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9章 偏心 ...

  •   离了王李氏,王琪刚踏进独居的东苑,贴身小厮王生便慌慌张张的跑来,无比忐忑的道:“少爷,您可回来了。您刚出去没多久,贾富贵便来了,还闯进了您的书房,把您刚刚挂在墙上的那幅画拿走了,说是借几天,小的实在拦不住。”

      “哪一幅画?”王琪低声问。

      “这……”王生心虚的道:“就是张老先生送您的那幅《秋鸣山居图》。”

      “书房里有那么多东西,他为什么偏拿那幅画?是不是你说出去炫耀了?”虽然已经知道这事了,王琪还是走了个过场,假意问了一下。

      王生脸上露出一丝愧疚,连忙跪下请罪:“是小的的错。前几日您让小的将那幅画拿到‘诗画斋’裱起来,小的出门的时候正好碰到贾富贵在门房和几个小厮说少爷坏话,小的实在是气不过,就……”

      “就把张老先生搬了出来架我的势吗?”王琪的声音没有一丝起伏。

      “是小的不好。小的只是想拿张老先生的名头吓吓贾富贵,便故意显摆了那幅画。让他知道少爷还有张老先生可以做主,不是他那种人随便欺负的。谁知道今天刚把那幅画拿回来,他就……”王生内疚的道。

      王琪也知道王生的本意是好的,可惜如今张云林重病在身,时日无多,贾富贵自然不会有顾虑。他那人如何,王琪十分了解。这个无赖向来卑鄙无耻,小肚鸡肠,又精于戳别人的软肋。定是记恨王生拿张云林压他,让他在众小厮面前失了颜面,便故意捡张云林送的画拿,反手给了王生一个下巴掌,给他一个下马威。

      王琪心笑,不过这样也好,有了这一出,倒是省了他很多的麻烦。

      “行了,起来吧。”看着一脸愧疚的王生,王琪也没为难他,“这事就这样算了,以后不许再提了。”

      见王琪就这样轻飘飘的把这事放下了,王生实在不能忍了,劝道:“少爷,这事您可不能算了。哪有趁着主人不在家闯进人家里拿东西的道理,分明就是明着抢了。上次他把您推倒的时候就应该告诉二老爷和老夫人,可您就是瞒着不说,还不让小的说。贾富贵这人也是一点一点的试着来的,他就是笃定您不敢得罪他,这才蹬鼻子上脸。”

      “就算是找二叔和奶奶,他们也未必会给我做主。况且,你不都已经把张老先生搬出来了,有用吗?”王琪反问。

      王生一时语塞,但他还是不甘心,苦口婆心的劝道:“少爷,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贾富贵已经在您这里尝到了甜头,若是由着,我们院里值钱的东西迟早会让他搬空的。”

      回头看了王生一眼,王琪道:“你记住了,这些事跟任何人都不要讲,以后贾富贵再来,愿意拿什么就让他拿,你只当没看见,千万不要和他起冲突。”

      王琪说完便大步离去。

      “这话说的也太长别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了吧。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让整个王家都知道少爷怕贾富贵那个人渣。”心里嘀咕着,王生看了看不远处偷偷望向这边的几个仆役,悠悠的叹了口气。

      他也知道王家是二老爷当家,自家少爷没了父母,又不得老夫人的喜欢,平日里受些冷遇也很正常。可贾富贵不过是因为妹妹是二少爷的宠妾,就得了二少爷的眼,现在还欺负到少爷头上,真是失势的主子比不过得势的奴才。王生不由替自家少爷委屈。

      王生从小就贴身服伺王琪,王家什么情况,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其实他也明白,贾富贵虽然无赖,但并不愚钝。没有二少爷暗地里怂恿撑腰,他也没那个胆子欺负到自家少爷头上。少爷不去向二老爷和老夫人告状也没错。

      现在家里根本没有少爷说话的地方,更何况因着贾氏那个女人,少爷和二少爷本就闹的不愉快。当年,贾富贵的妹妹先攀上了少爷。贾氏出身卑微,为了能娶她,少爷没少挨了老夫人的骂。本来事情都快成了,没成想贾氏忽然变了卦,转而投向了二少爷的怀抱。

      俗话说,兄弟妻不可欺。这事传出去毕竟不好听,可二少爷被那个狐狸精迷得团团转,怕少爷不肯善罢甘休,更怕县里人说闲话,坏了自己名声,便去求老夫人做主。原本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女人,换成二少爷喜欢,反而成了宝贝。

      老夫人不愿意拧了二少爷的意,非但很干脆的准了他们的事,还对外宣称,说贾氏是她亲自为二少爷选的妾,断了贾氏和少爷的关联,也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如今这事虽然已经过了,但双方都有隔阂。就算少爷去告贾富贵的状,二老爷八成随便敷衍几句,就把少爷打发回来了。老夫人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当二少爷是个宝,一点不是都说不得,连带着他手下的奴婢杂役都跟着高了一截。估计非但不会相信,没准还会以为少爷是一直没有过去之前的坎,便揪着贾富贵做二少爷的文章,白白落个污蔑兄弟的罪名。

      看着少爷被欺负,王生也觉得咽不下这口气。可惜少爷都忍了,他这个做下人的又能怎么样?叹了口气,王生琢磨着,还是劝少爷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都收起来得了。可是躲得过今日,明日又该如何呢?

