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只闻旧人哭 ...

  •   天启九年冬
      刘相谋反,串通永义侯崔铭带领一批精锐围了安乐宫。

      幸,普文帝崔治早有察觉,将计就计,命长安将军赵琛领兵杀入洛阳城,普文帝协明宗侯崔昊及一群早就埋伏在宫内的将士与他里应外合,剿了这党乱臣贼子。横尸遍野,正阳殿外的白玉阶已被血浸泡成了赤色。

      然而就在这场后人称为安乐之乱里,御医顾长歌死了。

      被挑断手足筋脉钉在皇宫南苑的红墙之上,血竭而亡。

      白玉般的脸庞都被人用他束发的银簪划了数十道血痕,疤痕交错,令人生怖。

      谁也不敢相信生前性冷淡薄,总是乌发白衣背着药箱悬壶济世如谪仙一般的顾御医是这样完结了一生,狼狈凄惨。

      普文帝崔治亲自敛棺,正阳殿内停尸七日,夜夜银盏宫灯不熄,宫人皆着白衣素花为敬。

      下葬当日,帝大哀,当场咯血。三日后屠了奸佞刘相满门共一百五十七人,亲自去观刑,残雪一片的绞杀场上血流成河,哀嚎遍地。

      永义侯崔铭也沦为了阶下囚,铁链穿肩,每日饮鸩,七窍流血,毒发要死之时再将他救回来,让他永远在生死边缘挣扎痛苦。

      有人不禁要问,一个小小的御医竟如此得圣心,普文帝居然为他做这般事。

      那就要从普文帝尚未登基还是世子时候说起了。

      那时的崔治排行老三鲜衣怒马,风流倜傥,不仅才思敏捷写的一手好文章,也足智多谋熟读兵书,就连骑术投壶蹴鞠这种公子贵族的玩乐法也是四个皇子中的佼佼者。

      当朝圣上宣化帝在位时期就非常喜爱他,胜过太子崔流,常让崔治伴君左右,就连批阅奏折都不避他,一些细小地方呈上来的折子他甚至直接甩给崔治去批朱。

      这个消息甫一传开的时候,众人哗然,摸不透圣上的意思,既然太子之位已定,何故对三皇子崔治如此青睐有加,难不成想让他做个摄政王,以后好辅佐太子崔流登基?

      一时间,朝中分为两派,一边是刘相为首的太子党,一边是苏阁老为首的三皇子党。

      宣化帝心里清楚这些成员的划分,但却不动声色,没有透露出任何意思来,他这种默许的态度,无疑是让两派自行博弈,胜者为王。

      崔治倒是无所谓这些心思,每日饮酒作诗,怡然快活。
      他自小就是被宠大的,并不在意这些皇权之争,相反,皇家亲情对他来说,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然而崔流被弟弟崔治掩盖锋芒多年,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表面总是一副大度包容的兄长模样,内心却十分嫉恨这个写意风流的弟弟,只是忌惮他得盛宠,偶尔下下绊子罢了,并未有过太出格之举。

      再后来崔治的母妃慧贵妃突然病逝,宣化帝大怮,跟着一病不起,遂传召自请去边关军营历练三年的崔治回京。

      崔治心系父皇母妃,连夜领着一小队羽衣军骑马飞驰回洛阳城,途中被两拨死士追杀,不眠不休赶路的他毫无防备,羽衣军被灭,他身受重伤失足坠下断崖。

      病榻上连绵数日的宣化帝闻讯,怒急攻心,一口气没上来,竟然薨了。

      崔流顺理成章的继位,并未大肆操办,毕竟逢国丧,胞弟三皇子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只是费了些心思操办了宣化帝的后事,却并未将崔治的母妃慧贵妃收入皇陵,只是草草安置在了她娘家的祠堂内。

      这个举动引起了不少三皇子原党羽不满,辞官的辞官,弹劾的弹劾,崔流心里暗自愤恨,他刚登基,羽翼不难,这些三皇子党大多朝中老臣,只能慢慢拔掉,不可把事做的太难看。

      谁知仅仅十个月,崔流屁股下的龙椅还未坐热,崔治便携大军杀入洛阳城,从正阳殿的红木梁上取下宣化帝在位时写的传位诏书,网罗了崔流毒死慧贵妃追杀同胞弟弟气死宣化帝的一系列罪证,推翻了他的皇位。

      自此,崔治登基,化号普文帝。念在一母同胞的份上,崔流一党被囚禁在宗人府,虽清苦,好歹留了一条命。
      要说崔流当时被追杀,身受重伤,坠下断崖,怎么还能生存呢?

      这就提到了顾长歌。

      顾长歌是苏阁老的外孙,其父是镇守边关的平定将军顾成风,兄长是定北副使顾长章,一家子的武将,生的浓眉大眼,英勇非凡。偏偏顾长歌出生的时候,是冰雕玉铸的一样的粉娃娃,五六岁的时候,羊角小辫缠着红线,眉间一颗朱砂,眼若秋水的小模样,颇得他爹和兄长的疼爱,直把他看做女娃娃一样宠着。

      顾长歌话不多,面上总是拢着几分寒意,不动的时候,真像一尊白玉童子像,洛阳城里都道顾家出了个男生女相的玉童子,只要顾长歌出个门,铁定被围几层人观望,他眉头都不皱一下,无视这些视线,只做自己的事,旁若无人,却也没人敢多嘴出声,恐自己的粗鄙之语惊扰了这个小仙童。

      后来顾长歌八岁的时候,他爹和大哥将他带去军营历练,他却不喜舞刀弄枪,白衣不沾一点灰,却独爱药草医术之类,常常给一些受伤的将士治疗伤病。这一来二去的,索性顾成风带他去了趟苍梧山,那里有位医术高明的平仓道长常年隐居,不闻世事,本不收徒外传医术的。

      却在看到顾长歌垂眼立于一颗古树下,面无表情的小脸隐在斑驳的树影里时,改变了心意,破例收了他为唯一的弟子,赐字“子颂”。

      顾长歌是十七岁的时候拜别平仓道长下山的,届时顾成风、顾长章二人长期在边关镇守,练兵,没有急报时很少回京。

      边关风沙遍地,条件艰苦苛刻,很少有医术好的御医主动请缨前往边关发展的,因此军营中的大夫大多医术一般,将士们往往一个小的伤口处理不当,就导致伤风感染,一命呜呼了。

      因此,顾长歌师成以后,带着两个药童直奔边关,去辅助父亲兄长一臂之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