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第77章 ...
-
周氏直直的盯着跪在地上的小厮,右手执着帕子顿在胸前,听到小厮吐出这一行字来才缓缓舒了口气。坐在炕上的苏老夫人瞧了周氏一眼,和颜悦色的叫打赏了禀话的小厮一锭银子。
周氏这才察觉到失态,好在一屋子的人都关注在那小厮身上,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孙妈妈就朝众人使了个眼色,丫头婆子们都纷纷屈膝道喜,饶是有两个进士的儿子,苏老夫人也喜得合不拢嘴,激动的道:“赏,大家都有赏!”
早些天前苏老夫人就叫孙妈妈倾了金银锞子,还去钱庄换了两箩筐铜板,府里上上下下都得了赏,柔嘉还跟着得了四颗刻着步步高升和状元及第的金锞子。
过了一会苏阫和苏陟两兄弟带了苏鹤清、苏鹤济进来,先给苏老夫人磕了头,苏鹤清和苏鹤济又分别跪下给父母磕头。
柔嘉站在林氏旁边,看得热泪盈眶的,苏柔谨便拉了拉柔嘉的袖子打趣道:“你哭什么,还不到你哭的时候呢。”大周朝的女子出阁的时候都要哭嫁。
柔嘉觉得苏柔谨真是没个正形,也难怪周氏这样拘着她,嗔了她一眼道:“小小年纪,也不知道害臊。”
她刚刚说完就见苏鹤清已经提袍站了起来,正微微的笑望着她,柔嘉便走过去行了个福礼:“恭喜哥哥。”
苏鹤清见她今日穿了一件淡粉的褙子,梳着桃心髻,耳边坠了葫芦形状的玉石耳珰,莹白的面庞光滑如玉,眉眼弯弯的望着他。
他几乎能看得到她清澈的眼眸里倒映的他的身影。
他轻轻的叫了一声‘嘉嘉’,脸上的笑意越发的和煦。
帘子被打了起来,从外面进来一个穿绛红色比甲的丫头,回禀道:“送捷报的人已经到前院了,府丞大人亲自来了府上,赵大管事请老爷和公子们快些过去。”
在安僖堂都隐隐约约听到了胡同里传来的鞭炮响器的声音,苏老夫人连忙吩咐他们:“别叫府丞大人等急了,你们赶紧过去吧。”
话音未落,又见一个小丫头进来禀报:“隔壁的刘太太、王太太和钟太太过来了。”他们同住在一个胡同里,捷报刚刚传来,就立马带了女儿儿媳过来贺喜。
往日里苏老夫人也懒得见她们,可今日却不同,是不得不应酬的,苏老夫人点了点头,回内室换了身衣服,没一会刘太太和王太太、钟太太结伴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几个穿红着绿的女子,有两个梳着妇人的发式,四个小姐模样打扮的。
刘太太是个活络的,一见到苏老夫人就亲热的说起话来,王太太倒是和周氏还算熟稔,二人寒暄了几句,钟太太就和林氏说起话来,一面又抬眼看向站在后面的柔嘉,笑着道:“好些日子没见三姑娘,越发的漂亮了,瞧我那两个女儿,真真是比不上三姑娘半点颜色。”
她叹着气,朝其中两个小姐招了招手,又和林氏道:“这是我两个女儿,明年就到了及笄的年纪,听说三姑娘也是明年才及笄,也不知她们是谁更年长些……”
柔嘉都没有见过钟家的这两位小姐,见她们过来和她说话,也只能笑着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那钟家大小姐却上上下下的把柔嘉打量了一遍,问道:“我听说你两位兄长都中了举人,不知考了第三名的是哪个哥哥?”
周氏在一旁坐着,突然扭头朝这里看了过来,正好对上柔嘉的目光,她却像是不经意的瞄了一眼,又笑着和王太太说起话来。
柔嘉没想到这钟家大小姐竟这样直接,不过刚才大伯母看她的眼神……倒是有几许的复杂,她笑了笑没有说话,那钟家大小姐才自知失言。
帘子又被挑开,小丫头先过去给孙妈妈回了话,孙妈妈才附到苏老夫人的耳边道:“侯爷和永平侯府的大爷过来了。”
坐在绣墩上的刘太太听到了话音,不由回头看了一眼被钟家的两位姑娘围着的柔嘉,当初她还想着做媒,把这苏家的三姑娘说给她娘家兄弟,她甚至还试探过两次林氏的口风,没想到这小姑娘竟有这么大的能耐……
苏老夫人脸色一凛,和孙妈妈说:“前院怕是人手不够,你叫冯婆子带了几个伶俐的丫头小厮过去端茶倒水。”这可是两尊大佛,一定得招待好了。
孙妈妈转身去了厢房调派人手,等回来的时候又和苏老夫人道:“隔了一个胡同的冯阁老夫人过来了,还有几位咱们府上常有来往的人家,西次间里恐坐不下。”
此前苏老夫人应酬过这样的场面,只是她没想到冯阁老夫人会亲自过来,两家素来又没什么来往,不过此时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周氏打理府上的中馈多年,这人情来往的世故也都是懂得的,她起身道:“母亲,那儿媳就先带了几位太太过去东花厅说话。”
苏老夫人一向很放心周氏,笑着朝她点了点头,刘太太和王太太、钟太太见状也只能跟着周氏去了东花厅,林氏原本想着去给周氏打打下手什么的,却被苏老夫人叫住:“你就在这里陪老身待客吧。”
