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缘来识你(中) ...
-
昨夜雨水冲刷后的长安街格外的干净,午后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街道两边的商铺里摆放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货品。小贩挑着担子,有气无力的吆喝着,她独自向西走。身边时不时蹦出来一两个孩童,嬉戏打闹。
这时,一辆黄包车跟了上来,陈清婉下意识的往墙边挪了挪。她转过头,看见黄包车上的女人画着精致的妆,头发一丝不乱的向后挽了个髻。车夫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黄包车经过她身旁的时候,一股浓郁的胭脂香味扑鼻而来。
气温有些高了,她正了正脖子上的盘扣,然后伸手将自己过腰的辫子放在胸前,以便后脖子能够凉快一些。二哥回国后,每天早出晚归,一直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他忙些什么?大哥为了照顾家里的生意,举家搬去杭州也有一年多的时间。平日里,家里就剩她和母亲两人,特别冷清。她寻思着,有一天,父亲也让她出去留学该多好,她也会像二哥一样交到很多朋友。
她向前走着,突然前方传来了枪声,行人被吓得到处乱窜。原本平和的街上掀起了一阵恐慌,远远的听见了尖叫声,小孩的哭声。她隐约看见前方停着一辆黑色的小汽车,车门打开着,里面空无一人,车窗上的玻璃碎了一地,明显这里正在经历一场战斗。
陈清婉拉住一位小跑着路过自己身边的大婶问:“请问这位大婶前面发生什么事情?”
大婶说:“快跑,前方有人打架,姑娘还是绕道而行吧,世道不太平,姑娘小心为好”。
她听了大婶的一席话,路上行人朝四面八方散开,她自己赶紧就近钻进了一条不知名的胡同。虽说常年生活在这座城,却对这京城的道路十分的陌生。她一路向前,这胡同越走越窄,越走越荒凉,两边院子的大门都闭着,之前青石板的路面因常年累月的摩擦还十分的光亮,现在明显坑洼不平,缝隙里还有些许杂草。
这午后的阳光透过树荫,在路面形成各种各样的光斑。小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蟋蟀在墙面和地面交接的缝隙里悠闲地哼着小曲。
她一路向前,只祈祷不要遇上打架的人,赔上自己的性命。
陈清婉上一秒还在心里念着不要遇上坏人,下一秒,她刚要转进另一胡同里,就看见两个穿黑色短褂,黑色长裤的男子一前一后堵着另一个穿长衫的男子。她吓了一大跳,立马收住了即将迈出的脚,轻轻退了回来。
她本来是可以掉头走掉的,可是被围堵的男子却好似在哪里见过。尽管在她的角度只能看见他的背影,也能感应几分熟悉。她躲在一侧偷偷看着这场打斗,只见那穿长衫的男子功夫了得,不一会就把穿黑色短卦的其中一个男子打晕在地。
此刻剩下他们一对一,穿长褂的男子有些体力不□□穿黑色短褂的男子猛地一脚踹在了长衫男的肚子上,长衫男被踹飞到墙面,只听”啪”的一声,跌落在地。眼看这个穿短褂的男子越走越近,手里的匕首在眼光下特别的刺眼。就在此刻,陈清婉半点没有犹豫,拿起身边的一根木棍,悄悄靠近黑色短褂的男子,当头一棒就把那男子打晕在地,匕首哐当掉在地上,像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带来光明。
