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二十三章上 ...
-
第二十三章
上
“今天必须说清楚,不然就不许走!”王大民转身欲走时,却被不知何时堵在门后的朱一民和汪明兴拦住了去路。
“一民!”王大民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然后伤感道:“你们就别刨根问底的了,会害了你们的!”
“老师,您就别瞒了,不管多么大的危险,我们一起面对!”朱一民央求道。
“对,王叔叔,人多力量大。这位是我舅舅,红叶派出所所长崔大洋警官,我们齐心协力,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汪明兴信心十足。
王大民苦笑了一下说:“一民有你这样的哥们,真是人生大幸,但你们真的是不了解这其中的凶险,我不想再有伤亡!”
“我不怕,这次,您休想支开我!”朱一民铁了心了。
“我们好好应对,总有办法。”崔大洋语气沉着,分析道:“我调查到你昨天晚上去的地方是姚氏商贸公司老板姚涛名下的资产,原本是个高档私人会所,四年多前姚涛主动摘牌,对外宣称会所关闭。姚涛弟弟姚坤原来系市公安局一名司机,后来转正提拔,现在已经是省公安厅政治处副处长,民间疯传,姚坤一路升迁是因为沾了妹妹姚惠子的光,姚惠子系副省长王山耀的地下情妇。”
“那个女明星?”朱一民问。
“对。”崔大洋点头认同。
“嘘嘘。”王大民惊恐万状,连连示意崔大洋不要再说下去了。
“放心吧,这个茶楼是内弟所开,楼下有我的人,非常安全。”崔大洋继续道:“以前我总以为是民间八卦,现在看来,王副省长也要对付你和小朱爸爸!”
“老师您就说开了吧,我蒙在鼓里岂不更危险?”朱一民苦苦哀求道。
王大民犹豫不定,他不敢轻信别人,崔大洋看在眼里,直言道:“王主任是信不过我吗?我崔大洋以警徽发誓——忠于法律,守护正义,决不玷污金色盾牌!”
王大民苦笑了一声,问:“哪怕对方是你的上司?哪怕身陷危境?”
崔大洋神色坚定,道:“不畏权势,不怕牺牲,除暴安良!”
“唉,也罢,今天,就让你们彻底弄明白怎么回事。”面对崔大洋,王大民终于放下了戒备,伤感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好兄弟,因不忍心牵连无辜,所以执意隐瞒。”
王大民陷入了回忆:
“三十多年前,我和朱哲成、陈春红是省政法学院的同班同学,我们三人志趣相投,情同手足,自称省政法学院三剑客。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能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国家也特别优待大学生,上学有生活补助,毕业包分配。不过,那时的我们,生活封闭,缺乏远见,大学里总是感觉自己已经是天之娇子了,只管放飞自我。另一方面,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整个社会还没有什么商业意识,人们普遍贫穷,但民风淳朴,讲义气,崇拜英雄。我和哲成来自农村,家里都是一贫如洗,春红虽然是省城人,家里也不富裕,我们经常一块挨饿,一到要交学费时就犯愁。我们三个中,哲成最长,我次之,春红最幼。哲成很有商业头脑,他看准当时读书热,出国热的浪潮,就带着我俩到书市批发各种图书,然后再到各种学校门口摆地摊推销,我们不但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还有补贴家用的。一时风头无二,我们在学校狼狈为奸,招摇显摆,谈恋爱,吹牛皮,喝酒打架,海阔天空的做梦,一样都不落下。
美好的日子转瞬即逝,毕业分配将我和哲成的美梦打的稀巴烂。当年的分配政策是哪里来回哪里去,春红是省城户口,十分顺利的去了市公安局工作,我和哲成没有一点背景,必须回农村老家工作,但我们都选择了同命运抗争。哲成为了事业牺牲了爱情,为了留在省城,他娶了一个他不爱的女人,就是一民的妈妈周秀秀。我为了爱情牺牲了事业,为了守在心爱的女人黄莉身边,放弃了分配到农村的工作岗位。黄莉也是我们大学同届学友,我们属于自由恋爱。我们交往之前她父母给她定过一门亲事,对方据说颇有家世,男方还出国留学去了。由于黄莉父母的拼命反对她跟我在一起,我根本没有在省城工作的机会。当时我只有一条路可选——考律师资格证,但政策限制很多,机会渺茫,生活上,全靠哲成和春红资助。终于,黄莉的未婚夫——澳大利亚回来的所谓的成功人士,把她从我身边带走了。我伤心欲绝,差点自杀,是哲成一路帮助我,直到我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哲成下海经商,成立了大成贸易公司,那个年代只要有胆量,机会遍地,很容易发财,哲成很快就风生水起,挣了很多钱。金钱与权力容易让人迷失,哲成也不例外,他醉心于迎来送往,沉迷于声色犬马,出入酒楼会所,生活在纸醉金迷中,完全听不进去我和春红的劝诫。
后来政法学院搞了一次校友聚会,哲成在聚会上结识了已经是厅级高官的学长王山耀,哲成经常邀请王山耀一起消遣玩耍,我和春红也与王山耀见过几次面。
先前,哲成曾经告诉过我,说他在姚涛的会所里看上了姚涛的漂亮妹妹姚惠子,姚惠子是姚涛的堂妹,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才来投奔堂哥的。姚惠子钟爱文艺,想当演员,哲成见她气质颇佳,就想办法满足她,找人培训,不惜代价的花钱找关系,终于将姚惠子送进了剧团。后来,哲成又告诉我说王山耀也看上了姚惠子,他就主动放弃了。你知道的,哲成一向讲义气,也很有女人缘,朝三暮四的,对任何女人都不是真正的上心,我也没放在心上。姚家兄妹傍上王山耀后,姚惠子很快成了明星,姚涛弟弟姚坤从公安局的聘用司机转正,成了正式的公安干警,后又不断得到提拔。
一次,哲成与王山耀、姚涛吃饭时,听王山耀透露消息说:他就要被提拔为副省长了,分管政府采购事宜,将来可以给他们一些商机,让他们先做好准备。后来姚涛就不断的鼓捣哲成与他合伙,收购一家生产办公桌椅的厂子,他们还去实地考察了几次,老板姓贾,厂子在江苏,规模比较大,收购价高达一亿多元。哲成虽然有些资产,但他好朋好友,开支较大,真正的资本有限,收购该厂简直就是蛇吞象,他犹豫不决。姚涛给哲成分析了一大堆收购的利好因素,说是经营的再不好还有厂子实体在,有生产设备在,说有了王山耀的庇护产品又不愁销路。甚至说政府采购时,他们可以内外联手,耍点手段,直接围标或串标,稳赚不赔。姚涛再三劝哲成一定要抓住机会,还给他出主意,让他质押公司去银行贷款,发动员工集资等等。
哲成也感觉太激进了,风险太高,来找我和春红商议。我劝他稳妥一些,非法集资、围标串标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知姚涛给哲成灌了什么迷魂汤,哲成很快的质押了公司贷款四千多万,又东拼西凑的借了几百万,我所有存款也都支援了哲成,凑齐资金后哲成、姚涛急不可待的与姓贾的签了买卖合同。当哲成兴冲冲的去江苏接收厂子时,却被拒之门外,原来姓贾的只是替人看守该厂,而且雇佣期已过,再回头找姓贾的,姓贾的早已不知所踪。警方后来证实姓贾的所提供的文件、证书和网站全是伪造的。这桩交易从头至尾,完完全全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然而等待哲成还不光是公司破产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