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呆霸王薛蟠 ...

  •   薛蟠被带走之后,薛夫人头晕目眩,强撑着不让自己倒下,立刻吩咐人备笔墨,写了一封信。同时招来薛老爷生前的亲信,命其将信快马加鞭送往王子腾处。

      去送信的人走了之后,薛夫人在屋内来回走动,一手还持着念珠,不停的转动。突然对宝钗道:“我们也给你姨妈送个信吧,荣国府权大势大,说不定能救出蟠儿,让你哥哥少受点罪。”

      宝钗听着薛夫人哽咽的声音,心里也不好受,但她道:“哥哥可有给母亲说些什么?”

      薛夫人用手帕擦了擦眼,将薛蟠的话一一告诉宝钗。

      薛宝钗听后陷入了沉思,良久,劝道:“科举之事,可大可小,一旦有人上奏天听,必定牵连甚广。到时只怕不是帮哥哥,而是给哥哥加了一层别人攻讦他的罪证。”

      看见薛夫人神色惊恐、后怕,宝钗又道:“舅舅曾任经营节度使,掌握京城一带的军队。那些官兵大多是他的手下,如今虽说升了外任,但王家的势力在京中早已根深蒂固,舅舅早晚会归京。许多官员都会卖他的面子,不会为难哥哥。”

      薛夫人神色微缓,宝钗又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咱们不妨多多打点狱卒,让他们照顾下哥哥,至少别在吃食上为难。剩下的,就只能等舅舅了。”

      薛夫人听了宝钗的话,好似有了主心骨,连忙取钱,准备打点那些狱卒去了。

      却说薛蟠一路被押至刑部大牢。进了牢房,看见许多考生早已被抓了进来。听见有人来了,有的不屑一顾,有的惧怕喊冤,神色不一。待发现来人跟他们一样,是被抓进来的考生时,都叹了口气,脸上好似蒙上了绝望的阴影。

      越走越往里面,薛蟠疑惑的同时还有些害怕,一路走来,墙上、地上都是刑具,他还看见不少考生趴在地上,后背衣服上都是血迹。

      薛蟠忐忑不已,直到他被送到了一个稍微干净点的单间,方松了口气。这一刻,他无比感谢这个身份,和他的舅舅王子腾。

      薛蟠打量了一下这个地方,其实用不着打量,一眼就能看见所有布置,但东西却一样不少,床、桌椅都有。

      薛蟠走到床边坐下,背靠着墙,思考着。之前官兵来家里抓他的时候,他以为是自己被人陷害了,后来又觉得是有人要搞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可是如今这么多人都被抓了。要知道,若是能出去,这些学子中,很有可能就有日后的官员,但刑部对他们用了私行。这说明刑部不怕,那么这件事背后的牵连一定很大。

      那么他呢?他本身的价值是什么?薛家的继承人,王家的外甥,贾家的亲戚,跟林家走得近。

      薛家是皇商,若是有人嫉妒这份生意,陷害他,想让他死,也不是不可能。但不会是科举舞弊,这太重了,皇上有多看中科举,弄不好会把自身都搭进去。自认有底气,能抢薛家皇商生意的,绝不会做这么蠢的事情。

      若说王家和贾家。薛蟠听王夫人说过,舅舅王子腾有个侄儿,因父母早丧自幼养在身边,但其整日里花天酒地、不学无术。若是陷害,自己可不是最佳人选,更何况侄子可比外甥亲。

      至于贾家,只怕处处都是窟窿。

      四大家族一向同气连枝,舅舅又刚升了官。科举舞弊的罪名可能让他伤筋动骨,即便这个可能也是极小的,很大可能只是被咬掉块肉,钱袋子薛家。

      但绝不会被斩草除根。那么反扑之时的仇恨和力量只会比平时更大,能有资格做王子腾政敌的人,绝不会这么做。

      那会不会是针对考官的?

      可他自进京起,还未去探望过林如海。林妹妹只来过一次,是亲戚情分,若如此,也该先找贾家人,毕竟黛玉一直住在荣国府。除非是金陵得的消息,不可能,那些人手再长,也伸不到金陵去的。薛家在金陵,已是几辈子的根基。

      薛蟠想不通他到底为什么会被抓。是无妄之灾?幕后人的目标之一?还是有人落井下石,趁机陷害?

      薛蟠倚墙而坐,心绪繁杂,时不时外面还传来喊冤的声音。就这样不知过了几日,突然有狱卒前来押解,道:“提审。”

      公堂之上,三司会审。

      何谓三司?其一,刑部,掌天下刑罚政令。其二,都察院,监察弹劾百官。其三,大理寺,主审冤假错案,复审驳正。古往今来,三司会审者,无不是重大案件。

      二十二名考官暂摘乌纱,当堂审问。薛蟠到来之时,这公堂上今日早已不知过了几拨人。

      刑部尚书崔浩见人来了,一拍惊堂木,道:“犯人薛蟠,科举舞弊,你可认罪?”

