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18章 ...
-
昨天一整天也没见到杨雯青的影子,听物理老师说,老杨被派到市一中交流教学经验去了。
上午前两节是英语,早读7点半才开始,可7点钟值日的时候,杨雯青就已经站在教室里了。于是大家就赶紧加快速度,迅速打扫完毕回到座位上。
“你们觉得自己这次考得怎么样啊?”杨雯青站在教室门口。
突如其来的问话让我们谁都不敢轻易回答,于是便哼哼哈哈。
没想到她不苟言笑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或者说,是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
底下有同学开始小声嘟囔。
“杨老师今天很反常啊。”
“就是就是,她突然问成绩,是怎么个意思?”
“不是听说大家这次考的都不怎么样吗?”
“是呀,五班的英语天才昨天还跟我说,他听力题只搞懂了一半,所以肯定也考砸了。”
“八班我哥们儿也是这么说的,说他们班英语绝对全体阵亡。”
可任凭我们怎么猜测,杨雯青就是一副比蒙娜丽莎还神秘的样子,于是大家便也作罢,开始早读。
只是在慕小霖偷偷往嘴里塞进最一块面包的时候,在一些人和周公怎么也道别不完的时候,杨雯青“pia~”的一记,将教案重重摔到了讲桌上。而她大清早反常的“盯”人举动,也顿时有了眉目。
“停,都给我停!”
空气像是被点了穴一样给强制固结住,而我们则不幸被困其中。
“你们觉得自己还有没有个总复习的样子了?!”
如果说之前那个“你们觉得”,是杨雯青还有想让我们回答一下的意思,那这第二个问句,就只是想让我们闭嘴而已。
固结的空气已经冰至极限,感觉谁一个重拳上去,立马就会碎得歇斯底里似的。
很快,她自己先打碎了它:“有些人,一个早自习也不翻一页!你要是每天这么过来就是想装装样子,倒还不如那些直接旷课的同学,至少人家活的比你通透!”
“或者说你们要是觉得,老师诶,我今天就是不想学习,一点儿也看不进去,那就干脆去网吧打一天游戏或者在家好好睡个觉什么的。别学没学好,玩儿也没玩儿好的,你亏不亏啊你!”
杨雯青越说越生气,也越说语速越快,两双不大却智慧的眼睛里,逐渐泛起了泪花。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她。她的冰冷,她的严厉,并非没有温度。
“这次一练,我们班的总成绩很不理想,除了语文和物理,其他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上次模拟考试,我们的平均分还比四班高出0.75,而这次,比他们低了整整8分!”
说实话,当大家听到差8分的时候也都很惊讶。
平均分能差这么多,我要是老杨,估计刀早就磨好了。
“这有什么可惊讶的?以你们现在的复习态度,就是这么个分数!”
“年级前十,没有一个是我们班的!等总名次下来的时候你们自己好好看看吧,看看前100名,咱们班能占多少。”
“有的同学,退步得非常厉害,总分还没考过普通班。”
“以前我就一直在强调,你们能进一班,也仅仅代表着中考成绩,如果不努力,别人都在进步,那你们就只剩下退步!”
“怎么能考得这么差?!”
杨雯青说完最后一句话后,便又恢复了往日的面无表情。
她变得异常沉默,反而让我们更慌了,因为我们不知道她接下来要干啥。
本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大家也都不敢抬头,生怕被逮到回答类似那种“你觉得自己这次在班里排多少名啊”,或者“你觉得这次英语考得怎么样”的问题。
倒是蔚飞突然说:“反正大家考得都不好,也不是事先约好的,这又不是女生结伴上厕所。”
文曲星”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他就是老杨的“克星”,以前在课堂上睡觉打游戏还不背书,杨雯青都拿他没辙。但这次,他并没有要气她的意思,反倒是更多安慰在里面。
蔚飞继续:“杨老师,这次我们知道错了,但以后吧,就从我做起,保证不给您丢脸,行吗?”
杨雯青紧锁的眉头终于略有舒展,忽红忽白的脸上,也终于有了一丝元气。
她说:“也不是给我丢不丢脸的问题,这是你们自己的前途。”
“当然,我也有责任,或许,或许是我管你们管得太严了。”
岂止是太严?
根本也不是严不严的问题!
杨雯青本来就长了一副严肃脸,气场自是不必说,而管我们的方式更是形容不来。大概就属于那种不动声色、不留情面又不着痕迹还刁钻的类型吧。
总之让你领教一回,绝对不敢再犯第二次!
她从来不拿粉笔砸人,谁开小差谁讲话了,她就只是盯着你,保证你下一秒便被她的电光眼神杀得体无完肤。
而遇到脸皮厚一点的,她就直接叫起来回答问题,答不出来就先站着,一会儿再突然叫你作答,直到答对为止才能坐下。
然后连续半个月,你就会是那个在她课堂上被点名次数最多的人。
呃……
不仅如此,别的老师的课上她还会时不时地来转悠一下,初衷当然是“视察”,但实际行为则和“偷窥”一模一样。
我们教室的后门上面是玻璃,旁边窗户更是半落地式的。有时,刚想要欣赏一下窗外美丽的飞雪,余光飘出去的那一刻,就见坐在窗户边或后门底下的那个同学,腰板崩得比铅笔还直,那种过度认真的“认真”样,就差演一出舞台剧了。
讲台上的杨雯青还在继续。
“不过这次蔚飞提出表扬,考了个全班第一,第二名是韩其灼,第三名是刘野,剩下的我就不多说了,下午排名正式出来后,大家自己看看吧。另外——”她显得有些犹豫,但还是在停了几秒之后说:“另外今天的晚自习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来或者不来,都没关系。”
然后,就剩下我们一个个张大嘴巴满是怀疑了。
这个“另外”,的确很意外。
但,这又是什么新型管理模式啊!
