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正式开始听学 ...

  •   冬末春初的卯时末,外面依然一片漆黑的夜色。

      袖梅姑姑轻手轻脚的走进朝露阁,轻声将睡梦中的楚婳玉唤醒,她揉着惺忪的睡眼来到了梳妆台前坐下。

      便有侍女开始给她梳洗,等她整理好出门的时候,天边已经有了些许白光。

      相比昨日的生疏和局促,今日去高府就明显轻车熟路了。

      原以为会去书房听学,没想到仆从还是把她引到了昨天的起居室。

      屋里面早已布置妥当,高怀雍昨日坐的那个书案旁,新添了一张尺寸稍小的书案,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全都摆放的整整齐齐,一看就是为她准备的位置。

      至于要用到的书本,袖梅姑姑早就收拾好,按要求带来了。

      两人还没来得及说上话,门口就响起了脚步声,见高怀雍进来了,袖梅姑姑朝他行了一礼,然后把牡丹花纹的锦绣书囊,放在小书案一角,便有眼色的退下了。

      楚婳玉眼看着袖梅姑姑头也不回的就走了,一看就是很放心的样子,心情复杂的抿了一下嘴唇。

      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一时间安静得很。

      还是高怀雍先开口打了声招呼,“常玉公主早。”

      楚婳玉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客气的回了一声,“师父早。”

      话落,便见高怀雍点了点头,然后掠过她,径直往里面走去。

      楚婳玉转过身的时候,对方已经在书案前站定,说道,“还请公主见谅,微臣家中简陋,不比国子监宽敞,以后就委屈常玉公主,在此听学了。”

      说着,他伸出手掌指了一下旁边的小书案,示意她可以落座。

      楚婳玉依言照做,然后才注意到自己这张书案四角崭新,漆面明亮,一看就是连夜赶制出来的。还有桌子上的青釉笔洗,狼毫毛笔以及成套的笔架,也都是全新的。

      这些东西,一看就是花了心思准备的。

      看在对方还算懂事的份上,她心里的那点不高兴,好像稍微减少了一些。

      目光不自觉的往旁边瞥去,只见此时的高怀雍已经在书案后坐定,又是一身单薄的衣衫,颜色却换成了雪白,衣料顺滑,不见半分褶皱。

      他脊背挺得笔直,周身的气质端庄严肃,颇有几分师者的样子。

      因着这层关系,平日里的那种距离感,好像拉近了一些。

      再往下看,他那双手长得很好看,骨节分明的细长手指,如玉石般白皙,指甲修剪的圆润整洁,一看就是平时很讲究自我管理。

      宽大的袖口随着他的动作,时不时晃动一下,手指捏着书页微微用力,将泛黄的纸页捏起,动作轻缓而稳重,细碎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屋子里响起,倒是有几分国子监的氛围。

      高怀雍问了问她的课业进度,她老实回答,接着便收到了对方布置给她的晨读任务。

      她翻开书本,老老实实地开始轻声朗读。声音细软却吐字清晰,一字一句停顿有度,模样认真乖巧,跟平时张扬的样子截然不同。

      高怀雍坐在书案后静静地看着,见她学习态度还算端正,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着天空大亮,晨读时间也结束了。

      楚婳玉刚合起书本,便听到高怀雍开口说道,“这个时间,想来常玉公主也该用早膳了。在府中听学,一日三餐都要会回去用膳,如此往返数趟,多有不便。若是不介意,府中有小厨房,常玉公主可留下用膳。”

      一想到接下来两个月,日日来回奔波的确是个问题,楚婳玉略微一想,就高兴地同意了,甚至还嘴甜的用上了尊称,“多谢师父体谅,那徒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休息片刻之后,下人们将膳食送到了屋子里,待她看到桌子上摆好的两副碗筷,才反应过来,这是要她和高怀雍一起用膳。

      这个时代,除了皇宫以外,并没有过于严苛的男女大防,寻常人家男女同席亦是常事。

      在这上面,楚婳玉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经过肃平一行之后,突然和高怀雍坐在一起吃饭,总觉得这种行为过于亲近,还有些别扭。

