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兵来将挡 ...
-
穆尘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轻轻翻动着手里的稿件。稿件是名叫《热血高中》的一本青春励志文学,全书20万字。
此时,贝林琪与穆尘相对而坐,尽管隔着一张办公桌,但贝林琪仍能感觉凛凛的寒气。她盯着穆尘一页一页翻动书稿,想到自己在新员工测评上的滑铁卢,自然是有点心虚的。
事情的起源要回到三天前。
编辑部早会上,当钱穗兰宣布“穆尘为贝林琪帮带老师”的时候,穆尘面无表情,但冰冷的脸颊上写满了不情愿,而贝林琪也是迫不得已,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接近嫌疑犯的机会吗?心中暗骂:“大闸蟹,拽什么拽,等我抓住你的把柄,为任燕报仇雪恨!”
会议结束后,贝林琪跟随穆尘来到他的办公室,偷偷瞟着四周,努力着想发现点蛛丝马迹,一阵神游。直到穆尘把桌边一沓稿件拍在了贝林琪面前,贝林琪这才回过神来。
“这是稿件,拿去校订。”穆尘嘴里蹦出的这八个字,很生硬,透着无情。
贝林琪看不惯穆尘那种目中无人的样子,既不问话,也不答话,抱起稿子就冲出了穆尘的办公室。
文学编辑部位于东岭出版大厦第九层,是一个巨大的办公区。办公区内里有两个半透明的隔间,最尽头的是主任钱穗兰的办公室;隔壁办公室,属于文学编辑部副主任穆尘。两个主任办公室的对面是文学编辑部的会议室。
再向外便是一个大的开间,纵横交错的几排工位像是被堆砌到一起,很多编辑都挤在这里。
虽然整个编辑部办公面积很大,但是到处堆满了图书,严重挤压了生存空间。
贝林琪的工位最靠近穆尘办公室,头顶的窗户常常透射入几米阳光,让她在工作之余还能亲近自然。
一旁是特别号称编辑部“第一才子”的闻韬老师的办公桌。工位上简直堆起一座书山,闻韬卧在里面,与书浑然一体,根本看不到有人的存在,贝林琪每次从闻韬工位旁边经过都是小心翼翼的,她生怕自己虎虎生风,再把书山弄崩塌了,一位好编辑就折在自己手里。
贝林琪回到自己的工位,心里虽然还在咒骂穆尘,但也顺手拿起红色的笔,开始审读校订起来。对于基本的审读规则,包括校订符号的使用,贝林琪是很清楚的,毕竟也是经历过培训的人。
“《热血高中》,写得还不错嘛!”贝林琪一口气读了数十页,满足地下了个评论。《热血高中》中几个意气风发的高中生之间的友谊故事,完全让贝林琪陶醉其中。故事很有画面感,贝林琪甚至都在想:这么诱人的故事,没拍成电影着实可惜了。
又读了100页,贝林琪晃了晃脑袋,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不是校订吗?怎么没有错字啊?语法问题,怎么都没有啊?不会是自己没看出来吧!”贝林琪傻眼了!“问穆尘,算了吧,还不如自救,或者可以问问邻居。”
办公室的编辑们,各安其事,阒无人声。只有纸张翻动的声响,让人听着异常真切。偶尔有打电话的声音,能刺破这重宁静。
贝林琪偷瞄隔壁,闻韬老师正在翻一本不知道哪国语言的字典,时不时地对照着看看手边的书稿。
贝林琪用身体带动转椅,蹭到闻韬身边。
“闻老师!闻老师?闻……”贝林琪已经很小声了,但还是把闻韬吓得一抖。
闻韬缓缓转过头,瞪圆眼睛,看着她。
贝林琪立即换一脸无助的表情,用央求的声音说:“闻老师,你帮我看看书稿吧?”
闻韬从惊吓中缓过来,笑呵呵地:“好啊!有什么问题呢?”实际上,早会的时候,贝林琪就已经注意到闻韬了。
闻韬与穆尘年纪相仿,虽然不像穆尘那样帅到张扬,但是仔细一看你会发现闻韬老师胡乱打理的刘海下面,有一张非常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眉清目秀的脸,与穆尘的飞扬跋扈相比,闻老师才是典型的知识分子长相。
“问题就是没问题!”贝林琪解释,看闻韬有点茫然,忙说:“我是说,这本小说我看了一百多页了,怎么没问题啊?校订不是挑错字吗?”
