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附件资料]学四相全剧本 ...

  •   《学四相》网上没有全本的文档,只能逼得作者我又要想办法手打录入了……
      我在17年出版的五大本《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第四卷和0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补遗》里都翻到了该本子。一毛一样就找一个打字搬过来了。
      翻了书页才发现93年出版《中国传统相声大全》1~4本+后面的《补遗》的“五大本”貌似和17年出版的的“五大本”不是一家人==。我说我咋觉得哪里怪怪的呢。
      这两套书的关系很迷啊……他们是怎么做到同一个名誉主编的姜昆先生,配上了同一个封面同一款题字,同一套书稿内容甚至连序言都不带改的东西在11年再版的6年后换了家出版社,副主编就变成了主编,原主编连同他的“编者的话”都彻底消失了的???orz这什么神奇的骚操作?你们不能欺负刘老爷子不在世了呀……整理稿子的难道没人权?emmmm……淡定吧。可能另有隐情呢……

      以下文稿为我家小天使-施丹丹手打输入~~供小伙伴们自取。
      -------------------
      【相声-学四相剧本】常宝霆,白福全录音稿,邵绅绅记录版本

      甲相声有个特点,这个形式比较简单,俩人穿上大褂往这一站,就算齐了。
      乙 解决了。
      甲你说行头啊?没什么行头。这件大褂就是我们行头。你瞧现在马路上还有这么打扮的吗?
      乙 没有了
      甲要说没有?那也绝对。那我们怎么还穿呢?穿大褂对我们好些动作有帮助。有时候学个戏,表演个身段,这袖子又肥又长,可以代替水袖。(学)你穿制服不行,它短(学)什么也没有,他别扭。所以这大褂对表演他有帮助。
      乙 对
      甲另外观众也习惯了,你看相声就是有这么个特点。形式简单。你看我们两人穿个大褂。一般观众的印象都是相声演员这两个人,一个胖子,一个瘦子,或者一个留头,一个光头。穿两大褂,手里拿把扇子。说相声这扇子干什么用呢?
      乙 冬夏常青嘛!
      甲冬夏常青。其实它也是一个道具,演员站那儿扇它的时候很少。这东西,需要用的时候才用呢。你说演员表演的时候,拿把扇子在这呼哒呼哒老扇,你说观众这眼睛受得了受不了?
      乙 领神哪!
      甲他看着眼睛花呀。所以这就是个道具。有的时候可以拿它做一篇文章。(拿扇子)你说这叫什么?
      乙 正字呀?
      甲正字。
      乙 叫扇子。(子念三声)
      甲怎么叫扇子?你说说
      乙 扇子。(念咋)
      甲扇“砸”你“砸砸”试试
      乙 我“砸”不了,一“砸”就湿了。
      甲那叫什么?
      乙 叫扇子,扇“砸”不知道
      甲一较真完了。扇子,扇“砸”扇子(念贼)全不对。正字,知道叫什么吗?
      乙 叫什么?
      甲扇面。
      乙 怎么叫扇面呢?
      甲无论谁扇他都扇脸,扇面。你扇别处他寒碜,扇哪都不好看。扇扇子和扇子还不一样。
      乙 有区别?
      甲明儿您看吧,因为这扇扇子跟他是干什么的和生活习惯都有关系,讲的是,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
      乙 你说的这个我不懂。
      甲不懂吗?文胸武肚僧道领。
      乙 这怎么讲呢?
      甲文胸啊!就是说过去的文秀才,扇胸脯,文胸。
      乙 武肚呢?
      甲过去那些练武的扇肚子。
      乙 这姿势。
      甲僧道领,和尚老道扇大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的生活习惯决定的。你看过去的文秀才走路都迈方步,他不是大扇,都是小扇。扇胸脯。(学)都这样。你看过去那些文秀才身上都没虱子。
      乙 怎么呢?
      甲都抖拉下去了。
      乙 抖拉下去了?
      甲练武的扇肚子,因为练武的都是大胖子,他这爱热呀。僧道领,为什么和尚老道扇大领?因为他的衣服和我们不一样啊,他为了进风?所以就扇这地方。要不夏天和尚跟老道他们说话都扇这儿。“师兄。”“师弟。”“最近佛事还很忙吧?”“还可以,这不前两天我们到二道街刘家去了,去了本家给打出来了。”
      乙 怎么呢?
