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 说书人 ...
-
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洞亭湖 落日楼 黄昏时分
“各位路过的,打尖的看官,将进酒,杯莫停,小老儿这厢有礼了。”一把洪亮得声音至高而下,如同醍醐灌顶,客人们纷纷抬头,眼前这茶楼的台搭子上不知何时上来了个60来岁的白发老头儿。瘦瘦小小,一把白须遮住了大半张脸,两黑眼珠溜溜地转,这身手精神的很。眼见这茶楼刹时安静了些,老头儿也不羞,把身上携带的深色布包随手就垫在股下,索性直接坐在了台上,又从怀里掏出个醒木,“啪~”得一声,拍在这半人多高的台搭子上 。“多谢~多谢大家伙儿捧场,昨个说了段武林群豪聚华山,您如合意,今天小老儿呀接着往下讲。”台上的老头儿又是拱手作揖又是指手画脚,样子颇有些滑稽。品茶的客人哄得抬笑,其中便有几位青壮,更是调笑这台搭子上的老头。
“老人家,今天说得又是哪出啊?”大家伙面面相觑,好一番哄笑。。。。。。
是了。这就是江南。走絮飞花,歌舞升平的江南。
高楼上,雁断声里,赤红的晚霞投射在这凌水而立的落日楼上。几许流光中,一位手执折扇的书生凌窗而坐,一袭青衣长衫沉默如风。他无声地看着手中的茶,双眼有些迷离。面前一盏薄胎杯里几根碧绿的茶叶在茶汤中飘摇沉浮,氤氲出一片香气,如同窗外洞庭的清波,浩淼地化不开似的。从窗外望去,接天的洞庭水,映着这凌水向天的落日楼,一时间,让人恍惚,不知是楼中水,还是水中楼。此时已是入秋时节,秋风夹杂着水汽,扬起这岸边的柳絮,吹皱了洞庭的碧水,也微微拂过他的发丝、衣角。青衣书生揭开手中茶盏,丝丝缕缕的茶香弥漫开来,他嗅了嗅,划去茶叶,抿了一小口,一许清浅的笑挂上唇角,赞道:“好茶”。手脱漆盘的小二上得楼来,青年转身缓缓一笑。“小二哥,一壶香片,再上盏薄胎杯。”小二应了声,张罗去了。正欲下楼,又想起刚才书生似乎对自己笑了,这笑象是春暖花开,可待到山花烂漫时,又不知到底笑了没。不由得又回身看了书生一眼。书生依然凌窗而坐,不动声色饮茶。小二呐呐下楼,心想,真是个雅致的玉公子,也不知等的是谁。
暮色四合起,新月俏露梢。一轮斜阳微呛脚步,似要落入这洞庭温柔乡。连这晚霞也羞红了脸。淡淡的暮霭至水面升起,让人心里微微得沁进了凉意,可丝丝缕缕的寒凉很快便被这楼内热闹的喧嚣驱散了。从落日楼里二楼的雅座上向下看去,大堂里形形色色的人流攒动。十来张方桌早已是满满当当。端着茶壶,挥舞着方巾的跑堂小二三步并做两步,小跑着,将茶汤给各桌的客人满上面前的茶碗。
一声醒木,镇住了些许喧嚣,也引得二楼雅座的客人纷纷探出头去。似乎楼下正上演一出好戏。
楼下。高台。
“这位客官问得好,想那武林大会是何等气派,江湖百年一遇啊。”台上的老儿说到动情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台上一阵手舞足蹈。“各位想想看,武林大会参加的从来都是江湖上有头有脸响当当地大人物,商议的那都是江湖大事。可二十五年前那场武林大会却是不同。话说当年,天下出了桩奇案。云骑尉帐下上骑都尉周杰大人被人刺杀在秦淮河畔。想那周杰也是金戈戎马,武艺高强之人,却被人一剑封喉。喉上那一剑伤口,极轻却极深,不细查看轻易不能发现。事发在那大人辖地范围内,云骑尉万人俱惊,查了整整三个月,掘地三尺,荏没有丝毫线索。天下人传言,是江湖人士所为。”小老儿拍了拍腿,一脸笃定。台下立刻有人嘘道:“那是也不是?”老头儿也不恼,捋捋白须,感叹一阵:“客官别急,听小老儿说来~”
“江湖人最是桀骜,要说这武林风波何时平息过?从来都是你杀我,我杀你。有江湖一天,死于仇杀者绝不希奇。我杀你,那是你该杀。江湖人管那杀与不杀,也讲究个名目。云骑尉找个杀人犯三个月,至今没人领罪,这杀人一罪,诺大个屎盆子扣在这江湖人身上,那些自视清高的武林泰斗还能坐持地住?你云骑尉死的都尉是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汉子,我江湖人却也不能被藏头缩尾的鼠辈抹了面子。”说到酣处,老儿又是一板定音,那醒木敲下,也似敲在了节骨眼上。