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抗洪救灾 ...

  •   杨妈听人说北方的外地姑娘便宜又能干,想着也买一个回来给杨总生孩子。杨总这傻子也不会挑,问他也不知道喜欢怎样的,杨妈只能自己做主,挑个好生养的,体格好的,家务活样样能上手干的儿媳妇,这样等以后她和杨爸老了,小儿媳妇还能照顾小儿子。去镇上逛一圈,还真遇到了一个,是个高高大大的山东农村姑娘,今年29岁。家里遇难已经只剩下她一个人了,本来想投奔南方这边的亲戚,结果这边的亲戚搬家了想尽办法也联系不上了。这会正在找人家把自己嫁了。
      看这姑娘170多的壮实身形,绝对好生养,说话啥的也给人一种朴实敦厚的感觉,只是比杨总大了七岁,不过大点更能照顾杨总,杨妈是这么想的。杨妈把这姑娘带回家,让杨家其他人看了一下,也没什么聘礼的,女方就她一个人,和杨总去民政局领了证,这姑娘就这么在杨家住了下来。很勤快的北方姑娘,一大早就起床做早餐,生火烙饼煮稀饭炒个配稀饭的蔬菜。吃完早餐陪杨妈去地里干活,不仅她去干活,还强行拖着一直偷懒不愿意干活的杨总一块。杨总不乐意,他媳妇一瞪眼,立马怂了,乖乖跟着去。
      以前不讲卫生的杨总,房间永远是臭烘烘的,杨妈经常给他整理床铺,洗被单枕套都没有用,夏天不洗澡,冬天不洗脚能不臭吗?现在有这个山东媳妇以后,整个人都变了,房间干干净净,每天杨总都有洗澡换衣服,杨总的臭鞋子也有人刷了,智商低不会做决定,有他媳妇会帮他做决定打算好。手脚麻利,做事勤快,为人忠厚,又处处为自己老公着想,是真的把杨家当自己家,这回无论是杨爸杨妈还是杨韬蒋卿都觉得,杨总这回是真的娶到了一个好媳妇。
      蒋卿是觉得这个弟媳好相处,而且心里有对整个家的打算,不是没脑子的农村妇女。这样以后就算杨爸杨妈老了走了,杨总一家也能过的下去,不需要他们做哥哥的照拂。这个包袱可以说是因为娶到一个合格的儿媳妇卸下来了。只要能顺利生下个把孩子,运气好孩子又是正常的,杨总俩口子后半辈子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杨神龙,这才是一个棘手的包袱,啥事都不会做,又会时常发神经,有生育能力但是智商问题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农村,家家户户谁家有闲人?才膝盖高的小孩都会帮家里剥豆子,扫地。村民们都是一个比一个勤快的,最见不得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这样一来,农村根本没有可能会有人要娶杨神龙,还是个二婚的傻子,虽然嫁妆可能挺多的。但是一时贪了这点嫁妆,以后要苦的可是一辈子,男方又要当爹又要当妈的扯孩子长大,还有照顾傻老婆,如果家里有年迈的父母的话,还有照顾父母,一边要兼顾家里,一边还有兼顾地里的农活,压力非常大的。
      连续两个月没有任何降雨,杨家村修建的水库已经告罄。地里的耐旱作物还差一段时间才能长成成熟的植株,没办法,家家户户开始省水,洗漱后的水积累起来挑到地里浇,有些甚至大半夜起床,直接就挑水井里的水偷偷浇地里的作物,被合着用水井的其他几家抓到又是一顿争吵。因为连续的干旱,村里的水井水位已经非常低了,每天的水量只够几家人勉强吃用,如果有人偷偷摸摸把井水挑去浇菜地,几家人的吃用水就更不够了。因为井水问题,村民们闹到村委会已经闹了好几次了,都是因为偷偷摸摸挑井水去灌溉菜地引起的。
      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老天爷不肯下雨,村民们也只是不想地里的作物被活生生晒死而已。杨韬蒋卿也苦恼着呢,他们家门前的小溪已经干了,完全抽不上水给后山种植园滴灌浇水,现在要浇水全靠人工。他们家的井打的是深,又是只有一家三口在用,水还有的多,能支援山上种植园的灌溉。就是每天几趟几趟地挑水是真的累人,想用空间这个作弊器省力,又怕被人看见,最终决定还是小心行事,老老实实挑水上山浇。
      一天几趟几趟上山下山浇水,杨韬肩膀那块皮都被磨破了一大块,终于耐旱作物植株成熟。还没放松几天,天轰隆隆的,下起了夏天的雷雨,准确地说是暴雨。刚下雨那会,家家户户高兴地拿各种桶啊盆啊放在屋檐下接水,这种程度的暴雨,不到半个小时,各个装水容器就满了。原本以为夏天的暴雨是雷阵雨,下个把几个小时就能停,没想到这一下,就一直从第一天下午,下到第二天下午还没停。村里修建的水库再一次因为一天一夜的大暴雨被蓄满。各河道的水位眼见着又要漫出河道延伸到外面来了。
      最让村民们急的是才成熟的耐旱作物植株,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雨水啊,家家户户每隔个把小时就要披着雨衣去菜地放水,疏通淤积在菜地里的雨水。大暴雨继续下,为了防止河道再次被洪水淹没,村里再一次组织村民扩宽贯穿村子的河道,再在之前那个水库下面修建了几个大型的蓄水水库。往深挖往宽发展,多蓄水,流入村里河道的水就能少点,村民们就更安全。
      听说城里那条环城河已经发洪水了,冲垮了连接河这边与那边的桥梁,两边的房子已经淹到二楼以上了,附近的市民已经被安排紧急撤离。真的是造孽的天气,要么就两个月不下雨,要下就接连的大暴雨引发洪水,末世啊!淹掉了多少农田菜地房屋!带走了多少生命!
