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阿元并不了解这么多内情,这并不妨碍她这两年多来通过自己观察来分析家里人的性格。虽说她之前社会经验不算多,至少也活了20多年人。

      家里一共就这么几个人,祖父地地道道的庄家汉子,对土地比命都亲,等闲不说话,祖母也不是那种挑事挑剔儿媳妇的恶婆婆,和祖父对家里的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活不少干就行,除非太过分了。

      大伯父和祖父如出一辙,对家里的事情基本上不插言,但是估计心里应该有点数,大房是得益者,他肯定不会说太多,大伯母属于占便宜没够的那种,大堂姐,二堂姐没有太多坏心,向着父母也是人之常情,锁柱还小,被大伯母惯的能让人抱着绝对不走路,能让人喂绝对不自己吃东西。

      自家爹娘呢属于有点好心肠,也是需要回报的那种,不是圣母的不求回报,要是一直想让我对你好,你不回报,那对不起了您,拜拜走起,自家大哥一个乖乖的农家孩子,7岁出头已经帮着家里干全天的地理活了,虽说中间肯定休息的时间比大人长,也是实属不易了。

      三叔之前一直在谢家庄子里打长工,今年和三婶成婚以后才回家,阿元和这两口子接触的不多,给人感觉也是小精明都是有的,坏心眼都没有太多的。

      总的来说阿元对自家的环境还是挺满意的,大家都属于有点自己的私心,没有太大坏心的家庭,这就可以了,要什么自行车啊。

      张氏看着自家傻笑的傻闺女就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虽说张氏并不知道什么是钢,这个时代有没有钢阿元也不知道,每次听到张氏咬着牙说话的声音,阿元都能体会张氏这种心。

      张氏咬着牙问道”阿春是不是又让你在她做饭的时候出去放鸡去了。“

      张氏用的是肯定句,而不是疑问句,阿元只能没心没肺的解释道“那时候有驴车送粮食回家,可能掉壳子,大姐就把鸡撵出去了,我去看着的。“

      阿元表现的在懂事也是一个2周岁多点的孩子,张氏只能叮嘱道“以后你大姐做饭,你在旁边跟着烧火,听到没?“

      阿元知道张氏这是觉得阿春阿苗偷吃了,只是粮食都是早上刘氏拿出来的,能做几个饼子,饼子多大,这个做了一辈子饭的老人心里清楚明白的,阿春最多能偷留出来一口的量,半个婴儿拳头大都没有,阿元真不觉得她应该去分这一口干粮,于是说道“娘,我不要,厨房太热了,我宁愿放鸡。“

      张氏狠狠的点了两下阿元的头,对这个实心眼的女儿也是没辙,倒是根生偷偷的把阿元拽过去,塞了阿元半个饼子,说道“妹,吃吧,爷爷私下给我的。“

      宋家和如今的大部分家庭一样,采取分餐制,不是一人一份的那种,而是刘氏决定大家吃多少,像是这种饼子只有上地的人有的吃,其中宋老头的是头等的,剩下的男丁是二等,女人是三等,阿元姐妹三人是没得吃的。

      没错,姐妹三人辛苦送来的饭食,姐妹三人一口吃不到,出门的时候阿春在灶台底下塞了三个红薯这才是姐妹三人的午餐,今天还能在锅里加点水,喝点刷锅水。

      阿元看着黑瘦的哥哥笑着摇头道“哥,我不饿家里大姐烤着红薯呢,我吃了饼子,红薯吃不下去的话,就得给大姐二姐吃了。“

      根生想了想还是自己吃了说道“晚上的粥端回屋里吃,哥给你喝两口稠的。“

      阿元乐呵呵的点头同意了,张氏并不管兄妹二人的事情,也是这个时代父母的特色,活着已经用尽全身力气,哪有功夫去关心孩子的心理,根生和阿元这算是好的,两人差着年纪,相互体谅,有那种人家一个年头生,一个年尾生,从小打到大的也是常见。

      看着大家都吃完了,姐妹三人就带着东西回去了,回去的路上还是阿春背着锁柱,阿苗背着罐子,阿元拿着篮子。

      到了家里已经是下午了,阿苗去把红薯挖出来,阿元把留着的咸菜拿出来,两个人就先坐下来吃了起来,阿春从自己房里拿出一个陶瓷碗,里面放了一些熟的米粉,小心的用热水冲好,一面吹一面喂给了锁柱,闻着米粉的香气,阿元也不争气的吞了吞口水,长这么大吃细粮的时候真是有数的。