“江湖上十大庄、七大派突然之间联名昭告武林,一月后,八月十五在太华山落雁峰召开武林大会,推选武林盟主,整治武林秩序。不同以往的是,此次大会不发英雄贴,江湖事,江湖人,江湖议。这昭告一出,一夜之间江湖那是风起云涌。”老儿话锋一转,指着台下一壮汉,说到:“如此盛会,你来不来”。那壮汉一楞,当即高声答到“来!”老儿面带满意之色,赞道:“是条好汉”,也不理会台下窃笑之声,朗朗道来:“八月十五日,群雄都聚在这太华山落雁峰下,众英雄约法三章,设擂比武,定是要分出高下,力战群雄者,得盟主一位。武林盟主可号令武林,惩奸除恶,扬武林人威名,众武林人皆要听其号令,不可不从。众人振臂高呼,声威震天。”说到这,老儿停了下来,台下方才那应答的壮汉开口咋呼:“接着说啊,怎么不说了?”楼下众人也随声起哄。那老儿不慌不忙地叹了口气:“这武林盟主一职原意是担武林大任,可大任在后,若当得了这盟主,这声望,这威名,却是随手可得啊。看这参擂的都是些什么人?正道那是少不了,而各路邪魔歪道也是不少。金枪霸王汤小宝先发致人。”那老儿也忽地从台上一跃而起,有模有样地学着那金枪霸王作揖道:“头三出没好戏,晚辈不才,替众前辈垫垫场子吧。说罢,汤小宝手持霸王枪率先翻上了擂台。还未开口,一声凌厉剑气破空而来。汤小宝闪身一避,定眼看得来人,那人手执四方戟立于高台。戟峰寒光凛凛,汤小宝心下了然,开口问到:阁下可是方天画戟程华。幸会幸会,在下。。。话未完,来人淡淡说到,不认识。声随戟到,戟峰已功至面前,汤小宝眼见来人攻势凌厉,也不大意,一柄霸王枪在手中虎虎生威迎了上去。。。。。。”
“咚咚咚”的脚步声传来,来人也不理会楼下激战正酣,径直走到青衣书生面前坐下。“公子,都已打点妥当,随时可以动身”。是个十二、三岁书童打扮的男孩,穿着件蓝布杉,额头上有微微的汗意,抓着袖口就檫,想必是办妥了事情,一路跑着来的。那书生,也不答,只是给他倒了盏茶,这才缓缓说道:“不急,还有半壶香片,且听完这故事。”书童渴急,抓起茶盏就饮。书生笑了笑,轻轻打着折扇,那老头的声音就这么缓缓地飘了过来。
“八月十五这场比擂从旭日东升,直到月上眉梢才分出个结果,台上只剩最后二人。一个是赫赫威名的瑞吟山庄庄主厉英武,一双铁砂掌力拔山,另一个就是苌桉剑李琊。两人是针尖对麦芒,大战三千回合,那是金光万道,瑞彩千条。厉庄主一双铁掌,折刚斩铁,可再厉害也是人肉长的,终是一招之差败在苌桉剑下。话说这盟主之位算是定了下来。在场之人眼见着历史诞生,谁不振奋。坐这武林盟主位之人,是英雄中的英雄,苌桉剑李琊在振呼声中正欲走下擂台,忽一人似是从天而降地落在这擂台之上。”台上的老儿,又重新坐回他的布袋上,盘起双脚,似叹气,又语带兴奋:“那人一身黑衣,用黑巾蒙脸,手中是一把黑色的剑。场中众人反应过来,无不起声叱责。那黑衣人也不理,只是跋剑出鞘。那剑身也如剑鞘般全身漆黑,也不知是什么材料炼制,只觉得剑身黑中泛着淡淡的青色。李琊见这架势,知道此战避无可避,也不多说,一声请指教,挥着苌桉剑就攻了过去,话说这苌桉剑也是绝世好剑,削铁如泥,而李琊也是一等一的剑术好手,一招流星追月,浑然天成。这是剑诀中必杀的一招,想那李琊也想,这才坐上武林盟主,当然得先杀鸡儆猴。一瞬,就那么一瞬。黑衣人好似只是轻轻一挥手,众人只觉得有道金光在眼前这么一闪,忽又不见。擂台之上两人站定,一招之间,胜负已分。那黑衣人拖着手中的那柄黑剑,蹒跚着走下擂台,口中喃喃一句:好俊的功夫,就这么从众人面前走过。也不知是谁带头感叹了声,盟主真是天下第一了。众人才回过神,看着这擂台之上迎风而立的武林盟主,在场之人无不敬佩。众人振臂高呼,盟主、盟主、盟主。。。。。。可就在这雷霆之声中,那意气分发的武林盟主就这么倒下了。”
听到这,那书童有些吃惊,低声问书生:“这老人家说的是。。。”“对”书生唇边带着那抹象是遗忘的笑,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天下 第 一”。
台上的老儿扯着自己的白须,幽幽道:“这场武林大会就这么草草收场了,本该选出个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坐镇江湖,可是这第一,没人知道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