,现在你终于长大到能嫁给我,我也有能力娶你,我不想再让你等下去,我也不想再等下去了。这八年,你在我身上浪费的时间,我想一点一点的补偿给你。
红毯的这头到红毯的那头,我们走了十二分钟,这十二分钟里,有我们从认识到好朋友到情侣到分开再到十二分钟之前的每一点回忆,每一点回忆都有它的一段故事。我让你笑过却也让你哭过,让你拥有过却也让你失去过。
这场婚礼在别人看来也许会是一场闹剧,但我希望,哪怕你以后会嫁给别人,成为别人的新娘,别人的妻子但是我永远都是你的第一个新郎,第一个爱人。
我不知道一辈子要走多少个十二分钟,但我希望,这十二分钟里只有我和你,这十二分钟里,只有我和你,能叫做我们。在这场被叫做一生的游戏里,我看着你,牵着你的手,拥抱着你,亲吻着你,拥有着你,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是你赋予的,被刻着带有你名字的符号。
你总说自己普通,对于我而言,我从不知道普通的定义能够惊艳我的一生;你总说自己不值得,我从不知道不值得的定义能让我愿意把所有好的东西全部给你;你总说自己长得不漂亮,我从不知道不漂亮的定义让我想拥有一个属于我们俩的小baby。
总有一天别人对你的包容,对你的爱会消失殆尽,但我依旧会留一份只属于你的包容和对你的爱。
一生太长了,长到你没办法陪我走到尽头,一生太短了,短到我们还没好好走就要学会告别。但是,当下的每一分钟,我都要陪你好好的走下去。想要给你的幸福,一分都不愿意少给你,想要给你的一辈子,一刻都不愿意少给你。
这段话,我准备了很久,想了很久,从很久很久以前,牵起你的手的第一分钟就想问你,这样一个普通,不值得,不漂亮的你,愿不愿意做我的普通,不值得和不漂亮?如果你愿意,可不可以过来抱抱我?可不可以让我带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