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他的目光转向了案头那只药盒! 颤抖的手向药盒伸去,药盖被哆哆嗦嗦地打开了——露出两颗鲜红的丹药! 他颤抖地拿起一颗丹药塞进嘴中。接着,他拿起了一份奏折,又提起了朱笔,开始哆哆嗦嗦地批起字来——.一滑,一撇浓浓的朱墨划过奏折。

      殿门外一阵夜风卷了进来,案上的灯一阵摇曳。突然,像是什么重物扑倒在御案上,发出一声沉沉的闷响!接着是扑喇喇的一声——那堆高高的奏折从御案上倒了下来! 接着一黑,灯也灭了。剩下白白的月光斜斜地照进殿来,一阵风吹得地上的奏折到处飘舞…… 惨白的月光,昏黄的奏折,暗红的朱批,铺得满殿都是。风声倏地停了,接着是极轻极轻的滴水声。

      脚下一份空白的奏折,一滴鲜红的液体从上面滴落在那份奏折上,接着又是一滴,又是一滴……

      随后,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军机大臣张廷玉,大学士鄂尔泰,内大臣海旺等人先后赶到,众人到外面阶下急切的等候里面的消息。随后,天越来越亮了,飞奔而来的人也越来越清晰了——当先的那人竟是穿着浑身孝服的弘历!

      朕这一生,难道就这样结束了?

      不知何时,他咬了咬牙,颤抖的手又伸向了案头的奏折,手却颤抖得厉害。可,哪里还有什么奏折,他睁开眼,看到的却是自己躺在内寝殿的床上。

      这是怎么回事,回想起今日所做之事,朕召见了军机大臣张廷玉,紧接着又召了办理苗疆事物的大臣,又处理了宁古塔将军的咨送补助,方才一直在批阅奏章,不知是不是犯了困,朕便在预案旁小鼾,醒来便在床上躺着。

      胤禛满腹狐疑,准备起身。听到动静,一直在殿外的苏培盛听到动静,急忙进入殿内,喜极而泣道:“皇上,您可醒了,奴才这就去禀报太后和皇后娘娘。”

      太后?什么太后?孝恭仁太后乌雅氏不是在朕登基元年五月薨了吗?说起太后,雍正便心生芥蒂,自己的母亲一直以来都喜爱自己的十四弟允題,甚至自己当了皇帝,还笼络老八等人。怎么太后仍然健在?

      胤禛不管其他,起身更衣,随后便问道:“几时了?”

      苏培盛见到皇上起身,便赶忙回道:“皇上,已经午时了。”

      “朕这是怎么了?”胤禛问道。

      “皇上,您那日去往御花园,大雨磅礴,皇上您受了风寒,睡了一天外加一夜,太医也说不上您是什么病症。”

      风寒?朕每日批阅奏折,何时去过御花园,于是问道:“如今是几日?”

      “皇上,如今已到十一月初三,皇上您刚醒,奴才已叫人备好了姜汤,皇上可要进一点?”苏培盛只当皇帝大病未愈,竟忘了时日,急忙奉上皇上平日爱喝的茶,站在一旁恭敬侯着。

      “不必了,你便去回了太后,说朕已醒,请太后过来。”胤禛想搞清楚这奇异现象,而先要见到太后,才能了解。

      苏培盛领了旨意,去往寿康宫。胤禛环顾着四周,步入西暖阁时旋即愣住,那本应清透的玻璃窗荡然无存,仍旧是旧式的纸窗,胤禛迟疑着坐在御案之后,看着奉上的茶杯,是他十月里最常喝的乌龙,仿佛这一切和往常一样。

      看向预案上的奏折,胤禛稍显迟疑,怎么这奏折还没有平时的一半,随手翻起一本奏折,上面赫然写着‘雍正元年’四个大字。胤禛放下这本奏折,又随意的翻了翻其余的奏折,越看越不对劲,虽说上面的朱批是自己的字迹,但内容却和自己平时的批注相差甚远,甚至有点愚蠢。

      就在此时,门外响起一声,“皇上,太后娘娘驾到。”

      胤禛瞳孔一缩,却还是起身相迎,只见被扶着进来的皇太后一脸担忧慈爱之情。

      “给皇额娘请安。”胤禛毕竟是多年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瞬间收起心绪,不冷不热的给皇太后请了安。

      太后似乎并未察觉皇帝的异样,而是携着皇帝的手在软榻上坐了,嘱咐道,“皇上刚刚才好,也该多休养几日才是。”眼中写满慈母之情。

      要说眼前这位皇太后的样貌倒是没有一丝不同,只是这拳拳爱子之情真真让胤禛有些别扭,但皇帝嘴上还是照例说了些客套话。

      太后见皇帝依旧愁眉不展,便劝解道:“皇帝,这大选也结束了三月有余,皇上也该多到后宫走动走动。国事虽重,但为皇家开枝散叶也是大事呀。”

