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开始走向新生 ...

  •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几天后。

      这几日,风日清和的天气,让刘铭的心情也不觉愉悦了些。最重要的是他也想开了些。

      尽管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但也知道那条河和他的到来无关,这些天也从旁人的议论里知道,这就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河,在他之前可从来没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刘铭毕竟还是理智的人,也知道不可能给他新的选择。

      想要新的选择,当然只有放弃现在的生命,重新投胎了。刘铭当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自小的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必须爱惜珍重,重视生命已经烙印入他的灵魂。这具身体不是自己的,那就更是要慎重了,这是他人生命和自己生命的结合,他更没有轻易放弃的权利,要是把他人的也放弃了怎么办?

      刘铭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罢了,不愿意再过一次他人期待的人生,但他也知道,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这具身体的潜意识也影响着他,对着王婆本能的亲近与爱意,即使刘铭竭力控制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或许这便是傻子唯一在乎的吧,即使灵魂消散,亦或者没有消散,谁知道呢?他的到来就已经够神奇了。

      这几天,刘铭都跟着大黄在村子里面转悠,熟悉熟悉这个陌生的世界。大黄对这个村子非常的熟悉,这条大黄狗从一出生就跟着傻子刘铭了,每天跟着刘铭,给他带路,保护他不受人欺负。

      村里人大都比较热情,看到他都会喊声“铭娃儿,带大黄出来转哇,吃饭了没?”刘铭也会回声“是的,吃了”。渐渐地,大家也都感觉到铭娃儿确实开始好起来了,刘铭也开始能够和大家伙儿聊上几句。

      这不熟悉不要紧,越是熟悉这个村子,刘铭越是震惊。

      据说这里已经是这个国家比较偏远的小山村了。刘铭家是这个村子最为贫穷的几户之一,听王婆讲自家是什么低保户,每个月有三百三十块钱,每个季度发一次,三百三十块钱有多少购买力刘铭暂时还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家屋顶翻一次要两百块,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钱,想来应该没有多少。不过国家给自家发的还不止这些钱,王婆今年六十岁了,国家也给发钱了,养老钱,每月八十多。这样加起来一个月也有四百多了。

      虽然钱不多,但这足够刘铭吃惊了,自家自己还是知道的,虽然没有什么荤腥,但饭菜还是管饱的,米是自家种的稻谷打的,菜是自家房前屋后种的。据王婆说这是因为这段时间什么非洲猪瘟,猪都死光了,没死的基本也杀了,猪肉涨到30多元一斤,而且还没处买去,自家以前偶尔也还是会买点肉吃的。

      刘铭自认自己也算是一个好皇帝了,奋斗二十年,国泰民安,百姓生活也算富足。但自己做皇帝的时候可是不可能给每一个贫困的家庭每月发钱的,最多受灾的时候赈济,就这样国库还时常吃紧那。人人皆可衣帛食肉,还有国家养老! 这不是《礼记》里面的大同社会吗!

      还不仅于此。

      就刘铭家里面这叫电灯的,真的是很神奇了!夜晚亮如白昼啊!刘铭还在经过村中其他人家里时,隐约看到过电视,那可是更加神奇的存在,居然可以把人装在里面看表演,有人有色彩还有声音。还有刘铭外婆的手机,外婆说是最便宜的老年机,只要几十块,竟然可以千里传音了。每天还有定点报时功能,小巧方便,随身携带,甚是好用。听说贵的还能上网,上网是什么,简直闻所未闻。

      这个山村的地形,平原比较少,多是小山头,刘铭家单独住在一座矮山上,这里的人们基本是按家族聚居在一座座山的半山腰上,刘铭家属于单丁独户了。这些住有人家的山半山以下是农田,半山以上是自留地,一条小小的河从这些山头蜿蜒流过,这条小河没有名字,小河这个称呼都是比较文雅的说法,当地人叫它河沟,大家提到有些田的地名是,都是哪儿哪儿的沟边上,比如刘铭家对面的一座山头下河边的地叫做“代店子沟边上”,至于为什么叫这个,人们也说不上来,一直都是这样叫的。在河面最宽阔的地方,这里比较平坦一些,聚集了村里比较多的人家,这里叫李坝,也是这个村的名字,李坝村。这里有唯一一条通往村外的水泥路。是的,水泥路,虽然没有西月皇朝都城的道路宽阔,但一个小山村有这样平坦还算宽阔的道路也非常了不得了,它像一条白练蜿蜒出村,通向乡场,通向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听说离村镇比较近的山村都是户户通公路的,刘铭对这个国家的强大和繁华正在一步步的了解。

