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偷天换日 ...
-
黛玉看惜春胸口起伏,怕她气个好歹出来,一边替她顺气,一边递了盏茶给她。
惜春笑了,道:“多谢姐姐,无事,我才不气呢。气它干甚么?因看的透了,心肠就冷了。主子奴才人都是一样的人,心都是一样的心,要不怎么说“一船为名,一船为利,熙熙攘攘”呢。便是书楼这一事,我都替姐姐耽心,一片好心好意的不说,多少钱白填了进去,怕还要落得她们背后排揎。”
黛玉笑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怕这几日背后就没少嚼舌的。”
惜春看她一派从容,确实不以为意,遂放开了道:“可不是呢,那约莫着能摸着利的,自然夸姐姐孝心,那摸不着的,不免嗔姐姐多事,还有站干岸瞧热闹的,擎等着看“填钱听响儿”的。形形色色,无外乎是贪嗔痴恨爱憎欲而已。”
黛玉忍不住笑,道:”我自以为不是个口拙的,今儿听了妹妹描画的一幅府内众生相,这才知道甚么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了。”惜春不免白了她一眼,“人家为姐姐耽心,姐姐却嫌我饶舌,那有这个道理?”
黛玉道:“好好,我只说一句,那些银子在我手中也是无用。我不花出去,它也不姓林,我花出去了,哪怕是买一个浮名呢,日后有人因此得一分荫庇,也是我的心意了。”
惜春拧眉想了,竟有些不敢深思,总觉不至于此。
黛玉心中还有一层顾念,自己那个便宜师长贾雨村,按书中所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趋炎附势,背恩负义之人。他既然当年坐视恩人之女被转卖,自然也辜负了父亲对他的托付,日后落井投石,告发贾府必然少不了他一份。
而自己日后无论是生是死,都不愿被这枭獍之人拿来做文章。银子不从自己手里花出去一些,指不定日后又翻出甚么罪名,既然能窝藏了甄家的罪银,必然能侵吞孤女的遗产,再添上甚么谋财害命逼勒死亲戚的恶名,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既然准备走了,必不能留下这些首尾。
黛玉遂于惜春商量,于时机与关节处细细推敲约定了一番。紫鹃和服侍诸人只当她们姊妹两个歇午,唧唧哝哝的说些体己的话儿。也有去睡的,也有去逛的,也有强睁着困眼描几行针线的。
正是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任谁能不说岁月静好?
黛玉既为事主,少不了每日要到蕤芸轩点卯。姊妹里面,探春后来居上,隐隐已有领袖群雌之势,她亦乐见其成。
这日上午,探春与宝钗两个人勘察账务,时不时的闲聊两句,宝玉诚恐被铜臭味儿熏到了,坐在犄角边上,借了惜春的本子挑紧要的抄录,正是要提防他老子随时查问。黛玉和惜春则持着书单子,手拿朱笔,在那儿分类定序。
眼看着天渐阴下去,“莫不是有雨吧?”黛玉道,“咱们且先回吧,暗成这样,怪费眼的不说,再被雨扑到,多不值当。”宝玉自然如闻赦令,余人有走有留。
半路之上,豆大的雨点骤然打了下来,黛玉和惜春两个相视一笑,没过多久手拉着手 ,一气儿跑回房中。幸好游廊之下,路也不远,只薄薄湿了点衣衫。黛玉毕竟身子单薄,被雨激到便有些不自在,茶饭懒动,怏怏的歪在床上,只拿了一卷书,也不看,也不理人。
紫鹃等人深知她的脾性,又见有惜春在一边不厌烦的陪着,也都放心。
又有谁知此时的黛玉,用了第二道灵符,已是一个普通的嬷嬷模样,趁乱之中撑开一柄油伞,堪堪遮住面目,正稳稳的朝着东北角走去。这正是梨香院的方向,因修葺别院,薛家已经搬至别处,夹道上的角门寻常无事早锁了。
黛玉取了笔,轻轻画了一扇门,伸手推开,静么悄的走出去,等再穿过东边的角门,已直接置身于街上。
要说不紧张害怕,那必是假的。黛玉提着一颗心,握着伞柄的手都绷的僵直,一步步走去,两旁房舍林立,行人奔走,幸好只有她睃趁着旁人,却无一人窥视着她的。
若是寻常深闺静女,乍见这么多生人只怕路都不敢走。黛玉京杭往返,形形色色的人物到底比别人见的多些,勉强也算“行过千里路,读罢万卷书”了。她妆做的妇人,四旬中上的年纪,面庞与王嬷嬷有几分相似,只一身略为体面些的仆妇打扮,步入街市之中,自然无人留意。
这一场雨粗粗疏疏的,下得急,收的快,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街上很快又是人声鼎沸,因贾府在这儿起园子,短工脚力络绎往来不绝,渐渐卖浆水的,卖炊饼腌菜的,后至果蔬谷米,灯油百杂的,也都多了起来,蔚然成市。
黛玉的脚步不由自主松快起来,全身一轻,这一时之间,仿佛又去无数束缚。
等伞干了,她也学着人往肋下一夹,慢悠悠的穿街过巷。这片本就是人烟阜盛,街市繁华之所,不多时便寻着一间香烛铺子。黛玉从荷包里掏出一块碎银子,挑了两束好香,几卷黄纸,连篮子一起买了。
店主提了戥子,方称完银子,拿起夹剪正要剪,黛玉忙道:“我不要银子,找些散钱吧。满打算去光明寺那边还愿,腿脚有些不便,贵店可能帮叫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