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肱骨之臣 ...
-
金銮殿。
“臣恭贺陛下喜得公主——”一道厚重富有磁性的男声响起。
金銮上的男子爽朗大笑,随即走下台阶,走到说话之人的身前,拍了拍这人的肩,道:“爱卿已是而立之年,尚未娶妻,可需要朕替你做主?”
“多谢陛下抬爱,臣受宠若惊。只是,臣身经百战,伤痕累累,这副身躯怕是——”男子的眼眸逐渐黯淡。
“慕云。”皇帝注意到男子黯淡的眼眸,却又见到男子左眼处一道狭长的疤痕。“江城一战,是朕对不住你——若不是朕年少轻狂,决策失误,深入敌营,身陷江城,你又怎会孤身入城救朕水火之中?这份恩情,这么多年,朕一直未忘。你叫朕如何报答?”
“陛下乃乱世之中贤能之才,臣择贤主而侍,是臣的荣幸,即便要臣上刀山下火海,臣也在所不辞。如今四海安定,陛下当与龙国结交,以保百年和平。”
“你啊,总爱操劳国事,总该考虑考虑婚姻大事,不是吗?”皇帝微笑,转头看向男子。继而又道:“从前你我征战沙场,确实不该牵挂儿女情长,可如今,你我大事已成,天下太平,百姓安定,当初的愿望终是实现了。怎么?还对她念念不忘?慕云——你是我凤国的大将军,她一个敌国的公主,你们根本没有可能,你为何还是放不下?”
“云国国君残暴,天理不容,我们替天行道,为人称赞。可她是无辜的,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她死?为什么?为什么?!”一声怒吼,男子早已红了双眼。
“她的确是无辜的。可要怪,只能怪她生在帝王之家,生在云国。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逝者已逝,何必如此挂怀?若是她在天有灵,也不愿看到你这样。也罢,若是你执意终生不娶,朕也不会强人所难。只是往后余生,你作何打算?”
男子的情绪似乎逐渐平复下来,兴许是因为顾及眼前之人乃当朝凤国国君,便道:“陛下可还记得年少时曾与臣深夜探讨人生志向?那时候,臣的父亲死于云国大将之手,臣发誓一定要让云国血债血偿,于是才有了‘保家卫国,誓守疆土’的志向。臣十二岁从军,到如今已有十八载春秋。十六岁时,臣见到了您,您那一句‘扶国之大业,苏天下苍生’叫臣羡慕,臣只愿守卫心爱之人,守住那一方疆土,哪有您这样的豪情壮志?二十岁那年,臣跟随您征战四方,南平百越,北扫羌族,为凤国开创基业。十年来,臣为您开疆拓土,扫除一切不利因素,不为名利,只为对得起臣的初衷。臣既然连心爱之人都守卫不了,那便只能为您守卫江山,毕竟这凤国的天下是臣与您浴血奋战一同打下的。臣恳求您恩准臣镇守边关。”
“边关?你疯了吗?凤都的繁华你不要,偏要跑去边关?”
“陛下息怒。边关,是臣与她初识之地,臣只想重回故地,别无他求,还望您恩准。”
皇帝长叹一口气,道:“凤都什么样的美人没有?赶明儿朕为你办一场选秀,任你挑选。朕希望你不要再沉浸在往日的痛苦中了,好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江山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听朕一句劝,留下来,你会遇见人生中第二个你爱的人。”
“陛下,臣意已决,请陛下恩准!”未及说完,便扑通一声跪在皇帝面前。
“你是我凤国第一功臣,朕若派你镇守边关,你让朝中之人如何看待朕?慕云,不要为难朕——朕如今唯一能信任的,只有你了。”
慕云思量片刻,无奈叹道:“陛下,臣是将军,为您镇守疆土是本分,可朝中大事,臣若干涉,便是大不敬。陛下乃治国之才,臣只能尽绵薄之力——”
“将军此言似有深意,可是有良策?”皇帝听慕云的语气好似话中有话,便激动地抓住慕云的手。
“如今建国之初,陛下急需心腹能人,臣愿为陛下荐一人。”
“何人?”