      薛蟠虽是嫌犯,却有举人身份,不用行跪礼,因此拱手道:“回大人,我没有作弊,不认。”

      都察院右都御史叶庭,这时突然道:“本来也没有你的,不过考场上,你旁边的一个考生指证你作弊。”

      崔浩道:“这是审犯人,不是犯人审我们,叶大人未免说的太多了。”

      叶庭冲薛蟠挑眉笑了笑,转头抬手,对着崔浩做了个闭嘴的动作。

      崔浩这才看向薛蟠,道:“有人举报,你买通考官和多位考生,联合为你作弊。你不必否认,你乡试之时成绩不过在中间位置。会试的学子哪一个不是千里挑一,按理说你的成绩只会更差。”

      叶庭笑道:“也许是文昌星君保佑他呢,南方的文人才子确实比北边多。”

      崔浩瞪了叶庭一眼,对薛蟠道:“即便你再努力。”说着,抖了抖桌上的纸张,又道:“也绝不可能有这个成绩。”说罢,吩咐人将卷子递给薛蟠看了一眼。

      薛蟠看了,只觉心往下沉。没错,不怪别人怀疑他,第一名会元,打死他也考不出来这成绩。

      薛蟠想了想道:“考官批阅都是从抄一遍,学生能不能看看第一份考卷?”

      刑部尚书崔浩、右都御史叶庭、大理寺卿唐风,三人探讨一番,觉得可以。但把第一份试卷拿来,需要一些时间,因此崔浩道:“将薛蟠带下去,押后再审。”

      又过了两日,等待薛蟠的却不是再审,而是出狱。薛蟠的心里夹杂着高兴和不可置信,但更多的是莫名所以。问了狱卒,也没得出答案。

      薛蟠出了刑部大牢,一眼就看见了薛夫人和柳湘莲。薛蟠和柳湘莲打了个招呼。许是看出薛蟠眼底的疑惑,薛夫人道:“蟠儿,受苦了,回家再说。”

      柳湘莲陪薛夫人接到薛蟠之后就走了。二人一路坐轿归家,进了门,薛夫人命人将柚子叶挂于门前,又取了一些给薛蟠,道:“快去洗漱,去去晦气。”

      薛蟠洗了个柚子叶味的澡,顿觉神清气爽,只是心中疑惑未解,道:“怎么回事,案子审明白了,还是舅舅救了我?”虽是这么问,薛蟠更倾向于后者。

      薛夫人伸出双手捧住薛蟠的脸,眼中含泪说:“瘦了。”

      薛夫人说完叹了口气,又道:“你舅舅说,这次牵连甚广,若是他回来,自然没人敢扣押你。但你舅舅在外难归,写些信件,也只是拖延审讯,让同僚照顾一下你。等到案子审问清楚了,该处置的人处置了,才能保你出来。”

      说到这,薛夫人哭道:“可是到时候,我的儿不知要吃多少苦,那牢狱里是人呆的地方吗。”

      薛蟠接过宝钗的手帕,给薛夫人擦了擦眼泪,轻声道:“妈,我没事,真没吃苦,那些人好像都认识舅舅,对我还不错。”又开玩笑似的道:“我在里面住的还是单间呢。”

      薛夫人这才止了泪,想起儿子问的话,道:“这次多亏了柳湘莲和那个叫吴起仁的书生,这可是救命之恩,你要多多感谢人家才是。”说到这,又气道:“那个赛掌柜,要不是进了大牢,我定饶不了他。”

      薛夫人一向爱憎分明,事关儿子,情绪起伏更为剧烈。讲起事情来,条理毫不清晰。薛蟠听得一头雾水,连问宝钗怎么回事。

      原来吴起仁听说薛蟠因科举舞弊被下了狱,思前想后,去找了柳湘莲。将有人给他送钱,让他陷害薛蟠,但他没答应的事情说了。

      柳湘莲听了,连忙到薛府找薛夫人,又根据吴起仁的描述,画了一幅画像,想以备不时之用。谁料到薛夫人一见之下就认出了,此人是想容胭脂铺掌柜的侄子。

      查账那日,薛蟠曾言,不来的,迟来的,以后也不用再来了。想容胭脂铺的赛掌柜正是没来的那一个。

      赛掌柜丢了营生,怀恨在心。偶然间听说薛蟠准备考试,就贿赂了一位负责抄卷子的考官,又买通了几位考生,打算陷害薛蟠。

      薛蟠听到这,疑惑道:“那些考生都有着大好前程,为什么会被买通?”

      薛宝钗露出了一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表情,道:“考生有多少,名额有多少,供养一个举子又需要多少花费。那些考完之后,答得太差的,其中总会有几个家里穷困潦倒,又自知毫无希望的人。”

      宝钗又道:“哥哥,钱财动人心。只怪他们运气不好,碰上了真正的科举舞弊。”后面几句,说的颇有些痛快之意。

      宝钗一向品格端方,辞言娴雅,今日说出这般话语,当真是触及家人,无情也怒。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