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树欲静而风不止 ...

  •   话说媚娘走后,先去了粉黛阁买了些子胭脂,又到细兰楼挑了件子衣裳,见天色尚早,便道:“再顽顽罢,去黎思院瞧瞧。”
      黎思院老板娘名唤江黎思,生得一副好颜色,真谓是:花容月貌,冰肌玉骨,两眸含秋水,双鬓飞锦织。道一声‘清丽脱俗’尚不及,惟有是‘天香国色’差能拟。媚娘见了他,不由愣了愣,又看他打扮得也有韵味:身穿湖碧薄烟芙蓉衣,头梳百合髻,侧簪珍珠玉流苏,钗着一支飞霞纹丝彩宫花,戴着琉璃镶金坠,抹的应是水莲粉,涂的该为绛银脂;下套罗锦细纱滚雪裙,腰束青绿翡翠带,脚穿秋菊缀珠鞋。真一个:丹唇若扬花失色,秀眉微蹙羞月娥。既如温春之桃韵,又似寒冬之梅骨,玉指弄琴胜音澈,青丝拂拂比仙娇。
      “当真是神仙人物。”媚娘由心叹道。黎思见客人来,也不抚琴,笑道:“姑娘里头请。”媚娘点头示意。
      进了内院,倒叫媚娘惊讶。原这里头竟无一人!这黎思院声名远扬,如何今日不见一位客人?媚娘才要相问,又觉不该多言,便未出口。黎思似看透了他的心,便笑道:“我院今日不接客,故无一人。”媚娘道:“如若不接客,怎么不立牌子?又如何叫我进来?”黎思笑道:“不接客,也得瞧瞧是什么人。该进的,自然不拦。”媚娘虽疑惑,也不多说。黎思见他不问,也不言甚么,领着他到了雅室。
      这雅室果真不比他处,墙上贴着当朝画师的《醉仙图》,窗上挂着软丝制成的玲珑纱,桌上飘着两盏淡茗,门边吊着珍珠帘。当真雅致至极!
      黎思叫媚娘坐在桌畔的软塌上,自己也在另一边坐下,遣了一干人,拿起茶盏品了一口,笑道:“已待贵客多时,请先尝我院之茶。”媚娘便也品了一口,笑道:“虽非名茶,却是绝佳。”黎思笑道:“招待贵客之茶,自然上分,再者我院之茶不传他人,更况好茶?故而你不曾尝过也是对的。”媚娘笑道:“如此,算我福气了。”黎思忙道:“不敢如此。”又要说得甚么,却不可开口。媚娘只以他怕砸生意,也不多问。黎思笑道:“你还是如此,不愿多开口,深知非礼勿言。”媚娘才要答话,转眼一想,问道:“我们以前不曾见过,如何当一‘还’字?”黎思自觉漏了嘴,忙笑道:“一时失言,嘴快乱说罢了。”幸媚娘没再深究。
      黎思现今,才算五味陈杂,心乱得很。分明那人在眼前,却得把情绪掩起来,想媚娘怎记得那时事?说了也无人信,自然不如不说,况有不能说。一时,又与媚娘讨论诗词琴歌,待了些时候人也走了。黎思于软榻上呆了许久,进来了位“侍女”,道:“见了一面,可圆了梦罢?”黎思一会儿才道:“他好便好,曾经恩情有情,我绝不忘,今日能见他,也就罢了,无须再求。”那侍女叹了口气,“甄姑娘也算倒霉。”
      媚娘回了府,与太太“交了差”,见没什么事,也就过去了。
      第二日,甄府来了客人,竟是梁夫人的亲妹子,一并领了他的两个女儿,说来借住几日,同来看看阿姊。
      这梁夫人定是好生招待,又唤了几个姑娘一同去迎着。乔姨母见了梁夫人,姐妹叙旧,寒暄几句必是有的;巧娘几人却把心思放在两个表姊妹身上:一个高挑些,身段婀娜,着一身桃纱烟紫罗裙,披着丁香织锦褂,略施粉黛,媚色天成;另一个显得矮些,身段纤瘦,上着软罗云锦衣,下罩团蝶千水裙,素妆淡抹,弱不禁风。乔姨母忙来介绍,指着高点儿的说:“这是莲尘。”几人忙见过,又指着矮些儿的说:“这是弦音。”又彼此行了礼。梁夫人又指着巧娘几个道:“这是大姑娘巧儿。”“这是三姑娘萍儿。”“这是四姑娘媚儿。”“这是五姑娘善儿。”又多聊了几句,也算熟悉了。梁夫人道:“老太太现身在章州,不能相见,待下次罢。”乔姨母笑道:“咱们能见着,也算万幸。”萍娘笑道:“姨妈快进屋罢,你们也累了。”乔姨母忙应了,赶着进了正房里头。
      落了座,梁夫人与乔姨母座上头,莲尘弦音分别做了左右首位,巧娘、萍娘、媚娘、善娘又依次落座。乔姨母笑道:“几年不见,几个哥儿愈发水灵了。”梁夫人也笑道:“我也许久没见你两个哥儿了,以前便觉得懂事乖巧,哪像我们这些孩子。”乔姨母笑道:“不能这么说,姐姐才真真是有福的人。”下头的姑娘也不敢说话,只端坐着。梁夫人看向莲尘,道:“到底是妹子教的,一派闺秀模样。”莲尘忙起身屈了屈膝,才坐下。又向弦音笑道:“也是个好孩子,容貌品德都是上等的,就是委实瘦了些。”弦音也起身屈膝道:“谢过姨妈。”乔姨母笑道:“这孩子,天生这样,怎么吃也不长胖。”梁夫人朝弦音笑道:“我倒该问问,别是好吃的都叫你母亲姐姐偷吃了。”弦音忙笑道:“姨妈惯会取笑,本是我没福。”梁夫人忙道:“这是甚么话,快打回去,不该这样的。”乔姨母忙岔开来,笑道:“巧哥儿,这般大了,还没找着婆家呢?”巧娘羞红了脸,笑道:“姨妈好容易来一趟,便是笑话人的。”梁夫人笑道:“巧哥儿的事儿,我也愁着。提起这来,媚丫头不是得嫁去国公府么。”乔姨母道:“我也听说了,方才也正得说这事儿。”媚娘却低了低眉。乔姨母又道:“媚哥儿的脾性我晓得,只怕有些不愿。”梁夫人忙笑道:“女大当嫁,又是年少有为的将军,有什么不愿的。”媚娘这才起身笑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没甚么不妥。”乔姨母也罢了。又夸了萍娘善娘几句,笑道:“我也拿了些见面礼给几位哥儿,望别嫌弃。”说着,叫人拿了出来。予巧娘的是一对玉镯、两支金簪;予萍娘的是两盒胭脂、一盆银花;予媚娘的是一把团扇、一副字画;予善娘的是一瓶香料,一套衣裳。梁夫人带他们谢过,又给了莲尘一件绣品、一碟花糕;给了弦音一盘棋子,一本书卷。乔姨母也收下谢过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