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清晨 ...
-
屋外头下着雪,北风卷着雪末子,呜呜的刮着。风吹着糊了双层纸的窗户,哗啦哗啦的响个不停。平房屋里生了炉子,还是很冷的要命。正赶上停电,桌上点了白蜡烛,昏暗的烛光,泛着橙黄色,一圈圈的晕开来,视觉显得有点模糊。
袁朗注意到,厚厚的棉帘子被撩了起来,穿着大衣的男人带着一身的寒气进了屋子。在门口跺了跺脚,一直坐的桌子边打毛活的妻子已经迎了上去,接过男人手里的大衣帽子,弹掉上面的雪,挂在炉子上烤。
男人笑着抬起头,袁朗脱口而出叫了声:“爸。”这个人是他爸袁爱国。
男人好像没有听到,蹲下身子张开了双臂,有两个孩子从袁朗身后冲过来扑进袁爱国的怀里,大声叫着:“爸爸!”大一点的是个女孩,梳着羊角辫子,小一点的是个男孩,顶着标准的刺猬头。
袁爱国从兜里摸出两块硬水果糖,一人一块,塞到孩子手里。一把抱起儿子,又拉了闺女,往桌边去。小男孩手快剥了糖,塞在嘴里,袁朗忽然就觉得嘴里甜起来,发现自己已经变成袁爱国怀里的小男孩。
袁爱国把袁朗抱的腿上,问闺女:“开开啊,今天作业做的怎么样啦。”
小女孩袁开献宝似的把作业本送到父亲面前,都是五分小红花。袁爱国一页一页的仔细看,眼里笑开了花,“不错,不错,继续努力。”袁爱国高兴的拍拍袁开的头,袁开头上的羊角辫跟着一上一下的跳着。
“一会再和孩子们闹,先吃饭,还是热的。”秦红笑着端了一直热在炉子上的菜到桌上,炖的白菜豆腐还冒着白气,又在旁边摆了咸菜和馒头。
袁朗看着秦红脸上的笑,心口忽然就很憋闷,张了张口叫了声:“妈!”
秦红笑着从袁爱国手上把袁朗接到自己怀里,袁朗又叫:“爸!”
秦红笑着拍了袁朗头一下:“别碍着你爸吃饭。”袁开也凑过来,趴在桌边看袁爱国吃饭。
秦红坐到袁爱国身边把袁朗抱的腿上,拿起毛活接着打,一件毛衣眼看成了形,“这毛线是4叔从老家带来的,可厚实了。你整天在外面跑,穿着暖和。”
袁爱国吃饭没抬头,顿了顿:“给孩子们织吧,我用不着了。”
秦红惊讶的抬头:“这么快!”
袁爱国没回答,看了眼旁边的俩孩子,眼里的温柔让袁朗心揪的疼。
秦红放下毛活,起身催促孩子们去睡觉。
袁开、袁朗磨蹭着不想走,被秦红拽着。袁爱国又摸摸俩孩子的头,笑着拍他俩屁股:“听你妈的,赶快去睡觉。不然你妈生气了要打屁股的。”
袁朗回身看着袁爱国大喊:“爸,别走!”
