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缉拿归案 ...

  •   天终于放晴,黑重的云层慢慢被撕开一道道缝隙,暖黄色的阳光倾泻而下,落在白茫茫的大地上。屋檐上的冰凌开始融化,滴落在积雪里,一点点砸出一个小坑。

      街道上的积雪也开始消融,踩上去会有雪水,发出“噗嗤,噗嗤”的响声,鞋尖一挑,就会浸湿整个鞋面。

      原本被雪盖住的幌子渐渐露出原貌,店铺也开始接连营业,时不时会有鞭炮声响起,给原本寂静的城中,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息。

      此时,一个小酒馆里坐的满满当当的,矮小的木桌拼在一起,每桌都围着三五个酒客。

      有的端着粗瓷酒碗大口畅饮,流出来的酒液洒满了衣襟,也不在意;有的夹起碟中的酱色牛肉,在口中嚼的香喷喷,还不忘和邻座笑着搭话。

      角落里的火炉烧的正旺,屋子里暖烘烘的,和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强烈反差。

      最前面有个半人高的台子,上面坐着一个穿青布长衫的说书人,他头戴幞头帽,手拿醒木,先慢悠悠押了口茶润润嗓子,等到下面的喧闹声稍微安静下来,才清了清嗓子。

      “诸位可知,最近还有一件新鲜事,就出在咱城中那个大牢里?”

      下面的客人顿时停下筷子,纷纷凑过耳朵,只见说书人接着说道,“昨天,郡守大人亲自带着衙役去了风吼山,随行的还有一群锦衣卫,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直到深夜才归。”

      “风吼山?那座山危险的很,郡守大人去那里做什么?”

      “对啊!锦衣卫不是专门抄人家当的吗?又去山里做什么?难不成是有什么宝藏?”

      “唉!各位猜错了,那山里并非有什么宝藏,但却藏着一堆杀人的兵器。你们猜怎么着?竟然是有叛军,在那里面私自打造武器!”

      “官府连夜将他们缉拿归案,今天一审才知道,原来他们竟然是外来人,悄悄摸摸的在那风吼山藏匿了大半年!”

      说书人一拍醒木,声音陡然拔高,“你们说奇不奇怪?那山里面到处都是豺狼虎豹,就连咱么本地人都不敢轻易上山,他们竟然能在那里住了这么久,简直邪门!”

      “这么说也是哦,风吼山地处偏僻,周围除了咱们这里,就没有城镇了,也不见有什么生人来城中买米粮啊,他们是怎么做到,在山里面住那么久的?”

      “对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各位有所不知,他们确实不在任何城镇买米粮,相反,是有人偷偷给他们运粮上山,要不是前几日大雪封山,他们没了粮食,也不会下山寻粮,这才被发现踪迹。”

      “如今,这群叛军都被关在大牢里,只等着郡守大人将供词、证物一并递上去,就可以定他们的罪了!”

      “乖乖!离咱这么近的地方都藏着祸患,竟没人发觉,真是吓人!”

      “听说这些叛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往后出门,咱们可得小心点喽!万一还有余孽呢?”

      “对对对!你说的太对了,还是小心点好。”

      这个时候,郡府大牢里的审问陷入了僵持,整个审讯室里,都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

      抓回来的那伙人,被绑在刑架上个个浑身是伤,伤痕在裸露的皮肤上纵横交错。

      可任凭衙役们怎么换着法用刑,他们竟硬得像是块石头,始终紧咬牙关不松口。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将情况,如实禀报给郡守大人。

      夏郡守也不懂审讯上的事,见有经验的老衙役都拿这些人没办法,一时之间也无能为力。

      他满腹焦灼,眉头拧成死结。要知道,这伙人私自打造兵器半年有余,背后一定藏着更大的势力,迟一日揪出来,城中就多一分危险。

      毕竟,几十年前,他们这里就经历过叛军屠城,很清楚那些叛军有多么的丧心病狂。

      如今下面的人手段用尽,再耗下去,恐生变数。

      转念一想,眼下能解燃眉之急的,恐怕只有那位一起共事过的徐指挥使了。

      没办法,他只能厚着脸皮,找到了楚婳玉的院子里。

      “臣给常玉公主请安。”夏郡守恭恭敬敬的朝座上之人行礼,等听到“免礼”二字,这才直起身来。

      “夏郡守日日忙碌,今日怎么有空来给本公主请安了?”楚婳玉端坐在那里,语气平淡自然,又不威自怒。

      “都是臣的错,按理说,臣应该日日来给您请安的。无奈天灾频发,实在是无暇分身,还请常玉公主恕罪。”夏郡守微微低头说着,不忘躬身请罪。

      “罢了,你这次过来,到底所为何事?”楚婳玉无意追究,见夏郡守一脸急切,也不耽误时间,直接开口询问。

      “回公主的话,臣无意扰了您的清净,实在是有难事相求。”说着,夏郡守把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的徐英。

