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胤禛随即又命人将各省亏空仔细查阅,汇总,还有各省所得赋税,治理黄河漕运所费银两,西北用兵所需军饷及钱粮筹措花销,皇宫内的一切花销,随之整理了一份清单。交到了胤禛手中。而胤禛也不耽搁,骑马便前往养心殿。

      到了养心殿,胤禛急召众大臣,准备议政。虽说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过两日,可胤禛的性格却不曾改变,只要是国家大事,必定亲力亲为,比谁都急。

      等到张廷玉,马齐,隆科多等众大臣抵达,胤禛这才徐徐说道:“皇阿玛将大位传给我,你们中有人没想到,这不奇怪。因为,就连我自己也没想到……” 众人都是一怔,瞪大了眼睛向胤禛望去。胤禛接着说道:“很多人都认为当皇帝是乐事,可据我看这是天下第一号的苦事。圣祖大行皇帝天生异秉,龙筋虎骨,为什么年未七十便龙驭上宾?他老人家是为天下苍生、江山社稷呕心沥血,活活累死的!” 说到这里,他两眼转向了上方:“九州万方,二十七个行省,一千七百多个府厅州县,三万多个官员,四万万百姓,靠一人治理。钱粮、刑狱、赋税、河工、漕运、用兵,还有年年不断的旱灾、水灾、蝗灾……这副担子难挑呀。就拿现在的局面来说吧,赋税不均,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那些官宦士绅人家仗着不要交税,大量收买田土;剩下那些田少地少的穷苦人家,又多数交不起赋税。国家的收入一天天减少,而官吏们还明借暗贪,损国肥私!这几年西北用兵,又耗去了朝廷收入的十之六七。现在户部的存银已经不足八百万两;而各省的库银更是亏空得一塌糊涂。亏空最少的省份是六十多万两,亏空最多的已经是三百多万两!朝廷稍一催促,地方的官员们就加倍到百姓身上盘剥,弄得民怨沸腾!皇阿玛在世时,哪一天不是忧心忡忡,寝食难安!现在他老人家撒手去了,却把这副重担交给了我,我真挑不起,也不愿意挑呀!”

      众臣都被震住了,谁都没有想到,至少从来就没认真想过国家的局面竟是如此的严重,此时听皇上寥寥数语便如诉家常般娓娓说了出来,却又是如此诚恳,如此推心置腹,一时间大殿里静得只剩下胤禛的余音在嗡嗡作响。

      一席话,说的众臣哑口无声,不知今日皇上为何会说出此事,之前他一直都不曾注意。张廷玉曾隐晦的提醒皇上,可皇上却毫不在乎,甚至秀女大选也如期举行。

      钱粮亏空,吏治废弛,苛捐杂税满天飞,私征摊派名目繁多,百姓不堪重负。看来,这里的世界更加严重。

      “朕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

      “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

      “为官之人,不取非义之财,一心为国效力,即为好官。”

      “巡抚要节礼乃寻常之事,只须不遇事生风,恐吓属官,索诈乡绅富民,以司道为耳目,择州县之殷实者,苛索财物,致亏空库帑,便是好巡抚。”

      皇阿玛的几席话,胤禛觉得并不适合,什么是好官,什么是好巡抚?只要你不扰民,不索诈,即使稍微贪一点点,也是无可厚非的,这便是先帝所想。可在胤禛看来,贪腐日积月累,亏空婪赃之案,不可胜数,若不加惩治,仍容此等贪官污吏拥厚资以长子孙,则将来天下有司皆以侵课纳贿为得计,其流弊何所底止!

      胤禛继续说道:“朕的意思,今年增开恩科,选拔一批才俊之士,充实各部院衙门和各省府州县任职。同时朝廷发一道明诏,责成各省清理藩库亏空,限期两年清完。两年内未能填补亏空的官员一律革职拿问抄家抵债!凡在限期内提前完成清理亏空的,朝廷要明令嘉奖。”

      “张廷玉。”胤禛叫道。

      “臣在。”

      “你是老翰林出身,对开科取士,为国选才是最有资格说话的。开科取士朕便命你担任会试的主考。”

      “臣遵旨。”

      “今天就议到这里。朕也乏了,都跪安吧。”

      “臣等告退。”

