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第二个任务25 ...

  •   2024年9月1日,又是一年入学季。

      自全球气候异常以来,学生们几乎告别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大把的时间待在家里上网课,连期中期末考试也是通过网络完成。

      直到去年国家颁布了《用电新规》,要求除特殊人群外的所有人,必须通过工作获取电额。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将无暇看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

      对于家中有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家庭,可以向政府申请一个“陪护电额”。

      至于孩子,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被要求在为期一个月的缓冲期内,解决教室的采暖问题并重新恢复校园课程。

      国家领导人认为,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再怎么冷、再怎么热都不是一个民族放弃教育的理由。

      至于说,长期放任孩子们自己在家上网课,那跟敷衍教育有什么区别?

      所以,今年的9月1日,尽管白天的平均气温仍旧只有零下25摄氏度,天空依旧被乌云笼罩,各个学校还是按照惯例举行了简易的开学典礼,在这片冰冷的大地上,种下名为希望的种子。

      *
      2024年9月17日,低温多云转高温。

      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或许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的早晨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江家母女跟其他人一样在3号大临食堂吃完早饭,然后奔赴各自的岗位。

      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两人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将各种保暖的护具穿戴好。

      彼时,二人已是满头大汗。

      一种怪异的感觉在方婉婉的心头一闪而过,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在3号大临公交站台等场内公交的时候,方婉婉才惊觉,路上来来回回的工友中,竟有不少人摘了口罩在擦汗。

      两年的时间,大家已经习惯零下二三十度的日子,但凡出门,必然要武装到牙齿。毕竟这年头就是突然刮起个小风,那是都比刀子还要锋利的存在。

      大清早更是多风的时候,这些人赶在这当口把口罩摘了,莫不是不要脸了?

      结果,一分钟不到,方婉婉就觉得自己也不能要脸了。

      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好热?

      她发现自己背上直冒汗,最里层的秋衣都被汗湿了。然后不光是后背,额头、鼻尖、手心……全都汗涔涔的。

      燥热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持续攀升,一向温暖离不得身的羊毛衫、羽绒内胆在这一刻反而变成了沉重的枷锁,紧紧地吸附在每一寸皮肤上,捂的人喘不过气。

      方婉婉又不是傻的,哪里不知道自己这是被热成这样的,眼看大家都在奋力地扯着衣服,便不再顾忌,急忙把厚实的衣服挨个儿往下脱,最后只留了件鹅黄色秋衣秋裤。

      就这其实还不够,依然热得慌,但是热也没法子啊,再脱可就没了。

      环顾四周,好像一下子就进入了夏天。

      男人不论老少都打着赤膊,脸皮薄一点的见这周围还有女性,便留了条秋裤,然后一路撸到大腿根。脸皮厚的觉得只要没露点就不算什么,便把秋裤也脱了,只剩一条或紧身或宽松的大裤衩。辣眼睛得很!

      女人就没那么自在了,都跟方婉婉一样,穿着一身秋衣秋裤,浅黄色、姜黄色、淡粉色、玫红色、大红色、深紫色……给原本灰暗的工地添了几抹亮色。

      大家一边骂骂咧咧吐槽这说变就变的鬼天气,一边弯腰去捡堆在脚边的衣服。刚刚热得实在太快,衣服脱得也快,根本顾不上收拾。

      要命的是,衣服太多,还得一件一件叠好,不然乱七八糟好大一团,根本没法抱走。

      气温瞬间飙升五、六十度,怎么也算突发重大事件了,大家不可能当做啥事没有一样,该上工上工。要么打开手机刷新闻,要么打电话找领导,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安排,总得问问清楚。

      果然,方婉婉工作群里的很快来了紧急通知——让所有人去食堂后厨排队领菜,领完回家,今天放假,没有另行通知的话,明天准时上工。

      十分钟以前,室外温度接近零下30度,食堂买了菜来根本不需要放冰箱。当然,6个大临食堂建成至今,压根就没有冰箱的影子。再者说,这年头,冰箱早停产了。

      这会儿突然升温,四十多度,菜不经放,不到晚上就要蔫了。几万斤呢,不如当福利发放给工人们,以免坏了浪费。

      身后就是3号食堂,方婉婉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腾出手给江母打电话。自己这边是项目组直接领导,接收消息肯定比后勤那边快,得让她赶紧过来,否则等人多了,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马月。

