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去高家行拜师礼 ...

  •   残冬将近,寒意虽不如深冬凛冽,却带着几分冰冷。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屋子里的地板上,倒是显得像春日一般暖意浓浓。

      楚婳玉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下棋,棋盘上黑白棋子如碎玉散落各处,她指尖捏着一枚黑棋,在棋盘上看了几眼,这才轻轻落下。

      左手边放着一本书,上面写有各种棋路,还配有图文注释,从技巧到策略,每一条都讲解的细致入微。

      她看完以后来了兴趣,便忍不住上手试试,自己跟自己对弈,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袖梅姑姑见她终于停下来了,忍不住上前一步,如实汇报道,“小公主,您可算是忙完了,刚刚宫里面来人了。”

      “怎么又来人了?”

      “说是陛下有旨,念在您归京方歇,身子疲惫的份上,这两个月就免了您去国子监就学。”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楚婳玉感动得不得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正想着如何安排接下来的时间。

      袖梅姑姑接下来的话,一下就把她打回原形,幻想瞬间破灭。

      “可陛下又说了,在这期间,您的学业也不能荒废。而高世子自幼饱读诗书,且行事沉稳有度,最是适合为您授业教导。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两个月,您都要去高家听学了。”

      “什么?!”

      楚婳玉都傻眼了,她松开手中的棋子,刚提起来的那点兴趣立刻荡然无存,皇帝舅舅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想到让高怀雍来教导她呢?

      这对她来说,简直比去国子监就学还要难以接受。

      “不行,本公主要去找皇帝舅舅。”

      袖梅姑姑好笑的摇了摇头,及时劝阻道,“小公主不用跑了,来传话的内侍说了,陛下特意交代过,让您一定不要把课业落下。”

      此话一出,就相当于断了楚婳玉讨价还价的余地,她刚站起的身子,又坐了回去,仔细一看,表情还颇有些生无可恋的感觉。

      对此,袖梅姑姑根本没当回事,扭头就让人去准备礼物了。

      虽说去高家听学,是短时间内的事,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拜师求学,但严格来说,高怀雍也算是半个师父,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就这样,楚婳玉还没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下午就被袖梅姑姑拉着,去高家登门拜师了。

      高家宅邸,就坐落在京城最规整,最宽敞的一条永平大道上,距离宫门口很近,和长公主府同处一条大道,中间隔了两条街,往来无需耗费太多时间。

      永平大道,是开国以来就特意规划出来的,为的就是给那些开国重臣留作府邸之用。这样一来,他们每日进宫上朝无需绕路,省时省力。

      后来,随着这条大道上的勋贵越来越多,人们便将这条大道当成了京城世家地位的标尺,还有殊荣。

      而高家是无数不多的,自开国以来就扎根于此的世家大族。不论街巷几番变迁,其他宅邸几经易主,高家世代居住于此,不曾变动。

      这份荣光的背后,藏着几代人的经营与坚守,绝非寻常的家族可以比拟。

      那朱红色大门高大气派,足足有两丈多高,门柱上雕刻着复杂而精致的花纹,历经百年风雨依旧鲜亮如初。

      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鎏金匾额,匾额上写着“高府”二字,笔锋刚劲有力,一看就是大家风范。

      门口的两名侍卫,对于楚婳玉的到来,一点也不意外,他们躬身行了个礼,便默契的让开道路,显然是得了府中的吩咐。

      之后,便有门房过来领路,同样是五进院落,但高家整体只有十几亩,府内布局不比长公主府繁华开阔,也没有太多繁复景致,反倒是透着几分清雅利落。

      府内直接分为东西两院,门房带着他们绕过影壁,往西边走去,迎面便是一道垂花门,穿过垂花门就是一进院。

      院子里长着两棵银杏树,树干粗壮需要两人合抱,一看便知有百年树龄。这个季节,满树金黄早已不见,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向着天空舒展着,透着几分苍劲。

      踩着青石板路,走过一处穿堂,便来到二进院,也就是高怀雍的住处。

      这里和前院一样干净规整,路两侧栽种着四株紫薇花树,树干早就没了花叶的遮掩,原本的树冠被修剪的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主干,笔直的立在那儿,看着有几分寂寥。

      门房轻轻敲了敲主屋的房门,声音不高不低,透着恭敬,“世子,常玉公主来了。”

      话落,他听到屋子里有了动静,这才转身朝楚婳玉躬身行礼,说道,“请常玉公主稍候片刻。”说完,他没有再作停留,直接就退下了。

      随着屋内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雕花的红木门应声而开,一只手掀开帘子,走了出来,来人竟是熟人乔满。