冯阁老是前年入的阁,先是以工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直房,后来又升任工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其夫人更是出自有着一门六进士的家族--江南的望族陈氏。
陈夫人身上有一品的诰命,即便是苏老夫人的身份,见了陈夫人也得行大礼。
柔嘉前世见过陈夫人几面,五十多岁的年纪,穿了一件茄紫色的襕衣,头发乌黑油亮,带着南珠的头面,眼角虽有细纹,一双凤眼却十分的澄澈明亮,看上去就是饱读诗书,端庄从容,却是和周氏不一样的气势。
陈夫人后面还跟了一位十四五的小姑娘。柔嘉认出来是冯曦。
苏老夫人和林氏忙上前行礼,陈夫人微微弯下腰顺手扶起了苏老夫人,温和的道:“说起来您还长我一辈,怎么能叫老夫人给我行礼,可不是折煞我了。”
这辈分也是有原由的,苏老夫人隔房的外孙女嫁给了陈家二房的五爷,陈夫人又是五爷的姑母,按这个辈分可不就是长了一辈。
陈氏放得姿态很低,苏老夫人这样精明的人又怎会察觉不到,笑着请了陈夫人上坐,珊瑚沏了一壶西湖龙井,并几样厨房新做的茶食放在了炕桌上。
陈夫人笑着和苏老夫人寒暄了几句,指了站在她身边的冯曦道:“这是我的小孙女,家里排行第四。”
冯曦便上前给苏老夫人行礼,她生的娇俏,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的,看起来让人心中一甜,苏老夫人虽不常出去应酬,却也听说过冯家大郎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已出嫁。
冯曦行了礼就乖巧的站在陈夫人的身边,苏老夫人点了点头道:“这是大郎家的吧,她小的时候我倒见过一面,一眨眼都长成大姑娘了。”
陈夫人笑着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苏老夫人便叫了三个孙女过来拜见陈夫人,陈夫人搭眼一瞧就瞧出来穿粉色褙子的是和镇远侯定亲的苏三姑娘,倒是和外面传的有些不太一样。
冯曦还记得柔嘉,有些腼腆的朝她笑了一下。
苏老夫人和陈夫人有话要说,柔嘉就带了冯曦去了安僖堂后面的小抱厦说话,后院里有一株木槿树,围着回廊栽植了不少的青竹,这时候竹叶都已经变黄了,随风飘落了一地。
小丫头上了茶点过来,冯曦捏了一块菊花糕小口的吃了起来,用帕子擦了嘴角才道:“你们厨房的菊花糕做的真好吃,甜而却不腻。”
苏柔谨却不喜欢吃安僖堂里做的菊花糕,她总觉得不够甜,托着腮道:“冯小姐和柔嘉的口味倒是挺相像的。”
冯曦眼睛一亮,笑着道:“三小姐也不喜欢吃太甜的点心吗?我还以为就我自己这个样子呢,就连祖母都说我一个小姑娘家的竟然不喜欢吃甜食。”她说话的时候笑起来眼睛也弯的像月牙儿一般,叫柔嘉也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说来她也不是不喜欢吃甜食,只是前世不能多吃,十多年养成的习惯不容易改罢了。
柔嘉便朝她点了点头,笑道:“倒也是巧了。”她便朝菱角道:“去换几样不太甜腻的糕点过来,再沏一壶龙井茶来。”
她记得冯曦是喜欢喝龙井茶的。
冯曦见柔嘉这样迁就她的喜好,善意的朝她笑了一下,说来几人也不过是第二次见面,说话就不免客气些,几人从糕点说到读书写字上,苏柔谨就道:“柔嘉的簪花小楷写的特别好,就连女先生都夸她呢,不知道冯小姐在家时都描什么字帖?”
冯曦却是惊讶的瞧了柔嘉一眼,笑盈盈的道:“我跟着祖父练过一段时日的簪花小楷,只是写的不怎么好,不知三小姐描摹的是哪位名家的字帖?”
“也不拘是谁的,不过要说起来,还是临摹的卫夫人的字帖比较多些。”柔嘉笑了笑道:“我写的也不怎么好,不过能入眼罢了。”
苏柔谨便撅了撅嘴,说道:“你们两个一点都不好玩,只怕是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倒是我,那才是真的写得不好。”
她叹了口气,对柔嘉和冯曦的这种谦虚不十分赞同,如果她能写的这么好,一定会拿出去四处叫人看的,才不会掖着藏着。
柔嘉便和冯曦都笑了笑,正好苏老夫人打发了珊瑚过来叫她们回去,柔嘉便又带着冯曦回了安僖堂,陈夫人显然已经和苏老夫人说完了话,正要起身告辞,冯曦便和苏柔谨约了重阳节那日出去踏青。
等陈夫人走了,林氏才问起苏老夫人:“母亲,您说陈夫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瞧中了鹤清不成?”
苏老夫人坐在临窗的炕上陷入了沉默,林氏都看的出来,她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说来冯家倒是个很好的亲家,有了冯家做外家,又能和江南的望族搭上关系,以后苏鹤清的仕途也更容易走一些。
只是这事……却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