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吃了一会茶,那丫鬟在小姐耳边轻轻提醒道:“小姐你看,他们来了。”因为美人在侧,徽湉格外注意她们的动静。听得丫鬟如此说,徽湉也十分好奇,咦,是谁来了?徽湉探头向街上看时,只见一队锦衣兵官骑马缓缓走来。邻桌的女子见状,放下手中茶杯,站起身来款款走下楼去。她下得楼来,就和丫鬟一前一后立在街边,徽湉只见她掀起帽檐垂下的纱巾,露出一张精致的鹅蛋脸。星眸竹腰,薄腮红唇,举止优雅,明艳动人。徽湉见了,不由得向信芃羡慕地叹道:“京城的姑娘果然不同凡响,随便遇上一个姑娘都这样美,不知比他们见到的京城第一美人许小姐如何。”
信芃恨铁不成钢地瞪她一眼,心里暗暗想着,她可比阿湉差远了,嘴里却说:“可惜阿湉你不是男人,不然我说什么也得给你攀上这门亲事,让你娶一个京城里的美人过日子。”
徽湉嘻嘻笑着,正要答言,突然一下紧紧抓住信芃的手,指着窗外缓缓走近的那队官兵:“芃哥哥,你看,那是不是....”信芃也看见了,渐渐走近的那一队军官显然训练有素,虽然在街上策马而行,却秩序凛然,并未伤着百姓一丝半毫。领头的军官笔直地坐在马上,器宇轩昂,锦衣华服,令人不敢直视。六年的时光过去了,他成熟了不少,也稳重了许多,如今坐在马上的少年星眉剑目,贵气逼人,然而眉目依稀间,还是那个在竹林的簌簌落叶中潇洒舞剑的英俊少年。
徽湉只觉得一股热泪涌入眼眶,模糊了视野。委屈、思念、责问、担心,各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自己日思夜想的身影隔着眼中的雾气,也不甚分明起来。徽湉怔怔的站在原地,恍惚中似乎见他走近了街边的女子便停了下来,跨鞍下马,文质彬彬地和她寒暄了几句什么话。他转身向卫队吩咐了几句,卫队便有序地分为两列,排在街边向涌动的人群维持秩序。安排任务妥当后,那少年又按剑上马,越过巍峨的双阙,向皇宫内廷走去。
徽湉直目送他消失在宫阙的尽头,才回过神来。见一旁的信芃只是望着窗外出神,一双浓眉紧蹙,默然无声。骑在马上的贵公子正是阔别多年的翊祯。只是现在的翊祯显然已不再是苍樵山上和信芃竹林舞剑、亲密无间的布衣少年了,过往身世已成云烟。阙楼后的皇家御苑非凡人所能企及。他们之间隔着楼台万重,隔着人群攒动。身世血统,如同一道迈不过的鸿沟。
信芃抬手摸了摸徽湉的头,柔声道:“我们终于又见到到他了,信芃哥哥答应你,一定把你的哥哥还给你。”“真的吗?哥哥现在是什么身份?我们还会再遇见他吗?”徽湉的心里向投进了一枚石子,打破了平静泛起一层层涟漪,意外重逢的喜悦和身份悬殊的忧愁激荡在心间。信芃认真地看着徽湉:“你别急,现在还不是相认的好时机,我来想办法打听翊祯的身份,你乖乖听话,京城险恶,我们初来乍到,切不可轻举妄动,知道吗?”徽湉乖巧地点点头。经过这番意外之遇,两人心事重重,全然没了刚刚中状元时的欢欣鼓舞,一路无话,向城外栖身的法华寺走去。
两人走近寺庙厢房,忽见得三五个差役披红挂彩、敲锣打鼓地列在门前迎候他。旁边站着围观的同住赶考青年无不喜气洋洋地朝着他恭贺蟾宫折桂之喜。信芃一心想着心事,却忘了这一茬,不由得一愣。还是首领的衙役朝他拱手恭贺道:“大喜!大喜!这是朝廷礼部的请帖,现专程送到公子手中,三日后皇上赐宴琼林延请新科进士,有请公子届时移步琼林苑参与盛宴。”
信芃接过请帖,赶紧向差役道谢,直把他们送出法华寺门口。这边差役前脚刚走没多久,信芃、徽湉见远处的竹林里又走来一路人马,锦衣玉袍,高冠绣履,皆是衣着华贵。为首的一人见他们便下马来,拱手行礼向信芃打听道:“请问阁下,当今的新科状元可是寓居此处?”信芃不知对方是何来头,只得拱手作揖道:“正是晚生。不知阁下是?”
那人笑道:“公子幸会。”又指向身后一人道:“此乃当今太子殿下,听闻方公子才高八斗乃当世俊杰。今日状元及第,特地亲自前来拜会。”信芃听闻太子殿下亲临驾到,心下大吃一惊。抬头看那匹青骢骏马的主人,身着织锦缎袍,头戴金丝华冠。只是太子殿下虽然身份贵重,却还未脱弱冠少年的稚气,是个看起来比自己年龄还小的贵族公子。
太子在随从的搀扶下下了马来,走到信芃跟前道:“方公子果然一表人才,有雏龙卧凤之姿,今后必定是国之栋梁。我今日冒昧来访,还望不打扰公子清净。”信芃赶紧再拜,答道:“想不到太子殿下今日亲临寒舍,真乃三生有幸,若不嫌弃,恭请殿下进屋内饮茶歇息。”太子朝身后随从道:“你们几个就在门口等着。”随从应诺,便牵马去树下等候,只余两名贴身佩剑侍卫,跟随太子、信芃一行人进入寺内。
徽湉奉上茶来,太子倒没什么架子,不过聊些信芃家世年龄等事,又饶有兴致地问及信芃家乡风物、乡里世俗的趣事,显然是没出过远门的富家公子。忽见得徽湉在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时不时地偷偷打量着自己,因徽湉也是一身男子打扮,太子误以为同是进京赶考的青年,不由得噗嗤一笑:“你是何人,也是进京赶考吗,可中了名次?”
信芃赶忙答道:“这是舍弟,年幼不懂事,因家中无人,随我进京来的。”太子笑道:“东宫一向是广纳天下才俊,待圣上琼林宴毕,我在府上也组织了一场聚宴,届时有众新科才子,还有名儒大家,公子若不嫌弃,还望届时光临弊府。这是名帖,请公子笑纳。这位小方公子,既然是方公子的兄弟,也是仪表非凡,不妨随公子一同进出。”说着,早有人向信芃递上两折烫金字名帖。信芃心中有些许迟疑,想不到自己刚刚榜上提名,还未进宫拜会皇上百官,太子殿下就亲自造访,还力邀自己出入东宫,显然有意要将自己纳入东宫麾下,成为太子幕僚。信芃一时拿不定主义,不知太子为人若何,只得先拜谢道:“多谢太子美意抬举,小人年轻不经世事,来日还望太子多加提点。”太子笑道:“好说、好说。”又随意寒暄了几句,便抬脚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