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何处觅芳踪 ...
-
离这处宫苑百十步远,有一队宫女正沿着蜿蜒的池水缓缓而行。那队宫女穿着青色高腰裙,身上搭着黄色云纹长披,清风拂过,飘飘摇摇。远望好似仙子飘然而来。
领头的宫女穿着一件红色交领高腰襦裙,忍冬纹百褶郁金裙,披一件黄底绣花双层斗篷。随着她的走动,插在发髻上的金凤步摇熠熠生辉,表明了她在宫中与众不同的身份。
她身后的宫女大概有七八名,每人手捧着一个木漆匣子,噤若寒蝉般地跟随着她的步伐。
忽然,领头的宫女望着远处停下了脚步,其它人顺着她的眼光望过去,才发现池岸的另一边,一名太监正在一处宫院的门外探头探脑。似乎察觉到有人来了,他向宫女们的方向望了一眼,缩了缩脖子,溜到宫墙的拐角处消失不见了。
领头的宫女“咦”了一声,问道:“那可是皇后身边的王扶,这处宫苑荒废已久,他来这里干什么?”
有宫女答道:“回刘尚服,那人正是王扶。今天二圣在宫里举办赏花宴,正是忙的时候,不知他怎么有功夫跑到这里来。”
刘尚服侧耳细听,隐约有哭声传了过来。
这太不正常了。
莫不是哪个小宫女受了委屈,跑到这无人处来哭诉?
刘尚服没有过多犹豫,信步向那处宫苑走了过去。环佩叮当的碰击声,在这寂静的深宫内显得犹为清晰。
那微弱的哭声忽然停止了,隔了一阵,宫苑的大门轻轻地晃动了一下。
宫苑内有人?刘尚服望着大门上硕大的铜锁,正自诧异。身后却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赶了上来。那人越过宫女的队列,走到她的面前,施礼道:“刘尚服这是要往哪里去?”
刘尚服抬眼细看,来人正是管理掖庭的崔婆婆。崔婆婆年近六旬,在宫里的日子比刘尚服还要久得多。虽然现在在后宫内没有品阶官位,可是为人随和慈善,遇到不懂规矩的宫女总能提点一二,因此受到大家的尊敬。六局的女官见到她,也都以礼相待。
“原来是崔婆婆。”刘尚宫也还了一礼,说道,“今年承蒙太子向二圣请旨,赶在开春,为掖庭添置一批新衣。这不是,衫裙都已经做好了,我正带人要将衣服送过去,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婆婆。”
崔婆婆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我已经听说了,太子宅心仁厚,连掖庭的囚人都考虑到了。来日执掌天下,实为苍生之福。今日一大早,就有尚服局女官来掖庭,告知我准备好名册,要与尚服局的名册两相对照,才好发放衣物。我听说刘尚服要亲自送衣服来,实在担心掖庭晦暗,平白没了刘尚服光彩,所以早早出门,想要迎上一迎刘尚服。却没想到这一路走来,被我扑了一个空。”
刘尚服望望她的身后,说道:“崔婆婆出门,怎么也不带一两个宫婢照应。昨日才下过一场雨,道路湿滑,万一有个闪失,你让我心里如何过意的去?”
崔婆婆说道:“托刘尚服的福,我这把老骨头,现在还很硬朗。我只是纳闷,刘尚服既要去掖庭,如何会选择走这条路去呢。绕远就不说了,这里久未有人打扫,杂草丛生,十分难走。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呀。”
刘尚服眼睛扫了扫四周,叹了一口气说道:“后宫荒凉的地方,又何止这一处呢。”自武氏被封为皇后,后宫嫔妃的数量大大减少。如今的后宫,正妃不过设赞德和宣仪两种,因此不少的宫苑都慢慢荒废了。
刘尚服言既及此,也不愿再往下说,停了一停,又说道:“崔婆婆所言极是,原本是不该走到这里来的。可是走到一半,王司衣提到在这附近见到一株牡丹花苞,娇艳异常,绝非凡品。眼看宫里举办的牡丹大赛不足月余,我们尚服局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牡丹花。既然王司衣提到这里有奇花,我也按不住好奇,想过来看看罢了。”
崔婆婆颇感兴趣地问道:“如此说来,那奇花可曾看到?”
刘尚服尚未回答,队伍中有一人施了一礼,抢先答道:“实在是我眼拙,那不过是普通的牡丹花而已。劳烦刘尚服绕道远走,实在是奴婢之罪。”
刘尚服说道:“王司衣,这件事你不用放在心上,你也是为了我们尚服局的荣誉着想。”
崔婆婆走到王司衣的面前,眯着眼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说道:“恕老身眼拙,请问这位王司衣,可是王尚食的侄女。如果没有记错,当年刘尚服也有一个外甥女一同进宫,为了显示公正,将她们二人作了调换。现在她在尚服局,而刘尚服的外甥女却在尚食局。”
刘尚服笑道:“崔婆婆的记忆还是和以前一样好,这样的小事都还记得。您说得没错,她正是王尚食的侄女。要说起来,也好在有这个调换,我那外甥女天生就是烹调的好手......”
说到这里,刘尚服却停了下来。她们现在所站的位置,距离那处宫苑并不远。虽然大门紧闭,只留有一丝缝隙,可是依旧能看到有人影在门内晃动。那人丝毫未发出任何声音,似乎也在凝神细听外面的动静。
刘尚服问道:“崔婆婆可知道,这宫苑里关的是什么人......”
崔婆婆拉过刘尚服的手,打断她的话说道:“难得今天前院举办宴席,我们也有半天闲暇,我去尚服局讨杯热茶,刘尚服不介意吧。”
刘尚服说道:“崔婆婆别这么客气,我去掖庭原本就是想去看您。既然这么说,我俩同去尚服局也好。我那里正好有皇上赏赐的茶叶,婆婆一起品尝品尝。”
刘尚服让其它宫女自行去掖庭,见她们走远了,正准备离开时,听到那宫苑里传来了一声凄惨的叫声,
“刘尚服,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