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8、第五三八章 远阳春 ...

  •   五三八、远阳春

      二爷这才彻底反应过来,为何当初在云州南角街第一次蒸透乌鱼墨看清这幅画时就觉得古怪,除了画中突兀的留白,右侧那株梅树总像是从别的画上抠过来的——原来不是自己的错觉,这幅画的背后原本就隐藏着两位画师。
      因为那人刻意模仿过谭绣云的笔法,不善丹青的人绝不易察觉,只有熟悉她的人才能看出来——比如蓝舟,比如收藏过谭绣云画作的坊间墨客。
      可是如今单凭一株临摹他人笔法的梅树,根本看不出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但是蓝清河早就把我娘的画销毁了,谭家败落,一个活人都没了……”蓝舟跌坐回椅子上,浑浑噩噩地念叨,“蓝鸢镖局也没了,我娘死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去哪里寻她这位老师?”
      薛敬见众人一筹莫展,走过去按住蓝舟的肩,“四哥,你先别急,这事不是没有解法。”
      蓝舟茫然回神,葛笑急忙问,“老六,你有办法?”
      薛敬看了二爷一眼,对葛笑说,“哥,你先扶四哥回去休息,好好养伤,画的事我来想办法。”
      蓝舟被这事折磨得伤情反复,坐上片刻就疼得受不了,只能强迫自己安下心来,暂且什么都别想,被葛笑硬拉着,回医帐换药去了。
      谢冲也刚要挪步,被薛敬喊住,忙转过身,“王爷您吩咐。”
      薛敬走到案前,从抽屉里拿出两封早就备好的书信递给他,“灵犀渡口民乱一解,再驻军几日,咱们就要分兵启程了。如果三哥的脚程快,兴许还能赶在年关回到靖天。这两封信分别送去不同的地方,你南下回京必过幽州,亲手帮我交给丁大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谢冲效命承恩阁多年,深知什么当问什么不当问,这两封信他连看都没看一眼,当即塞进怀里,重重地点了一下头,“王爷放心。”
      靳王笑着打量了他一阵,忽然问,“谢三哥是年初就任总使之职的吧?”
      谢冲应道,“正月初七。”
      “刚未满一年……”
      “王爷,您问这个做什么?”谢冲刻意瞧了二爷一眼,发现他也正一眨不眨地盯着靳王,眼中尽是疑惑和猜忌。
      “没什么。”靳王笑意一拢,稳稳地握住刀架上的燹刀刀柄,眼底微沉,似凝练出绝人生路的血珠——“承恩阁一口饮金爨玉的黑釜,经年累月,不知剥下了多少张人皮,本王想着,也该给它换个灶头了。”
      “王爷……”谢冲愕然。
      二爷立刻朝他使了个眼色,谢冲什么都没再说,悄然退离了中军帐。
      “你背着我,干了什么?”
      薛敬转头对上二爷,注满杀机的瞳光猝然消散,走到他身前单膝跪下,仰起头,温沉地笑起来,“我哪有那个胆子,事儿都是明着干的。”
      这人不知从何时开始,亲手将一颗心凿出无数个干窍,越是逼临那座城,眼神越是深不可测。
      二爷全然不吃他这一套,将手从他扣拢的掌心抽回,冷冷一抻,“说实话。”
      薛敬微微低头,刻意将凛杀般绝然的眼光隐去,沉吟片刻,“他们的手太脏了,若暂时不能拿云首开刀,我也要先给他的‘花圃’松松土。有一柄‘阴斧’十几年前就脏过烈家军的明甲,我不想放他回靖天了。”
      “……”二爷深深吸气,慢慢靠回椅背上,轻捻指尖,“你要杀贺人寰。”
      “我要收承恩阁。”靳王忽然抬眸,眼底杀机尽显。
      “……”
      靳王眉眼不惊,从容道,“承恩阁的刀斧、暗箭多年来深扎六部九卿,手里头握着的可以脏人的东西数不胜数。朝中诸人官官相护,与皇族命脉左右制衡。作为暗中为朝廷效力的爪牙,承恩阁的官路往往开在六部官员的枕木下头——尤其是吏部和户部,前者听制授官,后者掌天下财政。而我这些年不在京师,花在‘用人’方面的心思自然比不上两位皇兄,要想在回京之前多缴几个官门银府的顶戴,总要有人开山拓路吧。”
      越是平静的说辞越见诡云暗涌——这是他回京路上欲先斩落的第一刀。
