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作的戏词部分。
有的是杂剧原文,有的是作者杜撰。
杂剧原文因为是原文,没必要抄一大段在小说里,一般出现都很短,只有一两句。因都是节选,还有前后文,结尾都以……标记。
作者杜撰的,就是整整一段这种啦。
其实作者本来想根据杂剧曲牌来填词的,这样更像古代戏一点。但是有几个问题——
第一,平仄细论起来很麻烦,作者一向搞不太懂,晋江读者还是挺有文化卧虎藏龙的,作者就不敢半吊子卖弄了。
第二,古曲牌究竟是个什么调,唱出来是什么节奏?戏词里的一些助词,是要算正经字数呢,还是只是垫一下语气,不算字数呢?由于没有古代的语言环境,这个很难追溯。
第三,考证之后写出来的戏词,跟现在顺着编出来的戏词,对剧情的作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咳咳……所以,作者就用看似元曲化的语言风格,瞎编戏词了……
厚脸皮求原谅,还挺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