“陛下可知江湖之中有两大门派?其一是天地门,其二是罗生堂。天地门门主尹襄王与罗生堂堂主罗琛(chēn)有不共戴天之仇,于是两大门派便成了死对头,两家门生严禁交往。可那天地门副门主尹承佑却与罗生堂弟子钟绮罗相爱,尹襄王本就忌惮尹承佑的实力,便借题发挥,将事情闹得江湖人尽皆知,使得尹承佑身败名裂,失了副门主的地位,被天地门逐出。后来,钟绮罗诞下一子,一家三口便一直四处漂泊。陛下若在此时,对他伸出援助之手,他必誓死效忠陛下。”
“这尹承佑到底有多大的实力?”
“天地门日常事务全部交由他处理,另外他还操纵了整个江南的黑市,其能力不在话下。”
“此等人才确实难寻。只是,朝廷向来不参与江湖纷争,再者,他四处漂泊行踪不定,如之奈何?”
“臣幼时与其交好,实不相瞒,臣此次请求镇守边关,便是想要为其提供庇护。而江湖门派的成立,一部分资金是由朝廷提供,所以他们不敢与朝廷对抗,陛下大可放心。”
“既然如此,还请将军告知其所在之地,朕亲自去请。”
“陛下求贤若渴实乃凤国之幸。现下一家人暂居于臣府中。”
“此等贤士怎得不早些告知于朕——现在已入夜,朕深夜拜访,略有失礼,明日一早朕便动身。慕云啊,朕若能将此等能人收下,你就不用去边关了。”皇帝拍了拍慕云的背,甚是欣喜。
次日,将军府。
一青衣男子在竹林间挥舞双剑,竹叶纷纷扬扬,尘土飞扬。站在远处观望的慕云大声喊道:“承佑!今日我听说蛟龙出海,你可愿随我一同去看?”
青衣男子收回双剑,足尖一点,略施轻功,身轻如燕,稳稳落在慕云身前,薄唇轻启:“蛟龙何在?”
慕云浅笑,却道:“远在东海,近在眼前。”
“谬赞。”青衣男子道。
“承佑,我护得了你一时,护不了你一世。山中高人自有明主请,往后你可愿与我一同守卫这万里江山?”
青衣男子浅笑,似是无奈:“只是小生不才,怎得明主青睐?”
“贤士谦虚了。”来者一身金色龙袍,气度非凡,正是当今凤国皇帝。
“草民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还望陛下降罪。”青衣男子一见来者便已拜伏在地。
“贤士有礼,快快请起。”来者迅速扶起男子。
“草民何德何能,竟劳烦陛下亲自探视。”
“贤士状况朕已了解,如今四海方平,正是用人之际,还请贤士不吝赐教。”
“草民不才,能得陛下青睐乃三生有幸。何况朝中贤能之才比比皆是,草民身处江湖之中,又是在逃之人,怎可入仕?”
“贤士既然是在逃之人,能得朝廷庇护,又能得高官厚禄,何乐而不为呢?朕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给贤士足够的时间考虑,如何?”
男子深思熟虑了一番,只在心中道:“朝廷与江湖又有何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更何况,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九族难保。慕云虽说能送我去边关,可边关亦是虎狼之地,生死难保。天下之大,果真无我容身之处啊。可仔细想来,若能为朝廷效力,至少我也算是功臣,妻儿可保。如此一来,可行。”
经过一番思索后,男子双手作揖,道:“能得陛下青睐乃草民之幸,若陛下不嫌弃,草民愿倾毕生之力为您效劳。”
“好!好啊!”皇帝紧握男子双手,爽朗大笑。
“能得贤士和慕云才是朕的荣幸,凤国的荣幸。从今往后,朕可就倚仗二位了!”说罢,紧紧搂住二人的肩膀。
“朕为贤士安排了新的身份——贤士夫人姓钟,而数年前云国御史钟氏因直谏遭灭门之灾,朕便谎称其尚有余孤,让贤士冒用其身份,委屈贤士同夫人一姓,也好名正言顺,为名门后世,贤士看如何?”
“劳陛下费心,草民并无异议。”
“往后,贤士便是我凤国的丞相,朕的左膀右臂,肱骨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