      幸好江母没走远,接完方婉婉的电话,没两分钟就到了。便是这样,前头还是已经排了三十几个人。

      不过领东西速度快,刷个卡就好了,方婉婉跟江母各领了半斤菠菜半斤猪肉。菜不让挑,给啥拿啥,她俩是同一个时段的,所以领的一样。

      领完赶紧回家,太热了,衣服全粘在皮肤上,难受死了。

      结果,等上了公交车才知道,只有更难受,没有最难受。她跟江母虽然是较早一批领到菜的,但是前面还有几十个人。

      这几十个人先她们一步上了公交车,座位早就瓜分完了,她们上来只能站着。后面还要陆续上人,挤着挤着就人贴人了。

      之前天冷,人贴人暖和,连空调都不用开。现在可好,前后左右一车子汗馊味儿,差点给人熏吐了。

      回到家里,方婉婉痛痛快快洗了个冷水澡,裹条浴巾就出来了。

      春夏的衣服早就压了箱底,收了两年,指不定已经长了霉斑,得洗洗才能穿。

      于是,一上午都忙着洗衣服、擦凉席。

      等事情全部忙干净,终于有闲工夫坐下来吹吹冷风时,方婉婉才有心情感受夏天特有的韵味。

      按道理,在度过一个长达两年的漫长寒冬后,能在此时迎来与夏天的不期而遇,应该是一个充满惊喜的邂逅。

      但让人郁闷的是,这鬼天气,热归热,可就是不见太阳,没有半点阳光。

      天上的云朵层层叠叠,乌灰发亮,几乎是明晃晃的告诉你太阳就在它身后,但就是不让你看见,就是要让全世界都陷入一种闷热烦躁的情绪中去。

      方婉婉觉得,地球就像被套了一口麻袋,地球上的人类说不定迟早连人带球被闷死在里面。

      *
      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事,新闻肯定是要关注的。

      中午,母女两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几乎所有频道都在围绕这个话题。

      新闻报道说,这次升温是全球性的,连南北两极也不例外。据南极科考队传回的数据显示,当地的气温同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飙升着,最后停在49摄氏度,上下徘徊。

      对于一些海拔较低的岛国和沿海城市来说,这个消息堪称噩耗。

      因为如果南北极的气温一直保持这附近,则意味着很大可能,他们将在接下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被海水淹没。

      而华国大陆有着长达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从北向南,分布着许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

      新闻报道中称,国家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沿海地区人民的撤离事宜了。

      至于那些海拔较低的岛国,也在第一时间向联合国申请了国际救助,期盼获得内陆国家的援助之手。

      人命关天不假,但对于许多内陆国家来说,本国与本国人民的利益永远高过其他。

      所以,他们虽然愿意接收难民,但数量上有一定的要求,不能超过多少多少。

      其实,很多国家都清楚地知道一个现实——国际援助只是扬汤止沸。

      海平面上升逐渐淹没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领土,可能还有其最为重要的主权。尤其是当一个国家的土地被完全淹没时,其人民可能终其一生都再无合法所属的立足之地。

      是以,日、德、鹰、意等十几个极有可能受到波及的国家,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了军队,向非洲国家挺进。

      他们需要土地!

      面对这种行为,联合国以及华、鹅、梅等国家只能作为旁观者,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对之进行谴责。

      有人拿之与老梅子攻打伊国一事相提并论,觉得华、鹅等国不仗义。

      但实际上,谁都知道,这两次开火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个是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一个是纯粹地为了掠夺。

      虽然本意上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实则底线不同。易地而处,很多国家或许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件事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不然那些国家为什么不去抢夺华、鹅、梅的土地?

      方婉婉吹着空调,感受着丝丝凉意,心道这末世着实可怕,不光从正面消耗人类,还能从侧面让人类自我消耗。

      然而下一秒,她又蓦然惊醒,末世确实可怕,但人类又何尝不是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第二个任务25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