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07 ...

  •   挂断电话,青海陷入了沉思。他想他是无法阻挡她前进的步伐的,他也没有这个权力,人家想干什么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他无权过问。看来她这一走,将是永远离他而去了,他和她是永远不可能走到一起了。

      然后他又想,自己喜欢了人家整整三年,却从未敢向她表白过,也真是太那个什么了。眼看着伊人即将离去,何时归来遥遥无期,他的脑海迅速闪过一个意念,这个意念促使他重新抓起了电话。拨了那串联再熟悉不过的阿拉伯数字。

      青海听清了是周小麦的声音,他慌张而激昂地冲着听筒喊:“小麦,我喜欢你!不管你喜不喜欢我,反正我是喜欢你——”说完,不等周小麦发表意见,便一把将电话挂掉了。哇,紧张死了。

      周小麦的事情过后,青海就跟随着父亲和大哥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进城务工生涯。其实在进城务工之前,甚至是在周小麦远走高飞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事情说重不重,说轻不轻,是关于一个名叫葛兰的女孩子。

      那天青海闲着无聊,就呆在房间里翻看一本名叫《打工族》的杂志,正看得津津有味物我两忘的时候,忽然听到小妹喊他,说是有人打来电话找他,他疑惑地接下电话,才知道对方是那位曾经被他帮助过的校友——葛兰,其时他心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葛兰约他在城里的一家公园里会面,他竟然不假思索地满口答应,并且非常守时地如约而至。因为一次小小的助人之举,竟然能够赢得女孩的芳心和青睐,事后回想,他自己也是唏嘘不已。不过他由衷地觉得,这个女孩还不错,各方面的条件也都能说得过去,相貌,身材和气质都是可以打六十分的。缺点是她有心计,城府很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

      葛兰方面,在达成了第一次相会之后,她是一发不可收拾,频频现身于古井村的青海家。青海也感到无奈,不过这无奈里多少夹杂些欣喜的成分,毕竟一个城里姑娘大老远跑到你家找你聊天,对于哪一个农民子弟来说,都无疑是一件另人无比欢欣鼓舞的事情。其实在青海的母亲看来,葛兰就是青海未来媳妇的最佳人选。

      众所周知,农民虽有敦厚淳朴的一面,却也有恶俗势利的一面。他们认为,一个地道的农村男子,只要不偷不抢不走歪门邪道,只要是靠着正当的渠道迎娶了城里姑娘,那就算是有本事,有能耐,约定俗成似的,大家都敬佩你、赏识你、抬举你、景仰你,你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你说的话就显得特别有份量、有厚度。

      青海的母亲郑吴氏未能免俗。早在青海进城读书的时候,他便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教唆”青海,她对儿子说:“在城里求学,你必须给我牢记三点:第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它无所谓,健康最可贵。第二,读好书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将来能找着个好媳妇吗?如果遇上了中意的姑娘,尤其是城里姑娘,尽管往家里划拉,为娘的全力支持你。第三,努力做功课,只要你尽力了,哪怕考不上大学,妈也不会埋怨你的。”

      郑吴氏眼瞅着就是奔五十的人了,剩余的生命时间已屈指可数,为了早一天抱到孙子,她把她遗传上一代的封建保守思想过继给了儿子们,大哥青河虽然努力贯彻,可是效果了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姑娘入他慧眼,而青海却对母亲的一番“教诲”充耳不闻,城里姑娘虽不乏才貌俱佳者,但大都流俗不堪。

      或是清高自恋、盛气凌人,或是心机重重、爱财如命,或是破罐破摔、自甘堕落。自以为很时尚其实很俗气,这是城市女子的共性,很多年代都是如此。青海始终这样认为。起码在青年所接触的城市女子里面,情况的确属实。

      葛兰逐渐向青海述说了关于自己的一切。年龄,体重,身高,性格,喜好,习惯,梦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当然还包括爱情观。在她声情并茂地向他陈述这些东西的时候,他都是极其认真极其专注地倾听着,很少有插话或者打断。他觉得有女孩子跟他讲自己的一般不足与外人道的隐私,这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值得铭记的事情啊。

      一次葛兰问了他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她说:“你理想中的妻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啊?”他有些拘谨地回答说:“贤惠,诚实,孝敬公婆,本本分分。”

      “标准那么高啊!”她夸张地“哇”了一声,“我看你想要圆满完成任务还是蛮困难的噢!”

      “也不是那么多啦,其实我觉得你就挺好的。像你这样的城里女孩,以后肯定可以找到非常优秀的另一半的。”他抬手挠挠后脑勺,显得一脸无辜。

      “优秀并不是择偶的唯一标准,合适才是。哎,你说我都哪儿挺好的呀?”她面带羞赧地说。

      “都,都挺好的啊。我这人笨,丑,又穷,我能有多高的要求,其实对方女孩子只要做到孝顺和本分,我就别无他求了。”

      他觉得自己是言为心声的,自己的自卑很少与外人道的。

      “我虽然出生在城市里,可是我却喜欢乡村的美丽风光,朴素安详的风土人情,我烦透了城市里的物欲横流和勾心斗角,喧闹嘈杂与流言蜚语,我生活在里面,我感觉特假,特不真实。其实吧我很想嫁到你们农村去,做个平平淡淡的农妇,男耕女织,相夫教子,倒也十分惬意!”

