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秦无延还未开口,苏毫便开始扯着他那难听的嗓子叫嚷起来:“大胆!你一个小小考生,竟然敢对今上的决策有所质疑不成。”
沈约知道,眼前这位苏公公,可是今上跟前的红人,是御前总管,是连朝中大臣也不敢轻易结仇的人物。
沈约不想给父亲带来麻烦,更不想给沈家带来麻烦。所以他忍着心中的情绪,低声道:“陛下明鉴,草民不敢有丝毫不敬不满之心,只是多年前昭献侯力排众议立下这科考,只是为我楚国择出德慧具备的栋梁之才。草民驽钝,只因陛下与众位监考官员的赏识与信赖,忝列麒麟第九位,草民内心感激不尽。同时草民心中急于完善自身不足,尽早为陛下,为天下百姓做出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故而草民此番大胆发问,期望陛下告知草民自身有何欠缺之处。”
这番话说得可谓十分谦卑有礼,言语间满是对陛下的感激爱戴与为陛下着想之心,苏毫皱了皱眉头,也没有继续说什么话。
罗宗英在一旁听着,心下有了些判断。
沈府的这位公子,虽然是个好材,可惜却有些年少气盛不知收敛,须得好好受些敲打。
秦无延看着殿上微微弯着腰满脸恭敬的沈约,又听了他刚才一番话,心中早已是十分感动。
原来这个看起来胆大包天的人,心中竟如同自己的尊师罗太师一般,满怀着为国为民之情怀。
秦无延想着,今后应该要好好地关注他才是。
于是他清清嗓子,说道:“其实这名次评定的依据,便是你们的字。”
此言一出,突然出现的一阵诡异的静谧。
所有人都知道,科考是为选拔官员,考得是政论,是治国之法。考生们绞尽脑汁想的,是如何让国家富强,是如何解决洪涝灾患,是如何在外邦立好威信,是如何充实军队力量。
可是这回,考得居然是他们的字?
在这静谧之中,原本待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罗太师忽然开口:“当年昭献侯曾于一众不起眼的小厮中,选了字体娟秀工整的颜玉作为亲信,这才有了后来的颜大将军。当时所有人都质疑昭献侯这一选择,她却说:‘行军打仗,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之中,除了要有应变能力,还要有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定的能力,颜玉的字冷静端正,一丝不苟,其细心缜密之性格便可从中窥探一二,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从此昭献侯便将颜玉带在身侧,授其兵法。果不其然,颜玉一次次地为我楚国打下胜仗。最终封官拜爵,荣归故里。”
“正如昭献侯所言,一个人的性情,从其写出来的字中可以窥探一二。故而陛下此番,正是从你们的字之中,看出了你们的品行。这番,沈公子可还有其他疑问。”
罗太师虽然是这么淡淡地说着,可是言语间却传达了些不可置疑的威严。一时之中,无人敢再有异议。
沈约自然也是做了一揖,道:“陛下圣明。”
罗宗英深深地看了沈约一眼:“沈公子,老臣知晓沈公子年少成名,且十分有进取之心,竭尽所能要达到完美。只是公子应知,月满则亏,若执意功业求盈,最终只是得不偿失。”
沈约一顿,又转身向着罗忠英的方向做了一揖:“草民,多谢太师指点。”
旁边的小太监也是个机灵的,知道此时该自己上场了,于是捧着放着笏板和白玉笄的木盘,就走到沈约面前。
沈约双手接过那木盘,对着皇位上那人恭恭敬敬一弯腰,退下在一旁,与早在一旁看了半天的戏,脸上戏谑之色显然的林唤站在一起。
“第八名,温玉。”
“第七名,姜达。”
......
最终所有的人的名次都宣布了出来。
罗太师看好的其余两人,卫筑和苏莞灼,一个居于第三位,另一个居于第二位,丝毫不负罗太师之期望。
罗宗英将眼神移到了沈约身上,看到他正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若是敲打得起,便是块好玉,值得培养以成大事。若是经历了这番小小挫折便再也抬不起头,便不值得多加关注。
此次科考首位揭晓,叫苏纯仁,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苏纯仁领了自己的笏板和白玉笄,笑的满面春风,似是想不到,自己居然也能得了个麒麟才之名,还是个第一。
“众位麒麟才,此番回去好好梳洗一番,明日陛下将在清风苑设宴款待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