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弦月 ...
-
我父母是在我14岁时离的婚,我并有太过于惊讶。甚者觉得他们能能熬到我14岁离婚实在是了不起。那时的我已经在外地上学,离婚后我的各路亲戚每次寒暑假见面,都要拉着我长谈一番,聊天内容每年都一致,都是你爸过的很不容易,很辛苦,你要懂事孝顺多关心你爸。你妈过的不容易,很辛苦,你要懂事孝顺多关心你妈。我每次都被说的默默流着眼泪。但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辛苦”而哭。我为孤寂的自己流泪,每个人都在向我诉说他们的辛苦和不容易,那么我的呢,谁来告诉我我的不容易,谁来关心我的辛苦。
他们那时离婚后,每个人都视对方为仇人。那时有一年暑假,我爸送给我一只小狗,我在它几次都不听我的话时,狠狠的动手打它,我觉得这样它就会听话。但是它太小了,一次它又没有听我的话,到处捣乱,我下了重手,打的它气喘吁吁,它是真的在喘。我看到它在我手中瞪着我的双眼,那双眼睛幼小,却有着深深的恨意。我瞬间被自己吓到,被自己的所作所为吓到。我一直是喜欢动物的,我听说狗最忠诚,永远不会抛弃主人,并且狗是十分听主人话的,它还能读懂人的内心,你难过,它也会难过。我喜欢狗,因为我听说狗懂你会安慰你寂寞的心灵,而我却这样对待一只小狗,我到底是什么人。我把小狗带到我妈那时的家里,我妈问我怎么会有一只狗,我说是我爸送的,我妈听完,一脚踹了上来,那只小狗,轻易的被我妈踹飞起来,重重的落到地上。它在地上一直惨叫着。我妈到底是什么人。
我想我的童年时期是在学习中长大的,学习着人世间的一切不美好。我慢慢产生了逃离的想法。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逃离的想法。但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她又能逃得去哪里。
这之后,我的初中生活开始了,如果说我的开朗和快乐曾经是有的,那么它也是在我初中这个阶段彻底结束的。初一生活印象中大部分是快乐的,友好的班主任,三两成群的同学在一起胡闹。我依旧每年被选为文艺委员,负责班级美术课的收交作业与黑板报的绘制。平静无事的一年。
初中二年级时学校开始重新编配,班级也分为快慢班,也就是以成绩来分配班级和座位。这一年班主任换成了一个不苟言笑的中年女人,我的校园生活一下子变成了灰色。我对她的恐惧感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下课时不许出教室,不许说话,只能在座位上预习下节课目的书本,上厕所要报告。有一次下课时间英语老师来发上次考试卷子的成绩,我得了不错的分数,我兴奋的上讲台领我的试卷,不自觉地高兴的笑呵呵,转脸看见班主任瞪着我的仇恨模样,我觉得自己很害怕,彷佛我做了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从此以后我好像忘记怎么去笑了。
也是在初中二年级,班级里来了一个转校生,说是转校生,但我们大家也都认识,毕竟我们生活的地方就像一个大号集装箱,什么都是一样的体质系统。一样的幼儿园,一样的小学,一样的初高中。他母亲是我们厂里初高中学校的音乐老师,他父亲原本也是厂里的一个职工,后来自己出来做了生意,生意做的不错,家里名气也很大。但是因为他本来被父母送出去上了初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回来这所学校了。其实说是大家都认识,但我只是知道他,却并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我记得那天他被带到我所在班级做自我介绍,我就被他深深吸引了,没错,外貌,他那时已经算是同年男生中的高个子,打扮很干净,可笑的是我现在努力回想他的五官与长相,那个在我记忆的少年,我却无法正确清晰的描述出他的长相。
他被安排在我的旁边座位,我们成了同桌。他不怎么爱说话,学习成绩也不好,经常被各个老师点名批评。我却被他深深的吸引。也许是他的某种气质,也许是他优美的侧脸。其实他的到来不仅吸引了我,也吸引了其他很多女生,他成了女生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人物。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考试成绩也都在年级前20名内。我们虽然是同桌但却没怎么说过话,那时候通讯设备和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初中生们之间都流行上课偷偷写些小纸条传来传去。某一天下午我终于鼓足勇气给他写了一个小纸条,我说,能问你个问题吗?很快,我收了回复,可以。于是我继续写下去,你有喜欢的人吗?我紧张的又一次递给他,他传过来,有,你呢?我欣喜若狂仿佛他说的这个人就是我。我回复他,我也有,那我们放学前互相写下自己喜欢人的名字给对方,怎么样?他传过来,没问题。于是我像等待一个美好愿景一般的期待着时间快点过去,快点放学,快点让我看到他写的名字。放学前,我匆匆写好他的名字放在他桌子上,他也写好了他的,我拿起来就飞奔出去,急急忙忙的跑到没人的走廊上,忐忑的打开看上面的文字,上面写着,就是你。我还记得我当时那无以伦比的高兴,我的生活是彩色的了,我喜欢他,他喜欢我,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了!