      等众人退下以后,胤禛揉了一下有些隐隐作痛的额头。虽说这里没有了允禩等人干预新政,可有好处便有坏处,若要像前世那般,成立军机处,奉行密折体制,推行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却并不比前世容易多少。原身所治理的朝政,显得一塌糊涂,今日通过调查户部便已分辨。而人员方面,除了张廷玉等人,十三弟已不在人世,十七弟也与前世不同。这一世的十七弟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闲散王爷’,而且居然还未成亲,要提拔重用,还需时日。

      同样,西北也正是用人之际,只是不知道此世的年羹尧会不会如同前世一样功高震主。看着青海所报的奏折,显然这里也和之前一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依旧存在。年羹尧还有的是用处。西北用兵,比的就是钱粮咨助,眼下国库空虚,而胤禛未有领兵打仗之才,也只能仰仗年羹尧。

      说起年羹尧,不得不想到其妹年氏。胤禛用完晚膳过后,本想继续批阅奏折,怎料敬事房的太监弓着腰走入养心殿,请示胤禛今夜翻哪位小主的绿头牌。

      胤禛本想发作,这奴才如此不懂规矩,朕批阅奏折时向来不喜人打扰,怎得如此大胆?但转念一想如今所处非之前的世界,又听其说是奉了太后旨意,便没发作。然而依旧未翻牌,吩咐退下后便去了华妃的翊坤宫。

      甫一进门,翊坤宫里的枭枭香气险些把胤禛熏晕,而半跪于翊坤宫门外的宫女竟然禀报华妃娘娘已经就寝,还请皇上回去。胤禛不解,并未理会,走入殿内,却见到著着贴身短装,一身俏丽鲜活的橙红色在寝殿内侯着的华妃。这哪里是朕一直宠爱的敦肃皇贵妃。看着那张熟悉的容颜,却陌生的姿态,胤禛心中微惊,想那年氏病弱柔嘉,持恭淑慎,却变成了如今这幅被宠的刁蛮无状,媚态尽显的年氏。

      饶是胤禛有着隐忍的性子,都差点没忍住当场发作呵斥。在闻着殿内燃着的香气,胤禛更是皱着眉头。忍着并未发作。胤禛殿内陪着华妃,心里却一直想着如何牵制年羹尧,不让其有不臣之心,避免前世种种,最后逼的自己非杀他不可。

      在用过华妃宫中所做点心之后,胤禛难以忍受殿中欢宜香的香味,谎称政事繁忙,让华妃早日歇息,便回了养心殿。之后吩咐下人,将华妃殿内所燃欢宜香取些送来,命太医一探究竟。胤禛虽不懂医理,却也闻得此香不对,虽说有华妃用量过多之嫌,但香味过重,前世从未接触过此香,不得不叫人怀疑。

      从华妃处出来,胤禛也再无心思招嫔妃侍寝,便继续批阅奏折。御案上的蜡烛燃得剩下不到一寸了。苏培盛把刚点好的另外一只烛台拿到御案上,换下了那只快燃完的烛台。胤禛仍在手不停挥地批着奏折。接着,他将这份批好的奏折放在御案上那堆高高的批好的奏折上。苏培盛又拧好了一条热毛巾,递了过去。胤禛接过毛巾擦了把脸,头也没回递了过去,又顺手拿起了另外一份奏折。苏培盛接过毛巾,轻轻地说道:“皇上,夜很深了,您该歇着了。” 胤禛一边展开那份奏折,一边说道:“不多了,批完再说。” 苏培盛不敢再说,低着头退到一边。心里犯嘀咕,皇上今儿是怎么了,从未见到皇上忙于政事直到子时三刻,难道是在华妃娘娘那里受了气?

      “皇上,华妃娘娘也不是有心的,只怕是今日不适,才没出来接驾,皇上您可要保重龙体呀!”

      胤禛并未理会,脸色随着眼光在手中那份奏折上移动,接着,他把那份奏折重重地一合,一掌按在御案上,站了起来,急速地来回走动。思其白天所颁明诏,很是不妥,便又颁下两道旨意。

      “各省督抚将所属钱粮严行稽查,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毋得苛派民间,毋得借端遮饰;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三年补完之后,若再有亏空者,决不宽贷!”

      “其亏空之项,除被上司勒索及因公挪移者分别处分外,其实在侵欺入己者,确审具奏,即行正法。倘仍徇私容隐,或经朕访闻得实,或被科道纠参,将该督抚一并从重治罪。”

      写毕,交由苏培盛,命其一早上朝之时颁布。国库欠银追缴已经下了旨意,下一步便是要整顿户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