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03 ...

  •   至第二日清早,顾璎亲自打点了包裹行李,送二人下山。晨间山中,犹有薄雾渺渺,望之如临仙境。但晨日东升,流彩四溢,竟也将那薄雾慢慢冲得淡了。

      顾璎携着临之的手,细细嘱咐她几句。临之情知师姐关切,也不多口,只是静静听着。顾璎细细端详,见她今日用心打扮。外罩一件雪青色新衫,月白色裙摆微微摆动。乌发垂肩,虽不似那般世家小姐绫罗绸缎,华丽夺目,但望之清新自然,全非脂粉粉饰之故了。

      顾璎心中从来还将她当作十几年前的幼女,今日亦不免感叹,原来昔日怀中所抱的稚女,早已出落成大姑娘了。又看李剑舟也是如此,心中怦然一动。顿觉在这山明水秀之中,他二人如此打扮宛如一对璧人。

      如此一想,心中惊诧,脸上现出迟疑不定之色,不知自己这样安排,究竟是对是错。然而事关旧日一桩心事,此刻三言两语,决计不能说明。转瞬又想:他们两个自小在我身边,我从来未对他们说起男女之事。此刻不过下山一遭,又能出什么事了。他们两个同门学艺,相互敬重,那不很好么。

      顾璎想到这里,脸色又渐渐和缓:“你们去吧,若是遇见了什么事,就让剑舟传信回来,我们再想办法。”说着,又向李剑舟望了一眼:“倘若路上临之任性胡闹,你也不要替她隐瞒,回来悄悄告诉我。”她这几句说得既有威严,又满含慈爱。剑舟点了点头,转身与临之并肩下山。

      两人到渡口时,已是正午时分,热气蒸腾,日头火辣辣的映在江水之上,如同镀了一层亮灿灿的金漆。渡口边只余一辆大船未发,剑舟上前细问,方知这船上坐的都是附近一带的百姓,搭船到澜州谋取生计。

      临之见这一船的人打扮无不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显是为生活所苦。她自跟随顾璎来到山上,从未在衣食上有过什么烦难,更不知这山下百姓如何穷苦潦倒,如今一见,才知如此。

      两人为了多赶些路,尽早到达澜州,便也登上船来,挑了角落坐下。李剑舟最是稳重妥帖,虽然上得船来,佩剑却片刻也不离手,眼睛望着四周,来回打量。临之靠着船壁,低声向他道:“看来咱们隐居桃花源中,却不自知。“

      剑舟应了一声:”我听师哥说,如今天下战火纷乱。外面的人打进来,里面的又互相争斗,没片刻安宁,搅得天下百姓在其中受害最多。“

      临之叹了口气,但觉天下诸般烦难之事极多,也非自己这双拳双脚管辖得了,一时又想:为什么卫师哥同样教我们读书,却从来只教我们一些诗词典故,却从不把外头的事说给我们这些女孩儿知道,却把这些事都教给他了?心中很是不平,因而道:“这一路上,你挑些外面的事说给我听好吗?”

      剑舟松懈下来,靠在一边休憩:“这些刀口上活命的事,又有什么好听。”回头一望,临之却是满面恳求的神色,只得改口:“等我们到了澜州,我慢慢的说给你听。”

      他心中也是着实不懂,为什么他一见临之恳求的神色,便什么都忍不住答允。其实这道理也容易想到,天下的男子但凡见到女子露出恳求的神色,不论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总是免不得心摇神动。若这女子是个举世无双的美人,那么情势则又不同。“祸水”一词,也是由此而来。料想本来浓姿艳质,已然难以抵挡。若是她稍稍落下几滴眼泪,那就更有倒转山河的力气。古往今来,尽皆如此,只不过他不懂得罢了。

      临之极目远望,只见白浪滔滔,而天空青碧如洗,万里无云,辽远开阔,自是别有一番气象,大船缓缓开动之时,岸上却传来阵阵呼声,那呼声高亢嘹亮,即使离得远了,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船家,等一等。船家,等一等……”