猛的睁开眼睛,袁朗觉得自己眼角有点涩。许是回到熟悉的环境,最近几天常常梦到小时候的旧事。搓了搓脸,从衣柜里爬出来,袁朗开始认真的叠被子。眼前见棱见角的豆腐块,多少年没叠过,现在叠起来,依然那么规矩。
把自己收拾整齐了,天还没全亮,孔雀蓝色的天还闪着一两颗星星。附近不知谁家养的鸽子,清晨放早儿,挂着响儿成群的飞过,悠长连绵。正看头顶的鸽子,有人从后面拍他肩膀,袁朗一激灵,一个战术动作已经做出来。身后袁开灵巧的躲了过去,眉头皱的死紧,满脸的担心溢于言表。
袁朗笑的不着四六:“姐,大早上起来的,别吓人。”
袁开长长叹口气:“进来吧,吃早饭了。”
餐桌边,李梦远迷迷糊糊的抓着面包往嘴里塞,塞的差不多了一口灌下面前的牛奶。然后被袁开拎起来出门,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袁朗笑眯眯的看着母子俩打仗似的冲出家门,起身把桌子收拾了,碗筷洗洗放回碗橱里。门口早上的晨报送来了,袁朗给自己煮了壶咖啡,慢条斯理的边看边喝。
算算回来已经五天了,李叔工作忙一直没回家,连袁开都偶尔开始抱怨。前天任务报告交上去,袁朗算算日子差不多了,等着人来敲门。
秋天太阳底下还是暖呼呼的,袁朗看完报纸,在院子里溜达。
院子还是小时候那个院子,不过被人好好收拾过,早看不到小时候的破败和陈旧,却依然带着童年的那种韵味。看着院子里被打理的很好的的石榴树和葡萄藤,袁朗笑着想这院子姐姐是上了心的。
老北京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
狗是养不了了,袁朗琢磨着什么时候弄几缸金鱼养养或许不错。
上午时间过得挺快,袁朗正惦记着中午吃点什么。
有人拜访,一水的绿军装,车子就停在门外,亮明身份,什么也别说上车走人。
车子一路向西,开了快一个小时才到地方。
地方不陌生,几天前才来过,不高的二层小楼,灰了吧唧不太显眼。公路通到楼前,周围一圈五十米草地,一马平川想跑不太容易。进了楼,电梯直奔地下10层。袁朗笑笑,心想敢上防原子弹的标准了。
地下的天花板,明显低了很多,给人十足的压迫感。白炽灯水泥墙水泥地,晃得的人眼晕。被带到一间小屋里,四面都是镜子,屋里桌子后面已经坐了人,一男一女,光线的原因看不清样子。屋子正中光凸凸摆着把椅子是袁朗的位子,强光打着,除了自己周围一圈,什么也看不见。
“姓名”
“袁朗”
“代号”
“A”
“年龄”
“45”
“出生日期”
“……”
“……”
“……”
问题开始走的是简单的细节路子,速度快频率高,典型的压力提问。后来涉及到任务细节,反反复复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一点犹豫都会被揪住不断的深入提问。
“航班号”
“中航,11943。”
“几点落地”
“11点47分”
“几点与O取得联络”
“1点52”
“中间2小时零5分钟的空白时间做的什么”
“怀疑有尾巴,游了一圈城。”
“具体行动”
“坐了20站城铁,换了两次地铁,一次5站,一次10站。到达19号区域又观察10分钟确定没尾巴才与O联系。”
“城铁监控记录没有记录到你。”
“监控有死角,坐多少次都一样。”
“为什么要躲避监控镜头。”
“职业习惯。”
“在什么区域取得联系”
“19号区域。”
“原计划是什么区域”
“2号区域。”
“为什么临时改变计划”
“怀疑有尾巴。”
十二个小时的连续审问,来来回回每一个细节都被质问过无数次,审问员问的不厌其烦,袁朗答的滴水不漏。
终于审问结束,大灯打开,一直坐在桌前的一男一女,上前和袁朗握手。
男的40多岁,国字脸,肩上扛着两杠四星,女的看着挺年轻25、6岁,没穿军装。
“我是楚广厦,主管反渗透审查。感谢你的配合,真是辛苦你了。”楚广厦满脸笑容和袁朗握手,又介绍道:“这位是我们从国安部门临时借调过来的心理专家程晓丽。”
“都是工作,我理解。”袁朗说着又和程晓丽握手。
程晓丽笑着打量袁朗:“A先生,久仰大名,果然名不虚传。”
袁朗说:“哪里,哪里。”
三人还在寒暄门开了,李国强笑着走了进来说:“大家辛苦了,饭都给大伙备好了,咱们边吃边聊。”又和三个人一一握了手。
最后握着袁朗的手使了使劲,笑容满面:“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