      胤禛闻言脸色继续下沉,大选?元年即大选了?罢了,罢了,这胡乱的世界不过是朕的一场梦,赶紧醒过来吧。于是胤禛略微敷衍了皇太后几句,便称累去歇着了。

      等太后走了之后,胤禛又起身继续翻阅预案上的奏折,原来,此时正是雍正元年,刚刚经过秀女大选。随后胤禛叫来苏培盛,命他将皇室宗谱取来,仔细翻阅。

      越看越觉得处处透露诡异,既是雍正元年,怎么朕的十三弟允祥已经过世了?不仅是十三弟,三哥允祉,十二弟允祹,十六弟允禄也都过世了。而十弟允俄居然封了敦亲王?不仅如此,五弟允祺也封了恒亲王,当然也有让胤禛欣慰的地方,十七弟果郡王允礼还在,还有二十一弟慎贝勒允禧。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雍正元年就已将老八允禩,老九允禟,老十四允禵圈禁的圈禁,削爵的削爵。

      兄弟翻完了,胤禛便开始查阅后宫嫔妃。胤禛首先看到了已经被追封为‘纯元皇后’的乌拉那拉柔则。柔则?胤禛凭着记忆细想,却毫无头绪。继续翻阅,原来,这位皇后是在雍王府时被娶为嫡福晋,入府一年便有了身孕,而生产之时却因为难产,生下一个死婴后便撒手人寰。继位之后,追封为‘纯元皇后’。而现在的皇后乌拉那拉宜修,是其同父异母亲妹,只因是庶出,便自觉让出了本应得到的皇后之位。真是可笑,这两姐妹都不是朕的孝敬皇后。

      皇后之下,便是妃位。端妃是谁?朕的后宫何时封了这么一位妃子?而这位端妃如今却是病榻之身,还在圆明园养着。华妃年氏?更是可笑,朕的敦肃皇贵妃怎么会得了这么一个称号,如此不伦不类的称号还真想的出来。齐妃,这倒是还在,可自己当年还是亲王时娶格格武氏,刘氏,却并没在名单之列。之后的嫔位,有敬嫔,丽嫔。之后便是曹贵人,欣常在。而几月前的大选,更是能将胤禛鼻子气歪了,真不知道原来的皇帝是如何想的,八旗秀女,所选秀女七位,汉军旗的竟然选了五个。分别是满军旗富察贵人,蒙军旗博尔济吉特贵人,汉军旗沈贵人,菀常在,淳常在,夏常在,安答应。新人当中,只有菀常在得了封号,看来很是得原身喜爱,居住在碎玉轩。胤禛很奇怪,这碎玉轩在之前一直是戏园子,如今却住着一位常在。

      而子嗣上,和自己相比,显的更少。如今只有两位皇子,分别是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女温宜公主。而看其生母,皇长子弘晖乃是如今的皇后所生,弘时的生母为齐妃,这不变,但却只有弘时一个儿子,弘昐的生母却变成了纯元皇后所生。而弘昀,压根没有。弘历的生母却是一个粗使的宫女,是原身酒后乱性所生,并不是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所生,不仅如此,这上面根本没有钮钴禄氏此人。温宜的生母曹贵人,皇五子与其生母裕嫔却早已过世。而年氏,却没有子嗣。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胤禛气的将宗谱扔到地上,不再去看。随后倒下便睡,只存着不过是一场梦的想法,想着一觉过后,便能恢复正常。

      可惜胤禛并未能如愿,直到第二天醒来,胤禛发现还身处在这诡异的雍正朝里。各种怪力乱神的念头在胤禛脑中闪动,最终还真是让其想通了。

      无论在哪朕还是朕呀。这一朝不仅多了一位慈母般的皇太后,连随着老八而去的八爷党也已偃旗息鼓。兴许正是上天垂怜朕的艰辛,特意把朕渡来这个世界,好让朕大展拳脚成就一番帝业。

      思及此的胤禛便起身准备上朝,由苏培盛帮自己穿上朝服过后,胤禛便来到了他每日都要来的地方。这里虽然与自己熟悉的世界不同,但还是可以见到张廷玉,隆科多,马齐,田文镜。而李卫也在任直隶总督。

      待下朝以后,胤禛便第一时间去往户部,着手清查国库存银多少。虽说这里很是奇怪,但也是举着大清的国号,那胤禛也得想办法先搞清楚这里的一切,才能重新梳理朝政,治理。

      胤禛来到户部,颁下旨意,户部尚书不敢大意,急忙命书办们清算。而胤禛则坐在高案上,早已有太监奉茶,等待结果。户部书办们在紧张地拨弄算珠。已经算完部分清册的书办,陆续将清单交与总书办汇数。端坐堂皇的胤禛仍然面容凝肃,岿然不动。

      终于,一炷香的时辰,总书办已算出最后的结果,举着清单向胤禛大声报道:“禀皇上,国库现存库银七百三十五万两,除去不能动用的压库银五百万两和朝廷急需支出的各项银款一百八十九万两,可以调动的存银不足五十万两!”

      胤禛闻言一惊,猛地站起,一把抓过那份清单,大踏步走出大厅,对苏培盛说道:“备马,去乾清宫!”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胤禛想到了他曾经在养心殿手书的一副对联。看来,不管是之前的雍正朝,还是现在的雍正朝,国库亏空,都刻不容缓。而如今这里的局面,比之前更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