      站在窗帷后面,看着王生愁眉苦脸的走了,王琪心中还是有些感动。自从父母走后,东苑里的仆役基本上都倒向了王隆,根本不把他这个正经主子放在眼里。这个家里还愿意为他着想的,恐怕也只有王生一人了。至于那个祖母,有,还不如没有。

      想到王李氏,王琪又是一阵冷笑。他父亲虽然是生意人,但脾气相对还算耿直,不似二叔王烽那般油嘴滑舌,所以不得王李氏的喜欢。王李氏本就偏疼两个小儿子,后来有了孙子,便顺理成章的把这份偏爱带到下一代身上。

      王琪和王隆虽是堂兄弟,岁数却相差不多。从王琪记事时开始,王李氏就十分偏疼王隆,就算王隆犯了错也想方设法的护着,拼命给他找理由打掩护,一点亏都不舍的让他吃。

      小时候,父亲和二叔都跟着祖父在外奔波做生意,母亲和二婶朱氏有时候会跟着他们照顾,他和王隆基本上是跟着王李氏长大的。有什么稀罕的东西,都要紧着王隆先选。王李氏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哥哥就应该让着弟弟。

      小时候都不懂事,谁还能不起个争执。如果两人打架,若是他把王隆打哭,就是混账,一点都不懂的让着弟弟,长大了肯定没出息。若是王隆把他打哭,就是弟弟不是故意的,当哥哥的怎么那么小心眼,这点疼都受不住,长大了一定没出息。

      正是因为长期屈服于祖母的淫威之下,他才养成了这种唯唯诺诺,不敢争,不敢抢的性格。

      若只是这也就算了,王琪还清楚的记得八岁那年,王李氏非说他偷吃了留给三叔的糕点,追着他打了半个时辰,后来知道那糕点是王隆偷吃的,老太太却当着他的面连连夸赞王隆聪明,那么小就能从一堆点心里找最贵最好的吃,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看着人家祖孙俩其乐融融的样子,王琪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个外人。

      可惜,“有出息”的孙子在学业上一直没什么成就,倒是他的功课还不错,经常得先生的夸奖。老太太便一直怪罪先生不好,对王隆有偏见,没有用心教他。一连换了好几个先生,可惜王隆的学业还是没有进步。

      十五岁那年,王琪学业有成,被推荐参加乡试,若是考上便能参加会试,甚至殿试,然后为官,像三叔那般出人头地。王李氏虽然内心不喜,但面上也对他和颜悦色了不少。

      可惜好景不长,乡试还没来及参加,朝廷忽然下了一纸文书,凡是商贾之后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这算是掐断了他的仕途和希望。王琪清楚的记得当年王李氏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情,简直就是把看笑话的心思摆在脸上,一连乐呵了好几天,连稍微的遮掩都没有,后来干脆直接在他面前大放厥词,“你就别想好事!”

      从那个时候起,王琪就清楚的知道,王李氏不想他比王隆出息,更不想他比王隆过的好。就像现在,他和王隆都已经十七岁了。他无妻无子,孑然一身,而王隆已经妻妾成群,儿子都快满周岁了。这些,不能说没有王李氏的功劳。

      想到往事,王琪冷笑了一声。当年总归是他太与世无争了,只想着好好过日子,能退就退,能忍就忍了,才让一群不入流的人渣贱人们骑到了自己头上。既然上天让他重新回到这个时候,凡是对不起他的人,他都要一一收拾了。贾富贵,就是第一个。

      从袖子里掏出一枚小巧的印章,竟是用蜡雕成的,印章底部沾了红色的印泥,依稀能分辨出上面刻着“云林”“六十九”等字样。

      王琪随手把印章扔进了旁边的火盆中,看着它化的干干净净,再也找不出一丝的痕迹,这才露出一个算计的笑。

      既然老太太那么喜欢护短,让家里的所有人都为王隆让路,处处以他为先,连他手底下的一条狗千方百计的都护着。他倒要看看,若是比王家更有势力的人找上门来,老太太还有没有那个能力把短护到别人家里去,让别家人也为这个宝贝孙子让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9章 偏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