      这也不能怪祖父母偏心,宋家的规定,农闲的时候打零工挣的钱不用上交,女眷做的针线活挣得钱也不用上交,大伯父为了能让锁柱吃口细粮,真是玩命的干活,要不是宋老头拦着,冬天的时候差点为了5两银子,替人去服徭役,那是阿元这辈子有限的两年里第一次看到爷爷发火,差点动手打了大伯父。

      虽说后来张氏分析大伯父也不是真心想去,而是用这种方式逼着爷爷奶奶拿钱给大伯母补身子,阿元估计是没有成功,要是成功了张氏肯定会闹的,家里就这么大的地方谁能瞒过谁呢。

      这个时候阿苗就有一定的优越感了,看着阿元咽口水,不舍得的说道“要不今天第二遍碗给你舔。”

      阿元想到每天锁柱吃完二姐舔碗的样子,还是第二遍碗,吓得一个激灵,连忙摇头说道“不用二姐,你自己吃吧”阿元实在是说不出二姐你自己舔吧这句话。

      阿苗感觉到了阿元的嫌弃,不解的看了一眼阿元,觉得阿元不识好人心,学着大伯母的样子尖着嗓子说道“不舔拉到”

      阿元不想和小屁孩堂姐争辩,默默的吃着手里的红薯,就着咸萝卜,就是家里没有醋了,农忙也没有人去买,要不然稍稍放点醋,一点点就可以,咸酸可口,农家的咸菜也不像是小说里面说的都是咸的齁死人,要知道萝卜不要钱都是自己家种的,盐可是要钱的,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贵的要命。

      阿元吃完就回到自家屋子里睡了一个午觉,不到半个时辰就起来了,接着把鸡赶出去看着鸡吃食,现在家里这些鸡基本上都是阿元管着,那也是别想偷着自留一个蛋的,宋老太,大伯母晚上的时候会去摸摸鸡屁股,哪只鸡下蛋了,哪只鸡没下蛋,一模就知道,不小心鸡把蛋下到了外面,阿元还没发现,那是要挨骂的,别看宋老太平时不言语,这时候骂人可是带着花样的来,好像丢了一个蛋,宋家就得全家喝西北风了一样,可想而知阿元有多紧张这些鸡。

      好不容易让这些鸡都吃饱了,关了起来,阿元就找出了一个适合自己用的小刀,代替了大姐切菜,这种菜是用力晒菜干的,晚饭用不上,阿元可以慢慢的切着。

      等家里人回来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坐在院子角落里慢慢切菜的阿元,刘氏难得的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勤劳的孩子总是更讨人喜欢,更何况阿元两岁多点,就是去外面疯玩,家里也不会说太多,最多挨几个白眼,结果阿元天天都是在家找着活干,凡是力所能及的都不会特别推辞,别的不说这么勤劳只要能保持下去,将来肯定能找一个好人家。

      如果说阿元是让刘氏满意的话,那看到阿苗抱着晃悠的锁柱,刘氏只能转过身去,全当没看见了,其实让刘氏说,这个年代谁家没死过孩子,就是她还不是生了8个最后只活了四个,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还早早的嫁了人一年也难得来一次,就是张氏在根生和阿元中间还有一个女儿,生下来不到百天就得了绞肠子去了。

      只是像何氏那种快要养成的儿子一起去的少,谁让那两个孙子没摊上一个好娘呢。

      张氏看着阿元这么勤劳一是高兴,二是郁闷,总觉得自家吃亏了,只是阿元正是半董事半不懂事的时候,总不能教孩子去偷懒耍滑,真要是长歪了,哭都没地方哭去,至于大房如何,和她有什么关系呢,谢家庄这边的规矩就是所有的儿子都成家了,每个家都有自己的孩子就分家,就是家里两个老人一直压着不让分家,她也不信等大房的锁柱都长大了,两个老的还能在。

      这真不是张氏不孝顺啥的,而是现在人的平均年龄真的不高,这个平均年龄还包括了各种贵族阶级给提高以后的,要是纯老百姓的平均年龄就更低了,40出头的很常见,50出头的就已经是有福气的了,要是谁家有个60多的老人就可以说是一声长寿了,宋家的生活一直不算好,就算是两个老人能活过50都算是好的了,当然张氏对自己的寿命也是这种感觉,哪有那福气能到60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