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言有物,而有恒:周易,家人卦
释:君子看到风从火中出生的现象,得到启示,知道说话要有内容,行动要有结果 ,家人不仅是同家之人,凡与我同居,同事都是,天地都是一家。
大车槛槛-有如皦日:诗经,国风,王风,大车
释:大车行进轮声坎,绣袍鲜艳色如芦秆。难道我会不思念你?怕你做事不够勇敢。大车行进慢慢吞吞,绣袍鲜艳色如玉润。难道我会不思念你?怕你不敢同时私奔。活着的时候你我不能同房,死了后愿与你同葬。莫说我的话不可信,明亮的太阳在天上。
风雨凄凄-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释:凄凉苦雨多寒冷,户外雄鸡正啼鸣。已经同你会了面,怎么说我不高兴?凄凉苦雨来得争,户外雄鸡喔喔啼。已经同你会了面,我病怎能不痊愈?凄风苦雨天色昏,户外雄鸡叫不停。既然已经会了面,怎能说我不欢欣?
乐毅篇结束了,有的读者说没看明白,呵呵,对于乐毅也写不出什么。简单的介绍一下当地的背景,不知道是否要以对其有所帮助,燕昭王招贤于公元前312年,此时还是秦惠文王当政。资治通鉴对此只记了一句话。“于是士争趣燕: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也有资料记乐毅是为了躲避沙丘之乱,才从赵国逃往魏国,魏国未能重用,出使燕国时,燕昭王认为乐毅是将才,诚心要纳为贤士,乐毅被感动,才全家迁至燕国。但是,沙丘之乱发生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95年,此时秦昭王已当政八年。在下再三查阅相关资料并未得到有力佐证,写出望与各位同求其解,如有资料请相告,在下不盛感激。
在古代,文官与武官的衣服是有明确的化分的,乐毅历史上被评为儒将,虽然并没有史料记载他用后有多如神,有多少的兵法传下,但是从史料上记能与管仲并称为管乐,足见其史人对其的评价甚高。战略甚比孙武,孙膑,谋略绝不在苏秦,张仪,范雎之下,且德才比他们高。因此才在乐毅见八子的时候安排了没有穿戎装,用意在于怕一身戎装给人压力。
乐毅的才能不为记载但是看到其为燕攻打齐6个月拿70几座城池,足见其谋略,此时燕昭王封其为昌乐君。但是乐毅为人并不喜功,在攻打聊城、莒城、即墨,为求民心,不用强攻而让其自由出入生活,3年未攻。燕襄王(燕昭王在公元前279年死)身边人有人抵毁他,因此将他诏回燕国。(哎,乐毅的运气不如其先祖乐羊啊!)乐毅深知其用意,划地不攻,远行赵国,赵国封其为望诸君。乐毅何时死的的没有记载,只是其到赵国有人传是燕昭王深感后悔,赏了乐毅家人N多的东西,乐毅回燕。也有说是乐毅感到燕昭王的诚意,但是害怕还有此类事情的发生,留在了赵国,往来于燕国,最终死在赵国。但在乐间(也有记是乐闲)的介绍中,可查其为战国燕国人,并且为昌乐君的名号,此时燕王攻赵,曾与其同宗乐乘劝誎过燕王,因燕王不听逃到赵国,因此有可能乐毅只是自己留在赵国,家人在燕的可能性比较大在。不得而知,如有知道请赐教于在下,在下不盛感激。
此为乐毅为人,肯定不会与八子有多少实质性的动作:),因此,只写片断,一来介绍一下秦昭王当政前的历史资料,人物的情况,为后来作序。二来,呵呵,多写点字:)。乐毅真的好帅。这几篇没能写出二人的感情,哎,本人败笔啊!能力如此,见谅。如果要把乐毅心里的想法写也来,以后写个番外吧!:P
再接着写下去,涉及历史众多史料,可能没有如此绵来绵去(朋友给的评价),打个预防针给现在正在读的各们:),希望可以继续看下去,因为历史真的很有趣,不知道我写的有没有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