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前传) ...
-
“这神界,果然清寒。”
羲和这才着眼看,天宫之上,仙雾缭绕,九根百丈巨柱巍然耸立,柱子上精雕细琢着盘龙图案,向上盘绕。谁又能料到,那座隐于其中的金光流转的殿宇,藏着天地间最污浊的灵魂。
羲和摊开手,一株青秧散发着生的气息,手腕处灼烧的痕迹还未散去。
“盗取神界圣物乃重罪,圣女何必一意孤行?”低沉却温柔,似有形,又无形,他的声音清澈如玉,又属实温暖动人。
羲和循声回头,迎面自水雾中走来一翩翩公子,步履轻缓,如芝兰玉树,光风霁月。月牙白的锦袍,以金莲点缀,衬得他身姿清瘦挺拔,别有一番雅致,如诗似画。
对上他冰蓝色的眼眸,羲和下意识地别过头。
“九穗禾,何时成了他太初的私物?”
羲和尚有戒备,便不再与他多言,转身离开。
“天君的九天业火,噬水,若不及时医治,圣女的手便废了。”一道水幕拦住她的去路,他把精致的乳白瓷瓶推到她面前。
“无妨。”羲和收起九穗禾,手腕处的火光腐蚀着她的皮肤,她也全然不顾。
“若是一心为人族,圣女也该好生待自己。”他抬手一挥,水幕消散,身影随即渐渐模糊。
“若你与那太初同族,神族,倒也不尽数是无良之辈。”羲和接着瓷瓶,喃喃。
待伤势稍有好转,羲和便动身赶往人界。
她在最肥沃的土地里播种九穗禾,又以灵力催动其生长,秧苗长势喜人,且岁岁丰收,她为人界划分疆域,赐其阴阳教化,又择明君佐之,不多时,战乱平息。她依着春华秋实之象,拟日升月落之令,赐人族耕作之道。自此,枯枿朽株如获新生,死气被驱散,生命依照自然之理,轮回变换,生生不息。
羲和站在苍梧之丘,俯瞰这一片欣欣向荣,第一次,露出满足的笑容。
“原来圣女也是性情中人。”不适时传来的声音,让羲和皱起眉头。
“我与你尚不熟识,今后也并无交集,神君何必一再相扰?”羲和抬眼,却恰好与他四目相对,她从他的眼睛里,看见大泽,看见冰川,看见流转的四季,看见浩瀚的星辰。可他包容万物、心怀天下的情感里,却夹杂着一种别样的情愫,她看不明了。
“圣女持大义,行善举,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人族向好,是一大喜事,本君有一物相赠,望圣女莫要心生嫌隙。”
“何物?”羲和本有意拒绝,可见他态度恳切,气势也没来由地弱了下去。罢了罢了,谁敢在她面前耍花招呢。
“以本君骨血,化雨。”
未等羲和开口,他便接着说道,“世间皆知,九穗禾集万物之灵长,花开不败,纵使它的果实取之不尽,但仅凭圣女一己之力,亦不可长久;世间又知,圣女的泪水,是润泽万物的甘霖。布雨乃本君的职责所在,若是被圣女抢了风头,传出去,恐有损本君忠于职守的清誉。”
说罢,他飞身出去,倏忽间不见了踪影。突然,一个霹雳照亮了天幕,沉寂的云层吐出耀眼而惨烈的火光,忽明忽暗。闷雷响起,起雷霆万钧之势,诡异的乌云下,一条游龙若隐若现,在云幕里来去自如。顿时,万道金光斩下,苍梧之丘变成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而当云层再次聚在一起时,大雨遂至。
“果真如传言中一般,言出必行。”羲和走到断崖边探头,却只见滚滚黑烟升起,碎裂的山石簌簌下落,碰撞的火花让她觉得有些刺眼。
虽然站在雨幕里,但倍受雨水的偏爱,丝毫不忍打湿她的衣衫。
她等了良久,沉默了良久,他没有出现。
仰起头,她的眼角竟流下泪来。
“我从未体会过雨打在身上,风拂过脸颊的感觉,我创万物,万物却敬畏我,我永远,永远无法与它们感同身受。”一阵风拭去了她的泪水,心神像被灌进了一汪甘冽的泉。
他带着笑,向她走来,可捂着心口的手却在不住颤抖。
“原来如此。”羲和突然放声大笑起来,面色有些狰狞。“神界的伎俩,何时才能光明正大些!水神上善,水族族长,久仰。”
“承蒙圣女抬爱。”他想说些什么,可最后也只是抿了抿嘴,挤出这样一句话。
一把冰刃突然悬在他心口,只咫尺距离。
“化龙化雨,上善,你既是太初的子嗣,那便是我羲和一族不共戴天的仇敌!”羲和腥红的眼里含泪,她看着他迎着冰刃走来,想收回手时,冰刃却已没入他的身体,徒留下消消水雾,低声诉说着什么。
羲和第一次感到无措,她向来孑然一身,独行于世,可偏偏是他,让她了然的心多了一丝牵绊,又让她体会到一丝苦涩,世人皆谓之孤独。
“若世间再无水神上善,那么,我独行于世,不也成了罪人。”羲和凝神聚力,探寻着上善的魂灵。
“圣女果然慈悲,悲悯众生。可本君乃堂堂水神,怎会命丧于一把冰刃?”
出乎他意料的是,羲和并无愠意,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随即自断崖跳下,乘风而去,终是没有再回头。
上善注视着它的背影,竟有些出神。神界的使从在他身旁静待着,犹豫了许久才开口,“君上,天君在正殿等了多时,您迟迟未到……”
“神族自创立以来,从未有过战事吧?”上善像是在向他发问,又像是自言自语。
“回君上,神族皆是澄明正直的神君,且一心向道,从未生叛乱之心。”上善此言,让使从慌了神。水神素来不掺杂纷争,一身清静,且行得端坐得正,怎的突然……
“知会离恨天上的成渊君,本君择日前去拜访。”上善言毕,自雨中消失,留下不明所以的使从,讷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