我们自然成了一对情侣,也成了校园里大家谈论的对象,我记得我们第一次接吻后,我听见我的心脏剧烈的跳动,它好像要跳出来了!我一路跑回家笑的合不拢嘴,一整晚,我都是笑的。我一生中仅有的闪光时刻,也都随着时间渐渐淡去,记忆都已模糊,努力想也只记得点点,比如我的第一次亲吻,比如我们一起在他家画画,他妈妈在一旁教学生音乐,他说,你看,我看到他在纸上写下阿拉伯数字,那是他妈妈在测试他的学生说出她弹的音符。我惊讶地发现他能准确写出他妈妈随意弹出的任何音符,我那种惊讶的喜悦,我无法形容出那种美好和感动,他身上的又一颗闪光点我看到了我发现了,我为他感到高兴甚至是自豪。他身上有那么多其他的,别人所不知道的优秀亮光!那时侯他爸妈没离婚,我爸妈没离婚,我们感情单纯且美好,现在回想起来,在我以后的几十年间光阴里,这一段应该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这一词吧,只是那是回忆起来仅有的一瞬间。
到了初三,我越来越无心学习,只每天画画。我发现我根本听不懂化学老师物理老师英语老师上课说的那些东西,我恐慌极了,我害怕自己“成绩优异”的标签被撕掉。同时我越来越受不了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我想逃离这里的一切,去哪里都好,只要不是这里。这是我第一次有了逃离的想法。恰巧,那时候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在招生,我想都没想就决定要去西安考试,这是我为自己找到的唯一方法。结果是我考上了,我不顾任何反对的声音,不再上初中,一个人跑去了西安上高中。我们也成了异地恋。
我以为我解脱了,我从新开始了,但好事会这么轻易来到吗?美院附中就是一个问题学生收容所,对于一个从小在集装箱里长大的人来说,我根本不知道一个人生活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我掉进了大染缸。刚到这里时,我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我的认知完全不足以让我应付我的生活了。钱包被偷,女生们成群结队攻击被孤立的人,我发现这里的人都充满愤怒,邪恶。我以前算是个在封闭环境下长大的“三好学生”,到了这里,大家都不学习,打架,迟到,旷课,抽烟喝酒,夜不归宿。我慢慢在这个环境里迷失了。我那时已经有了第一台手机,我每天的安慰就是用手机给他发短信,我们互相讲述相思,讲述遭遇,我买了很多漂亮的笔记本,上面写着每一条他给我发来的短信内容。来西安后的第2年,他也来到了西安上学,因为他学习不好,家里人安排了他来西安上体育学院。我们在西安见面了,在这里,他是我唯一的亲人,唯一可以依赖的人,但是,我也在染缸里“学坏了”,我开始抽烟,喝酒,逃课,跟他在外过夜。我对于我的家庭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我那时坚信的一个东西,就是我能控制我们的感情,我们是坚不可摧的,我们死都会在一起的。
其实我很久之前就不断有家乡的朋友告诉我他跟别的女生暧昧之类的事情,我都一笑了之。我能感受到他来到西安后的变化,他早已经不是我记忆中那个温柔侧脸的少年。只是我早已被自我蒙蔽了。我们那时一起放假坐火车回家乡,开学时再一起坐火车回西安。一年寒假,大年除夕时,我和父母在家看着春晚,看着看着他俩争吵起来,我对于这样的情状已经完全没了反应,我继续盯着电视看着无聊的表演。也许是我的反应太过麻木,也就是太过没反应,我妈拿出来一本文件,说到:其实我跟你爸早就离婚了,这是离婚协议书,你自己看吧。本来想着我们陪你过最后一个新年,谁知道你爸。。。后面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我抬头看了一眼我妈拿在手里的白色文件,没从她手里接过文件,没说一句话又转眼看着电视里无聊的节目。我妈气急败坏的继续说道:你怎么没反应?看都不看吗?你不是以前说只要我俩离婚你就要大闹一场吗?!其实我根本不记得自己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也许是说过,但是我在这样的机械性生活里还能记得什么吗,我觉得特别好笑的事情,一个是你们这样虚假的坐在电视机前过除夕是对我的恩赐吗,我应该痛哭流涕的感谢你们吗?一个是你们离婚的目的是为了看到我情绪失控的大闹一场,从而你们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吗?不管是哪个,你们利用了我。我憎恨你们。过年本来是在外游子的回家团聚时刻,我听到的却是他们在除夕夜要离婚的消息,多么的讽刺,从此我对于各种节日都没什么概念了,过年这个节日更是我最讨厌的。
在从此后的每一年除夕夜,我都会被分为两个场,上半场6点到9点在这里,下半场9点到12点夜里在那里,之所以说“这里”与“那里”是因为我也不知道去如何称呼这两个人的地方,对于我来说,两个地方都不再是“家”了。难忘的是从这里到那里的这一段路,除夕的夜里,大街上原来是没有什么人的,只有一地放过的鞭炮,铺红了街道和那飘着的零零散散的雪花。
我那晚很平静的出门找我男友,那时他父母也在处理离婚手续,我依旧很平静的告诉他,我父母终于也离婚了。我像找到了这世上我唯一的容身之所一样,我俩在寒冬中默默无言。
高三了,我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是在艺术生高考前要考核专业美术前夕时的事情。我记不起来我当时是什么情绪,害怕?迷茫?或者只是空白一片。我只记得那天全西安市的艺术生要进行专业美术的高考,上午一场,下午一场。由于怀孕,我开始有孕吐反应,并且没食欲,中午时考场会封锁,我上午考完试,偷偷躲进大楼的一间女厕所来躲避巡逻的人员,因为我没地方可以去。等巡逻人员走后,我爬到大楼最高的楼梯处,拿出一个干巴巴的面包开始吃,吃了几口我开始呕吐,我哭着点起了一根烟开始抽,我为什么会哭呢,也许是因为我的无助和害怕。也许是因为我的年轻感到的无能为力。不久他带着我做了流产,我们都太幼稚了,并不知道我们所做的事情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