      村里的房舍也彰显着百姓的生活水平。刚来时刘铭没有走太远,自家属于村里比较偏僻的位置,这边的几户人家基本都是家里条件稍微差一些的,都是砖瓦的平房,刘铭没有太在意,以为都差不多,只是自家比较破旧。

      到了李坝,入目的便是一栋栋二层小楼房沿着水泥路排开,楼房的墙体都贴着鲜亮的瓷砖,各色都有。这里的人家还有一种“铁马”,听说是摩托车,速度比汗血宝马还快。还有一种人力的,叫自行车,也挺快的,刘铭看到很多和他同龄的小孩在骑。这是那么具有魅力的色彩,多么具有活力的地方,这里的人们用了一个词语——现代,刘铭觉得真是非常贴切。

      这个村庄没有地主,没有仆从,这里是男女平等、自由的地方。这是多么神奇的地方啊,大同世界也没有这么好了。

      刘铭对这里的神奇已经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这几天就在村里到处转悠,反正他之前也是这么做的,后面的打算,一时也不急,总得思虑周全。

      直到这个周末的来临,周末这个词还是刘铭从他人那里听来的。

      刘铭照例带着大黄出门,径直去往李坝。这里消息多。

      刚走到坝口,就见一小女孩,短袖短裤,扎着羊角辫,朝他喊道“嘿,铭哥,快来我家玩,我姐回来了,他想看看你呐”,说着就来拉着他朝前走。这女孩才5岁,叫李温馨,大家都叫她馨馨,她胆子大,喜欢刘铭的大黄狗,和刘铭有些熟悉了,她的家离坝口很近。

      “哎,不好吧,这怎么好意思呢”刘铭有些踟蹰,但也不觉跟着她走。他看见了一硕大的白色物体放在馨馨家院坝里。
      “走嘛走嘛,我姐带了好多好吃的回来哩,我请你吃。还有汽车啊,大汽车!”
      “汽车,那是汽车吗,比摩托车舒适,速度还超快的车。”刘铭心想,他有些想看看。在这村里,听说有好几户人家都有汽车,但他还没有见过,人们出行骑摩托、三轮车、自行车的多,在村里活动主要还是靠走路。听说还有速度超快的火车,每小时能走四百多里路,还有能够在天上飞的飞机,那就更快了。这里不需要仗剑,就可以走四方,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

      其实刘铭还没有去过其他人家里,他的外婆每天家里家外劳作,这么久了也没见她到别人家唠嗑家常,刘铭在村里转也不好意思去村里人家看,虽然只有十二岁的身体,但毕竟是成年人的灵魂,刘铭还不懂得这里拜访的礼仪,怕唐突了。

      刘铭还在犹豫,馨馨的奶奶已经看到他了,“铭娃儿,快来家里坐坐,耍会儿,温晴,快下来,铭娃儿来了。”

      “得,大家都想看他的是否真的不傻了,那就满足满足他们,也满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反正自己还小,以前也是傻子嘛”刘铭这么想着,也就顺势被馨馨拉着去往她家走去了。

      只见一披着头发,穿着素色连衣裙,随性慵懒的女人,汲着拖鞋从楼上走下来,一见着,不知是否是刘铭的错觉,她的眼里突然就冒出了光,问道“铭娃儿,知道我是谁吗?”

      “温晴,我刚听到了”

      “啊!是真的啊!你真的好了!简直太神奇了,我又有素材了”,此时的刘铭还没有听懂她的意思,不过后来懂了。

      “快进来耍会儿,不过你可得叫我姐,我比你大多少知道吗。”

      “嗯,晴姐”

      “这才对嘛”

      “我能看看这是什么吗”我指着院里汽车。

      “哎,汽车啊,这有什么,随便看,一会儿你和姐好好聊聊,明天姐要去乡镇上赶场,顺便带你和馨馨去兜风。”

      “姐,太好啦,馨馨喜欢。”

      “来,姐给你介绍介绍……”于是刘铭又接触和认识了一个新事物。

      “走,到我家楼上耍会儿,和姐聊聊,一会在这儿吃午饭”

      “谢谢,不了,我回家吃”刘铭哪里好意思在别人家吃饭呢。

      “不什么不啊,你小时候傻不愣登的,喊你吃饭从不给面子,现在不傻了,吃个饭咋了,给姐个面子。” 说着就一手拦着刘铭的肩膀,一手牵着馨馨进屋去了,只有大黄倒是自在,找个地儿躺着去了。

      六月的阳光在这里已经开始有些热烈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