      二爷看了一眼置于架上的燹刀,环刀身生出的火色云纹隐隐要将九霄灼穿——殿下破釜沉舟,一点退路都不留。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知道怎么讨好你就够了,管他天多高地多厚。”薛敬犹豫一阵,试探问,“你是不是觉得这招太险,容易暴露?”
      “暴露什么?”二爷轻抿笑纹,难得顺着他的意思,“率先暴露的可不是殿下你,而是他贺人寰。你看看,哪怕金云使废物一样,从一脚踏入北境就烂成了熬不熟的一锅粥,也没见他云首放弃承恩阁。我猜不是他不想放,是舍不得。如你所说,贺人寰手上必然握着六部各府门之间最上不得台面的‘阴石榴’,个个珠圆色润,坠着一兜兜贪得无厌的人血,肥着呢。换句话说,收了承恩阁,那些脑满肠肥的官门狗就跪下来一半。天下之错,上无明主,‘抵隙’之术么,抵得可不就是生有悖人常的罅隙,这一刀割下去,回京的路才够稳——杀吧。”(注1)
      薛敬眼神一亮,“这么说你没有异议?”
      二爷歪着头,指尖掠过他搁在自己膝上的手背,按了按太阳穴,“我能有什么异议,连家书都背着我写好了,我可实在管不住你了。”
      薛敬猛然抬起头,“你怎么知道那两封信里有家书?”
      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转过头差点呼自己一巴掌。
      “还真是家书?”二爷诈降成功,好整以暇地笑起来。
      薛敬脸上五味杂陈,索性只能硬着头皮解释,“我记得发现喜鹊锁的时候你曾说过一句话——‘得想个法子逼淳王出封地。’这几日我一直在想,怎么逼?大哥不傻,他明明知道外头全是要他命的刀,只有待在自己的封地最安全,所以绝不会轻易走出来找死。我如果派人亲赴岭南,一来是怕打草惊蛇,陷四哥于危险;二来可能会将喜鹊锁握在淳王手里的消息彻底暴露——索性我便跳过靖天的龙案,往淮水递一封家书。”
      二爷微微蹙眉,“信中写的什么?”
      “祝寿、思亲、倾诉久别之情。”
      靳王低述的每一个分明是称心如意的好词,脸色却阴沉得吓人,隐约一股不为人知的冷意旋绕心头,把暴露在雪光中的骨头都冻硬了。
      “我一别京师近十三载,头一回提笔给陛下写信。”他眉目间常许的温热散了,笑意却不减,“‘儿臣谪京数年,感怀君恩,而今北隅铸甲销戈,盼来年春草如茵,遥敬皇父古稀万寿。祥吉,盼归。’”
      二爷深深叹了口气,手心不自觉握紧了。
      “只要陛下看到这封家书,靖天这一趟,我和大哥非去不可。”靳王的话音略显沙哑,“明年三月圣上大寿,我这趟回京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
      “见淳王。”
      二爷仔细想来,这的确是现如今揭开“喜鹊锁”这条线最稳妥的办法——一方面能越过靖天的皇案,由陛下亲自下旨,召各封地藩王回京祝寿,名正言顺,太子也不得违逆;另一方面,陛下古稀之寿是普天同庆的祥节,越声势浩大,云首就越不敢在途中动刀。
      没想到他刻意避开君臣之礼,试图用一封感人肺腑的家书触动老父亲多年来未曾照拂儿子的心,虽然看上去兵行险着,却也合乎人伦。
      然而,二爷又开始担忧,“自来封王入京,必抛兵解甲,独自前往。我若是太子,一旦你和淳王踏进靖天的大门,就绝不会再给你们活着离开的机会。万寿节,鸿门宴呐……”
      薛敬见他愁绪绕心,忙凑近些安慰,“别担心,我先陪你先过个太平年。”
      然而安慰之语并未奏效,二爷没听见似的,自顾道,“我猜你另一封信是递去内阁的——将北境战况潦述一番后,顺便将谢冲抵京的时间大致透露。太子只要看到这封信,就会警惕云首的动作。为了给三哥铺一条安安稳稳的回京路,殿下还真是煞费苦心。”
      薛敬点了点头,“我也在赌太子和三哥的私交,其实没有十足的把握。”
      “怕什么。”二爷冷冷一笑,“抵京的时间和路线还不是三哥自己说了算。无论如何,咱们都能用此信试探——太子和云首之间是否真正一条心。”
      薛敬忙低声问,“那如果是呢?”
      “是就好办了……”二爷闭上眼,两指揉着眉心,“如果不是,靖天的水就比我想象中还要深。”

