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顾氏九娘 ...

  •   凡世中人都说,瓜老一歇,人老一年。

      院子里的老槐树一如从前,枝间落了漫天的星子,暖风扬起一串串一缕缕的香甜,可这是她再也无法触及@,人老了会如何?遑论她自己了……

      她这些日子常常回忆起孩提时的日子,耳畔倏倏作响不再是农院的槐花槐叶,而是镇北侯府的长剑破空之声。

      顾元嘉看着一如旧日梦里的侯府不禁乐开了花,在北地比不得前朝都城洛阳,镇北侯府虽是一品侯府却也没有雕梁画栋的锦绣景象,可就是这寻常的墙瓦屋舍才最令她怀念。

      身畔几个丫鬟婆子的围着,奶娘亦是寸步不离。

      “九姑娘,莫要过去了,几位郎君在练剑……”

      顾元嘉迈着小短腿,冬衣沉甸甸的,她有点儿累,不理会身后奶娘的柔声细语,只管往廊下兄长们身边凑去。

      她想见见兄长们……

      “九姑娘,慢点儿,别伤着……”奶娘小心护着,也不敢强行拦下。

      “怎么?九娘又不听话了?”

      少年蓦然折腰回转,剑尖点地,脚步微错,就势把长剑归鞘,伸手抱起扑来的幼妹。

      奶娘恭敬福了一礼,解释道:“婢子给几位郎君请安,小娘子独自一人待着无趣,故来寻几位郎君……”

      她抬头,冬日里的阳光斜照着,逆着光撒满了阿兄一身锦裘,精绣的回字纹清晰的映入眼帘,她睁大了眼睛想要看清长兄的眉眼,却被没有温度的阳光刺痛了双眼,眼前的人影也越发的模糊……

      “咚咚咚……”

      浣娘放下手里的活计,急急忙忙提起灯笼前去开门。

      “来啦,哪位啊?”

      院中顾元嘉自藤椅上缓缓坐起身,只听得门外二人窃窃私语,揉了一把脖子上挂着的玉佩,嗯,又做梦了,有点儿硌得慌。

      浣娘并未直接把人带进来,而是举着昏黄的灯笼,犹犹豫豫前来询问:“九娘,京中来人了,是那位徐王殿下,您,见吗?”

      “徐王?是谁啊?我老了,有点儿糊涂了,回了他吧找我一个孤老婆子能有什么作用。”

      顾元嘉侧身躺好,老眼半阖着假寐,徐王——昔日太庙之乱,太子阿兄身死。许是为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三阿兄登天子之位后,他先派人网罗了先太子九宗罪则,罪及妻儿,连坐三族,参与党争的人也皆被流放岭南。又或许是为了显示他的仁德宽厚,三阿兄后又恩旨特赦先太子府妇孺,封先太子不满三岁的幼子为徐王,并把小徐王接进皇宫带在身边教导……

      “徐王殿下,您请回吧,九娘她不见客。”

      一介妇人,自然是拦不住正值壮年的徐王,眼见着他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行动间带落了星星点点的槐花。

      “徐王顾承禹,拜见长公主殿下。”

      顾元嘉也不去看顾承禹,自顾自倚在藤椅上,只借着浣娘手中的灯撇了几眼,她不说话,他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行着晚辈礼。

      她慢悠悠起身,心里却想着,真是像啊,不论是样貌还是这执拗的性子。

      “浣娘,走吧,进屋。”

      “九娘,这……”浣娘呐呐道,“徐王殿下夤夜前来,想来是有要事的,您……”显得颇有几分忐忑。

      “姑姑!”

      顾元嘉回过头来,看着直挺挺跪在院中的孩子,不,他可不是孩子了,她自嘲笑笑,二十多年了,顾承禹也该是而立之年了,想想他还是个奶娃娃的时候,啧啧啧,老了。

      “顾承禹,你今日若是前来见姑母,说不定老婆子我还有兴致陪你聊上几句,可你开口拜见便是长公主殿下,呵呵呵!”

      她笑着,一片漆黑里,看不到顾承禹的表情,却莫名让她想到了当年,他父亲被殷少川一箭穿心时的表情,是释然、绝望、还是不舍不甘?

      “这里没有什么长公主,燕阳长公主已死,你若是有事找她,还是多去皇陵烧烧纸吧,你呢,也别在我这苍蝇坐月子——抱屈……”

      顾承禹带着哭腔打断了她的话,他郑重的叩首在地,道:“姑姑,只有您,能救我一命了……”

      “当年太庙之变,侄儿年纪虽小,却也有了模模糊糊的记忆,这么多年了,我的几位兄姊,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他抬手拭了拭眼角的泪,“陛下留我一命,还接进宫中悉心教导,我感念皇叔父的恩德,平庸一生,做个闲散王爷也好,可三日前,殷候……”

      “罢了,浣娘,请他进屋吧,我们慢慢聊……”顾元嘉抬手打断了他的话,哼!她就知道殷少川不是个好东西!