陈清婉双手紧紧抓着木棍立在原地,这是她生平一次打人,她没有想过万一棍子落空,她会怎么样?搭上自己的性命去救一个和自己八竿子没有关系的男人值不值得。她当时一心就想出手相助,幸好这一棍没有落空而且力道很大。
穿长衫的男子匍匐躺在地上,灰色的绸面上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谢谢姑娘相救,姑娘能不能放下手里的棍子,扶我起来。”穿长衫的男子仰头微笑着说。
陈清婉回过神来,赶紧扔掉木棒,跑过去,走近一看,原来这人上午正是布庄遇见的男子。
“怎么是你?”陈清婉简直不敢相信,这天下这么大,她救的人居然是他。
“咱俩还真是有缘,上午还在布庄见过姑娘,下午姑娘又救我一命,姑娘这大恩大德,我也只能以身相许才能报答了”。他趴在地上,眼睛半眯着,微微扬起嘴角,看起来放荡不拘,但眼里流出来的光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且柔和。
听了他的话,陈清婉的脸唰的红了说:“你命都快没了,还有心说笑”。因为他说话的声音很小且低沉,可以断定身体很不舒服。
她轻轻的抬起男子的右手臂,放在自己的肩上。虽然隔着衣衫,她仍然能感觉到手臂的温度。她第一次和陌生男子这么近距离的,她似乎还能听到他的心跳,那厚实有力的手掌轻轻的搭在她的肩上的霎那,像是阳光下的涓涓泉水,散发着阵阵温热。她觉得身体有些微微发热,这样的感觉太奇怪了。
男子借助清婉的臂力,慢慢撑起自己的左掌,用力缓缓站了起来。他呼出的热气,顺着她的耳朵,脸向下流,这让她浑身有些不自在。然而此时,她倒像是蜷缩在他怀里的惊弓之鸟。她忘记了男女授受不亲,心里一直担心着他的伤势。
“你的伤看上去很严重,要不要送你去医院?”清婉问他。
男子活动了一下左手,右手,左脚右脚说:“还好都没少,应该没问题,就是有点痛,你看还能动,医院就不去了,麻烦姑娘送我出去”。
陈清婉扶着他,替他拂去衣面上的泥灰,慢慢朝巷子口走去。到巷口时,她回头看了看躺地上的两个人。
“不会死,他们睡一会就醒了。”他好像提前知道她心里的担忧,不用她问就告诉了她想要知道的答案。
“我担心出人命,我从来没有杀过人,这是我第一次打人,你信吗?”她说。
“我信!谢谢姑娘的救命之恩,在下穆连诚,敢问姑娘芳名?”他说完,转头看着她,他那黑色的瞳孔清澈如水,散发着温柔的光芒。陈清婉,被这样的目光注视着,心里像一头小鹿在乱撞,现在连耳根都红了。
只见他额头上,脸上有好几块都已经磨破了皮,血迹斑斑。微黑茂密的头发乱糟糟的堆在他的头上,高挺的鼻子,不染而朱的唇荡漾着令人眩晕的笑容。这是一张多么俊朗的面孔啊!她看着他的脸过于专注,以至于她忘记他的问题。陈清婉努力回忆着刚才的问题,才隐约想起来。
她回答到:“我姓陈,名清婉,清水的清,委婉的婉。”
穆连诚笑了笑说:“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姑娘看看我这健壮的身体,我以身相许如何?。”
陈清婉向来不喜欢轻薄之人,更讨厌拿着男女之事来开玩笑。虽然穆连诚长相俊美,可是人品不怎么样。原本发红额脸蛋,骤然恢复了自然。她放下他搭在她肩上的右臂,准备转身离去。因为突然重心的转移,加之之前真的是耗费了太多力气,他在她松手的同时重心不稳倒在了地上,看上去狼狈不堪。
穆连诚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有失稳妥,对初次见面的女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倒是有几分的轻薄,这与街上的流氓混子又有何分别?