说完,贝林琪把稿件推给闻韬。
“怎么?你还希望有问题啊?看热闹不怕事大啊!哈哈。”闻韬打趣道,尽管是第一天上班的新同事,闻韬搭话的口吻还是习惯性地玩笑式。闻韬边说着,边看看书名《热血高中》,便顺手打开了电脑网页,在度娘上搜索“热血高中”。
网页上满是关于《热血高中》的图书信息和售书广告。
贝林琪瞪大了眼睛:“什么意思?这本书是抄袭的?”
闻韬微笑看着她:“你想什么呢?这本书是再版书!”
此时,贝林琪才恍然大悟,“何为再版书,就是因为图书销量好再次印刷的书”,她当然知道,培训课上都讲了的。
闻韬起身,招呼贝林琪跟上。只见,闻韬走到编辑部最后排靠墙的几个大书架前面,翻翻找找了好久,竟然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热血高校》。
闻韬指着书架介绍:“这排书架上都是最近三年,编辑部已经出版的图书样书,三年前的都存在仓库了。再有再版书,你可以先到这里找找看。最后面一排书架上有很多工具书,有需求你就拿!”
说完,闻韬把书递给贝林琪,温柔地笑了一下:“稿子没问题,很正常,本来就是穆尘做的,穆老师可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以后你跟着穆老师,好好学一下。”说着还瞄了一眼穆尘的办公室。
两个人一前一后回到工位上,闻韬还简单介绍了《热血高校》的情况:“这本两年前穆老师责编的书,销量算不上太好。估计是最近穆老师风生水起,连这本两年前的书也跟着火了。”确如闻韬所言,粉丝们因为帅气编辑而买图书,这也算得上是业内佳话了。
“那穆老师除了编辑工作,业余都做什么啊?”提到穆尘,贝林琪试探着想多问两句。
“别人的私生活,就不便讨论了。嘿嘿。”闻韬可没时间跟她八卦,一语回绝了她:“我这里有审读记录表,发给你,你用得上。”
贝林琪虽然没从闻韬那儿问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有审读记录表的意外收获,她已经感激涕零了,一再地向闻韬道谢。
闻韬只是礼貌地微笑:“举手之劳啊!哈哈。”
然而,闻韬越是乐于助人,贝林琪越是怨恨穆尘:“大闸蟹究竟几个意思?”一边想着,一边用笔在空白页上狠狠划几道,“给我一本已经出版的书,还是一本一丁点问题都没有的再版书,我岂不是要提前完成任务!大闸蟹该不会是好心照顾我这个菜鸟吧?怎么可能,看他横行的样子,一定有阴谋,难道是想向我显摆他的书了不起?能再版?”
想的越多,贝林琪越是一头雾水,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冥思苦想:“千岁兰把我分配给穆尘,这是故意的吧?是不是借刀杀人?大闸蟹,什么都不告诉我,连一句话都不愿跟我多说,是故意想让我出丑?我绝不会认输!即使辞职,我也要查明真相,风风光光地走!”
接下来两天,贝林琪开启了不眠不休的审读模式。如此这般,20万字的小说,贝林琪两天就完成了,不是她读得快,而是小说实在太过精彩,她根本停不下来,还不自觉地加快了阅读速度。她太想知道剧情,以至于回到家,仍掏出带回的稿件,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种不知所以然的勤奋,让林荫和贝恒军莫名其妙,女儿读书那简直是太阳和月亮同时从西面出来了。
***
于是就有本章开头的一幕,贝林琪很快就向穆尘提交了稿件,错字、语病、逻辑问题,根本没有发现,而为了显示自己认真审读,贝林琪刻意挑出几个说问题也不是问题的标点“错误”,夸张地标记出来。
穆尘神色如常,一张张翻阅着稿件,贝林琪心说:“我倒要看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片刻之后,穆尘翻到一半,停下手中的动作,便把稿件堆到办公桌一角,拿起手边的另一沓稿子,递给贝林琪:“这个校订一下。”
贝林琪接过去,扫了一眼封面。
“《贾说:光影之烬》,这是,这是贾涤平导演的传记?”贝林琪兴奋地差点把稿件给扔了。
“是的,是一个娱乐记者写的贾导传记,后面附录有贾涤平的创作笔记,里面涉及很多专业知识。”穆尘不咸不淡地说。
“我就是专业人员啊!”贝林琪不由地兴奋起来,又不想自己表现得太轻佻,赶紧冷静下来,“我是说,我毕竟是从影视专业毕业的,对影视知识有很多了解,而且我是贾导的影迷,我看过他所有的电影!所以,这是我的强项啊!”
平心而论,在出版社,贝林琪绝对是个门外汉,难得有展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机会,她怎么能保持淡定呢!
“好,认真点看。”穆尘嘴角竟然显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贝林琪忙着骄傲,当然是没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