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农村生活日常 ...

  •   夏季的豇豆,四季豆之类的蔬菜只要没被太阳晒死,暴雨淹死,长的就非常快。每天都能摘一大猪草篮子回家。但是再好吃的蔬菜天天吃都要吃腻,吃不完的这些蔬菜,村里大部分农户都是选择洗干净豆子热水烫熟后,晒成豆干。冬天的时候抓一把豇豆干热水泡发,切小段放到肉里或者爆炒豇豆干,味道贼好,都特别下饭。
      除此以外大丰收的还有金黄色的大南瓜,圆的也有,长的也有。自己种的南瓜口感又甜又软,不像以前城里买到的外地南瓜,要么不够甜,要么煮不烂。还有最大将近一米长的冬瓜,冬瓜只要不切开和南瓜一样都是耐储存的菜,一切开就要马上吃掉,很容易坏。一般村里谁家切冬瓜了,都会挨家挨户分一些,这样不会浪费掉,村里关系也都是这么处出来的。你给我一块自己做的豆腐,我给你一把新鲜的你家没有的蔬菜尝尝。
      南瓜留一半放在仓库里,存储的好能一直放到冬天不烂。另一半拿来做南瓜干,南瓜去皮,切片,晾晒成干,上锅蒸熟,裹上糯米粉拌入酱油,芝麻,辣椒粉,再次晾晒,就是下稀饭或者没事就能抓起来吃的小零食--南瓜干。同样的做法可以拿来处理吃不完的茄子,做成茄子干。
      村里好多人家都有柚子树,有些是本地柚子,有些是后来政府扶贫发放给农户们自愿种的马家柚。有些柚子树的柚子好吃,又甜水分又足,有些柚子树的柚子就算到了收获时节还是又酸又涩。在质朴的山村里,是不会允许浪费的,这些酸涩的柚子,村民们会在它们还没成熟,果肉里面还没怎么长籽的时候就采摘下来。洗净切片,用水连着泡上个把星期,每天换水,挤干,来除掉柚子片的籽和苦涩味道。然后晾晒,上锅,拌料,二次晒干,成品就是柚子干(就是超市卖的柚子皮)。这些干都可以做成甜口,咸口或者辣口,全凭最后放料的调节。
      夏季收获上来的绿豆啊,下午的时候熬上一锅绿豆粥,摊凉,等到晚上,放上白糖。饭后来一碗,消暑解热。其实绿豆并不都是能煮熟煮烂的,真正的农家自种的绿豆要用筛子筛好几遍再下锅煮。因为收上来的绿豆里面还有一些绿豆因为营养不良长的偏小,小归小,特别硬,怎么煮都煮不熟,不小心吃到一颗,牙都要磕掉,绿豆还好好的。
      用筛子把这些个头偏小的,农户们称为绿豆丁的小炸弹筛出来,筛上几遍,这些筛出来的绿豆是不会和锅里的绿豆一块煮着吃了。当然这些残次品也不会浪费,找个容器把它们装起来,每天撒一点水,面上盖上盖子,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吃到真正绿色无公害的绿豆芽。缺少蔬菜的时节,用绿豆啊,黄豆啊,花生啊发芽吃,都能在短时间内收获。
      夏天收上来的毛豆吃不完的,可以用石磨磨成豆浆,又是一道新鲜菜品。大部分都是晾晒成黄豆,储存收好。想做豆腐了,提前一天把黄豆泡上,以备第二天使用。又或者,前天晚上抓一把黄豆泡发,第二天早上,放榨汁机里榨豆奶,榨好的豆奶加热放糖,早上再配点包子油条或者煎饼,完美的早餐饮品。
      还有豌豆,清明前后的豌豆吃的是嫩豌豆,清炒豌豆,肉末豌豆啊,极嫩的豌豆还可以直接生吃,又甜又水。老豌豆煮着吃就不好吃了,一般是把豌豆晒干保存。干豌豆可以做豌豆黄,可以发豌豆芽,也可以水培豌豆苗吃豌豆尖,或者油炸豌豆做小孩子的零食。
      其实农村长大的孩子并不比城里小孩过的差,现在家家户户都把孩子看成宝,虽然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是现在年轻人普遍生的都不多,这就造成了两家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块疼第三代的局面。