      甲本家还没死哪!
      乙 去早了。
      甲看见没?都扇大领。书口,役袖,媒扇肩。
      乙 书口怎么意思?
      甲书口,说书的,说相声的都扇嘴,话说多了他这儿热呀。役袖,过去讲跟役跟班的,扇袖口。媒扇肩,媒婆,扇肩膀。(学)看见过说媒的没有?一到夏天拿把扇子,别地方不扇,专扇肩膀。(学)呦,这不是白大爷吗?我听说你有个姑娘可不错呀!明儿我给她找个主吧!这小伙子可好了,头是头,脚是脚,长的可漂亮了。就是没鼻子。
      乙 没鼻子!
      甲看见了吗,哪都不扇,专扇肩膀。就是她在生活中已经形成这么一种规律了。你已经形成某种规律了,不按这个规律走,不行。就好像咱们睡觉,晚上被窝铺好了,无论男女,他都是先钻腿,绝对有先钻脑袋的。
      乙 上里干吗去了?
      甲上里找袜子去了怎么的?起来的时候,你准是先起上身,穿衣服,穿好了衣服再起下身穿裤子。没有这样的,起来的时候先起下身。(学)被褥上房了。
      乙 那还不上房。
      甲走道都有规矩。
      乙 走路有什么规矩?
      甲走路晃胳膊。(学)你看......还不论男女走路,都晃胳膊。男的动作比较大,女的动作比较小。男的晃胳膊是往外,(学)女的也晃胳膊,她动作是往里。(学)有没有女的走路和男的一样啊?很少很少的。你见哪个女的走道这样,(学)这是摔跤的。女的走路都比较稳。要说真正的稳,那得说实在过去,你不稳不行,她有一套东西束缚着你,那会儿的女的走路讲究,“行不摇头,坐不露膝,笑不露齿,站不倚门”。那时候女的笑的时候牙都不能露,要让别人看见就得说她没规矩。坐那,膝盖不能露。走路头不能动。那时候女的出门都讲究带“钳子”,这么长到这儿。为什么呀?就为管着自己的。走着走着打到脸了这叫打羞。所以那时候走路一定等稳。走着走着后面有人叫了,坏了,不能回头,一回头打着脸了,所以得连头带身子一块动弹。
      乙 您给学学。
      甲那你叫我。
      乙 三姑娘,三姑娘......
      甲 (学女人)谁呀?
      乙 我。
      甲 (学)谁呀
      乙 三姑娘,我
      甲 (学慢慢回头)
      乙 我说你多会转过来呢?
      甲俩礼拜。
      乙 我等不了您哪。
      甲 (学女人)哪位呀?
      乙 我。
      甲 (学女人)呦,姥姥啊!
      乙 姥姥啊!有叫姥姥的吗?
      甲你都歇顶了,还不姥姥吗?可过去男的走路就不一样了,要碰见走道慌的主,你叫他没回头他就给你请安。您不信我学学(学楞小伙子)
      乙 老三。
      甲 (学楞小伙子)哪那?你倒瞧准了。还没看见人呢。
      乙 好嘛!
      甲绝没有这主,说走道挺慌挺快,回头就像女的似的。那可就寒碜了。
      乙 那也好看。
      甲您不信你叫我。
      乙 老三
      甲 (学楞小伙子)谁?
      乙 我
      甲 (学楞小伙子)哪位?
      乙 白全福。
      甲 (学楞小伙子)白大哥。
      乙 你上哪去?
      甲 (学楞小伙子)我上医院
      乙 你怎么了?
      甲 (学楞小伙子)瞧脖子去。
      乙 “落枕”了!您说的这么透彻,这么说您有研究。
      甲有研究,这么说吧,只要是“学”上,您恐怕不行
      乙 这么的,今天咱俩可以学学
      甲学什么呀?
      乙 学学大姑娘,老太太变嗓音。
      甲行,就学个大姑娘,老太太变嗓音,看咱俩谁学的像。你学谁?
      乙 我学大姑娘。
      甲你?(上下打量)
      乙 干什么?
      甲就这样的还学大姑娘,首先在外形上您就不像。
      乙 怎么不像啊?