      他一边笑面相迎,还不忘躬身行礼,“属下参见常玉公主,我家世子已经在里面恭候多时了,您里面请。”说着,他身子一侧,给对方掀起门帘。

      楚婳玉抬脚走了进去,袖梅姑姑手里提着一个盒子,紧随其后。

      不出意外,屋子里也烧着炭火,但比起她朝露阁里的温度,明显低一些。像是热茶晾了一会儿,只剩余温的那种感觉。

      这跟各家主子的畏寒程度有关,取暖的温度也各有不同。

      往里面多走几步,便闻到一缕极淡的香气,不像是她府中惯用的花卉熏香,而是清冽的松香。

      屋内陈设,简单大方,每一个物件都摆放的恰到好处,素净中又不失雅致。

      就是右手边缺少一个宽大漂亮的落地屏风,要不然,她也不会一扭头就看到了高怀雍。

      目光在空中轻轻碰撞在一起,没有半分波澜。

      只见他从书案后站起身,脚步沉稳的走了过来,动作不见半点异样,好似腿伤已经完全好了。

      他迎上前,规矩的行了一礼,声音和他的表情一样平淡无波,“微臣参见公主。”

      虽归京撤职,不再是高阳帝钦点的钦差大人了,但他刚刚得了封赏,不日就将上任为京兆府少尹,自称微臣也算合理。

      对于此事,楚婳玉也是刚听说不久。

      原来那位那位京兆府少尹,因在朝堂上诬告她,而被高阳帝下令严查谣言一事。

      后因查出多名官员参与此事,而得罪了不少同僚。

      然不得不自请离京,回他的老家担任一介小小县令。

      正好,高怀雍立下大功,便顺理成章的接任了这个职位。

      同时,高阳帝念在他腿伤未愈,特准许他在家休养,于两月后上任。

      这段时间,正好和楚婳玉听学的时间相符,一看就是随着这个时间来安排的。

      “高世子不必多礼,从今天起,你便是本公主的半个师父,本公主可不敢再受你的大礼了。”说着,楚婳玉往旁边移了半步,算是没有正面受礼。

      高怀雍放下手垂在身侧,然后半握起来,这意味着他的心情不太好。

      楚婳玉并未察觉到他的小动作,而是上下打量他几眼,发现他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素色长衫,料子软绵,像是初春才穿的衣衫。

      上面什么纹样也没有,十分素净,偏偏又衬得人气质柔和,少了几分锐利,配上隽秀的面容,倒是有种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

      衣料不松不紧,十分合身,恰好将他的身形勾勒出来,宽肩窄腰,长身玉立,不似武将壮硕,却又结实挺拔,越看越觉得赏心悦目。

      或许是她的目光太过于直接,袖梅姑姑在旁边轻轻咳嗽了一声。

      楚婳玉回过神来,不免有些后悔,差点忘了正事,立刻正色道,“还请高世子上座,好让本公主全了礼数。”

      高怀雍心领神会,客气的说道,“微臣才疏学浅,当不起常玉公主的大礼。”

      “高世子就不要推脱了,有圣旨在,你当不起也得当。”楚婳玉这话说的太过直白,有些不太好听,却也是实话。

      高怀雍本就不是扭捏之人,见她执意如此,便应了下来,转身大大方方的在上方落座。

      袖梅姑姑从盒子里取出一方砚台,小心翼翼的交给楚婳玉。

      这是上好的名砚,通体泛着温润的黑色,边角还雕刻着一道竹纹,既贵重又实用,最适合当拜师礼了。

      除此之外,还准备了文房四宝、茶叶、古玩等礼物,这些东西在进府的时候,就让下面的人去搬了。

      而这方砚台,只是其中一个代表。

      楚婳玉接过以后,上前几步来到高怀雍面前,神色严肃的捧着砚台,朝他躬身行礼,“弟子楚婳玉,给师父行礼。”

      话落,高怀雍双手接过砚台,目光在她如葱玉白的指节上一掠而过,语气难得有了一丝温和,“愿汝以后勤勉向学,日拱一卒不辍,他日做一个德行配位之人。”

      最后一句话,算是很高的期盼了。

      楚婳玉闻言,缓缓直起身子,抬眸时眼底带着几分重视,她微微颔首应道,“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礼毕,这个简单的拜师礼就算是结束了。

      高怀雍将砚台放在桌子上,表情里带着几分为人师表的严厉,对她交待道,“既如此,常玉公主明日辰时初刻,便来府中听学吧!再晚,就错过了读书的好时候。”

      楚婳玉脸色陡然大变,俨然是接受不了。

      要知道往日在府中,辰时初刻才是她的起床时间,要是在这个时间来听学,刨去梳洗打扮和路上的时间,她至少要提前一个时辰起床才行。

      这未免也太早了!比国子监的时间还要早上一些。

      她张了张嘴,到底是把这话咽了回去,毕竟才行了拜师礼,现在就开口反驳,倒显得她太不心诚了。

      最后,她只能压下心里的这点不情愿,听话的点了点头,“弟子,知道了,明日定准时到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