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第二个任务24 ...

  •   时间紧迫,考试中心加班加点,赶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了阅卷和出分。

      方婉婉喜提笔试第七名的好成绩,成功进入三天后的面试环节。

      工伤调查岗总共招录48人,按照1:3的比例入围面试,这意味着将有144人参加面试。

      目前,方婉婉在这144人中排名第七,优势非常明显。只要面试过程中不出什么意外,工作的事基本上就妥了。

      她在原生世界参加过一次事业单位招聘的面试,为此还专门去培训机构报了个辅导班,虽然培训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考感是可以随着练习慢慢恢复的。

      三天的时间,在网上搜一些往年的试题,摸清楚答题的套路,面试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面试跟笔试在同一个地方举行,所幸这回不用写字,冷也没冷到让人结巴的地步。

      所有考生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抽签,来决定面试的顺序。

      很不幸,方婉婉抽到了109号,可能要从上午等到下午,才能轮到她。

      为了防止已经考完的考生泄题,候考人员被要求不准离开候考室,考试中心会提供午饭——一块面包和一瓶矿泉水。

      气温那么低,东西从外面拿进来,没有做任何保温措施,可以想象这面包该是如何的冷硬,跟矿泉水一样,已然冻成了一块冰砖。

      跟大多数考生一样,方婉婉把面包和矿泉水放进背包,打算带回家吃,然后掏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饭盒,里面的馒头虽然已经凉了,但还残留着丝许热气,咬起来软软的,至少不会硌牙。

      就着咸菜将一整个馒头吃抹干净,方婉婉最后才打开保温杯,小小地抿了一口凉白开,润润喉咙。不敢多喝,怕拉肚子。

      候考室里还有一小部分人,把面包矿泉水收起来后就趴在桌上假寐,想来是没准备吃的,宁愿饿着肚子,也不能因为这冰面包冰水吃坏肚子,影响接下来的考试。

      下午2点40分,终于叫到了109号,方婉婉跟着引导人来到考场外,隔着透明隔音玻璃窗,看到一个年轻男人正在里面侃侃而谈。对面的考官们个个裹得跟熊一样,缩着脖子,时不时地打个哆嗦。

      唉……都怪不容易的……

      方婉婉裹着大衣,瑟瑟发抖地等了几分钟后,教室的门打开,男人木着一张脸走了出来,似乎考的不太理想。

      终于轮到她了。

      将所有题目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方婉婉发现不管是题型还是考点都跟公考如出一辙,她稍稍整理思路,套用网上学来的模板,一个磕绊没打,一口气答完了所有题目。

      面试的分数是当场公布的,不光可以知道自己的,还可以知道前面考生的,包括排名。

      综合之前的笔试,方婉婉当前排名第二,也就是说,不管后面的人考得是好是坏,就算每一个得分都比她高,她也必定会被录取。

      所以,不像其他考完还在寒风中等着看排名的考生,方婉婉摇起她那辆破旧二手面包车,马不停蹄地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考试中心网站公布了面试通过人员的名单,等政审结束,就算正式录用了。

      体检这一项直接跳过,估计是觉得能从笔试一路坚持到面试,体质方面应该相当不错。

      反正,一切从速从简,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出地下城项目建设的整班人马。

      方婉婉这边结束的同时,江母那边的流程也走的差不多了。

      根据后者的描述,D类岗位的筛选过程真的就只是看看人,看一下是不是四肢俱全、手脚勤快、麻利有劲。

      像食堂那种抢手的地方,可能还要看看应聘者仪表的整洁程度,比如指甲缝里干不干净,头发有没有油到结块,脸上挂着眼屎那肯定不行……

      粗略地筛选一遍,剩下的人就留下来抽签。

      跟买房摇号似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编号,计算机随机出号码投放到大屏幕上,有就是中了,没有就是没中。

      清洁洒扫岗一共413人报名,招300人,江母运气不错,第32个抽到的。

      这下,母女俩都是有工作的人了,搞不好还是铁饭碗哩!