      甲您看您可好,长的跟面包似的。
      乙 什么叫面包啊?你别看我这相,一学上就像了。
      甲我去老太太,咱们俩是街坊。走到大街上了,老太太碰见大姑娘了,说那么几句话,让大伙看看究竟是你大姑娘像,还是我老太太像。
      乙 我这大姑娘今年十九岁。
      甲我这老太太七十二。学出来得一个真老,一个真小。我打那边来。
      乙 我从这边走。(学)卖线的....卖线的......卖线的......有蓝线吗?呦,大妈你好啊?
      甲 (学小伙子)噢,白小姐。我真没有想到会在这碰见你,前两天我还给你去了封信呢,我也不知道你接到了没有。你看见我给你去的信了吗?
      乙 收到了。
      甲你真使我奇怪,收到了为什么不给我回信呢?
      乙 我不认字。
      甲我知道,我知道你的父亲对我们俩的事是不欢迎的,可是你要知道我打心里是非常喜欢你。上次我请你看电影你也没去,我等了你两个小时啊!
      乙 不是我妈管的紧吗?
      甲你知道吗?在我心里有好多好多话要跟你讲,始终没有机会,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跟你谈一谈。现在你有事嘛?如果没有事,我们俩是否可以跳跳舞。
      乙 再也不能跳舞了。
      甲怎么呢?
      乙 上次把踝子骨都崴了。
      甲那好,我们就找一个地方好好谈谈,我有好多话要讲。你知道我的心里是多么....
      乙 你是老太太吗?
      甲我这是老太太的儿子。
      乙 老太太的儿子!老太太哪?
      甲老太太没在家。
      乙 老太太哪去了?
      甲游泳去了。
      乙 你这像话吗?七十二岁老太太游泳啊!
      甲老健将,二十多岁就游,蛙式。就没有老太太游泳的?
      乙 哪有哇?七十多岁,头发白了,牙也掉了,在河里还蛙式。(学)
      甲反正老太太没在家,他儿子来了。
      乙 这样吧,咱俩换换。
      甲怎么换?
      乙 你来那大姑娘,我来这老太太。
      甲七十二岁老太太可不好学。
      乙 我这扇子一拿就是了。
      甲现在开始啊!
      乙 (学老太太)卖豆腐的....卖豆腐的...卖豆腐的......
      甲 (学老头)卖豆芽的!
      乙 又拧了啊!卖豆腐的!
      甲人这以上岁数这眼神也不得利了。
      乙 这不是二姑娘吗?
      甲呦 大妹子。
      乙 大妹子啦!
      甲你看这么些年没见你也老多了。
      乙 可不是吗?
      甲头发都白了。
      乙 哎呀,就是歇顶早点。
      甲我听说最近你老伴故去了?
      乙 我守了寡了。
      甲想一想以前直到今天我还是难过呀!
      乙 怎么难过呀?
      甲想当初你父母他们就是不同意我们结婚哪。你还记得吗?我请你看电影我等你俩钟头你都没去呀。
      乙 又接上了。
      甲没想到现在咱们也都这模样了。
      乙 都这年纪了。
      甲我老伴也死了,如果你愿意咱俩在一块对付对付就得了。
      乙 这是大姑娘吗?
      甲姑娘他爷爷。
      乙 咳!你可太难了。我学大姑娘吧,他就老太太儿子。换个了吧,大姑娘他爷爷来了。要跟我并骨,像话吗?咱不学这个了。
      甲那学什么呀?
      乙 干脆,你学个聋子打岔。
      甲这个我可学得好,聋子打岔,你说东,我说西,你说打狗,我说骂鸡。
      乙 这可不易。
      甲打岔打的好着呢。
      乙 咱们来来。
      甲这么着,我可是你二大爷。
      乙 我是你大大爷。
      甲你这人总不吃亏。
      乙 我是不吃亏。
      甲这有道理,你说咱们要是两个老头还有意思吗?没法打岔了。另外这耳沉哪,只有上了岁数才耳沉哪。没有说小年轻的耳沉的。我上了岁数了,我是你街坊二大爷,不理我不行,理了我怎么样呢?因为我是看着你长起来的,所以总跟你拍老腔,你说东我说西。你得老有词,我得老打岔。
      乙 来来?