“对不起,我只是喜欢开玩笑,并没有半分调戏姑娘的意思。”他严肃的表情里夹着一丝的可怜,整个神情像做错事的孩子。
陈清婉见她语气真诚,想着自己似乎也是太过于紧张,清朝早就灭亡了,思想也不能太过守旧。“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是下不为例。”清婉说完就把倒在地上的穆连诚再次扶了起来继续前行。一路上,两个人一直沉默,本就是萍水相逢,自然是无话可说。
本来十多分钟的路程,走了半个多小时。当他们再一次回到长安街,街上又恢复了繁华,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或许这样的日子,对于百姓来说,早已司空,不足为奇。她扶着他慢慢向前,只是这烈日下,两个人挨得过于紧密,衣衫早已经湿透。
突然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在他们身旁停下,车里下来一位穿着长衫的大叔径直向他们走来。陈清婉心里有一丝的惊慌,不会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要起吧!回想着刚才的场景,她的身体有轻微的颤抖。
“别怕,自己人。”穆连诚又一次识破了她的心思。
“少爷,你伤着哪里了?小七回到府中,说半路遇到刺客与你走散,现在我们的人在四处找你。你快上车,我们送您去医院。”大叔说完就跑上前去打开了车门,再跑回来接过陈清婉肩上的穆连诚。
“这是张叔,我家的大管家。”穆连诚向她介绍着。张叔五十来岁,很瘦,看上去十分的精明,白发依稀。
陈清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向老先生微微点了头,算是打过招呼。
穆连城在张叔和司机的搀扶下坐上了小车的后排位置。他上车以后,望向陈清婉说:“你愣着干什么?上车,我送你回家。”
“陈小姐有请!”张叔听见穆连诚的话,立马弯下腰替她开了车门。她本想拒绝,可是腿却迈出去了。她上车以后,张叔替她关好了车门,绕过车头,上了车,坐在司机的右手边的位置。他对司机说:“去协和医院”。
穆连诚说:“我没大碍,就是皮外伤,先送这位姑娘”。
张叔转过头来说:“是,少爷,那就先送姑娘,劳烦姑娘指路”。
这是她第一次坐汽车,原来坐汽车比坐轿平稳很多。但是她心里还是有一丝的害怕,毕竟这个速度比骑马还快。
从上车地点到陈家不过一刻钟时间,拐了最后一个弯,远远就看见张妈在大门口站着。轿车在陈家大门口停下来。陈清婉从车里出来,张妈立马迎了上来。这分别该说的话,在下车前早已经说了,下车后陈清婉拉着张妈匆匆进入府中。
车里的人见她们进入屋内,也就驱车离开了。
回到屋里,陈清婉整个人都松懈下来,她坐在凳子上,用手托着头。她把今天二哥带她去祥瑞做衣裳,去江月楼吃饭的事情说与张妈听,顺带也夸赞了菜肴如何的美味,糕点十分松软。唯独,没有提及救人一事。张妈给她泡了壶龙井茶,说是她大哥从杭州带回来的。
“大哥回来啦?”陈清婉兴奋地站起来。
“大少爷没回来,这茶是托人带回来的。”陈清婉听了张妈的话,又失望地坐下了。也不知道大哥的女儿丫丫会说话了吗?大哥一家去杭州的时候,丫丫还在襁褓中呢?这日子一天天,过得也太快了,丫丫现在也快两岁了吧。
“哦,对了,今天送小姐回来的人是谁?据我所知,小姐并没有这样的朋友。”张妈说完把手里的茶杯递到她面前。
陈清婉接过茶杯的手一直在抖,她竭力让自己平静,毕竟张妈是母亲的心腹之人。“这是二哥的朋友,在江月楼遇见的,二哥有事就让他送我回家。”陈清婉从小不擅长撒谎,不知道今天怎么了,这谎话说来也十分的顺口。
“张妈,我今日有些乏了,昨夜雨声太大,没有睡好,我去休息,晚饭再叫我吧!”
张妈听完她的话就朝门口去了,到门口又退了回来说了句:“小姐以后还是少与他们联系,看上去不像什么好人”。说完,轻轻替她关了房门。
陈清婉知道张妈是关心她,可今天的事情又不能说出去,要是让母亲知道一定不会再让她出门。她躺在床上,回想今天发生的一切,从布庄的初次见面,到胡同里的再次遇见,这算不算是一种缘分呢?她努力紧闭着双眼,可是脑子里全是穆连诚的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一次遇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