      *
      地下城开工,此次招工所有被录取的人都在同一天集合到青春广场参加动员大会。完事后,再跟着各自的小组组长开一个小会。

      大会谈感情,说说当下严峻的形势、恶劣的生存环境,希望大家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小会谈活计,说说以后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希望大家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份工作。

      人太多了,室内没有这么大的场地,室外又太冷,所以把该通知的通知到了,就让大家散了,回头按时上班就行。

      因为城区内没有合适的地方,所以地下城的选址定在开发区南边,靠近李远县的交界处。

      大部分人住在城区中心,来回十几公里不方便,所以,每天都会有专车接送。

      方婉婉跟江母每天早上一起出门,到青春广场搭乘不同班次的班车过去。

      虽然两人的工作地点都在城南,但方婉婉办公的地方是临时征用当地老乡的三层小别墅,而江母则是在三公里外工地上的3号大临(大型临时设施)。

      所有人都是一边培训一边上岗的,是以,刚开始的几天,几乎每个人都搞得手忙脚乱,忙得云里雾里。

      办公室和施工现场各种乱糟糟,这个事情没人做,那个事情找不到负责的人。

      好在随着培训的结束,大家伙儿各自的工作都能上手了,整个地下城项目在冰冷的空气与钢筋混凝土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方婉婉的工作是工伤调查,不光要调查工伤事故,还要对受伤工友的后续生活进行安排。

      虽然每天都乘坐班车按时上下班,还有固定的办公室,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工作时间都在外面奔波。

      不是在施工现场,就是在去施工现场的路上;不是在安抚受伤工友,就是在安抚受伤工友的亲属;不是在后勤保障部门报材料,就是在后勤保障部门扯皮……

      反正各种琐碎繁杂的小事情聚到一起,真的挺忙的,身心俱疲。

      不过,累一点也好,整个人活动起来就不会那么冷了,而且看起来比待在家里做翻译那会儿更鲜活,更有精神。

      这话是江母说的。

      她就觉得自从有了这份工作,女儿才终于有了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不像以前,经常趴在电脑前,跟个暮气沉沉的老学究一样,半天都不挪动一步。虽然每天也会花上一两个小时锻炼身体,但那一板一眼的样子,还不如她跳广场舞来的有活力。

      方婉婉听了,在心中默默吐槽:这是柯南附身,发现真相了啊……

      其实,她的工作还行吧,虽然总在外面跑,但强度不是很大,各种防寒工具穿戴好,只要冻不着,就当锻炼了。

      但是江母的工作就不一样了,清洁洒扫岗任务繁重,不光要保证大临的卫生,有时候还要负责一些建材废料的处理,确实挺辛苦的,一个星期不到,两只手都生了冻疮。

      这也算工伤了,但大家都一样,方婉婉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只能跟上面打报告,申请了很多工用防冻手套。

      工地的活儿虽然辛苦,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工地的饭是真的香。

      一开始,大临的食堂每天都会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两荤两素,米饭管够,汤管够。这在“计划粮食”的当下可谓是饕餮大餐了。

      于是,很多人冲着米饭管够这一点,不吃早饭就来上工了。

      结果,上午干活没力气,中午一顿猛如虎,下午干活要扶墙,只盼着晚上回家那顿也省了。

      耽误工程进度不说,每天还要病上几个,什么胃痉挛、肠痉挛、胰腺炎、阑尾炎……基本上都是吃饱了撑的。

      项目负责人一看,活没干几天,人吃坏了,这怎么行?于是连夜召集领导班子开了一通会。

      最后商量出的解决办法是,干脆早中晚三餐都供了,但不再免费,要自己花钱买。相应的,没了午餐福利,就涨点工资。

      这年头,普通家庭说富裕也富裕不到哪儿去,物价变动太快,基本上都是能省则省。

      所以,只要不再免费,谁也不会傻不拉几地吃太撑,浪费钱还找罪受。

      大家伙儿接到通知后,并没有产生什么不满的情绪。

      一来,食堂收费并不贵;二来,菜色多又好。比起自己在家买菜做饭,每顿都要计算粮食份额,真是既丰盛又划算。

      *
      时间一晃而逝。

      一年过去,防寒地下城(安城经济开发区分城)的项目进度在几万人的辛勤劳动下完成了将近三分之二。

      这一年里,没有阳光,只有严寒,但大家还是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尽情地挥洒汗水,用以浇灌这承载着人们未来的家园。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第二个任务2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