      辛辛苦苦种下的农作物,有些甚至眼见着就要收成了,被大水一下子冲掉。有种肉疼到滴血的感觉,还有那些紧急撤离带不走的粮食,眼睁睁地看着被冲走,远远地站在高处,洪水则冲着各种物资,断木,一路往前。
      这次的洪水范围非常广,持续的时间又长 ,沿海低洼地区全部是重点受灾区,中部也有好多地势低的地区被洪水淹没,杨家村因为抢险救灾及时,又处于山区,受灾情况还在可控范围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也不算多。地里才成熟没多久的耐旱作物植株,这回这么多雨水的情况下,尽管挨家挨户都做了排水抢救,也不知道到底能活下来多少。对比电视上受灾区那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他们杨家村这次发洪水,最终结果还是非常好的。
      国家一批又一批的救灾物资被送往灾区,同时也鼓励大家热心捐赠各种物资,支援灾区。不少受灾地区不只是洪水,还有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严重阻碍了救灾速度和救灾物资的运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果八方有难呢?国家这次也是不惜成本抗洪救灾,不断从各地粮仓供销社,调物资发往最近的受灾点,另一边电视广播不断宣传,让受灾情况不严重的地区捐献一些物资。
      杨家村这次洪水灾害是没怎么造成大的损失,倒是连续的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把通往镇上的公路给埋了一大截。暴雨停后,等天晴了几天后,确定山体的泥土不会太湿润,而二次滑坡,杨韬这才组织村民清理被山体滑坡的泥土堵掉的公路。杨家村凡参与了村里维修建设的村民,都会给予一定的物资补偿。
      村委会的物资是之前在钱还有用的时候,杨韬蒋卿就派几个村干部用剩余公款采购的。村里的大批物资都囤在村委会的大仓库里,做好了防盗门防盗窗及报警器,以防偷鸡摸狗的人来村委会偷物资。除此以外,村委会的大头收入,主要是外地人定居杨家村,付给村里的地皮费用以及承租无人耕种的土地或山头的租赁费用。
      从纸币开始贬值到完全没有购买能力期间,就有陆陆续续十几家城里的有钱人,拖家带口携带大量物资进村,与村委会买地皮租土地,然后在杨家村建房种地定居下来。那会,村委会已经是杨韬俩夫妻在掌权了,猜测以后形势大抵是不太乐观的,不收纸币,收的就是纸币对应的能买到的粮食。村委会那会就已经从这些城里的有钱人身上,狠狠赚了一大笔物资。
      这次洪灾给村里各家各户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公路打通处理好滑坡后,村委会紧接着就接到了镇上分配给各村里的捐赠任务。按村里人头数捐赠,每人50斤粮食,不论男女老少,都是一个数。蒋卿向上级打报告,反应了村里在这次洪水,山体滑坡灾难里,造成了村民巨额的作物财产损失,好多人家无力承担这比巨额的捐赠任务,望上级酌情安排。
      在接到捐献任务时杨韬就已通知了全村人民,是每人50斤粮,点人头捐赠。后来报告打上去,上级领导考虑再三,他们杨家村的指标降到了每人40斤粮。村里有几户家里只剩下老人女人小孩,没有青壮年的贫困户,本来物资就不多,偏偏人口多,真按指标捐了以后,老老少少喝西北风吗?最终考虑再三,全村投票决定村委会公款出资,帮哪几家贫困户完成捐赠任务。
      杨家村每人40斤的捐赠任务,完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