      等下人们布置好膳食,两人这才落座。

      桌子上的菜式比较清淡,远不比长公主府的精致,但也不失新鲜别致。

      袖梅姑姑知道楚婳玉要在这里用膳以后,就派人回去交待后厨不用备菜了,至于试菜,当着高世子的面,总归有些不礼貌,也就算了。

      毕竟,高家不比别处,以高帝师的地位,别人不至于明晃晃的把毒,投到他们家的饭菜里。

      屋子里只有他们三人,除了袖梅姑姑站在那里布菜,偶有走动之外,饭桌上就只剩下筷子碰击瓷器的轻响。

      两人皆出身尊贵,深谙礼仪,吃饭时不一定要遵循什么“食不言”的老规矩,但初次同席,难免有些拘谨,一顿饭吃下来十分安静。

      饭后,就是休息时间,高怀雍坐在书案后熟悉书本,以准备接下来的授课。

      而楚婳玉则是坐不住,在外面的院子里逛了起来。

      虽然院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但还是让她找到了一个乐趣。

      门口的那两颗紫薇树下,各自摆着一口青灰陶缸,此时的天气少了几分凌冽彻骨的寒意,缸里面的水清凉凉的,却不再结冰。

      当人影倒映在水面上,还没晃出完整的轮廓,便听到缸底传来“嗖”的一声,那是鱼尾扫过水面的动静。

      原来是几条鲫鱼被影子惊到了,它们小心翼翼的藏在石头下面,只漏出一截一截的小尾巴,看起来胆小得很。

      哪像她花池子里的那些鱼儿们,一个个见到人,争着抢着游过来讨食吃,连裙摆扫过水面都不怕。

      这种体验十分新奇,见一条鲫鱼正试探性的露出头来。

      她忍不住拢起衣袖,伸出一只手举在水缸上方,故意制造出影子观察它们的动静。

      果然,那条鲫鱼身子一颤,扭头又缩了回去,速度快的很。

      见状,她来了兴趣,慢慢移动手掌,开始逗弄这几条鲫鱼。

      玩耍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眨眼间就到了听课的时候。

      楚婳玉身子端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高怀雍沉声讲起文章,她神情专注的看着书本,没有半分懈怠。

      说到底,皇室贵族之所以学识渊博,源自他们幼时的学习习惯。

      从牙牙学语,到开蒙明理,再到诗书礼易,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

      甚至,他们比寻常人家的子女,还要学习的更多,涉猎更广,除了四书五经这些必修课,还有治国安邦的策论、纵观古今的史书、甚至还有兵法谋略与琴棋书画。

      特别是最后一项,不分男女,都要学会。

      如此这般,难免课业繁重,几乎每日都要从晨光熹微学到暮色沉沉才行。

      高怀雍自幼和太子循一起读书,两人的受教内容几乎毫无二致,这和楚婳玉的课程不谋而合。

      再加上他的祖父是当朝帝师,从小耳濡目染,早已深谙为人师表的准则。

      是以,他虽是初次教课,却不见半点生涩,很快就进入状态了。

      即使偶有发问,也能从容回答,在不打乱授课节奏的前提下,又能将问题讲解清楚明白。

      在这期间,楚婳玉注意到她用的这套文房四宝,除了其中的纸张,剩下的都是出自皇宫,上面印有朝廷的印章,一看就是赏赐。

      她只是暂时来听学,原本只需要准备一套新的就可以,没想到对方还挺大方的,直接把宫里面赏赐的好东西拿出来给她用了,这倒是和她想象中的高怀雍不太一样。

      傍晚回去的时候,楚婳玉在马车上昏昏欲睡,袖梅姑姑见她辛苦,路上就没打扰她,一直到了内院门口,该下轿子的时候,才把她唤醒。

      楚婳玉迷迷糊糊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经过一番梳洗之后,脑子反而清醒了一些。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软榻上和袖梅姑姑聊天,而是慌里慌张的去书房写课业了。

      因为她一共落下了两个月的课,所以高怀雍留给她的这些课业,是国子监平时的两倍。

      眼看着过去一个时辰了,楚婳玉还没有一点要休息的意思,守在一旁的袖梅姑姑忍不住提醒道,“小公主,还没学完吗?您该休息了。”

      楚婳玉目不转睛的看着手里的书本,头也不抬的回道,“马上就好了,等本公主把这一点看完就好了。”

      见状,袖梅姑姑欣慰的笑了笑,没有再出声打扰。

      毕竟,她和陛下的心情是一样的,都盼着楚婳玉能用心向学,通晓事理。

      这样一来,才能配得上她的身份,将来不被任何人轻视。

      不得不说,楚婳玉现在的想法和她差不多。

      前世,她虽然没有跟高怀雍共过事,但是因着太子循这层关系在,两人见面的时候也不算少。

      那时她众星捧月的长大,从未见过一个人像高怀雍这样,明明是风清月霁,却总是冷着一张脸。

      哪怕她收敛脾气,表现的再明事理,再乖巧懂事,对方也不曾对她有过半分和颜悦色。

      她心里面清楚,这是因为对方从未正视过她。

      这一世,阴差阳错,来到高怀雍手下听学,她暗暗下定决心,就算课业再重也一定要完成,决不能让对方看轻自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