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五章 ...

  •   第五章(部分史料来自《明朝那些事》)

      眼见剑尖转眼就刺到面门,身为“天下第一谋士”的刘伯温竟然愣在那里,半天都没有回神。若不是丁冲在唐玉竹身后迫使他挥剑格挡,只怕大国师今日便成了‘大死尸’。
      看着同样愣住的唐玉竹,刘伯温对丁冲使了个眼色,让他莫要轻举妄动。
      这是如此熟悉的相貌,与三十年前那个人如出一辙……
      元朝将军孟心竹,那个铮铮傲骨,气节如竹的男子。
      他刘基自认为很少佩服别人,但孟心竹是他真心实意所敬重的。
      然而……
      目光转向唐玉竹颈间的黑玛瑙坠玉珠串,他自然识得这是胡惟庸之物。
      因为这串珠子,是十年前自己奉皇上之命考核地方官员政绩时,亲手递给胡惟庸的嘉奖。
      而胡惟庸也确实很好地发挥了那份才能,在短短十年之间走进了帝国的中枢,成为了主宰大明无数日常事务的丞相。
      那么,眼前的青年,定是胡惟庸的义子唐玉竹无疑!
      刘伯温心中一阵苦笑。孟心竹啊孟心竹,你无论是前世今生,都注定要与我为敌么?莫非转世后的你气节已失,情愿为胡惟庸那种人卖命么?
      罢罢罢,刘基三十年前毕竟欠你良多。今日既见,必将你导向正途!
      命丁冲收了软剑,刘伯温边走边不断盘算。
      胡惟庸……
      想到胡惟庸,就不由得想到他背后的韩国公李善长——那“开国六公爵”中唯一的文臣,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绝世名将比肩而立之人。
      脊背僵了僵,几年之前被李善长全力打压时的窘迫仍记忆犹新。自己全无还手之力,只能称病回乡,留下御史中丞杨宪独自面对淮西党的攻势……所幸杨宪心思灵敏,见那高见贤大有前途,将他扶植为皇上身边的锦衣卫同知。
      那之后,自己的计划也就全面展开。
      一时间,言官和锦衣卫不断收集李善长的把柄,终于使皇上对他多加斥责。
      朱元璋啊朱元璋……即使登基称帝,也还是改不掉当放牛娃时依赖人的毛病!
      疏远了李善长,马上就把自己从浙东老家宣回京城,连丞相继任人选都询问自己。而李善长,则退到了幕后,将胡惟庸推到了这风口浪尖……
      可惜,自己当时对于胡惟庸的评语,皇上并没有听进去。
      而且……明明觉得胡惟庸应该不甘心做李善长的挡箭牌,迟早会和淮西党决裂……可是,胡惟庸现在对自己没完没了的这架势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高估他了?

      六年前……
      “国师,如果将李善长罢免,那朝中谁可任丞相之职?”
      “陛下自有圣断。”
      端坐在御座上的君王露出些许得意的笑容。
      “国师觉得杨宪如何?”
      若是杨宪,自然再妙不过……然而,现在满朝文武,谁不知那杨宪是浙东党人?
      “回陛下,杨宪具丞相之才,惜未有丞相之度。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杨宪身为御史中丞,万事入眼必入心,因此气量略嫌狭小。”
      “国师说得是。”朱元璋笑着点头,“那汪广洋如何?”
      “此人见识鄙陋浅薄,若为丞相,必误国误民!”
      朱元璋脸现钦佩之色,刘伯温对这二人的论断,竟然和自己一分不差。
      眼中锐利的光芒一显即逝,他慢悠悠地接道:“那么,国师,胡惟庸又如何?”
      胡惟庸……
      “眼下胡惟庸不过是一头小牛,其势力一旦膨胀,日思夜想的便会是摆脱牛犁的束缚!”
      朱元璋沉默半晌,忽然笑道:“朕这大明的丞相,看来只有国师可以担当了……”
      “臣自知有丞相之才,然臣嫉恶如仇,不可为之。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君王脸上的笑容更加明显,藏在明黄色袖子里的手指却痉挛性地颤抖着。
      好,好个刘伯温,朕的大国师!
      自居丞相之才暂且不说。
      嫉恶如仇?!恶在哪里,恶从何来?!
      朕这大明的朝堂之上,文武众卿,竟被你说得如此一钱不值么?!
      几乎是用了全部理智来控制情绪,朱元璋赞道:“国师真是高风亮节啊……”
      刘基,你自诩聪明,结党争斗,搞得朝堂上乌烟瘴气,以为朕收拾不了你么?
      朕才是天子,才是这大明江山的主宰!

      丞相府。
      胡惟庸看向坐在对面的高见贤,目光中充满了探究之意。
      “胡大人……”
      “高同知不必忧心,此次截杀的消息马上就会传回来。杀得了那刘基便罢,若杀不了……”一丝冷笑爬上嘴角,“京里还有更让他焦头烂额的等着他不是?总之会给陛下一个交待。”
      胡惟庸口中说话,眼神不变,一直粘在高见贤身上,仿佛他是多么有趣一般。
      “胡大人……”高见贤被那眼神看得毛骨悚然。那一晚,胡惟庸就是用这种眼神看向了自己,国师府的家丁才被活活杖毙。
      三分冰冷,二分深邃,五分探究……
      让人生生觉得,心里打的算盘被看得一清二楚。
      “怎么?”胡惟庸收回目光,待看见院子里胡胜袖中拢住了一只白色的鸽子,笑容竟蕴出几分温暖。
      “大人刚刚看着卑职,是否卑职有失礼之处?”
      “哦……没有没有。”胡惟庸笑着摆手,“只是听说高同知和大国师关系不错,据说是杨中丞将您提拔上来的?”
      “是。”
      “那国师如今有难了,高同知就不打算帮大国师一把?”眉梢眼角,尽是玩味神情。
      “卑职乃锦衣卫,只听皇上调遣,何必管他人死活?”
      “胡某却怎么听说,早在高同知还是一个小旗的时候,实授衔却已和现今一样了?此后在杨中丞的保荐下一路顺风顺水,做到实至名归的锦衣卫同知……看来陛下还真是慧眼如炬,早在几年前就发现了高同知之才啊……”漫不经心地看着高见贤突然变得难看的脸色,胡惟庸忽然发现自己今天心情很好……
      果然自己所料不错,朱元璋是有意平衡淮西浙东党争的。
      既然刘基被打压,就送个高见贤过去……
      李善长不行了,就让自己站到台前来……
      那么,如今他放心地对刘基出手,是否已不需要这微妙的平衡了?
      还是说……因为自己?
      被认定不会归属于任何一派,因此即使两派全部覆灭,也无法动摇到这个国家的根本了么?
      朱元璋,不愧为一代枭雄,打得好算盘!
      我自然知道我的下场是什么。但是,不妨让我胡惟庸看看,历代君王都解决不了的难题,是如何在你朱元璋的算计下达到那最终的稳定与平衡。
      那一定很有趣……
      若是这条命可以换到这个结局,也不错……
      呵呵……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五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