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欢乐趣,离别苦 ...

  •   我记得昔日有一次,我仪仗路过御苑,居然发现樱桃树上有人娇语惊呼,就中元姗看见我的第一眼起,惊慌失措居然松手从树上掉了下来,这大概是她第一次御前失仪。
      阿穆在树下接住了他,元姗咬唇几乎要哭出来。阿穆自小身边只有年长的宫中女官,因为我后宫清净,没人敢给东宫分派年轻的宫人,看着元姗泫然欲泣,他面上一红,转过脸,又狠狠瞪了十六娘一眼。人人都知道,没有十六娘,莫说元姗,就是朝阳也不敢爬树。
      阿穆从小作为豊朝唯一皇嗣,将来必然是要继位天子,因而极是端严自持,能够让他动动脸上神色的,也只有这裴照的这个女儿了。
      是夜,我招阿穆入殿:“阿穆觉得元姗如何?”
      元姗出身名门,这两年越发容色明秀,气度雍容,是朝中人人看好的未来太子妃。
      阿穆并无意外,他俯首拜倒:“儿臣但听父皇圣谕。”
      他多少年来,唯有在朝堂上称呼我为父皇。
      我默了一默,端详着他伏地的身影,轻轻道:“阿穆,如果你真心喜欢一个人,一定不要辜负她,如果她的真心没了,那么你的心也碎了。”
      阿穆肩头微动,闷闷道:“儿臣知道,儿臣告退!”
      次日我即发明旨,荣国大长公主
      嫡孙女元姗封寿阳县主,赐婚赵王。即日出宫归府备嫁,着赵王往上京迎亲。
      朝臣面面相觑,温如海面不改色,闲闲道:“终归是天家娶妇,自有陛下定夺,关尔等何事!”
      赵王夫妇离京后,某一日我正在御苑,齐王李承器求见。我的叔祖父安乐王薨于钦和十一年,他一生虽无建树,但为人知机,又安天乐命,大概是帝王眼中的宗室典范,弥留之际,我迁封其为齐王,齐王嫡长子早逝,世孙得袭,成为宗室旁支中最为显贵的亲王。
      李承器摇摇走到我跟前纳头便拜,他身上衣衫破了一道口子,待行了礼抬起头,只见右脸下方明显一痕鞭印,青肿淤血,竟然是被人打了。然而李承器分明不是来告状的,他浑然不觉痛,眉开眼笑一边斯斯吸着凉气一边道:“臣瞧陛下给赵王做的媒极好,还求陛下成全祖父遗愿,将十六娘赐婚给臣吧。”
      叔祖父临终时,对我确实说过他这个孙儿甚是惫赖,希望我务必替他找一个厉害的媳妇儿回家镇着,还切切说:“不可坠了臣一世英名!”虽然我也不知道他有什么英名。
      我闲闲道:“怎么,你做什么混账事被十六娘打了?”
      李承器笑的更欢,抽着嘴道:“陛下圣明,就知道是十六娘打臣的,你看,这样的媳妇可是厉害吧?”
      我丢了一把鱼食,不紧不慢洗了手,说道:“那你怎么知道十六娘就愿意嫁给你了,她是朕的甥女,和朝阳一起长大,比公主也不差了,朕不会把她随意许人的。”
      李承器洋洋得意到:“臣今天假装在大街上调戏小娘子,特特让十六娘看见,她当时就气的白了脸,一鞭子兜头抽过来,如果不是臣躲得快,这张脸可就真的是毁了!她如果不在意臣,吃那么大醋干嘛呀?这天下,除了陛下,谁敢打宗室亲王,那不是吃了豹子胆了吗?”
      我点点头道:“你说的对,这天下能打亲王的也就是皇帝了,传廷杖,齐王李承器私形无状,着二十以儆效尤!”
      我才回殿中,就听内官说太子请见,我徐徐喝喝了一杯茶,说道:“让他回去吧。”
      然而第二天阿穆早朝一下就径直陪我我进了后殿,裴照也跟在后面。待我坐定,裴照跪倒在地,说道:“臣养女不教,以致殴打亲王,还请陛下责罚。”
      我们从军中起身,极重刑罚分明,齐王当街调戏民女,被我打了二十廷杖,只怕是半年也骑不得马了。十六娘路见不平,但是确实私下打了亲王。裴照这人做事向来公允,见我不语,于是道:“十六娘不堪陪伴公主,还请陛下让她不要再进宫了吧”
      “元姗离宫是出嫁去了,难道你也给十六娘找好了郎君吗?”
