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木家往事 ...
-
“我姓赵,将军买下我之前,我是没有名字的,我娘都唤我大丫。那日将军见了我,问了我的姓,说我的眼睛好看,便告诉我,‘赵桥心美’这是你的名字了。”
姚曼曼单手撑着脑袋,倚在枕头上,听着这位眼睛长得像桥本环奈的赵桥心美给她讲木十娘过去的故事。
“那位齐木楠雄呢,他的名字应该也是我起的吧。”
“是啊,将军。”心美那双湿漉漉的小鹿眼“噌”地亮了起来——每次说起那位齐木楠雄,她都会很高兴,姚曼曼在心里想着,看来她喜欢他。
“楠雄也是将军从外面带回来的孩子,他本来的名字叫黑狗,将军嫌弃不好听,就给他起了齐木楠雄这个名字。”
还好,最起码我保住了齐木楠雄和照桥心美的CP,姚曼曼在心里想着,虽然照桥心美已经变成了赵桥心美。
那日姚曼曼看了配剑上的英文字母之后,觉得如今这一切真是荒谬极了。原本一觉醒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已经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看了剑鞘上的英文,一个更加荒唐的猜测浮现了:木十娘就是她,她就是木十娘。虽然不明白为何她的脑中关于木十娘的记忆一点也没有,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能够写出英文花体笔迹的,又恰好是“姚曼曼&木十娘”的缩写,那么那行字母只可能是她自己刻上去的。
而她通过旁敲侧击心美这个傻白甜,也详细地知晓了心美“亲爱的将军”是怎样帅气潇洒地在剑鞘上刻下那行“神秘的符号”。于是,她终于可以确定了,她,姚曼曼,一个来自21世纪的普通白领,不知何时成了这个架空朝代的一名女将军,并且如今还失去了在这个时代的记忆。
这一切让她感到迷茫和恐慌。
她不停地告诉自己:我就是木十娘,我只是失去了那一段记忆。明明已经接受以木十娘的身份继续活下去,毕竟在她失去的记忆里姚曼曼成为木十娘已经很久了,可是当面对这偌大的将军府,兢兢战战的仆人们,一群吵闹却完全陌生的女眷时,她觉得自己与这一切格格不入。
木十娘是对待这一切的呢,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在心美的描述中,木十娘是一个踏着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她强大,英勇,虽身为女子,却比大梁的男儿郎们还要骁勇善战。姚曼曼看着她眼里闪着的光,那是提到齐木楠雄的时候才会独有的光,在这个女孩心里,将军和她心爱的情郎有着同等的地位。
姚曼曼已经醒来五日了,她开始试着一点点了解这个全然陌生的世界。大梁朝顺元21年,这是一个在姚曼曼的认知里不曾出现过的朝代。姚曼曼还不曾踏出这座府邸,她在心美的陪同下,观光了这栋据说是先帝赐给十娘祖父的宅子,古韵十足的建筑,家中成群的仆役,极具封建色彩的一切,陌生却引人好奇。而木十娘是这座府邸的主人,身为一个女子,却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这让姚曼曼起初十分诧异。转念一想,姚曼曼倒也明了,自她醒来后,身边来探望的都是女人,一个男人也不曾出现过,这样大的一个木府,只是个女儿国罢了。
据心美介绍,木十娘的祖父木康,是梁朝的开国功臣,他和梁朝第一个皇帝梁武帝乃生死之交。而梁武帝登上皇位之后,他并没有像大多皇帝一般过河拆桥,而是十分信任这位旧时的朋友,给了他充足的权利。木康是一个一根筋的武夫,自是感动的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死报国,由此,木家担起了效忠与守护大梁的使命。
木家军,这三个字是大梁人的骄傲,更是木家人的骄傲。可在姚曼曼这个冷眼旁观的外来人眼中,这份荣誉是用木家男儿的血肉堆积起来的,这一切太过沉重,可是木家人只能背负着,并且继续为之牺牲。