      船家果然顺着呼声向岸边看去,眼见两个农夫打扮的汉子搀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摇摇晃晃走了过来。
      船家用汗巾抹了抹汗:“几位是要坐船?可不巧,今天船上的人多,怕是再容不下三个人了。”
      老妇精神矍铄,向那两个农家汉子各自剜了一眼:“还跟着我干什么,你们两个不孝之子,打今天起,只当我死了的好,是死是活,都随我去,倘若你们有点良心,就回家各自过活去罢,日后我死在外头,你们两个千里迢迢的来我坟前磕个头就算是孝心了……“说着也不要那两个农家汉子搀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走上船来,竟不再回头看上一眼。

      她年岁既大,腿脚多有不便,走了两步便跌倒。临之眼明手快,连忙上前搀扶起来。那老妇咳喘了一回,看向临之,不觉赞道:”你这丫头心好,人也标致,婆婆多谢你了。可惜我啊,一生劳碌,给人家当牛做马,生了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临之只是微笑着扶她坐下,从怀中取出手帕递给她擦手。那老妇眼眶一红,长叹道:“你是个好孩子,咱两个萍水相逢,素不相识。你就把自己的手帕子给我用,不怕我弄得腌臜了。”

      临之摇了摇头:“不过一方手帕,实是小物,请您别放在心上才是。“说着,依旧回去坐下。剑舟抬眼看她:”你素日爱洁,这些东西断不肯随意给人用了。“临之笑道:”方才若是你,你也会一样帮她的。从前听师姐给咱们讲太史公的故事,他笔下那些侠客义士,就如郭解,荆轲之流,那才是真正的义气豪杰。咱们又不能真的像他们那样行侠,只好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哪里值得说嘴呢。“

      剑舟竟也十分叹服:”你说的是。倘若咱们这一路再遇到什么人需要扶助,就去帮上一帮。“临之笑道:”好。“剑舟向她道:”那么你合眼睡一会儿罢。“

      临之答道:“我不很困。”剑舟只好道:“你睡一会儿,等到晚上,我再睡。”临之这才明白他的深意,他原本是怕书信给人盗取。因此要临之白日休息,待到晚间来接替自己守夜,保护书信不给人拿去。临之想了一想:“那我睡一会儿,到了晚上,你再叫我。我听人说在这江上夜里,星星又大又亮。晚上叫我起来,咱们数星星玩儿。“

      剑舟应了一声,取出厚衣给她披在身上,此时暑气已散,凉风徐徐,睡得很是安稳。待到夜间,临之醒来,不觉抬头望天,果然漫天星斗,璀璨无比。剑舟坐在一边,看着漫天星斗怔怔出神。
      此时,天也暗了,海也暗了,分不清究竟是天上还是海上,天地之间,漆黑一片。只有几点星辉,隐隐在前。

      临之走到船头,见船头上也已经悬起两盏碧纱所糊的灯笼,随着船夫摇桨,慢慢向前。一时之间,灯火星辉竞相辉映,摇摇摆摆中,竟多了几分朦胧韵致。仿佛天海交融,无边无际。但见身边的船客都已朦胧欲睡,实在辜负好景。便转头向回,坐在剑舟身边,同他分食干粮。

      剑舟喃喃自吟:”觜参犹可识,牛女尚分明。更移斗柄转,夜久天河横。“①临之听了一会儿,但觉此诗虽是应景,可却很生僻,绝非名家手笔。便道:“古来写观星的诗人,本来很少,除去其中几个穿凿不通的,这两句倒还自然,却不知道是哪位名家的手笔?”

      剑舟见周围人三三两两的睡去,便示意她低声言语,自己也低声道:“这是隋炀帝杨广的诗。”

      临之一惊,忙接口道:“这总不该是卫师哥让你读的罢?”

      剑舟笑道:“师哥藏书甚多,有时他也不知自己究竟藏了多少书,至于我读过多少,都读了些什么,他更加不能一一知道。”临之道:”我听师姐说过,炀帝昏庸无道,残暴好杀。以至于两代而亡,他父亲多年基业,也毁于他手。因此将他的谥号叫做“炀”,为的是让后人通读史书时有个警醒,千万不要学这残暴无道的昏君,戕害百姓。“

