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二十两金 ...

  •   任陈氏等儿子回家,一连两天去天都各大佛寺道观大把撒钱,虽然说这赶考路上遇到飞来横祸牵扯进人命官司里去,但好歹有惊无险,她也只有念阿弥陀佛的份儿。
      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儿子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除了告慰虚无缥缈的神明,她也没忘了是谁断明了真相,这日任本悟还在读书,一早就听得屋内乒乒乓乓,仆人低语,他骤惊大祸心本就难静,走出去一看,却是任李氏在翻箱倒柜地备礼。
      他无奈道:“伯娘,您这是做什么?还叫不叫我看书呢。”
      任李氏道:“我的儿啊,你糊涂。你这次囫囵着出来,多亏了萧大人断案如神,铁面无私。早前事情没有了解,咱们若是去送礼,再简薄也有受贿之嫌,无私也变成了有私。如今却只是感恩了,正好你也帮我看看。”
      任本悟正色道:“伯娘,我看是你别犯糊涂才是。国朝自岳家军时,就有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的传统。当今更有命令是以才有蛮金四王子的”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话。现今更有明令,凡朝廷命官,收受百姓财物过绢布十匹以上革职,钱百贯以上者流放。你这哪是谢人家,是害人家了?”
      任李氏咋舌道:“这,本悟,真的这么严厉?那么咱们州府和各县里……”
      任本悟叹了口气,说:“山高皇帝远,皇权不下县。吾辈读书人,任重而道远啊。当年我落第之时,远远看过萧郎君游街赏花,何等少年风流,前些日子一见,何其地严肃谨慎,要让天下海清河晏,何其艰难啊!”
      “呵,萧郎中当然是好官。不过他如今,可未必全是为国事操劳的。”
      任李氏本来认真地听着,感慨儿子经历多了,果然见识已经不是自己可比的。听到这里,忽然想起来各处宝刹间女眷们的闲话,忍不住说:“文台,伯娘本不该传恩人的闲话。但你即使错过这科,也还是要在仕途上努力的。所以有件事你得知道。”
      任本悟很少听生母唤他的字,不自觉郑重了几分,道:“哦,伯娘,萧郎君怎么了?”
      “我也是为了送礼打听萧家人喜好,这才知道萧郎中的妻子是当今长兄长子代王的郡主,咱们都知道当今没有公主。这位可是正经的金枝玉叶。可没想到人贵脾气也大,据说进门之后就不满萧大人因为公务总是冷落她,一时口角,把人家书房砸了一次。你说人家朝廷命官,为的也是你家江山,这叫做什么事?后来萧家老夫人前去劝解,她居然还一个酒盅砸出来把祖婆婆的脑袋砸破了,左邻右舍没有不咋舌的。家有这等媳妇,说句不敬的话就是忤逆,可是偏偏天家女,休不得打不得,你说他能不整天不乐嘛!”
      任本悟:……
      虽然压低了声音,可是伯娘你为啥一副三姑六婆地嘴脸,不,这不是我干练霸气的伯娘啊。
      他不知道女人有种天性叫做八卦!
      任李氏只以为他是不信,还补充道:“这可不是瞎说的,为这事儿,皇后殿下亲自训斥了郡主,还减了她的俸禄。听说保媒的千金公主都落了埋怨。”
      任本悟简直无语了,“千金公主又是哪一位?”
      “这你都不知道,她可是有名的她买下的万年县郊开出了汤泉,不少权贵都想去修建别业呢。她是陛下的堂妹,据说是因为皇室人丁稀少,才破格封了公主。但要跟陛下的同胞妹妹鲁国长公主不能比。这你总知道吧。”
      任本悟当然知道,因为鲁国长公主经历颇为传奇,更重要的是,她是大将军褚今的继室夫人,太子妃的继母。
      想到太子妃,他心里涌起无限感激,这世界上,竟会有人毫无义务地救你两次,这份恩情,如何报答呢?
      如果他已经入仕登科,或许还能为恩人做些什么?可他现在只怕有得蹉跎三年,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只好说,“天都权贵云集,儿迟早会明白的。反正现在案子未结,我也去不了别处。”春闱距今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他不太相信自己还能赶上。
      任李氏叹了口气说:“你也真是倒霉,明明是送人回家,结果牵扯到命案里头去,人死了没抓到凶手不能结案。可是这样一来要耽误到什么时候啊。”
      任本悟道:“那只能期盼萧郎君别被家里的事所扰,展现他那天发现关键证据的本事了。”
      ——
      这里天伦叙乐,不到百里的万年县城东一户大宅里,却是凄风苦雨。二门之内一处小院里白幡悬挂,看的人心里发麻。
      一个富态老者踱步走到这里,看到这些,叹了口气,似乎十分的不忍,摆摆手让小厮下去,自己推开院门进来,低声软语道:“元娘,爹爹来看你了,可是醒着。”
      屋内一个素服重孝的妇人赶紧出来,还没等父亲说话,赶紧跪下道:“爹,您别怪娘。如今夫君冤死,偏凶手未缉拿,连女儿也只好厚脸皮居住在娘家。可我一想到夫君那样好的人,死了竟然连个服哀之所也没有,心痛难忍。所以才苦苦哀求母亲,就在我居住的小院子里给他……,女儿知道断没有岳家给女婿发丧带孝到道理,恳求爹爹惩罚。”
      老者慈爱着摸着女儿不带一丝珠翠的头发,小心地将她扶起,坐在一旁的石凳下,哀道:“婿同半子,何况事急从权。我儿已经这般命苦,爹爹又怎么会再苛责。”
      原来这对父女正是霍家大妇和他的父亲,城中有名的富户汪明。
      霍汪氏满是感激,一时不知道如何说话,只低头流泪。
      只听汪明续道:“我去衙门里再三打听了,此时已被刑部接手,你爹爹跑货的,断再没法继续向上打听。可怜女婿家好好的大屋成了案发地,被官府封了,若真是贼人所为,只怕三年五载也回不到你手里。我想着女婿手里不是在城东千金山有良田三顷,果园两处吗?你是正房大娘子,他既无子嗣又无族人,这些合该是你继承的,等过几日,我就叫你哥哥去县衙为你打点。”
      汪霍氏闻言却是垂泪说:“夫君尸骨未寒,沉冤未雪。我,我哪里能有心去想这些啊!”
      汪明重重叹了一口气,加重了语气,道:“你啊,糊涂啊。你现在年纪已经不小,县里的人都知道你不能生育,将来难免要留在家里。我和你娘在,儿的江山女的饭,谁也不敢啰嗦。可我们两个老的还能活几天,你若是没有财物傍身,将来你哥哥嫂子那里给你委屈受可怎么是好?”
      霍汪氏现在脑子一片空白,听得父亲此言,宛如寒冰之中注入一股潺潺暖流,这次再留下泪水,就是感动的了,“爹,我……”
      话未说完,已经有人轻轻抠门,“老爷,刑部衙门来人了,说要请大姑奶奶问案情。”
      霍汪氏“忽”地站起,问:“可是咱家姑爷的案情有眉目了?”
      老者几乎同时出声,“来的可是那位典狱司郎中?”
      “不是,那人自称是刑部吏目,说是姓安。”
      如果这是任本悟在场,就会发现穿着刑部差役服装,手里拿着正经公文等在汪家门房的,就是他那贼不正经却救他水火的同乡举子——安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二十两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