      她转过头来,慢慢走进堂屋,抬手、点火、掌灯、坐定,颈上的皱纹随着动作一颤一颤的。这几年来,殷少川不知用了多少手段逼她回京,这次更是直接揭露了当年太庙之变的伤疤,还真的是用心良苦……

      浣娘伸手卷起门前有点儿破旧的竹帘,徐王顾承禹也跟了进来,他深深鞠了一躬,一身的颓唐,顾元嘉看了暗暗叹了口气,黑灯瞎火的也瞧不清楚,竟然认为他像极了当年的阿兄。现在看来,好好的一个孩子,在宫里养废了。

      “你坐吧”吩咐了正要退下去的浣娘,“灶上的豆羹可还有?去热一碗吧,我们徐王殿下怕是近几天都没能安稳用过饭了,粗茶淡饭徐王殿下莫要嫌弃……”

      浣娘称是,退了出去。

      顾承禹勉强笑笑,道:“姑姑,当今皇上是太庙之变、弑兄逼父,才登的大宝,最顾忌别人私下议论这件事,特别是我身份敏感。”

      他捧起手里的粗陶杯子,浅抿了一口“那日,殷少川约我过府,把太庙之变前后因果都与我说清楚了,我也不敢多做评论。也是那时,我才得知了姑姑你还活着的消息。随后,他送了我几个美人,与我讲算是赔罪,我以为事情就这样了……”

      顾元嘉把粗陶杯子噔的一下摔到桌子上,讥讽问“然后呢?徐王殿下?你受用了那几个美人?然后又在她们耳边胡言乱语被殷少川揪住了把柄?”

      借着堂屋还算明亮的烛火,她仔细端详着面前的早已儿女绕膝的徐王殿下,啧啧啧真的是太蠢了。

      “唉……看在阿兄的面子上,我保他这最后一点血脉,走吧,我随你入京,我倒要看看,他殷少川为何非要请我入燕京城!”

      交代浣娘几句让她看家,顾元嘉孤身一人跟着顾承禹的一行人往燕京城赶去,还好这个侄子还算贴心,软榻吃食一应俱全。美中不足便是这一路的颠簸,快要把她这一身老骨头摇散架了。

      思绪却随着那一年的大雪天,飘忽到了先帝病榻前,那晚是她在侍疾。

      她亲事不顺,老爷子初初称帝之时,几个姐妹哪怕是族中的堂姐妹,都订下了亲事。这大概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反倒是她,从二婶婶的娘家侄子、新朝的恩科探花、再到一个三阿兄手下的小将军,总是订下不久便黄了,若是深究原因,偏偏还都与她无关。索性,依着她的意思,也不想再议亲了,独自开府出宫,乐得自由。

      大年底的,各家各府的琐碎事务也多,朝里也忙着岁末结算、太庙年祭,老爷子最后的年月还十分不待见那些娇滴滴抹眼泪的妃嫔们,父皇一堆的儿女,就剩下她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能在宫里侍疾。

      直到,父皇身边的老宦官跌跌撞撞冲了进来,他当时说了什么来着?

      “姑姑,我们快到燕京城了。”

      嗯?不是这句。

      顾元嘉感觉眼皮子越来越沉重,索性她便合上了双眼,懒得再去回忆什么,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何必再给自己添堵。

      “……对不起……”她恍惚中听见了一句,没头没尾的。

      她勉强睁开眼,入目便是狰狞张狂的血红,心口上小巧玲珑的精铁匕首也染了血污,正随着她最后的喘息起起伏伏……

      有人伸手拽下了她脖子上带了几十年的白玉佩,她眼见着顾承禹抚摸着玉佩上的字迹。

      她知道,那是四个字:宜室宜家。这四个字真是困住自己一生,若非当年的任性,放弃原本的选择……

      “嘉嘉!”

      殷少川接到消息,口鼻间便全是令人作呕的血腥味,顾不得召集手下的庭尉,夺了手下的一匹马就冲了出去,他万万想不到那个蠢材有这么大的胆子……

      嘉嘉……那个最爱美的小姑娘,他还记得初次遇见时,她的笑……

      诏狱的庭尉们一路疾行,他们只看见了死透了的徐王一行人,还有哭的像个孩子一样的侯爷,早已知天命的殷侯爷,不是嚎啕痛苦,而是委屈的抽泣……

      他们面面相觑,默默的看着他们的侯爷为怀中的老妇理了理衣襟,轻轻的在她的脖子上系上一枚玉佩……

      “首领?咱们不过去吗?”

      “呵!刚来诏狱的吧?回去自己领板子吧”陈刚压低了嗓子,几乎是细不可闻的气音“那可是燕阳长公主啊……侯爷怎么会让你们沾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顾氏九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