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南府 ...
-
天祭结束后的第三天。
冬日空气干冷清爽,凉风习习,王都城中沿路高耸入云的樟树枝干秃秃,几片残叶摇摇欲坠,景色稍显萧瑟。
日头已经开始西沉,家家户户也逐渐开始忙于家事。
无论多少风言风语,对百姓而言,再没有比填饱肚子更为重要的事了。
炊烟徐升,噤若寒蝉的王都开始有了生机。
可风言风语再多,王都一座府邸始终是吵吵闹闹,一如从前。
南府。
说起南府,整个国家的人都是如雷贯耳,敬而重之。南府有一位老祖宗,唤南安,列国师,执国印,将当时走至悬崖边的国家挽救了回来,且管理的那个叫井然有序,国泰民安,因而被当时百姓视为救世主。
民间道: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幸运的是,他们撞上了一个极其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能力出众,且品行优良,既不贪污腐败克扣公款,也不以公谋私欺压弱臣,真算得上是一个为国为民勤勤恳恳的执政者。
但即使如此,这个“克终者盖寡”还是不能安在他的头上。
欸,别多想,可不是因为他结局落入窠臼,不脱俗套。而是因为这位老祖宗啊,执着一根拐杖,硬生生地熬了千年,到现在还没嗝屁儿!
活得久可没什么了不起的,海边大龟可也能慢慢悠悠熬个百八十年呢。南安可不一样了,脚踩门槛,头顶房檐,每逢大年初一就蹲门背后偷偷摸摸地许愿,“愿我永葆青春,貌美如旧,愿我永葆青春,貌美如旧,愿我永葆青春,貌美如旧,愿我……”来来回回千百遍,就是真的有神,菩萨心肠,估计也想天降石块,砸不死他这个老妖怪,砸晕出出气也是好的。
可或许神和我等凡人不一样,他们的心思你别猜。
国师南安,竟然真的千年以来真的维持青年面容,皮肤细腻,唇红齿白,明眸皓齿,一双扇形桃花眼暗含情谊,眼尾上翘,眼底一条细长卧蚕,笑时温柔含情,似醉非醉。这张爹妈给的惹人犯罪的脸,不知被多少人惦记在心上过,偏偏无人敢出手,女孩子咬着小帕子欲语泪流,少年郎蠢蠢欲动却不知从何下手。
原因有二。
一是这人实在命长,常人年岁不过百,生老病死逃不了,寻常人可真是没法子同他白头偕老。
二,这个二呢,就占比比较大了。原因一是理论上的道理,但人一旦落入了情网,大多没脑子,哪管得了未来的事?眼前的美貌可是一刻不停的散发着魅力呢!于是总有一拨人扔花抛绣球下药绑架人,能硬来就绝不来软的。
这可怎么是好?
国师一次险些失身之后,气急败坏地训练了一批暗卫,随身保护自己的安全。
暗卫可给他掐了不少烂桃花。
但还不是主要。
主要是,古姬殿下。
若说国师南安容貌出挑,那这位古姬殿下,真可谓是绝色倾城。最初百姓中常有人捶胸顿足,觉得上苍如此不公,这两人如此貌美,还身份高贵!这也罢了,身份高贵之外竟然还寿命绵长?!实在是不公,不公,不公啊!!
没错,古姬殿下小国师七岁不到,也是个寿比南山的人。他们虽是名义上的兄妹,却毫无血缘关系。实际上人人皆知,国师南安暗恋古姬殿下。
所以,若真倾心于国师,且希望在他心里有一席之地,容易。
和古姬殿下和睦相处,必要时和和美美,喝茶谈天。
绝大多数人闻言,纷纷表示,算了算了,真的算了,天下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得选国师?以一己之力解决国师大多情事麻烦的古姬殿下又是何人呢?
一个十项全能牛人。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作诗打架行医带兵,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的女人。一把折扇手中摇,笑脸相迎话凄凉。身份本就有别,性子又不如南安随和圆滑,冷场能力百分百,于是和百姓的距离越行越远。渐渐的,便从古家妹妹从古姬大人再变为古姬殿下,显得越发高贵难及。
因而时光沉淀,尊敬畏惧都流淌血液中,无人敢在她面前放肆。
你还真不能要求自己和化了人形的神仙无所顾忌地沟通谈天。真的,太残忍了。
于是“古姬墙”外,无人能进。
再后来,年数更久了些,即使面对这两张脸,这两人几近完美的人,心动之后皆会斩断自己的心思,就像是年节比吃汤圆一样,当作一个习俗而已。吃完后,便不在放心上。
人活得太久也成了一种能力,无人敢去亵玩,似乎连调侃都显得不敬。幸而国师南安玩得一手的逗人的本领,和百姓处的融洽自然。
这样的当朝人,自然深受爱戴。
天祭是年初最大的盛典,其规模远超半月后的年节。
天祭,是祭司时代就保留下来的祭天活动。流传至今,其含义内容形式皆有大变。古籍记载:“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及始祖之所由出,谓祭天也。”
这祭典长达三天,内容繁琐,冗长无趣。连搬个礼祭器具都需要半个时辰。这礼仪性活动虽然铺张奢华,却深得民心。尤其这活生生的奇迹站在祭坛前活蹦乱跳,百姓便更为信赖满天神佛。
国师自然需要主持这些大大小小典礼。南安三日中需要不停颂文祭天,一刻不得停。通常一日下来,就会口干舌燥,喉咙发疼,有时甚至会咯血。大巫师携众巫师也同样需要跳三日礼天舞。
百姓在祭坛下的广场行叩拜之礼,一日常需跪上一两个时辰,若遇上天气不好,那大香无法烧完时,跪上三四个时辰也是有的。
这么一个费心费力的典礼之后,幸好有踩着初春脚步而来的年节,舒缓大家的倦怠。
原本天祭之后,民间常自发准备一些润喉的药材送到南府,聊表心意。可这次天祭,不同往常,无人提起,也就无人相送。
说起这大陆历史,自然是逃不开一人。
不是南安,不是古姬。史书中连他的名字都极少提到,百姓中除那些研究古文或是学富五车的人,无人知其名讳,往往称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