怎么让人更害怕了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汇间传递着“老杨很可能是被气疯了或考验咱们之类”的讯息。
终于,有人小声试探:“老师,这个,学校不允许吧?”
“又不是让你们每天都不来!就今天,给你们一次放松的机会。昨天我去一中参观学习的时候发现,那里的学生可是真自觉,食堂、走廊,随处可见用功的人。”
“我个人觉得只要是学进去了,在哪里都无所谓。不是说你每天都来上晚自习就是有效率了。我的建议是,想放松的同学尽量下课之后就出去,然后早点儿回来。现在天黑得也早,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杨雯青说完便回到讲台,开始整理刚才从夹子里散落出的教案。
我赶紧趁机拍下谢忱,问:“那你晚上还来不来?”
“来啊,我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她一脸正气。
“我也来!”慕小霖也表示赞同,却给了一个比较猥琐的原因,“现在各科分数基本上都下来了,与其回家挨批,不如来上夜自习。”
我:“……”
谢忱:“所以老杨刚才批的,还包括你这种人。”
很多年后,每当我回忆起这段的时候,还是不禁为杨雯青捏一把汗。虽说当时她算是开创了自主学习的先河,但如果我们一个个都没来,她也是冒着被校领导处分的风险的。
可究竟是什么让她一改往日“严”字当头的风格,做出那个决定的呢?
那是在大学毕业后,我和刘野等几个同学再去看望已是教导主任的她的时候,有了答案。
她说:“现在的孩子啊,是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你得站在他们的世界看问题。”
好在最后大部分人都去了,估计同学们的想法和谢忱、慕小霖的差不多,但是我没有。原因是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叛逆过,就算正是青春期,也还是过得平稳。偶尔那些“小心思”也算生得乖巧,并未越界。
而且来胜阳这么久,一直都是“三点一线”,如果哪天我真的考走了,会后悔还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城市。
于是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没有回小区的“家庭食堂”吃晚饭,而是直接在学校旁边的“千里香混沌”里点了碗香菇鸡丁米线。
小店里,都是些胜阳和对面十九中的学生。
三片香菇,两块儿鸡丁,盖不住“香气”扑鼻的浓郁汤汁。我朝前面招招手说,“老板,再给我来点儿葱和香菜。”
店门口有两个不锈钢大锅,一口煮馄饨,另一口下米线。
我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吃,一边看着热气从那两口大锅里轻快地冒出,再顺着厚厚的棉门帘跑出去。走出店的时候,呼出一口气,虽然满是不健康的味精味儿,却充盈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即便是被允许的“逃课”,也还是充满了逃课般的紧张和刺激。
寒流过后,气温短暂回升,地面上温润无雪,空气不冷不热,倒也适合闲逛。
马路对面是一个公交车站,我没看车牌,一辆车子驶来,便跳了上去。
有段路,我的大脑几乎一直处在一个既“空白”又无限“丰盈”的状态中。
那是一种莫可名状的走神——视野里的景象你全读不进去,而你的思绪,只想跟随它自己产生的“想法”行走而已。
我想我的确需要这样“放放风”,休息一下了。
汽车每到一站都会上来一些人,再下去一些。
而我在这段“旅程”里,只想做那个走到终点的人。
最后,在一个较为繁华的路段,司机师傅喊着说:“终点站到了。”
然后我就和一群初中生模样的学生下了车。
顺着人群,来到一所学校的门前。走进去才发现,是一所初中部和高中部连在一起的外国语中学。
后来听说它是全市唯一的一所外国语学校,同时也是某重点大学的附属中学。
英语老师全部由外教担任,每年都会有一些内部保送生考试。除了正常的语文数学外,英语题会出得相当难,都是些竞赛和托福之类的内容。而学校的中招线,也几乎和一中齐平,进去的,绝大多数是些被家长早早规划好,将来选外语专业或出国的孩子。
在尚未明确喜好的孩提时代便被父母规划好了一切,结局只能说是喜忧参半。
有的人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那份热爱,孜孜以求,最终幸运地成为了那个领域的佼佼者;有的则在经历过各种迷茫、磨难和几经辗转后,才遇到那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倒也算是圆满;但更多的人是在时间的洪流里丢失了自己的喜好和选择,被动地流入一个个相似的格子转圈,终其一生。当然也有少数人,他们撑着降落伞漂逐着,不接纳也不改变。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好的结局;
但所有的努力,都值得有个好结局。
我走出学校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圣诞节留下的彩灯依旧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它们跳动着闪亮光影,给充满烟火气息的小街道,又平添出了几分青春与活力。
主营文具的精品店里开始放起流行歌曲,门口悬挂出各路明星的主打海报。挑磁带的中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伸着脖子挤在一块儿又一块儿彩色盒子前,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新版专辑。
但即使是卖得最好的,正版也只有一两盒,盗版还是居多,并很嚣张地摆在中间明显的位置。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们曾无聊地总结过各种有关正版与盗版磁带的区别,什么防伪标贴更清晰,带盒的四角没有那么尖锐等等。
我买了张周杰伦的正版专辑,付完钱,便迫不及待地掏出书包里的随身听。
整张专辑我是听过的,所以直接快进到了《威廉古堡》。
那是我最喜欢的歌曲,其中有一句是“用拉丁文念咒语啦啦呜”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因为最后三个字尾音突然绕高,很像是某种欢呼,一气呵成,特别痛快!
我不禁跟着唱了起来。
或许生活本就应该如此,快乐与悲伤都只是一首歌的时间。而我们,也在学习如何享受那个过程。
最后,曲子结束,我的“一个人的夜自习”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