      裴照老脸一红:“陛下也知道,十六娘不喜诗书,不擅女红,便如个男儿般泼皮淘气,如今又闯下了这样的凶悍之名,那里还嫁的出去?”
      我叹了一口气,说道:“她自小在宫中时日颇多,朕这个舅父也不甚称职,既如此,那就做了我们李家的新妇吧!”
      “爹爹,十六娘不能嫁给齐王!”
      “陛下,十六娘如何做的了王妃?”
      这两人倒是同时出声,裴照后知后觉看了阿穆一眼,还不忘向他目示谢意。
      我不容置疑:“那就做朕家的新妇吧。”
      裴照久经沙场的身子晃了一晃,差点跌倒,阿穆手明眼快扶住他,裴照稳稳神,只见阿穆说:“姑丈小心。”
      卫国长公主亲自进宫恳求我不要明发旨意:“陛下天恩浩荡,臣妹夫妻铭感于心。但还请陛下恩准臣妹给十六娘找几个师傅,好好调教一下她那性子,现在莫说做太子妃,便是寻常主妇臣妹怕她都应付不来。阿照这几日生生愁的寝食难安,他自觉一生忠于陛下,唯恐十六娘有负陛下厚望!”
      珞熙极少以长公主的身份向我提出要求,我允其所请,然后道:“你与阿照不必忧心,朕若是要一个人人称赞,堪为典范的太子妃,那么也不是十六娘了。”
      珞熙告退后,阿穆从内殿走了出来,我斜了他一眼:“怎么,你也担心被人家拒了?”
      裴家门阀巨族,又历来统领军务,族中子弟多与皇室联姻,在豊朝地位显赫,裴照更是我心腹重臣,如果真的暗中拒了这门婚事,也不是不可以。
      阿穆面红过耳,我起身道:“你是豊朝的太子,也是未来的天子,你需要做的就是如何驾驭群臣,统领天下,并不是人云亦云,瞻前顾后,我们豊朝需要什么样的太子妃,什么样的皇后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豊朝有什么样的太子,什么样的皇帝。阿穆幼时尚知道天下有失,乃君失其德,臣失其能。如何到了自己身上,反而动辄失措?”
      阿穆跪在殿中,鼻尖上有细汗渗出,我缓了一下步子,说道:“你以为完美的太子妃就是元姗那样吗?那样才符合群臣所望,才符合爹爹所期?难道我豊朝皇太子还需要一个太子妃来彰显德行?难道难道爹爹坐拥江山,群臣俯首,就不能为自己的儿子求一个两情相悦的新妇?”
      阿穆面色涨红,伏拜在地:“儿臣无地自容,儿臣只是觉得十六娘不愿嫁给承器,儿臣并不知晓她愿不愿意嫁给儿臣。”
      “那如今呢?”
      阿穆呐呐道:“姑母姑丈如此忧心尚未拒婚,想必十六娘还是愿意的吧。”
      他抬头看着我,神色迟疑,我心中一动,道:“说吧。”
      阿穆略有些惊慌,但是在我的逼视下他反而定了下来,平声道:“我曾听仲安说,珞熙姑姑在家常常忧心十六娘惹怒爹爹,她说十六娘的性子太过像……太过像一个人。”
      仿佛有人重重一拳打在我的心口上,震的我五脏六腑翻滚离位。
      天下的人都以为我厌恶于她,礼部公事公办给她讨来了追封,在史官笔下她也不过是:后,西凉曲氏,十五来朝,越三年,病卒,谥明德。
      人人都知道她是一个禁忌,从不在我面前提起她,我的阿穆,居然宁愿娶另外一个人,只盼他心爱得姑娘远离这座宫廷以免被我迁怒。
      我一直想努力做一个父亲,然而阿穆对我依然有对帝王那种警惕和清醒。我只能庆幸,他还愿意对我说实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