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开疆拓土 ...

  •   (一)

      余珊的《社区养老差异化方案》已经完成了,她在睡觉前先发给了潘向晖。第二天早上,她刚到公司,潘向晖就走过来,拉着她去了会议室。

      潘向晖显得神清气爽,两只酒窝旖旎迷人:“我看到你发的那个差异化方案了,我觉得思路是对的。尤其是咱们可以先实验性的根据社区养老的需求,对老人的常见病诊疗,开发一个疾病自动诊断决策系统,这个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对,我们医疗大数据方案里有现成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这就可以利用上我们的强项,而其他做同类产品的公司根本没有我们这样专业的医疗系统,这就能打出我们的优势牌。”

      “那你觉得我们是把原有系统直接移植过来,还是要再定制一个系统呢?”潘向晖征求余珊的意见。

      “我个人觉得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需要提供疾病知识库,而系统的诊断系统应该是一致的。”余珊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潘向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对了,我问过齐欣,他说咱们现有的那个‘‘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底层的技术还是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我本人了解到许多国外医疗厂商已经开始有规模地采取机器学习的方法生成更智能化的应用,准确性也更高,这应该是我们同类产品应该提高的方向。”余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潘向晖很赏识地看着余珊道:“看来你最近很用功啊,不仅在自己的方向上不断推进,也找到了咱们其他产品的不足之处,这个问题,其实上层也有所意识,我们最近在医疗领域的竞标上也碰到了国外的几家大厂商,我们也准备加大对机器学习算法人才的投入。”

      (二)

      余珊周末上完课以后,经常去找刘峰教授,如果他有空,她就会请教一些最近积攒的问题。

      “刘教授,根据你的经验,这个医学诊断结论一般都是基于多个条件的,这个条件是按并的关系比较多,还是按照或的关系比较多呢?”

      “这个可不好说,一般会是个杂糅组合的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没做过分类和统计,所以很难说哪种类型多。”刘峰很严谨地给出回答。

      “您看我已经上过了您的《人体解剖课》,我在笔记本上都画出来了,您给看看我的理解有偏差吗?”余珊一边说一边打开了他的笔记本,上面画了一副很精致的人体系统组织图,颜色甚是好看,红的,蓝的,绿的和紫的,旁边用伸出的横线标出各个器官组织的名称。

      刘峰教授看了意味深长地说:“你是学美术专业的吧?”

      余珊不明白刘教授的用意,呆呆地望着教授,点了点头,就像一只小萌鹅。

      “怪不得画的这样好看,线条有力度,色彩用的也好。但是我们画这个图不是为了美感,是为了准确掌握器官/组织之间的方位和关系的,所以准确才是最重要的。”刘峰用手分别指了指图上的’膀胱’和’□□’, 继续道:“这之间的联系为什么不见了?”

      余珊想了想说:“哦,中间有‘输精管’连着,这个我给忘了。”

      “医学是门很严谨的学科,如果做手术的时候忘了什么,对病人来说就是灾难。”刘峰教授的脸严谨的令人生畏。

      余珊不禁对医生这个职业肃然起敬,他们都是人,却要付出绝对认真和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这对人的要求可想而知。

      (三)

      洪波组织投标项目总结会议,蒋成和孙立秋分别带着自己的几个技术骨干过来听一下反馈意见。

      洪波对大家说:“最近在社区养老类项目上,竞标的竞争程度是越来越激烈了,目前有点春秋战国混战的感觉,之前我们有一些优势,但最近很多国外厂商也闯入到这个行业里来,还有几个独角兽公司也有后来追上的实力。”

      “最近这次投标我们失利输给哪个公司了?”孙立秋问。

      “我说了你们可能都不信……”洪波有点故弄玄虚,然后揭晓了答案“是英飞奇,就是余珊去的那家公司,据说余珊目前就在做社区养老方面的产品经理。”

      蒋成和孙立秋听了大吃一惊,半天没人说话。

      “余珊离开公司也有半年多了,还记得’阳光之城’项目竞标的时候,英飞奇也曾入围过候选,但他们那时实力还是比较弱的。但最近几个月,差不多每次竞标他们都能入围,不过一直也没中标,但最近他们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他们英飞奇是做医疗数据方案起家的,在医疗大数据领域很有实力,所以他们这次在社区养老方案里加上了他们专业的医疗数据方案,明显加强了他们的竞争力。” 洪波边回忆边解读道。

      蒋成一听到余珊的名字,就平静不下来,这会一听余珊又变成了他们的竞争对手,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又扎又痒。

      孙立秋倒是乐了:“没想到这小丫头长进这么快,真是没看错她。只是让她跑到敌营里给咱们挖坑了。” 他还不住地用眼睛瞅着蒋成。

      蒋成被他看毛了,站起身就说:“我上趟厕所……”

      洪波和孙立秋相对一视,纷纷笑场。

      (四)

      余珊听白耀东对她说,由于他的母亲和父亲离婚,母亲出了国,父亲是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家里不缺钱,但平时就没人陪他,由于没人管,性格叛逆,不好好学习,最后也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和几个胡同串子鬼混,和父亲关系搞得很僵,但后来自己也觉得混着越来越没前途。父亲与他和解后,帮他投资开了这个咖啡馆。

      余珊听完白耀东的故事,颇为感慨地说:“所以你想把这家店经营好,来向你父亲证明自己长大了。”

      白耀东眼波流转,脸泛红光地说:“为什么你总把我当一个孩子?你比我大不了几岁。”

      余珊问:“那你多大了?”

      “……二十二岁。”白耀东鼓了一下腮,迟疑地说。

      余珊正中下怀地点头道:“对啊,你比我小四岁呢。”

      白耀东似乎被鼓励了一样,难以抑制地将两只手撑在余珊面前的桌子上,猛地抬起头,通红的眼眸盯住了余珊,兴奋而压抑地说:“那又怎样?……我很喜欢你——我想追你!”

      余珊被惊的涨红了脸,她其实早有察觉,只是她似乎比别的女孩更理性,感情上更迟钝。但她毕竟不是情窦初开的少女,竭力压制了起伏不平的情绪道:“可以啊,你有追任何人的权利,但我也有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的权利。”然后,她拿起包走出了咖啡厅。

      自此,余珊不再去白耀东的咖啡厅,因为她不想给他任何希望,也就谈不上让他失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