      甲打现在起我就是聋老头了。
      乙 今天,天挺好出来遛遛弯.....
      甲唉!(学聋老头)
      乙 怕碰见他,还偏碰见他。你不理他吧,他还不乐意。
      甲现在就是耳朵不给使唤了,人一上了年纪......
      乙 您好啊?
      甲哎哟,我当谁呢,二秃子呀!
      乙 叫我小名干吗?您好啊?
      甲你看我这几年没见,这小子都长这么高了。哎呀,这是一晃啊!
      乙 是呀,我晃的时候还没你呢。
      甲不认识二大爷了吧!记住,见到二大爷理着点。我是你二大爷。
      乙 理您了。
      甲见到我连安都不请,跟我洋灯一一点头。
      乙 你竟瞅我头发了,您没往下看,我这请了。
      甲你不认识我是怎么着?你打听打听去,我跟你爸爸有交情,我们是把兄弟。小子,二大爷给你抱大的,你在二大爷胳膊上拉过青屎呀!
      乙 你不亏心哪?
      甲别晃悠脑袋,闹义和团的时候你没赶上啊!

      乙 是啊,你也没赶上啊!好,您哪?
      甲吃了饭了。你吃了吗?
      乙 您上哪呀?
      甲你大妈呀?挺好,挺好。
      乙 我问您上哪?
      甲二大爷耳沉了,说话你得大点声。
      乙 上哪?
      甲你这说话呢吗?
      乙 我这放屁呢?
      甲怎么着?
      乙 上哪?
      甲这小子太可气了!怎么干张嘴不言语呀?
      乙 这还不言语呀?
      甲怎么地?
      乙 我说上哪?
      甲大点声,我听不见。
      乙 人都听见了。上哪?
      甲你要把我急死啊!
      乙 你要把我累死啊!这老头……二大爷。
      甲哎。
      乙 这怎么回事?
      甲我这耳朵一阵一阵的。
      乙 这阵叫我赶上了。我说您上哪?
      甲你说什么?
      乙 这阵又过去了。干脆跟他比划吧。您身体硬朗?
      甲你大哥呀?你说我那儿子你大哥呀?他可不如你。你多好啊!规规矩矩,我要是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就好了。
      乙 还找便宜呢。
      甲我那儿子可不行,不学好,总跟一些流氓在一起,最近我听说怎么着?还当上扒手了,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你说可气不可气?
      乙 是可气,我给您找找去吧。
      甲跟你学的呀?
      乙 没有。
      甲你们是干那个的呀?干多少年了?
      乙 没有。
      甲干5年了。学好啊!
      乙 二大爷。
      甲啊。
      乙 别学了,合着你就一句二大爷听得清楚啊?
      甲我一阵一阵的。
      乙 咱们这回换一个,学个哑巴打手势。你学哑巴。
      甲我学哑巴?
      乙 对,你老要便宜,你学哑巴,叫你说不出话来。
      甲那你呢?
      乙 我去那不哑巴的。
      甲不行,我坚决不同意。
      乙 为什么呀?
      甲我打手势,你当翻译,你没有生活,到时候你翻不出来呀?
      乙 还告诉你,打小就跟哑巴一块玩,他能比划出来什么我都能翻出来。
      甲那好了,好比咱俩是把兄弟,有几年没见,走到马路上见着了,说会儿话,你得给翻出来。哑巴有三直。
      乙 哪三直?
      甲心直,眼直,腿直。我一拍脑门我就是哑巴了。你打那边来。
      乙 哑巴。
      甲哎。
      乙 哑巴有答应的吗?
      甲一听你就是外行,哑巴听不见,有喊哑巴的吗?(学哑巴)啊吧....啊吧....
      乙 (学哑巴)啊吧..啊吧...
      甲俩哑巴!你怎么这么笨呢?你怎么这么可气呀,我是哑巴。你别不哑巴。
      乙 我别不哑巴?我还是哑巴?
      甲你甭不哑巴。
      乙 你是哑巴,我不是哑巴。
      甲对呀!