      “只是,昨天抓回来的那些囚犯实在是顽固,衙役们用尽办法都未能撬开他们的嘴。臣思来想去,只有请公主出手相助。”

      楚婳玉注意到他的目光,立刻明白了他的想法,忍不住心想,这个夏郡守看着老实巴交的,没想到脑子还挺灵光的,知道自己搞不定就想要徐英出手。

      再看看徐英,此时的他就站在下方,玄色锦袍上绣的飞鱼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他手上把玩着一枚白玉扳指,目光淡淡落在对面的小桌上,仿佛对他们之间的对话充耳不闻。

      哪怕是面对夏郡守炙热的目光,他也是神色淡定如常,恍若未见,这般沉默的姿态,让人一时摸不准他的想法。

      楚婳玉心里有数,知道有那道手谕在,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徐英都得听她的。

      所以,夏郡守这次还真是找对人了,如今在这郡府内,也只有她能使唤的动徐英了。

      “本公主不懂牢狱中的事情,不知道徐指挥使,可愿替本公主分忧?”

      徐英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所以毫不意外,他收回目光,唇边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姿态从容不迫的说道,“常玉公主发话了,臣怎敢不从?”

      夏郡守一听徐英应下了,顿时眼前一亮,先前的拘谨被急切取代,忍不住出言催促道,“事态紧急,徐指挥使,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吧!”

      徐英不为所动,反而抬眼看向座上的楚婳玉,直到见她点了点头,他这才躬身行了一礼,转身跟着夏郡守离开。

      秦凉看着两人的背影,若有所思。

      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太匪夷所思了,谁能想到,一个常年发生天灾的贫瘠之地,竟然隐匿着一伙包藏祸心之人,而且个个身手不凡。

      那日,如果不是徐英带着锦衣卫从旁协助,恐怕那些衙役们都将有去无回。

      现在,徐英肯出手帮忙审讯,再好不过,也难怪夏郡守会那么兴奋了。

      楚婳玉扭头看向秦凉,见他还在往门外看,便喊了一声,“秦凉!你和徐指挥使,是不是认识呀?”

      “回公主的话,属下和他早先在宫中当差的时候,见过几面。”秦凉答话的时候,指腹轻轻摩挲了起来。

      这个小动作,楚婳玉并没有注意到,她自顾自的说道,“本公主说呢,你们这几日相处起来的还算融洽,原来是有这层关系在。现在又在一起当差了,正好可以趁此叙叙旧。”

      秦凉一反常态的没有接话,就这么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有些窘迫的意思。

      楚婳玉还以为自己想错了,原来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只是见过几面?想到这里,她为了避免尴尬,直接转移话题。

      “话又说回来,这件事还是高怀雍的人发现的,没想到他行动不便,还能掌控全局。”倒是有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

      听到这话,秦凉面色终于恢复如常,他又变成了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

      “属下听说,自从高大人计划好抓捕行动以后,就将此事全权交给了夏郡守去办,除了跟进案情,其他时候都不会多加过问。看样子,是无意争功。”

      这般分析,和楚婳玉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她看来,高怀雍身份特殊,根本用不着功劳加身,就可以身居高位。

      相反,他年纪轻轻就功劳过高,还会引起一些朝野中人的觊觎,给他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聪明人自是要明哲保身,不轻易卷入纷争,不刻意显露锋芒,方能在复杂的局势里安稳立足。

      所以,楚婳玉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不适合过多插手朝堂之事,于是特意对秦凉吩咐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要过多插手此事,以免回到京城以后,落人口舌。当然了,徐指挥使不用约束。”

      “属下明白您的意思,徐指挥使的身份,本就特殊,让他辅助夏郡守也在情理之中。就算朝廷以后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的。”秦凉早先在皇宫当差,知道朝堂之上的一些纷争,自然也明白楚婳玉的顾虑。

      “你知道就好,我们不方便插手,派徐指挥使去,也算是尽了一份心意。”楚婳玉双手交握,语气欣慰的朝秦凉点了点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