      剑舟点了点头:“那也说的是,只是我读了这许多书,总觉得诸如秦皇也好,炀帝也好,残暴无道固然做不得假,可他们生时的功绩,不也一样卓著么。始皇帝平定六国,一统天下,那是不必说了,至于修筑长城,北抗外敌,车同轨,书同文,这桩桩件件,后来人又有谁能够比得上。隋炀帝耗费民力修筑运河是真,眼下遭人诟病,若依我看,千年之后,未必便是无用,或许还能对百姓有许多好处。“

      临之笑道:“平日里总不见你说这些话,你怕师姐听见了骂你是不是?”剑舟将剩下的干粮收好,一面应道:“师姐说得也没有错,她不许我们议论这些事,原是好心。山野之人便在山野,议论庙堂之事多了,难免招致祸患。“临之听在耳中,也觉有理,便不再询问。其实她又哪里知道这位师哥心中的心事。

      李剑舟随意寻了个角落,胡乱铺陈睡下,临之便坐在他身边仰头观星。其实天河浩渺,星辰无边无际,又岂能一一数得明白。她由东至西,一颗颗数了过去,总是不免数的凌乱,只好从头又数。如此反复了三两次,她便也倦了。

      听得一旁李剑舟已然呼吸匀称,显然已是睡熟。满船寂静,临之又觉冷清。她自小便是爱动不爱静的性情,略一安静下来,便总也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一忽儿想着,倘若不是名剑锋锐,又何以招致天下人竞相觊觎,若非如此,大家也不必成日里忧心忡忡,为了一柄铁剑,日日殚精竭虑,只为了防备奸诈小人骤来夺剑,究竟值不值得。倒不如从来便没有过这把宝剑的好,大家快快乐乐住在一起,更不知要有多好。

      一忽儿又想:祖师当年创下这路剑法,遗下宝剑相传,自然是一片好意,期望门下之人能够匡扶正义,将这一路武功世代相传。她定然没想到如今宝剑被人夺取的情境。剑本名器,只因天下人的心肠不好,所以才相互争夺,又如何能够怪罪宝剑。她这样想了一会儿,只觉周身疲倦。便坐直了身子,心中默念顾璎授予她的剑法口诀。

      默诵剑法口诀时,最要紧的便是凝神静气。临之默默记诵了一回,忽然听到耳畔传来一阵幽幽乐声,此刻江上烟波渺渺,天上月明星灿。偶然又加入一股乐声,眼前这番情景,更如置身画中。
      临之微微抬眼,侧耳细听。方觉这乐曲似琴非琴,似筝非筝。乐声忽近忽远,一会仿佛在百里之外,一会又好似近在眼前。临之心中诧异,她心中明知若非内力精湛之人,决计不能将乐声传得如此之远。

      不知是哪路高人,吟风弄月,有此闲情?临之如此一想,不免被那乐声牵引而去。但听那乐声柔婉非常,犹如一根细丝飘飘荡荡缚在心上,轻荡微颤之中,又有无限缱绻难分之意。临之越听越痴,到了最后,竟觉神魂飘飘,心醉骨软。

      整个人软倒下去,又如醉饮美酒,昏昏欲睡。临之心头忽然一跳,神志清明一瞬。当即从手边摸索出佩剑,拔剑出鞘,在自己手心轻轻一割。临之所用长剑,剑刃最为锋利。虽是轻轻一割,也不免顿时血流如注。

      临之大口呼气,慢慢闭上眼睛,又慢慢睁开。天地之间,依然一片寂静,绝无半点乐声。方才种种,竟然如梦似幻。可鲜血不住直流,竟将她雪白脸颊染上一片血红,这又如何是假。

      临之咬牙坐起身来,从衣角上撕下一条给自己裹伤。又在原地喘了一会儿,这才站起身来走到船边,躬下身子,取了一捧水,将自己脸上的血迹擦洗干净。

      晚风吹在脸上,临之才恍然惊觉:这江水茫茫怎么忽然有人奏曲,定是有人暗中窥探动向,想趁夜深不备,趁机杀人。倘若我们两个死在船上,便就势抛入江中,来一个神不知鬼不觉。便是有人发觉,也会猜想我是失足坠入,全然怪不到旁人身上。这样一想,更觉脊背发麻,周身出了一层冷汗。再看天色,已有微明之意,一轮明月渐渐沉入水中,不见踪影,这才算熬过了一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00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