木十娘的父亲行五,名唤木朗华,是木老将军与其夫人最小的儿子。和一群自小习武的哥哥们不同,他生来身体孱弱一些,却长得俊秀且爱读书,看着不像是将军府的孩子,倒像是哪个书香世家的贵公子。那时候木老将军总是笑谈——一窝舞枪弄棒的莽夫,不知怎么,倒是出了个秀才。木朗华出生之时,最小的哥哥也已经十八,连最大侄儿都已经两岁了,那时候的木家男丁兴旺,所以木家人也高兴放纵着木朗华在读书上的天分,反正已经有人继承木家军了,也不差木朗华这一个了。
木朗华十六岁那年高中解元,那段时日是整个木家的盛典。前方战线的消息迟迟没有传来,留在府中的女眷们日夜难安,有了这样的喜事,大家都想借此来缓解一二。女人们穿上了丈夫在家时裁定好的靓丽衣衫,佩戴上丈夫们用血汗换来的珠宝首饰,她们的脸上笑着,心里暗暗想着传去前方的书信和物件是否能快些到达男人们的营帐,想着他们是否受伤了……她们将所有心事压下,操持着府中的事务,以求前方的丈夫可以安心保家卫国。女人们看着一身书卷气的木朗华,不禁由衷地盼望着:她们的儿子也可以像木五郎一样聪慧爱读书,将来可以安生地端坐在书桌前度过一生。
可是,噩耗传来,木家军大败,木家大郎、四郎战死沙场,三郎被俘而后自尽。
木家五郎的一生在那一天,全然改变了。
木家只剩下父亲和二哥在前线苦苦支撑,父亲已经年迈,且带着一身病痛;二哥虽然勇猛,可是一人在军中也难以支撑。而他自己,还是要走科举之路一步步升官吗?他有信心名列三甲,甚至状元之位也唾手可得,可是他害怕当他在官场苦苦挣扎之时,父亲和二哥也一去不回。木家所有的儿郎都为了木家和大梁而战,他为此热血沸腾,也为此无奈心酸。
母亲失去了三个儿子,曾经随夫征战的巾帼女子,如今也只是垂着眸无声落泪;爱护他的嫂嫂们失去了丈夫,她们抱着年幼的侄子侄女们低声哭泣。而他作为一个男人,却躲在这些女子的身后,读着他的圣贤书。
弃笔从戎,十六岁的木朗华果断地做了这个决定。
而木府的女人们在木五郎的身上,像是看到了她们的孩子的必然的未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木朗华并不是一时冲动而做下的决定,他在四书五经之余看的那些兵书并没有荒废时光。木家有骁勇善战的武士,亦有坐镇后方的智囊,木朗华的侄儿们也开始踏上战场,那个时候木家军势不可挡,是整个木家最辉煌的时候。
一封封胜利的战报从边疆传来,木府的女人们开始忘掉悲痛,换下白色的衣裳,披上丈夫或是儿子们挣来的诰命华服。
边疆暂时安稳了,木家军载着无上的荣耀回来了,百姓们夹道欢迎,大梁沉浸在一时的喜悦之中。木老将军看着殿上和他一样透露出衰老之色的皇帝,颤着双唇说了一句:“臣幸不辱命。”
木家五郎娶妻了,对方是一位书香门第的闺秀。曾经的木朗华一直想象着可以与将来的妻子吟诗作赋,抚琴弄笛,可是他最后选择放下了心爱的书和笔,但庆幸的是仍然娶了一位这样温婉知礼的姑娘。
可是战争不会停止,敌国的军队修整了几年之后又卷土重来。临行的前一晚,木五郎抚摸着妻子的肚子,轻叹道:“玉娘,我希望这是一个女孩,我和木家的儿郎们会为她挣下一个无忧的前程。”第二日他告别娇妻,继续回到了与他格格不入的沙场,而这一去,木朗华便再也没有回来。
那一年,木十娘还在娘亲的肚子里。她的娘亲在榻上绣着木兰花,打算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做个肚兜,木兰花还没有绣完,木朗华战死沙场的消息传来了。
从战场回家的只有十娘的祖父和两位堂兄,他们压着身后一具具棺材回来了,那天,整个京城都是白色的。
木家军本可以赢了这场战役,可是老皇帝死了,朝堂上一片腥风血雨,沙场上一条条活生生的命也只不过是这些政客搏斗的砝码。
而木家剩下的人,还是要继续为大梁,抛头颅、洒热血。
“真想见木……我爹一面。”姚曼曼叹了口气。
心美笑了,“将军您小时候也这么说过,您一直为着这么一位父亲而自豪。”
之后的木家呢?
姚曼曼没有再让心美说下去,因为接下来是木十娘的故事了,而从今往后,也不再有姚曼曼。
有的,只是木家的木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