      她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青海望着她写满无限向往和憧憬的面孔,他觉得此刻幸福离自己是那么近,但是理智又迫使他不能伸手去抓,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辛酸和不甘。

      她最后说:“我们也都是大人了,对彼此的了解也不少了,男婚女嫁,自古皆然,大家都应该有所想法,你对我到底什么感觉你可以开诚布公地谈谈吗?”她怀着期待的心情洗耳恭听。

      “我是不想太早结婚的啦。我觉得男人应该先有事业后顾家业,等到我事业有成的时候再谈婚论嫁也不迟的。至于你,我觉得我无话可说。”这也是青海的真心话,他无意去辜负一个女孩子的心。

      事情就这样被搁浅下来。他们刚刚下学,结婚的事情虽然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对他们来说还为时过早。之后,葛兰返回城里,找了工作,青海依然呆在农村,等待着命运之神的不期然光顾。

      每逢周末,葛兰都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青海和他的家人,与青海说说工作中的喜怒哀乐,青海也会自觉地嘱咐她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子。言谈中他们是无所顾忌无话不说的,因为他们都已经放开了心怀。这足以说明,青海和葛兰大约的确是恋爱了。

      ***

      工地上的生活是充实而疲惫的。用不着担心会无事可做,工头的眼睛比猫头鹰还要尖锐和活泛,只消你稍有歇脚和偷赖,便会被他及时发现,接下来就是数不完的劳苦活计等着你去做。青海在这家建筑工地上干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这四十九天对他而言是极其漫长和难熬的一个时间段,他为此不知洒下了多少隐忍和坚强的汗水。

      这家工地位于本城城西郊外的一个刚开发不久的工业园内,降雨的时候道路泥泞不堪,晴朗的日子里空气浑浊、尘土飞扬,简直不是人能呆的地方。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经年之后,这里将脱胎换骨一跃成为全城乃至全省范围内数一数二的繁华商业地带,想象一下,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个壮举啊。

      民工们自然功不可没,这一幢幢起起伏伏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都是由民工们一砖一瓦地堆砌而成的!不过话虽如此,可是当人们喜气洋洋地搬迁入住进行商业交易大把捞钱的时候,又有谁能记得民工们的辛勤的劳动和激扬的汗水呢?

      工头杨昆仑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乡下男人,生得是肥头大耳、虎背熊腰,平时爱喝点酒,唱唱乡间小调,总体来说还不算太坏蛋。干活的时候他对工人们的要求很严格,不过私底下也能和工人们有说有笑打成一片。他的厉害就在于此。

      青海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值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夏季,太阳公公不遗余力地炙烤着万物苍生,不给生物们一丝喘息的机会。大哥青海领着他找到杨昆仑,说:“这是包工头杨先生,以后就管他叫杨大哥。”

      青海打量着一脸滚刀肉的杨姓男人,下意识地喊了声“杨大哥好”,并且同时伸出手去,想表示恭敬地握上一握,意思是“初来乍到,多多关照”。但是令人气愤的是,杨昆仑并没有相应地出手相握,他只是将青海大致地上下扫瞄了一遍,然后说:“是块料子。先跟着你哥干着吧,再有什么事儿我会通知你的。”

      说完,神情冰冷地扭身走开。

      这家工地和周围的一些工地相比之下稍微有点寒酸和不气派,规划的是一个四层商品楼,目前才完成不足一半的工程量。房东姓李,详细姓名已不可考,青海见大家都喊他为老李。

      另外听不少民工说,老李可是个大财主,据不完全统计,一百万人民币的家产已不容置疑。他本来只是一介教夫,四十岁以后下海经商,摸爬滚打了十年之久,却一直不见发达。五十二岁上开始捣腾房地产,短短数年间,赢利近百万,不能说是一夜暴富,应该说是财运老来。

      老李这人性格直爽,不修边幅,装扮穿着与一般普通民工无异,给人的印象很和蔼、很平易近人。

      青海到来的第一天,因为某些施工机械损坏了的原因,工地没有正常开工,大家全在休息。大哥陆续给他介绍了几位比较有“个性”的同行,工头杨昆仑自不必说,其它的像瓦刀工老黄,开机工老马,模板工老八,钢筋工老钱,以及专门负责大家饮食的烧饭工老蔡——

      很奇怪,他们的绰号里面都有一个“老”字。青海对号入座一一紧记于心。当时大伙儿全聚在一间半成品似的大厅里分作几股儿打纸牌,咋咋呼呼,骂骂咧咧,没有人会在意青海的冒然加入。他们都只顾及着自己的兴之所至。不过幸好并没有出现因为输赢几块钱而大打出手的境况。

      晚上八点多钟的时候,大家都嚷嚷着肚饿,老蔡很不情愿地站起来去往临时搭建的一个工棚里生火造饭。晚饭出了锅,青海才发现竟是如此的难以想象。两水桶的清汤面条,三竹篮的白面馒头,旁边还搁着一大盆老蔡自腌的胡萝卜干,这些就是今晚的所有伙食了。

      但是更加令人诈舌的是,这十多位农民工竟然无一反感或抱怨此饭,都表现出垂涎三尺的样子,饿虎扑食般蜂拥上去,争先恐后,唯恐落空。青海看得是目瞪口呆,大哥青河就在一旁数落他,青河说:“你傻x啊,再不去抢,一碗汤水你也休想摸着!”

      反应过来,立马扑上。

      夜里大家不睡工地,老李把他们安置到自己的房子里住。当然不是老李的家,而是老李的另一处闲置的房产。这座上下两层的门面楼由于向阳不好的原因截止目前尚未销售出去,底层暂且作为仓库使用,而二楼就成为民工们的休息场所了。

      尽管是标准的两室一厅,但是需要十几个人一起坐拥,想想都令人无法产生豪迈的气慨。而且没水没电,楼房的朝向不佳,整日价背对着太阳公公,一进屋就让人感觉热得受不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