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002补充]八扇屏和清朝升平署的关系 ...

  •   作者我在002章节中,曾经就传世的《八扇屏》文稿究竟是谁整理而做过一些描述。当时并未查到太深的资料,只找到了195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相声集《歪批三国》中,有《八扇屏》若干段,在本文书写的后续过程中,查到了一些新的内容,特加以补充。

      知识点—【什么是升平署】
      升平署是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也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该机构曾大量收罗民间艺人及珍藏的各色剧本、档案、戏衣、道具等。现在很多传世的曲目,戏本均是由当时的升平署官员进行的登记记录并存库。

      知识点—【八扇屏和清朝升平署的关系】
      现存的最老的《八扇屏》相声纸质剧本,是在1950年11月,由来薰阁书店印刷的单本小册子。创作作者为孙玉奎和席香远先生。根据书本序言记载,《八扇屏》一本,是两人据北京傅氏所藏的清朝升平署钞本整理而成的,并加以修改,将原有的旧“点子”重新编排,写成了歌颂劳动人民和新时代英雄的新相声。
      在这本小出版物中,难能可贵的书写了垫话,梁子,正活等诸多内容。并提供了五种旧的“八扇屏文本”作为参考资料,可谓是新老结合,面面俱到。

      故而,《八扇屏》的那些个小段落小故事,最早是谁人从民间归纳整理的这个问题算是彻底搞清楚了。“升平署”备案记载的原文应该就是相声演员使用的最老版本,而经由孙玉奎和席香远书写的《八扇屏》相声剧本,可能就是现代舞台上表演的八扇屏的本源了。

      [附件资料]
      八扇屏--梁子
      作者:孙玉奎、席香远

      斜街鞋铺协成美;前门钱店乾泰昌。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蚕池口,养蜂夹道,不见吐丝酿蜜;喇叭口,烟袋斜街,哪瞧吹气冒烟。
      道旁麻叶伸青掌,所要何物?岸上芦苇总白头,不知让谁!
      红山石稀烂棒硬;黄河水翻滚冰凉。
      药芽蒜上药压蒜;鸡冠花下鸡灌花。
      石重船轻轻载重;地长尺短短量长。
      睁眉涂撕眼;甜嘴吗打舌。
      姥姥喝酪,酪落姥姥捞酪;舅舅架鸠,鸠飞舅舅揪鸠。
      沙马行沙,沙打沙马腿;草驴驮草,草压草驴腰。
      风吹水皮层层浪;雨打浮萍点点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002补充]八扇屏和清朝升平署的关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