      乙 再来吧。哑巴。(和哑巴握手)
      甲啊!(使大劲拽乙)
      乙 你别这么大劲。
      甲 (学)啊吧....啊吧.....(双手两边抬起)
      乙 这您不知道,他说我们俩大小一块长起来的。
      甲 (学)啊吧....一吧.....不一吧......啊......(做磕头状,比划手势作好的意思)
      乙 他说我们俩是磕头的好兄弟,把兄弟。
      甲 (学)啊....个吧....一吧......啊吧啊吧。(用手蒙眼睛,伸出四根手指)
      乙 他说分手谁也没看见谁有四年了。多了,有六年了。
      甲 (学)啊吧...(比划六)
      乙 六年了。
      甲 (学)一波....啊....个啊....吧啊.....(双手表示瘦的样子)
      乙 说我瘦了。咳,连说带唱,累心。
      甲 (学)啊吧....啊.....吧.....(双手比划拿玉子的样子)
      乙 对,太平歌词。
      甲 (学)啊吧....啊吧....啊吧啊呀.....(哼太平歌词的调)
      乙 行,行,行。没听说哑巴会。唱太平歌词的。有味没字,受不了您
      甲(学)各吧。(指乙手再往下,比划乙很胖)
      乙 他说我小时候胖
      甲 (学)啊吧。(拍大腿)
      乙 小时候,大腿.....
      甲(学)啊吧。(比划很粗的样子)
      乙 跟房柁似的
      甲 (学)啊吧。(指脚)
      乙 脚拇丫。
      甲 (学)喝。(比划非常大的意思)
      乙 跟小簸箕似的。
      甲 (学)啊。(指胳膊)
      乙 胳膊
      甲 (学)呀。(比划很粗的样子)
      乙 跟房梁似的
      甲 (学)啊吧。(双手扶腰)
      乙 腰。
      甲 (学)啊。(比划很粗)
      乙 跟水缸似的。
      甲 (学)啊不。(晃脑袋)
      乙 脑袋。
      甲 (学)呀。(双手围拢小圈)
      乙 跟蒜似的?我长了一个蒜头脑袋?
      甲 (学)呀不吧。(比划麦斗大小)
      乙 啊,跟麦斗似的。
      甲 (学)啊不,啊,啊不。(做睡觉状再往外一指)
      乙 啊,他问我在哪住?还在那,老地方。
      甲 (学)不啊....啊大...吧....吧....吧...吧。(比划头发。脸,胡子,再拄个拐杖)。
      乙 他这拄着拐棍,满脸褶子,头发也白了,胡子也白了,您问我爸爸?
      甲 (学)啊。
      乙 死了。
      甲 (学)不....给....啊。(把右手放在左手上,右手放下,用嘴一吹)
      乙 死了
      甲 (学)啊吧。(比划钱)
      乙 他小时候我父亲常给他钱花。
      甲 (学)啊不....啊吧.....不.....啊......哎呀。(比划兄弟手足再一指嘴唇)
      乙 这您不知道,他这么样,是问我哥们弟兄,小手指头指红嘴唇呢?是问我妹妹,你问我妹妹
      甲 (学)啊(点头)
      乙 在家
      甲 (学)啊?(询问的)
      乙 做活哪。
      甲 (学)呀不?(疑问的)
      乙 我妹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出门。
      甲 (学)啊不?(疑问的)
      乙 不出门!
      甲 (学)呀吧.....不吧....哈吧....啊(比划女人打扮的样子,做吹喇叭状,往下一蹲晃晃悠悠的)
      乙 啊!这个您不知道,他这样是说我妹妹擦上粉,抹上红嘴唇,这个姿势是吹喇叭,这么一来,还有轿子。你问我妹妹结婚了没有?
      甲啊吧?(疑问的)
      乙 没有。
      甲 (笑了)(学)啊....啊.....啊吧.....啊不....啊。(双手握拳,大拇指相对,一拍自己胸脯)
      乙 你那意思是要给我妹妹说婆家。
      甲 (学)呀吧....不.....不。(忙挥手,表示不是这意思)
      乙 是,你不是要给我妹妹说婆家。
      甲 (学)呀吧.....呀呗......不....不....呀吧。(比划不是,双手握拳,大拇指相对,再一拍自己胸脯)
      乙 (冷笑)这小子,人面兽心,让我妹妹嫁你?
      甲 (说话)对了。
      乙 对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