      三日后,谢冲启程回京,送往幽州府的信到了,丁奎已派人等在了碑界。
      镇北军留下一部分兵在灵犀渡口常驻,其余随陈寿平回军富河大营。
      林竟的第二封信随今岁第二场大雪一并送到,冬至将近,伦州城门大开,等迎城民归乡。
      雪鹰飞掠雪山,落在了三岔口冻水的汀洲。
      葛笑解下雪鹰爪上的信,送进中军帐。信上说,出征北国的鸿鹄军已分批归山,大家支起寨旗,都在等岁末的拜山宴。
      漂旅归家,人寿年丰。
      第四日夜晚,小公主终于醒了,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叫“哥哥”,薛敬当时正枕在她床边养神,被她这一声震得一个激灵,赶忙抱住她,抖得几欲失声。
      二爷也被这动静惊醒了,这几天终于能下地,连忙一瘸一拐地撞进里帐,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阿灵左右看看两人,也不知道是该先跟二哥哥道歉,还是先安抚哥哥别哭。
      最终,她还是小心翼翼地扯了扯哥哥的袖子,蔫蔫地笑起来,“哥,你帮我跟二哥哥道个歉吧,我怕他生气……”
      这个刚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小丫头,一睁眼就学会了左右逢源。
      她苍白的脸蛋印着两个浅浅的梨涡,笑起来的时候跟明霞一样灿烂。
      薛敬不敢碰她缠满绷带的手臂,只能虚虚地握拢她的指尖。他这一辈子命里只剩下这两个人,好在阎王爷网开一面,留了他半条小命。
      “二哥哥心宽,不跟个丫头骗子一般见识,是吧?”薛敬忙着往后头撂话。
      二爷故作严肃地冷哼,“下不为例。”