      但凡家里有点什么都是给小孙孙小孙女(小外孙小外孙女)留着吃。自家种的农作物收获了,奶奶或者外婆就用新鲜收上来的作物制作各种零食,然后把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喊回家吃。隔壁小明家做了啥好吃的,分了一点给自家小朋友,小朋友觉得好吃,就会回家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然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会想办法做,假如做不出来那个味道,还会考虑用其他物资和邻里交换。
      趁着太阳好,去年收获的干板栗,松子,核桃,采摘的一些山货,比如木耳香菇啊都搬出来晒晒。家里有小孩的,顺手就炒一小盆板栗,松子,核桃,让家里小孩能安静坐在角落里,嗑嗑嗑敲敲敲吃好几天。
      山上的野果其实很多的,只要能抗住高温严寒暴雨还不死,一般找到一颗就能摘好多。比如沙棘子,桑葚,拐枣,茶片,树莓,野草莓,野山楂,火棘果,野葡萄,野樱桃,春天的乌泡刺,秋天的棠梨子,野生猕猴桃,冬天的竹桔。农户们上山干活看到了野果,不是用衣服兜着摘回家,就是记住位置下次把家里小朋友带过来摘。
      农户们教育下一代,一直都是秉持着既要教会孩子干各种农活,又会力所能及地给孩子提供好吃的好喝的,只要孩子能读书一直读上去,砸锅卖铁都要供。学校恢复后,村里的小朋友们又被送入了村里的幼儿园,小学。学费是国家定好的,每个学期,什么年级交多少粮都有标准,不会乱收费。要不是球球没达到年龄,蒋卿俩夫妻也想把孩子放幼儿园,让他接触更多的同龄人。
      仲夏的莲藕已经长成,村里几户种了莲藕的人家,近日来都在下水田收获。水田里长的铺天盖地的荷叶下,掩盖着成熟的莲蓬,以及残余的几朵荷花,淤泥里藏着雪白的莲藕。挖莲藕是个辛苦活,要不断地弯腰摸索淤泥里的莲藕,还要废不小的力气,才能从淤泥里把莲藕拔出来。一天下来,晚上回家睡觉那个腰哟,跟废了一样,没干习惯的人,第二天早上可能就起不了身了。所以村里种莲藕的农户不多,就俩三家,以前也是这几家在种,村里没种莲藕的就等着他们几家的收获日子,家家户户趁着新鲜每家买一些回家尝尝。
      莲藕随便清炒都是一道很下饭的菜,除此以外,还有藕带,用自制的泡椒藕带和牛肉一起炒,那滋味无法用语言表达。还有清热解毒的的莲子,可以制茶的荷叶荷花。收获过莲藕的水田,再去摸索一遍,能捞到大半桶的螺蛳泥鳅小龙虾,在山涧小洼里初步洗一下,提回家晚上又是一顿大餐。
      跟风也去村里收获莲藕的村民那凑个热闹,准备买一些莲藕的蒋卿杨韬俩夫妻,抱着孩子,溜达到其中一家村民门前。已经有好多村民在那挑挑捡捡了,收获的莲藕还没来得及洗都摊在地上,这户人家的男丁全都在水田里挖莲藕,挖满俩筐就挑回家全倒在院子里让其他村民们自己挑,家里留着卖莲藕的是老人和妇女。村民们选中的莲藕自己洗,洗好以后上称,拿多少多少粮食来换。
      看好多村民一买就买个三四十斤,有些甚至上百斤,吃的完吗?吃不完坏掉不是很可惜,俩人不懂就继续在一边边挑边听,会有人给他们解答的。果然,这些已经挑好莲藕的农妇大妈们,开始说着自己的打算,准备什么时候做藕粉。
      原来是做藕粉啊!藕粉可是个好东西!身体上火了,有炎症啊,口腔溃疡啊,便秘啊什么的,泡几次喝了就好了。有类似功效的除了藕粉还有葛粉,不过葛粉要等到葛根长了三年再挖才出粉,藕粉每年只要有莲藕,都能做。相对而言,葛粉制作更麻烦更累人,藕粉会相对容易的多。
      俩人挑了一百五十斤莲藕,准备送一些给杨家,送一些给蒋家,然后自己留一部分吃,一部分跟村民学习做藕粉。做出来的藕粉要是味道好,一家人喜欢喝,就趁着这段时间莲藕收获,再去买来做。
      早上先用凉水把藕粉调好,再倒入一些喜欢吃的水果干啊,坚果啊,加白糖或者冰糖,蜂蜜啊都行,再用热水边搅边冲开。一碗营养满分的藕粉,再配上包子,面包,饼啥的,一个简单又快速的早餐就解决了,不仅吃的饱还吃的挺好挺营养的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