      两天后的深夜,小敏伤情加剧,痉挛不止,前日喝下去的药随着胆血一口一口往外吐,几个军医按不住他,葛笑亲自上阵,被溅了一身血。
      “别救了……求求你们……”小敏痛苦挣扎,胆上那个血窟窿一点愈合的迹象都没有,甚至溃烂生脓,“二爷,求求你,让我走吧……”
      他对人世一点不再留恋,也不后悔来这一遭。
      所有人束手无策。
      如高老板所说,寻常人的药对他无用,能再活这么多天,全凭一棵百年老参吊着,可老参对伤情无用,又因药性太烈,激得五脏中淤血反复,痛苦难当。
      “二爷,救不回来了……”高老板抹了一把眼泪。
      血把床铺打得湿透,小敏像是四分五裂,半口半口气地喘,快被血洞撕碎了。
      二爷扫了一眼死气沉沉的医帐,艰难地叹了口气。
      他新挑的守山人,还未亲手点燃过山火,瓢泼的山雨先一步降下,火灭了。
      这孩子跟他萍水相逢,向来百依百顺,只在死这件事上任性。

      今夜渡口狂欢,布行老板为了庆祝儿子捡回一条命,斥重金摆下定县一带有名的“水龙宴”——数百艘渔船首尾相连,一路从灵犀渡口铺到三岔口最宽阔的水面。流火般的水灯贴满花衣,有数千盏,被小火煨热,如走马灯般转起琉璃般的丹霞,流经之处,在水面晕染出软波横瀑,好似要与天边的银河相连。
      无数烟火炸裂腾空,炸开数百朵缤纷的琼花,人歌鼎沸,金雪流光。
      二爷站在水边,隔着那条灼了火的水渡,他觉得冷。
      薛敬走过来,“刚才军医来报,只能以金针刺穴止痛,麻沸散对他都不管用。”
      “我能怎么办……”只要一想到放弃施救,二爷胃里就一阵恶痛,“我看不得他疼,又不让他死……”
      举步维艰,进退两难。
      “季卿……”薛敬深知他的话音越是平静,心里就越是痛苦。
      二爷要拼尽全力才能抑住话音发颤,“九则峰上有无数盏长明火,这些年,一盏跟着一盏熄灭,留也留不住……我难受。”
      这些年走了许多人,土刨开,全是烂骨头,纸都不够烧。
      二爷扶着心腹躬身,咬着下唇,疼得死去活来。
      “季卿!”薛敬连忙伸手捞他,却被跑过来的小公主抢先一步。
      “二哥哥……”阿灵将一汪蜜水喂进二爷口中,眉眼含笑,“好一点没有?”
      二爷茫然低喘,转头看着她,“你怎么出来了?伤还没好,回去躺着。”
      阿灵走到水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漫天炸开的烟火,唇边始终漾起微笑,“我一直都想看烟花,先前就跟小敏哥说过。他说九则峰每年年关拜山宴,都会放一夜的烟花,还会点山火,整个山峰都是亮的。阿灵没见过雪山,很想跟你们去看看。”
      小姑娘的声音细弱不堪,和流水合在一起,像拨琴时落案的露珠,清澈安静。
      “我从小只见过岭南花阳的青山,没见过雪。没想到北方的雪天这么好看,白白的,一望无际,踩上去咯吱咯吱响,雪球滚得太大,搬都搬不动……”
      阿灵的脚在石头上来回荡着,白色的狐狸毛围在脖子上,衬得她双颊发红。
      “对了,我还见到了母亲,虽然只是一张画像。她真美,画得也好,活了一样。我听说了当年的故事,很想她。她用自己的命救下我,那我也要听她的话,认真过这一辈子。我还没兑现承诺呢,我要给二哥哥家生一个姓烈的娃娃,我得好好活下去。”
      说到这里,阿灵的笑容渐渐散去,“我也想回靖天,虽然我可能不喜欢那。但是皇父还在不是吗?他对母亲应该是有情的,否则也不会杀那么多人为她殉葬……可我又不想见他……”
      她转过头,望着哥哥,眉目纯净,并无纷争。
      “哥,我只想做你一个人的妹妹,不想当什么南朝公主。‘公主殿下’……该是九天仙子,我受不起。我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如果皇父问起,你就说我死了,好不好?”
      薛敬愣了一下,往前紧走几步,“什、什么意思……”
      阿灵从石头上跳下来,仰头望着他,“哥,我要送小敏哥回岭南。”
      “你、你要回岭南?”二爷难以置信地问。
      阿灵该是早就做好了决定,没有一丝犹豫,“小敏哥说他读过巫典,难道我就没读过吗?我在百草阁认熟的药可比他多多了,只不过我读的巫典里独缺了药丸和‘胆珠’那两张,我猜是大巫和他一人撕了一半,要不然我根本不会答应让他陪我去渡口施救。他瞒着我,救下我,把自己弄得半死不活,难道这样我就能好受吗?他又不欠我的。”
      “阿灵……”
      阿灵又说,“哥,中原没有能救他的药,你让医官爷爷们不要费力了,只有我知道哪种药能救他。”
      二爷语声荒促,“可是百草阁已经毁了,你去哪儿寻药呢?”
      “百草阁毁了,但岭南的山还在,水还在……我还在。”阿灵淡淡道,“哪怕药重新种,蛊重新养,我也要试试看。再说了,大巫爷爷,就是小敏哥的师父,他在炼成我后就闭关了,百草阁出事时他不在,我猜他还没死。如果能找到大巫爷爷,小敏哥一定有救。哥,你放我走吧……等过上几年,小敏哥好了,阿灵再回来找你。九则峰……就让它暂时留在阿灵的梦里吧。”
      她又转过身,对二爷笑了笑,“二哥哥,阿灵不是言而无信之人。我一定想办法把你的守山人救回来,九则峰的山火要他点一辈子呢,不是么?”
      山岚松柏,长年如新。
      小公主将一个亲手削刻的以金丝编系的桃木龙头缠在哥哥腕上,龙头胖乎乎的,不威风,但好看。
      “哥,桃木克鬼,万邪不侵。妹妹等你,把天下讨回来。”

      长风呼啸,游雪人间。
      夕阳下,一辆马车拖着长长的车辙孤身远行于雪原。
      他们从岭南的春夏来,带着一身柔雪,又归往那年琴水的晨光中。
      阿灵掀开窗帘,往走马的官道望去,只见重兵夹道,哥哥策马最前。
      百里相送,孤身一人。

      “哥,你别送了!阿灵还会回来的!”
      阿灵将头探出窗子,朝策马相随的哥哥高喊。

      灵犀渡口万民跪送,匍匐近十里。
      一声声“殿下保重”,震飞了雪岸的苍鹰,让山河为之一颤。

      小敏于茫茫雪烟中睁开眼,觉得自己像是做了场比一生还长的梦。
      一条小青蛇从竹筒里钻出来,一直用自己的身体煨抚他的伤口——他受伤以来一心求死,始终没跟任何人说,五十年以上蛊龄的小青蛇,是可以用蛇身散发的寒蛊暂时保巫童一命的。
      好在阿灵也读过蛊典。
      小敏这才发觉,有一只熟悉的手始终热乎乎地握着自己,“阿灵……”
      阿灵回过头,朝他灿然一笑,“小敏哥,你还记得琴水的芦苇荡吗?我们回家吧……”

      新阳老去,春雨南归。
      远游的旅人经年于乱世辗转,许久没过上一个太平年。
      薛敬望着视线里逐渐消失成黑点的马车,转头朝二爷说,“我们也回家吧。”
      “好。”

      随即,两匹劲马踏碎雪泥,疾驰在北原上。
      九则峰点燃的山火,照亮了迷路的野鬼孤魂。他们离家的时候,九渡青山不见雪色,莽莽雪原荆花未开。
      一来一往,春秋几回。
      沙海孤山,月浪乌沉,瑞雪兆丰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38章 第五三八章 远阳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